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unohistochemical assessments of HLA-DR antigen expression in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
1
作者 王坚 胡绍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86-88,共3页
40 thyroid specimens from Tru-cut needle biopsy and surgerywere analyzed by APAAP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It was shown thatthe expression of HLA-DR antigen on thyroid follicular cells (TFC) wasinvolved in almost... 40 thyroid specimens from Tru-cut needle biopsy and surgerywere analyzed by APAAP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It was shown thatthe expression of HLA-DR antigen on thyroid follicular cells (TFC) wasinvolved in almost every patient.The degree of DR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utoimmune thyroiditis (AIT) than in Graves’ disease (GD)and in nontoxic goiter (NTG),The level of DR expression on TFC not onlycorrelated markedly with degree of MNC infiltration,but more so with degreeof DR expression on intrathyroidal infiltrates,suggesting that aberrant DR ex-pression in vivo may be related to the activation of intrathyroidal T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 antigenS IMMUNOHISTOCHEMISTRY THYROID disease autoimmu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
作者 田春迎 李铤 +3 位作者 陈媛媛 刘玟妍 李睿尧 于秀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784,共7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糖类抗原125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 (HE4)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良性病变...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糖类抗原125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 (HE4)水平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阐明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就诊并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卵巢良性病变和卵巢恶性肿瘤首诊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卵巢良性病变组53例,卵巢癌组83例,另取同期体检的55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第1天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并留取血清,采用循环增强荧光免疫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ST2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A125和HE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卵巢癌的性能,计算截断值(Cut-off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以AUC值代表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采用Kendall法分析血清中ST2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EA)、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HE4、P53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卵巢良性病变组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卵巢良性病变组比较,卵巢癌组患者血清中ST2、CA125和HE4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T2的AUC值为0.719 (95%CI:0.616~0.822), CA125的AUC值为0.868 (95%CI:0.794~0.942), HE4的AUC值为0.867 (95%CI:0.793~0.942), ST2+CA125+HE4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94 (95%CI:0.832~0.955)。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远端转移和腹膜转移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肿瘤最大直径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CA125及HE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患者血清中ST2水平与TNM分期、远端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CA125水平、HE4水平和Ki67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ST2水平与肿瘤最大直径、CEA、CA199水平和P53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ST2、CA125和HE4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血清ST2、CA125和HE4联合检测筛查卵巢癌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的诊断效能。ST2与卵巢癌高TNM分期和癌转移有关,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星状病毒2型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3
作者 王雯 佟贺 +1 位作者 杨兴淼 曹瑞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表位,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GAstV-2 P2蛋白,用其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利...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V)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表位,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GAstV-2 P2蛋白,用其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经过细胞筛选和亚克隆,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 blot(WB)和间接免疫荧光(IFA)鉴定单抗特异性,用获得的单抗对GAstV感染阴、阳性肾脏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用间接ELISA测定单抗效价和亚型,同时构建P2蛋白的不同截短体来鉴定单抗识别抗原表位。[结果]本研究共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P2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1B10、3C6、5B1。单抗效价分别为1∶2048000、1∶512000、1∶256000,亚型鉴定结果显示,3株单抗的重链均为IgG2b,轻链均为Kappa型。WB和IFA结果显示,3株单抗均可以特异性结合鹅星状病毒。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B1和3C6可以应用于免疫组化的检测。抗原表位鉴定结果显示,1B10识别_(109)TSTTSTGGLITELRN_(123),3C6识别_(206)LTDPEEDDDPLS_(217),5B1识别_(96)LNPELETAVLRV_(107)。[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能识别不同抗原表位的3株单克隆抗体,为快速检测GAstV感染和研究P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P2蛋白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表面抗原SAG12对鸡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4
