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海水仔鱼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钱云霞 陆开宏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综述了海水仔鱼对HUFA的营养需要。亲鱼的HUFA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海水仔鱼的存活率,海水仔鱼对 HUFA的需要量因种而异,一般为其饵料干重的1.2%~6%。海水仔鱼不但对HUFA的总量有一定的需要,而且对DHA、E... 综述了海水仔鱼对HUFA的营养需要。亲鱼的HUFA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海水仔鱼的存活率,海水仔鱼对 HUFA的需要量因种而异,一般为其饵料干重的1.2%~6%。海水仔鱼不但对HUFA的总量有一定的需要,而且对DHA、EPA和AA的比例及各自的需要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 海水鱼 仔鱼 存活率 营养状况 生理作用 营养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对鲤生长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继术 吉红 +1 位作者 王建华 王立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5-280,共6页
为进一步探讨鱼油对鲤生长、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鱼油饲养及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灌喂2个试验。结果显示:限饲条件下,鲤能较好利用鱼油用于生长,且鱼油促生长作用有优于豆油的趋势;鱼油可抑制鲤的肝胰... 为进一步探讨鱼油对鲤生长、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鱼油饲养及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HUFA)灌喂2个试验。结果显示:限饲条件下,鲤能较好利用鱼油用于生长,且鱼油促生长作用有优于豆油的趋势;鱼油可抑制鲤的肝胰脏脂质合成及外源脂质进入肝胰脏,影响脂质在组织间的分配。这些作用与其富含的HUF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 生长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E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交互作用对克氏原螯虾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光同 丁凤琴 +3 位作者 武松 陈静 汪翔 侯冠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在室内,将体质量20-40g的克氏原螯虾饲养在50cm×40cm×40cm的水族箱中,投喂7种饲料:基础饲料(对照组,试验饲料1);基础饲料+0.5%维生素C+0.02%维生素E+8%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6%秘鲁鱼油和2%大豆卵磷脂)(试验饲料2);... 在室内,将体质量20-40g的克氏原螯虾饲养在50cm×40cm×40cm的水族箱中,投喂7种饲料:基础饲料(对照组,试验饲料1);基础饲料+0.5%维生素C+0.02%维生素E+8%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6%秘鲁鱼油和2%大豆卵磷脂)(试验饲料2);基础饲料+0.5%维生素C+0.02%维生素E(试验饲料3);基础饲料+8%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试验饲料4);基础饲料+0.02%维生素E(试验饲料5);基础饲料+0.5%维生素C(试验饲料6);2#青虾全价颗粒饲料(粗蛋白≥30%)(试验饲料7),每组饲料设置3个重复,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E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克氏原螯虾培育成活率、抱卵率、抱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76d的繁育结果表明,7组试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亲虾的培育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饲料2组亲虾的抱卵率(75%)和孵化率(82.8%)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2组、3组、5组、6组亲虾的相对抱卵量差异不明显(P〉0.05),显著高于饲料4组(仅添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1组(P〈0.05),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的饲料3组的亲虾相对抱卵量最高,亲虾平均抱卵18粒/g,仅添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4组,亲虾培育成活率及相对抱卵量较低。结果表明,维生素C、维生素E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交互作用,能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维生素C、维生素E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交互作用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鱼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7
4
作者 许友卿 钟鸣 丁兆坤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6-50,共5页
由于过分的海洋捕捞以及对海水鱼消费的增加,导致海水鱼油供不应求,研究使用鱼油替代品发展水产养殖业势在必行。植物油供应稳定,价廉物美,但是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却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s),尤其缺乏n-3HUFAs。文章结合... 由于过分的海洋捕捞以及对海水鱼消费的增加,导致海水鱼油供不应求,研究使用鱼油替代品发展水产养殖业势在必行。植物油供应稳定,价廉物美,但是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却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s),尤其缺乏n-3HUFAs。文章结合本研究所多年来对HUFAs的研究成果,重点综述PUFAs特别是n-3HUFAs对鱼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及其机理,并探索植物油替代鱼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促进有效利用PUFAs和用植物油替代鱼油养殖海水鱼,发展可持续的海水养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s) 饲料转化率(FCR)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营养研究概况 被引量:25
5
作者 高淳仁 雷霁霖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72-76,共5页
就近年来国外有关海水鱼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性的研究、海水鱼类对 n- 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需求量的研究、不同脂型脂肪酸的利用效果。
