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HOV车道的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瑜 《内燃机与配件》 2018年第21期170-171,共2页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升高,道路资源供需矛盾加剧。HOV车道即多乘员车道方案,是有效的城市交通管理措施之一,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以成都市为例,分析现行HOV车道的实施效果,得出相应结论。
关键词 hov车道 交通管理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HOV车道综合效益评价
2
作者 代洪娜 曾煜磊 +1 位作者 侯梦圆 贾清林 《交通运输研究》 2022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为科学评价高乘载(High-Occupancy Vehicle,HOV)车道对道路运行综合效益的影响,在构建考虑碳排放的HOV车道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TOPSIS法对HOV车道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以济南市经十路为例采用VISSIM软件对道路进行仿真,对... 为科学评价高乘载(High-Occupancy Vehicle,HOV)车道对道路运行综合效益的影响,在构建考虑碳排放的HOV车道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权TOPSIS法对HOV车道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并以济南市经十路为例采用VISSIM软件对道路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不同设置方案下HOV车道综合效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将公交专用道改建为HOV车道可有效降低车辆延误时间,提升平均行驶速度与断面运送人数,减少路段车辆总碳排放;不同方案的HOV车道综合效益值由高到低依次为“HOV2+”“HOV3+”“HOV4+”“无HOV”,其中HOV2+车道作为最优方案,可有效减少3%的碳排放量;随着路段流量的逐步增大,HOV车道的合乘优势更加凸显,可提升整个路段的通行效率,减少车辆和人均延误时间,这表明HOV车道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对降低城市道路碳排放产生积极影响,可助推交通运输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v车道 碳排放 熵权TOPSIS法 效益评价 公交专用道 道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合乘车道优化设计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
3
作者 姚荣涵 徐文韬 +1 位作者 林子敬 王立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1-722,共12页
为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构建了公交-合乘车道(bus-HOV lanes)优化设计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上层最小化交通总阻抗、公交运营成本和车辆排放;下层考虑非合乘车、合乘车和公交车实现多方式交通网络用户均衡;由快速非支配排序遗... 为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构建了公交-合乘车道(bus-HOV lanes)优化设计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上层最小化交通总阻抗、公交运营成本和车辆排放;下层考虑非合乘车、合乘车和公交车实现多方式交通网络用户均衡;由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其下层由相继平均法和连续权重平均法求解;并使用Nguyen-Dupuis网络验证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结果表明:所给算法能有效获得公交-合乘车道设置方案的Pareto最优解集;合理的公交-合乘车道设置方案能有效促进合乘出行;相比不设置公交-合乘车道,全部和部分合乘车进入公交-合乘车道分别使交通总阻抗降低-0.007%~1.088%和0.038%~4.493%,使公交运营成本上升1.057%~3.864%和4.011%~5.611%,使车辆排放减少-7.598%~-1.111%和-0.677%~3.526%;当起讫点(OD)对客流量不低于其临界值,设置公交-合乘车道有利于增加公交车客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双层规划模型 多目标优化 公交-合乘车道(bus-hov lanes) 用户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高承载车道共享决策方法
4
作者 孟少寅 徐良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6期1057-1062,共6页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演化博弈论的高承载车道共享决策方法.通过分析数值仿真结果发现高承载车道交通流运行特性与饱和度条件存在紧密联系,进一步分析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的高承载车道共享条件,针对高饱和度条件,以群体效益最优为目标,提出引...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演化博弈论的高承载车道共享决策方法.通过分析数值仿真结果发现高承载车道交通流运行特性与饱和度条件存在紧密联系,进一步分析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的高承载车道共享条件,针对高饱和度条件,以群体效益最优为目标,提出引入演化博弈论的高承载车道共享决策方法.结合实际案例探究所提出共享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了多种饱和度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并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缓解了交通拥堵,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使道路车均延误下降12.5%,人均延误下降13.2%,道路饱和度下降3.8%,平均车速提高2.9%,且道路饱和度越高,该方法的优化效果也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道路 高承载车道 共享决策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合乘优先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维礼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8-253,共6页