作者 王磊 游怡宁 +4 位作者 吴天乐 孙雪 王冰楠 毕师诚 周荣琼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为评估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G)SAG12对鸡的免疫保护效果,首先构建EtSAT12/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对EtSAG12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制备多克隆抗体;然后进行动物试验,将100只1日龄海兰灰雏... 为评估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G)SAG12对鸡的免疫保护效果,首先构建EtSAT12/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对EtSAG12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制备多克隆抗体;然后进行动物试验,将100只1日龄海兰灰雏公鸡分成5个组,分别是感染对照组(PC)、空白对照组(NC)、EtSAG12重组蛋白50μg、100μg和150μg组。通过统计相对增质量率、卵囊减少率、抗球虫指数(ACI)和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等指标评价EtSAG12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出EtSAG12重组蛋白,大小约为43 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有较强的特异性。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与PC组相比,3个重组蛋白组的平均增质量显著增加(p<0.05)、病变计分显著降低(p<0.05),且均能有效降低卵囊产量,其中重组蛋白150μg组相对增质量率(97.34%)和卵囊减少率(52.54%)均为最高,ACI值达到165.34,具有中效抗球虫效果;3个重组蛋白组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与PC组和NC组相比,在p<0.05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二免7 d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其中重组蛋白150μg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另外两个重组蛋白组(p<0.05)。综上所述,EtSAG12重组蛋白能减轻因球虫感染导致的增质量损失和肠道病变,减少卵囊排出,刺激宿主产生体液免疫,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EtSAG12重组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效果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内树突状细胞呈HLA-DR抗原表达细胞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张昶 吴健 周武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90-1391,共2页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内树突状细胞、呈HLA-DR抗原表达细胞引起的抗肿瘤免疫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及呈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细胞...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内树突状细胞、呈HLA-DR抗原表达细胞引起的抗肿瘤免疫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S-100蛋白阳性的树突状细胞及呈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细胞。结果: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内缺乏树突状细胞(2/22,占9.09%),数量明显少于非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138/138,占100%),癌细胞的HLA-DR抗原阳性表达(4/22,占18.1%)明显少于非基底细胞型乳腺癌(106/138,占76.8%)。结论:基底细胞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缺乏由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及HLA-DR抗原阳性表达的癌细胞引起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型乳腺癌 抗肿瘤免疫 树突状细胞 hla-dr抗原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坚 杨清元 罗小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HLA-DR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HLA-DR阳性率为57.89%(33/57),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肿瘤(P<0.... 目的:探讨HLA-DR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HLA-DR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HLA-DR阳性率为57.89%(33/57),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肿瘤(P<0.05),早期卵巢癌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晚期(P<0.01);高分化组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HLA-DR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局部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①HLA-DR异常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机制有关;②HLA-DR的低表达预示卵巢癌恶性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基因表达 组织相容性抗原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增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龚福生 陈珊珊 +1 位作者 郑秋红 刘沁颖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956,共6页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 HⅠ/Eco RⅠ位置,构建第二代CAR慢病毒载体... 目的:探讨IL-7的诱导表达对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的增殖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无缝克隆将GPC3 CAR序列片段插入GV400载体的Bam HⅠ/Eco RⅠ位置,构建第二代CAR慢病毒载体GPC3-BBZ及GPC3-BBZ-NFAT-IL-7,以293T细胞包装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后,感染人T细胞制备CAR-T细胞。