关键词 海水鱼类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需求量 利用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投喂鱼油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邵婷 覃川杰 +2 位作者 袁登越 文正勇 李华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为研究植物油替代鱼油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生长及肌肉脂肪组成的影响及重投喂鱼油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以大豆油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FO)、50(S1)、75(S2)和100%(SO)的鱼油配制等氮、等能的颗粒饲料,每... 为研究植物油替代鱼油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生长及肌肉脂肪组成的影响及重投喂鱼油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以大豆油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FO)、50(S1)、75(S2)和100%(SO)的鱼油配制等氮、等能的颗粒饲料,每组设置3个平行,养殖80d后,再投喂鱼油3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豆油不会显著影响瓦氏黄颡鱼的增重率、肝体指数和体成分(P>0.05)。随着饲料中大豆油含量的增加,S2和SO组肌肉中C18:1n-9、C18:2n-6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C20:5n-3,C22:5n-3及n-3/n-6比例显著下降(P<0.05)。再投喂鱼油30d后,SO组肌肉中C18:3n-6、C20:4n-6、Σn-9、Σn-6和S2组中C18:1n-9、Σn-6比例显著下降(P<0.05),而S2和SO组肌肉中Σn-3多不饱和脂肪酸、C20:5n-3和C22:5n-3比例显著增加(P<0.05)。在生产中,可采用先植物油饲料、后鱼油饲料的养殖方式提高瓦氏黄颡鱼肌肉品质(增加有益人类健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鱼油 豆油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取高不饱和度亚麻籽油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欢 姜洋 +3 位作者 张鲁 王文华 于殿宇 刘天一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采用干法分提对其进行了分离改性,进一步分离出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研究了搅拌速率、冷却速率、养晶时间、结晶温度对亚麻籽油液态油得率、碘值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搅拌速率15 r/min,冷却速率4℃...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采用干法分提对其进行了分离改性,进一步分离出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研究了搅拌速率、冷却速率、养晶时间、结晶温度对亚麻籽油液态油得率、碘值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搅拌速率15 r/min,冷却速率4℃/h,养晶时间12 h,结晶温度-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液态油碘值(I)为198 g/100 g,液态油得率为89.2%。通过分析样品油与成品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和0℃固体脂肪含量发现,成品油的饱和脂肪酸和固体脂肪含量较样品油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物理降温 冷冻分离 干法分提 高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氢化菜油脚来源不饱和脂肪酸制硬脂酸
8
作者 杨冰 唐玉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Stearic acid is prepared by hydrogenation of unsaturated C 18 fatty acid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rom foots of rape seed oil with high activity Raney Ni catalyst.The suitable conditions are:catalyst (mass percenta... Stearic acid is prepared by hydrogenation of unsaturated C 18 fatty acids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from foots of rape seed oil with high activity Raney Ni catalyst.The suitable conditions are:catalyst (mass percentage to the raw acids) 0.6~0.8%;temperature 170~190℃;hydrogenation time 3~4h.Thus,the yield of the stearic acid reaches over 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油脚 C18不饱和脂肪酸 常压氢化 硬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油酸水合酶生物合成微生物源羟基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彭舒悦 梁暖意 +4 位作者 张延镇 郭前婉 王琪 赵萌 Michael GGänzle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449-456,共8页
羟基不饱和脂肪酸(Hydrox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是一类功能性脂肪酸,其生物合成法特异性强、对环境友好,是HUFA制备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就两种较受关注的微生物源HUFA,即10-羟基-12-十八碳烯酸(10-hydroxy-12-octadecenoic a... 羟基不饱和脂肪酸(Hydrox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是一类功能性脂肪酸,其生物合成法特异性强、对环境友好,是HUFA制备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就两种较受关注的微生物源HUFA,即10-羟基-12-十八碳烯酸(10-hydroxy-12-octadecenoic acid,10-HOE)、13-羟基-9-十八碳烯酸(13-hydroxy-9-octadecenoic acid,13-HOE)进行了来源、功能特性及应用的介绍,归纳总结了用于合成10-HOE和13-HOE的亚油酸水合酶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HUFA功能特性和生物合成的研究方向,建议基于胶体界面化学理论来提高亚油酸水合酶合成HUFA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不饱和脂肪酸(hufa) 10-羟基-12-十八碳烯酸(10-HOE) 13-羟基-9-十八碳烯 酸(13-HOE) 亚油酸水合酶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秘果种子和叶子中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简华君 乔方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155,共7页
新鲜神秘果种子和叶子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网得到粉末样品,分别测定了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粉末中的基本营养组成(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游离/总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神秘果种子和叶... 新鲜神秘果种子和叶子冷冻干燥后研磨成粉末,过40目筛网得到粉末样品,分别测定了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粉末中的基本营养组成(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游离/总氨基酸、矿物元素、脂肪酸组成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神秘果种子和叶子都含有比较全面的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高;叶子中亚麻酸含量为29.4%,远高于种子中亚麻酸含量;种子和叶子的矿物元素都呈现高钾低钠的特点;种子中83.9%的挥发性物质是烷烃类,而叶子中主要含有的挥发性物质为醛类,含量为63.3%,其次为烷烃类化合物含量为29.1%。