针对我国大城市及中心区的交通特征,分析合乘优先规划的影响因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实施合乘优先的经验,提出合乘优先的规划内容;以上海市中心区为试点,依据规划方法与相关交通调查,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区合乘优先规划建议。
关键词 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 合乘优先 hov车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脸部检测和Fuzzy ART的乘客检测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郝晓莉 陈后金 +1 位作者 蔡伯根 李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研究了小汽车内的乘客检测和计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脸部检测和Fuzzy ART神经网络的算法.采用光照校正、基于亮度补偿的椭圆肤色模型检测算法和数学形态方法以分割汽车内部的人脸区域和背景区域,使用Fuzzy ART神经网络分类器对脸部... 研究了小汽车内的乘客检测和计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脸部检测和Fuzzy ART神经网络的算法.采用光照校正、基于亮度补偿的椭圆肤色模型检测算法和数学形态方法以分割汽车内部的人脸区域和背景区域,使用Fuzzy ART神经网络分类器对脸部区域进行计数.在正常白天天气和光照条件下,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运动车辆中乘客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乘载率汽车 乘客检测 人脸检测 FUZZY ART神经网络 肤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承载率车道拥挤收费方案建模 被引量:5
7
作者 范文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4-213,共10页
近年来HOT车道(即高承载率车道拥挤收费方案)已成为美国重要的道路拥挤收费策略.为引鉴其实施经验和管理理论,首先介绍了HOT车道概念与特征,然后采用交通行为建模方法构建了HOT车道管理者与出行者互馈决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模拟... 近年来HOT车道(即高承载率车道拥挤收费方案)已成为美国重要的道路拥挤收费策略.为引鉴其实施经验和管理理论,首先介绍了HOT车道概念与特征,然后采用交通行为建模方法构建了HOT车道管理者与出行者互馈决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模拟管理者的定价策略;下层交通均衡模型模拟个体出行者根据收费水平和交通状态变化而调整出行选择的行为.根据实施方案和应用条件,设计算例分析评价18种可能情形下HOT车道的拥挤管理效果.结果表明,较传统拥挤管理策略,HOT车道缓堵效果更高;同类出行者假设可能会低估HOT车道的缓堵效果;不同的政策目标下HOT车道的实施效果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交通拥挤管理 双层规划模型 高承载率车道 拥挤收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公交优先的新型高乘载车道及设置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单肖年 万长薪 +3 位作者 王晓云 黎雨菲 任姣月 王雨婕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2年第3期89-101,共13页
允许公交车及多乘员小汽车共同行驶的高乘载车道能够提高传统公交专用道的利用效率,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公交车运行延误的增加。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车信息交互有助于实现高承载车道的精细化及动态化管理策略。本文考虑公交优先的新型高乘... 允许公交车及多乘员小汽车共同行驶的高乘载车道能够提高传统公交专用道的利用效率,但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公交车运行延误的增加。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车信息交互有助于实现高承载车道的精细化及动态化管理策略。本文考虑公交优先的新型高乘载车道建立了网联环境下交通流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以公交车平均行车延误百分数与交通流量提升倍数为判别指标,剖析了考虑公交优先的新型高乘载车道设置策略。仿真结果表明,高乘载车道适用于交通流运行处于自由流向拥堵流过渡的阶段,考虑公交优先的新型高乘载车道设置策略的交通流密度区间较大,为[34,88]pcu·km^(-1)。同时不同合乘车比例下,新型高承载车道流量随着密度的增长呈现不同发展趋势。随着公交车发车时间间隔的增大,新型高乘载车道交通流密度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当公交车发车间隔为120 s时,设置策略密度范围为[34,102]pcu·km^(-1)。此外,研究中进一步讨论了公交车站点停靠时间随机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设置考虑公交优先的新型高乘载车道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高乘载车道 公交优先 元胞自动机 智能网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