实验分为未转导T细胞(NT)组、GPC3-BBZ CAR-T细胞组、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AR-T细胞中CAR的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经GPC3蛋白激活的CAR-T细胞中IL-7 m 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CAR-T细胞在GPC3抗原刺激下的增殖能力,ELISA检测CAR-T细胞在受到肿瘤细胞刺激后IL-7、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检测CAR-T细胞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GPC3-BBZ和GPC3-BBZ-NFAT-IL-7,制备出靶向GPC3的CAR-T细胞。经GPC3抗原激活后,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可有效表达IL-7 mRNA(P<0.01),其表现出更强的增殖能力(P<0.05)。与GPC3-BBZ CAR-T细胞相比,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与GPC3阳性靶细胞Huh-7细胞共培养后,分泌更高水平的IL-7、IFN-γ和TNF-α(P<0.01或P<0.001)。RTCA结果显示,GPC3-BBZ-NFAT-IL-7 CAR-T细胞对GPC3阳性Huh-7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GPC3-BBZ CAR-T细胞(P<0.05)。结论:成功制备可诱导表达IL-7的靶向GPC3的CAR-T细胞,IL-7的诱导表达增强靶向GPC3 CAR-T细胞的免疫活性,在体外展现出较强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CAR-T细胞 IL-7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胞内域与胞外域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艳蕊 任静 +6 位作者 崔锦蔷 袁晨 王云霄 马亚娟 刘志昌 李永社 宋勤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0-1670,共11页
【目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CD2v蛋白胞外域(N-端,CD2v-N)与胞内域(C-端,CD2v-C)并分析两者的抗原性,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和指导。【方法】构建CD2v-N和CD2v-C的重组... 【目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CD2v蛋白胞外域(N-端,CD2v-N)与胞内域(C-端,CD2v-C)并分析两者的抗原性,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和指导。【方法】构建CD2v-N和CD2v-C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体外表达并纯化CD2v-N和CD2v-C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用表达的CD2v-N和CD2v-C蛋白分别肌内接种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每次免疫后14 d,应用ELISA方法测定CD2v-N或CD2v-C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用纯化后的CD2V-N和CD2v-C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ELISA方法检测95份ASFV感染猪的血清CD2v-N或CD2v-C特异性抗体,比较CD2v-N和CD2v-C在猪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水平。【结果】重组蛋白CD2v-N和CD2v-C分别以包涵体和可溶性形式表达,分子质量分别为22.9和34.0 ku,均能与猪抗ASFV血清特异性结合;用CD2v-N蛋白首免家兔后14 d,血清中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而在CD2v-C首免的家兔血清中检测到了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三免后14 d,CD2v-N和CD2v-C蛋白免疫家兔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分别为1∶125000和1∶107;ELISA检测结果显示,ASFV感染猪的血清中CD2v-C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CD2v-N(P<0.05)。【结论】本研究表达了ASFV CD2v蛋白胞内域和胞外域,前者的抗原性比后者高,CD2v胞内域作为ASFV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靶标更具优势。该研究结果对ASFV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CD2v蛋白 胞外域 胞内域 蛋白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9
作者 李天恩 周思含 +3 位作者 孙洪超 付媛 石团员 闫文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4,共12页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切报道。为发掘柔嫩艾美耳球虫GRAs并研究其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从E.tenella北京株中鉴定到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hypothetical dense granule protein,hEtGRA)hEtGRA12、hEtGRA9,并用纯化后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种蛋白的抗原性。分子克隆结果表明,hEtGRA 12、hEtGRA 9基因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188、1110 bp,分别编码395、369个氨基酸,与其他顶复合器门原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2、GRA9物种间相似性分别为28.8%~39.6%、27.5%~29.5%;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条带大小分别为63.6、67.0 ku;ELISA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均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且均可被鸡抗E.tenella阳性血清识别,表明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该研究鉴定到2种球虫假定致密颗粒蛋白基因hEtGRA 12、hEtGRA 9,获得了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为球虫致密颗粒蛋白基因功能和免疫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假定致密颗粒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VP7抗原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10
