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速局部对比度和目标特征的星图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牛海鹏 颜昌翔 +3 位作者 王一霖 管海军 王超 邵建兵 《液晶与显示》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为了解决局部对比度方法在用于星图空间目标检测时存在运算量大和去除背景噪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局部对比度和目标特征的方法来检测目标。在对比度计算前、对比度计算中和对比度计算后3个环节,分别提高了算法实时性、对复... 为了解决局部对比度方法在用于星图空间目标检测时存在运算量大和去除背景噪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局部对比度和目标特征的方法来检测目标。在对比度计算前、对比度计算中和对比度计算后3个环节,分别提高了算法实时性、对复杂背景的抑制和去除噪声。首先,通过中值滤波去除高频噪声;然后,通过快速局部极大值滤波确定目标区域,通过局部对比度计算抑制背景,突出目标成像特征;最后,根据目标成像特征,设置目标能量分布、目标能量集中和目标能量传递3个特征函数,通过设置特征阈值去除噪声,提取真实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检测率和时间消耗上均具有优越性,对于信噪比为1.5的目标有95%的检测率,平均耗时仅为某些对比方法的1/30~1/6。本文所提方法更适用于星图复杂背景条件下的目标快速检测,满足星图空间目标检测算法鲁棒性强、实时性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图空间目标 目标检测 人类视觉系统 局部对比度 快速极大值滤波 目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NSCT医学图像自适应融合 被引量:7
2
作者 戴文战 姜晓丽 李俊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32-1939,共8页
医学图像融合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多模态医学图像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医学图像自适应融合方法.首先,对经配准的源图像进行非间隔采样轮廓变换((Nonsubsampled Coutourlet,NSCT)多尺度分解,得到低频子... 医学图像融合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多模态医学图像特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医学图像自适应融合方法.首先,对经配准的源图像进行非间隔采样轮廓变换((Nonsubsampled Coutourlet,NSCT)多尺度分解,得到低频子带和若干高频方向子带;其次,根据低频子带集中了大部分源图像能量和决定图像轮廓的特点,采用区域能量与平均梯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融合;根据人眼对图像对比度及边缘、纹理的高敏感度,在高频子带系数的选取时提出区域拉普拉斯能量、方向对比度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相结合的融合策略;进而,提出了把与人类视觉高度一致的加权结构相似度(Weighted Structure Similarity,WSSIM)作为图像融合目标函数,自适应地获取各子带的最优权值;最后,对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进行了大量融合比较实验,并对不同融合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仅可以有效保留源图像的信息,而且可以使融合图像灰度级更分散,更好地保留了图像边缘信息,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融合 人类视觉特征 加权结构相似度 非间隔采样轮廓变换 拉普拉斯能量和方向对比度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顾珊波 邵枫 +1 位作者 蒋刚毅 郁梅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8-374,共7页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是评价立体视频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利用人类视觉特性对立体图像质量进行有效评价是目前的研究难点。该文根据图像奇异值有较强稳定性的特点,结合立体图像的主观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是评价立体视频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利用人类视觉特性对立体图像质量进行有效评价是目前的研究难点。该文根据图像奇异值有较强稳定性的特点,结合立体图像的主观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的立体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立体图像的视觉特性,提取左右图像的奇异值作为立体图像的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立体图像的不同失真类型情况对其特征进行融合,通过SVR预测得到立体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客观评价模型对立体数据测试库进行评价,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值在0.93以上,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值在0.94以上,均方根误差值接近6,异常值比率值为0.00%,符合人眼视觉特性,能够很好地预测人眼对立体图像的主观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人类视觉特性 支持向量回归 奇异值分解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于平行坐标图的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提取EEG信号特征的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海波 崔建新 +1 位作者 洪文学 郝连旺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8-523,共6页