说明开发神秘果种子和叶子系列的功能食品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市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果 不饱和脂肪酸 高钾低钠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油脂的超高压提取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泽平 王宝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61-264,269,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溶剂、液固比、压力和处理时间对酵母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探讨超高压处理对啤酒酵母油脂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验证,以GC-MS法分析酵母油脂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以20倍(v:m)95%的...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溶剂、液固比、压力和处理时间对酵母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探讨超高压处理对啤酒酵母油脂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验证,以GC-MS法分析酵母油脂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以20倍(v:m)95%的乙醇为溶剂,在400MPa的压力下提取7min时,酵母油脂的提取率最高,为3.7469%,为索氏提取法测得的酵母油脂含量的72.11%。所得油脂中,总脂肪酸占45.87%,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34.90%,中性脂占46.84%,磷脂占总油脂含量的7.25%。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棕榈油酸和亚油酸为主占大多数。由此说明,超高压提取技术可应用于酵母油脂的提取加工,其提取时间明显缩短,但提取率略低于索氏提取法。酵母油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用于医药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 超高压提取技术 油脂 不饱和脂肪酸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米红波 苏情 +3 位作者 李政翰 仪淑敏 李学鹏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研究了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热性能、微观结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后热稳定性降低,且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随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 本文研究了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热性能、微观结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后热稳定性降低,且复合物的热稳定性随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的结晶结构为V型,结晶度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减小;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为颗粒表面凸起的球晶和嵌在颗粒表面的层状或絮状结构,后者存在形式随脂肪酸中双键个数的增加而减少;高直链玉米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后淀粉颗粒变小,分散液稳定性增加。总之,脂肪酸不饱和度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能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不饱和脂肪酸 复合物 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成本原子灰专用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向燕生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4-57,63,共5页
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成本较低的原子灰专用树脂高碘酸树脂的研究成果,配合原子灰专用功能性填料原子粉,生产出的原子灰达到了成本低、质量好的要求。
关键词 专用树脂 原子灰 制备 功能性填料 研究成果 高碘酸 成本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脲包法提高模拟亚麻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离效率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凯莉 陈婧超 +1 位作者 范清苹 惠爱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0-136,共7页
采用超高压尿素包合法(脲包法)富集亚麻籽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以非包合相PUFA含量及得率为考察指标。当尿素/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3∶2且尿素-混合脂肪酸与95%乙醇溶液料液比为5∶1... 采用超高压尿素包合法(脲包法)富集亚麻籽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以非包合相PUFA含量及得率为考察指标。当尿素/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3∶2且尿素-混合脂肪酸与95%乙醇溶液料液比为5∶14时,脲包混合液在20℃冷却30 min并采用300 MPa压力保压20 min后,亚麻籽油中PUFA质量分数可达96.05%,这与传统的冷冻脲包法(-18℃、18 h)对PUFA的分离效果(97.41%)类似,但非包合相中PUFA得率提高41.39%。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压力下尿素包合物(urea inclusion complexes,UIC)晶体热力学性质和晶体形貌,结果显示:当压力小于300 MPa时,增大压力可以促进UIC结晶形成六方晶系晶体,且晶体形态趋于规则,晶体分布密集。超高压脲包法能够提高亚麻籽油中PUFA的分离效率,且与压力促进包合物晶体趋于规则和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脲包法 多不饱和脂肪酸 分离效率 差示扫描量热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亚籽油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洁 李伟 +2 位作者 杨国航 杨寒 曹庸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35-141,共7页
奇亚籽是芡欧鼠尾草的种子,原产于北美洲地区,食用历史悠久,因其营养成分丰富、抗氧化功效强等特点,近年来开始被国内关注和应用。奇亚籽主要生理活性来源于油脂,其油脂含量为25.50%~29.40%。奇亚籽油中α-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 奇亚籽是芡欧鼠尾草的种子,原产于北美洲地区,食用历史悠久,因其营养成分丰富、抗氧化功效强等特点,近年来开始被国内关注和应用。奇亚籽主要生理活性来源于油脂,其油脂含量为25.50%~29.40%。奇亚籽油中α-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且n–6/n–3脂肪酸构成比例非常适合人体膳食需求,是一种潜在的新型功能油脂。奇亚籽油中含有甾醇、生育酚、角鲨烯、类胡萝卜素、多酚等化学成分,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活性。现阶段国内外奇亚籽油分离方法有压榨法、浸出法以及超临界萃取等方法。奇亚籽油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功能,可推广至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关于奇亚籽油的研究仍较少,大多停留在功能研究层面,鲜有作用机理报道,开发利用也属于初级阶段。综述了奇亚籽油的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并对其生理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展望奇亚籽油的发展前景,旨在为奇亚籽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亚籽 新型功能油脂 高不饱和脂肪酸 油脂加工 抗氧化 调节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