作者 王乃福 刘志玲 +4 位作者 吴冬雪 孙雨 孙航 宋晓晖 张海滨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本试验通过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制备、纯化与鉴定蓝舌病病毒VP7抗原,为开发蓝舌病病毒免疫学抗体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SignalP与TMHMM在线软件分析VP7序列的信号肽与跨膜疏水区序列,对选择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稀有密码子优化... 本试验通过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制备、纯化与鉴定蓝舌病病毒VP7抗原,为开发蓝舌病病毒免疫学抗体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SignalP与TMHMM在线软件分析VP7序列的信号肽与跨膜疏水区序列,对选择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稀有密码子优化,将化学合成后的核苷酸序列连接至pFastBacHTA载体上,并构建相应的重组杆粒Bacmid-VP7-DH10Bac,转染sf9昆虫细胞后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acmid-BTV-VP7株,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制备蓝舌病病毒VP7抗原。结果显示,重组杆粒Bacmid-VP7-DH10Bac转染sf9昆虫细胞并连续盲传5代后,成功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acmid-BTV-VP7株,并成功表达纯化出VP7蛋白,大小约为43 kDa,蛋白纯度约为94%;VP7重组蛋白与其他疫病抗体无非特异性交叉。综上,重组VP7蛋白能够与BTV阳性血清呈现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蛋白纯度高,并且具有病毒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将其作为诊断抗原,后期可用于开发系列免疫学抗体诊断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重组VP7抗原 杆状病毒 真核表达 蛋白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等孢球虫顶膜抗原蛋白AMA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11
作者 叶欣 欧璇 +3 位作者 黄仪娟 陆肖 翁亚彪 林瑞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6,共8页
[目的]预测分析猪等孢球虫顶膜抗原蛋白AMA1的生物学特性、结构及功能,并构建AMA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AMA1蛋白。[方法]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猪等孢球虫AMA1基因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工具对AMA1基因编码的蛋白进... [目的]预测分析猪等孢球虫顶膜抗原蛋白AMA1的生物学特性、结构及功能,并构建AMA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AMA1蛋白。[方法]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猪等孢球虫AMA1基因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工具对AMA1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3a-AMA1,并将其转入至大肠埃希菌表达菌株BL21 (DE3)中,对诱导时间、温度及IPTG浓度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进行蛋白纯化,获得AMA1重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AMA1蛋白由317个氨基酸组成,蛋白分子式为C1 512H2 310N394O490S14,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α螺旋占17.74%,β折叠占30.65%,转角占30.65%,无规则卷曲占20.96%;属于无信号肽的跨膜蛋白,具有5个B细胞抗原表位。成功构建pET23a-AMA1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0.2 mmol/L IPTG浓度下于28℃诱导12 h,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800,纯化蛋白质量浓度为0.25 mg/mL。[结论]阐明了猪等孢球虫AMA1蛋白的结构特征,通过原核诱导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为建立猪等孢球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并为后续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等孢球虫 顶膜抗原 AMA1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BP-3抗原的真核表达分析及校准品制备评估
12
作者 王岚 贾国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观察IGFBP-3抗原在不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筛选最优的IGFBP-3抗原进行IGFBP-3抗原诊断试剂盒开发的校准品性能分析。方法:将人IGFBP-3基因分别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MV中,分别转化毕赤酵母GS115... 目的:观察IGFBP-3抗原在不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筛选最优的IGFBP-3抗原进行IGFBP-3抗原诊断试剂盒开发的校准品性能分析。方法:将人IGFBP-3基因分别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MV中,分别转化毕赤酵母GS115、HEK293细胞及CHO细胞进行表达。以Ni-NTA和SDS-PAGE技术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分析及纯化鉴定,利用IGFBP-3检测试剂盒对纯化抗原进行校准品性能分析。结果:IGFBP-3抗原表达过程中易降解,仅在HEK293细胞中成功得到全长蛋白,且配制成的校准品考核反应性及稳定性均满足需求,为诊断试剂盒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结论:HEK293体系表达的IGFBP-3抗原更适用于试剂盒校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抗原 真核表达 校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I型圆环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ORF1和ORF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6
13
作者 韩凌霞 陈艳 +3 位作者 崔尚金 王云峰 仇华吉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猪II型圆环病毒(PCV_2)的2个主要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分别编码病毒的复制酶Rep和结构蛋白Cap。本试验将分离株L株病毒感染PK15细胞系,提取总DNA并以其为模板,通过PCR分别扩增了全病毒基因组、完整的Rep和Cap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 猪II型圆环病毒(PCV_2)的2个主要开放阅读框ORF1和ORF2分别编码病毒的复制酶Rep和结构蛋白Cap。本试验将分离株L株病毒感染PK15细胞系,提取总DNA并以其为模板,通过PCR分别扩增了全病毒基因组、完整的Rep和Cap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进行了序列测定。将Rep和Cap基因亚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PROEXTMHT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这两种蛋白。根据文献报道,致病性的PCV_2与无致病性的PCV1的型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主要位于Cap基因的羧基端部分,本实验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_6p_1融合表达了Cap基因羧基端423bp的片段。通过薄层扫描各重组菌诱导表达产物的SDS_PAGE结果,重组质粒pPRO_Cap和pPRO_Rep以及pGEX_ΔCap的外源基因表达量分别占总菌体总蛋白的15.1%、30.4%和19.6%。