应用可视化人机交互(HCI)方法进行了脑电图记录(EEG)信号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该研究一方面在脑机接口(BCI)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技术方法,同时通过可视化人机交互的专家智慧参与,实现了面向对象领域和面向数据模式识别的有... 应用可视化人机交互(HCI)方法进行了脑电图记录(EEG)信号特征提取技术的研究。该研究一方面在脑机接口(BCI)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技术方法,同时通过可视化人机交互的专家智慧参与,实现了面向对象领域和面向数据模式识别的有效结合,克服了单一机器学习的局限性。首先介绍了多元图表示的基本理论,然后提出了基于平行坐标图的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接着进行了单通道和多通道EEG信号特征提取的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最后采用第二届国际脑机接口竞赛中的数据集Ⅳ进行了数据实验。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的识别结果优于实验数据集国际竞赛最优结果和文献报道中的当前国际最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模式识别 特征提取 可视化 人机交互(HCI) 平行坐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征相似性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彦景 刘东林 +1 位作者 谢新新 王艳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9,共9页
为克服现有特征相似性(FSIM)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对图像信息无序部分及边缘信息度量能力的不足,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内在推导机制,提出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征相似性图像质量评价算法HFSIM.该算法采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分解并解读图像内容的预... 为克服现有特征相似性(FSIM)图像质量评价算法对图像信息无序部分及边缘信息度量能力的不足,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内在推导机制,提出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征相似性图像质量评价算法HFSIM.该算法采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分解并解读图像内容的预测部分和无序部分;联合FSIM与边缘结构相似性算法度量预测部分,采用多尺度峰值信噪比(PSNR)度量无序部分的衰减情况,最后根据噪声能量融合图像信息预测部分与无序部分的评价结果得到图像质量评价.在6个公开基准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人类主观感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且在各类型失真图像的评价上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人类视觉系统 内在推导机制 特征相似性 边缘结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视觉特性的数字水印新方案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玮 石胜辉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4-307,共4页
通过分析人类视觉特性,设计一种基于人类视觉特性、图像亮度特征及图像纹理特征的水印嵌入新方案.文中方案充分利用人类视觉特性,将水印信息嵌入到图像亮度较大和纹理复杂的区域.测试结果表明:文中方案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和较强的鲁棒性.
关键词 人类视觉系统 韦伯-费赫涅尔系数 亮度特征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视觉机制与ROI融合的红外行人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玉萍 曾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93,共7页
为提高行人检测系统在红外场景中的检测率以及速度,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视觉机制与ROI融合的红外行人检测方法。根据人类视觉机制来改进LoG滤波抑制背景噪声,通过对滤波后的图像应用ROI融合得到行人候选区域,使提取到的ROI更为准确。另外,... 为提高行人检测系统在红外场景中的检测率以及速度,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视觉机制与ROI融合的红外行人检测方法。根据人类视觉机制来改进LoG滤波抑制背景噪声,通过对滤波后的图像应用ROI融合得到行人候选区域,使提取到的ROI更为准确。另外,提出一种改进的纹理特征OCS-LBP(oriented center symmetric local binary patterns),对得到的行人候选区域提取HOG特征和OCS-LBP特征,使用随机蕨分类器来进行分类,提升检测的速度与精度。该方法通过与流行的检测算法比较,检测准确率与召回率分别提升7.9%与10.3%,且实时性有较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行人检测 人类视觉机制 高斯拉普拉斯滤波器 OCS-LBP特征 随机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视觉特征的自然人机交互 被引量:6
8
作者 管业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3-2229,共7页
针对目前人机交互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视觉特征的人机交互新方法.采用二维Gabor小波提取全局人脸朝向视觉特征,克服人脸显著特征提取困难,以及不同人脸朝向特征区分的难度性;基于人脸几何分布特征,快速定位人眼中心... 针对目前人机交互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视觉特征的人机交互新方法.采用二维Gabor小波提取全局人脸朝向视觉特征,克服人脸显著特征提取困难,以及不同人脸朝向特征区分的难度性;基于人脸几何分布特征,快速定位人眼中心,无需考虑人脸图像分辨率和人眼闭合及其配戴情况;通过对视觉特征的重要性评价,选取分类特性显著的多模态视觉特征进行机器学习与训练,确定用户所指目标,实现非穿戴自然人机交互,用户无需佩戴任何标记,且其活动不受约束,便于充分发挥其日常技能.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有效、可行,可应用于实时非穿戴自然人机交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多模态视觉特征 非穿戴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图像稀疏保真度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勇 樊强 帅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55-2061,共7页
该文针对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无法有效模拟人类视觉系统(HVS)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加权稀疏保真度(Weighting Sparse Fidelity,WSF)图像评价算法。算法以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神经网络为切入点,对图像进行一阶小波分解得到4... 该文针对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无法有效模拟人类视觉系统(HVS)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加权稀疏保真度(Weighting Sparse Fidelity,WSF)图像评价算法。算法以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神经网络为切入点,对图像进行一阶小波分解得到4个不同方向的子带图像,然后将子带图像分成8×8大小的图像块,采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CA)的方法对各个图像块进行训练并提取图像特征检测矩阵,根据特征检测矩阵计算各子带图像块的稀疏特征值并建立稀疏保真度质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细节信息的不同对低频子带图像进行区间划分并设置视觉权重,使之更加接近人眼的主观视觉。实验中对LIVE库中所有图像进行算法验证,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很好地对各种失真类型的图像进行评价。基于小波分析的稀疏保真度评价算法能够有效模拟人类视觉系统的多频特性和视觉皮层感知机制,弥补现有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此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价 稀疏保真度 独立分量分析 视觉加权 主客观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K超高清演播室系统建设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杰锋 张俊 卓越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6年第7期50-55,共6页
通过对人眼视觉特性、行业现状、系统结构与特点、不同节目制作模式的兼容以及HDR与SDR兼容等方面对超高清电视技术及超高清行业标准进行研究与探讨,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1400平米具有HDR制作能力的4K超高清演播室系统在建设时的定位及思... 通过对人眼视觉特性、行业现状、系统结构与特点、不同节目制作模式的兼容以及HDR与SDR兼容等方面对超高清电视技术及超高清行业标准进行研究与探讨,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1400平米具有HDR制作能力的4K超高清演播室系统在建设时的定位及思考,并对项目及系统特点进行了说明,希望对业界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K 超高清 演播室系统 人眼视觉特性 高动态范围 宽色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合成视点立体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帅南 彭宗举 +2 位作者 邹文辉 陈芬 陈华 《电信科学》 2019年第5期104-112,共9页
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合成视点立体图像中失真区域、失真边缘和奇异值的特征。首先,利用视差和阈值得到符合人眼感知的失真区域,计算该区域的平均结构相似度;然后,提取合成视点边缘图像中符合人眼感知的失真边缘,计算... 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合成视点立体图像中失真区域、失真边缘和奇异值的特征。首先,利用视差和阈值得到符合人眼感知的失真区域,计算该区域的平均结构相似度;然后,提取合成视点边缘图像中符合人眼感知的失真边缘,计算在该区域的平均结构相似度;接着,计算原始图像与失真图像奇异值差异;最后,将上述特征值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客观质量分数。在合成视点立体图像库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和Spearman相关系数均高于0.86。与现有评价方法相比,能更准确地反映合成视点立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视点 立体图像 质量评价 特征融合 人眼视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可移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云波 张志龙 +1 位作者 李吉成 李树新 《红外》 CAS 2016年第3期25-3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目标检测算法,用于对位于地面上的车辆、飞机等地面可移动目标进行检测和定位.针对地面可移动目标在场景中较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用于对目标检测进行引导的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目标显著模型。首先,提取图像目...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目标检测算法,用于对位于地面上的车辆、飞机等地面可移动目标进行检测和定位.针对地面可移动目标在场景中较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用于对目标检测进行引导的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目标显著模型。首先,提取图像目标的颜色特征、强度特征和方向Gabor特征,并将其结合起来用于计算显著图。然后以超像素为单位对显著值进行计算,并结合人眼视觉敏感度对不同距离的超像素之间的差异进行加权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并定位出复杂背景中的地面可移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显著性 地面可移动目标 人眼视觉敏感度 GABOR特征 超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