将表达的三种蛋白作为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与PCV_2阳性猪血清和SPF猪血清进行了反应,pGEX_ΔCap表达的蛋白(Cap蛋白的羧基端部分)抗原反应性最强,这表明截短的Cap蛋白羧基端部分将是一个良好的诊断PCV_2感染用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V-2 诊断抗原 猪II型圆环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ORFl基因 ORF2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r p2重组胞壁型E.coli-BCG穿梭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皆然 李元 +2 位作者 戚好文 李别虎 范雄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构建能够携带外源蛋白屋尘螨抗原 (Derp2 )基因并能在胞壁表达的E .coli BCG穿梭载体。方法 :用PCR技术 ,从结核分支菌毒株H37Rv基因中 ,扩增结核分支杆菌 19kDa抗原的胞壁区及其上游调控元件 (19 ss)基因 ,并克隆入含有Derp2基因... 目的 :构建能够携带外源蛋白屋尘螨抗原 (Derp2 )基因并能在胞壁表达的E .coli BCG穿梭载体。方法 :用PCR技术 ,从结核分支菌毒株H37Rv基因中 ,扩增结核分支杆菌 19kDa抗原的胞壁区及其上游调控元件 (19 ss)基因 ,并克隆入含有Derp2基因的E .coli BCG穿梭载体 pOLYG中。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 ,检测该载体能够携带并表达的Derp2基因在牡牛分支杆菌宿主中表达。结果 :经测序证实 ,所克隆的 19 ss基因序列正确。所构建的含有 19 ss基因的E .coli BCG穿梭载体 (pCW )能完成在大肠杆菌和牡牛分支杆菌细胞之间的穿梭 ,并介导抗生素抗性基因表达。经免疫荧光检查 ,外源基因Derp2以脂蛋白的形式表达于分支杆菌宿主的表面。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以胞壁嵌合形式表达外源蛋白的E .co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抗原 E.coli-BCG穿梭表达载体 结核分支杆菌 调控元件基因 脑壁嵌合形式 外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DV VP3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改平 席俊 +4 位作者 王选年 乔宏兴 张华 王丽 郭军庆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91,共4页
应用RT-PCR技术从鸡IBDV总RNA中克隆出893bp的VP3基因,并将其进一步克隆于pET-28a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pETVP3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在其宿主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35.5,33kDa的鸡IBDVVP3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 应用RT-PCR技术从鸡IBDV总RNA中克隆出893bp的VP3基因,并将其进一步克隆于pET-28a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pETVP3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在其宿主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35.5,33kDa的鸡IBDVVP3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VP3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并与鸡IBDV抗血清特异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3蛋白 表达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鳟IPNV分离株VP2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景壮 贺文斌 +4 位作者 徐黎明 纪锋 曹永生 胡朝 卢彤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充分了解中国鱼类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对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软件综合分析了IPNV病毒表面蛋白VP2的跨膜区、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 为充分了解中国鱼类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的系统进化,对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分离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利用软件综合分析了IPNV病毒表面蛋白VP2的跨膜区、亲水性、抗原性和表面可能性,对其特定区段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利用表达蛋白制备鼠抗血清及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得到的分离株与中国已报道的毒株具有不同的来源;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纯化的VP2蛋白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000;ELISA分析显示,利用表达蛋白制备的鼠抗血清与IPNV分离株细胞培养物的效价为1∶20 000,与VP2蛋白的效价为1∶40 000;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细胞感染IPNV病毒24、48 h后,该鼠抗血清均能与IPNV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呈现出特异性绿色荧光。研究表明,本研究中表达的VP2蛋白与IPNV病毒的VP2蛋白具有相近的免疫原性,这一结果为IPN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疫苗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 蛋白表达 VP2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核酶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沃健儿 吴晓玲 +3 位作者 朱海红 周林福 姚航平 陈离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s基因和 c基因特异性的脱氧核酶 (DNAzyme)对 HBV表面抗原 (HB-s Ag)和 e抗原 (HBe Ag)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 HBV s基因 ORF A157UG、e基因 ORF A1816UG的DNAzyme Drz BS、Drz BC,在 2 .2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s基因和 c基因特异性的脱氧核酶 (DNAzyme)对 HBV表面抗原 (HB-s Ag)和 e抗原 (HBe Ag)表达的抑制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 HBV s基因 ORF A157UG、e基因 ORF A1816UG的DNAzyme Drz BS、Drz BC,在 2 .2 .15细胞上观察其对 HBV s基因、c基因的表达抑制效应。结果 :Drz BS、Drz BC作用于 2 .2 .15细胞后 ,可显著抑制 HBV s基因、c基因的表达 ,有效浓度为 0 .1~ 2 .5μmol/ L并呈剂量依赖性 ,最高抑制率分别为 94 .2 %和 91.8% ;有效抑制持续时间可达 72 h;Drz BS、Drz BC在细胞内对 Hbs Ag、Hbe Ag表达的抑制效率 ,明显高于作为对照的反义寡核苷酸 As BS、As BC,有效浓度较后者低至少 10倍。其对 2 .2 .15细胞的 HBVDNA复制无明显影响 ,亦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在 2 .2 .15 HBV细胞模型系统 ,Drz BS、Drz BC能高效阻断 HBV s基因、e基因的表达 ,是一种特异性的、高效的抗 HBV基因治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酶 抑制效应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表达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卵巢癌cDNA表达文库筛选肿瘤抗原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明 王颖 +7 位作者 张惠珍 王树军 张笑人 尤强 马安伦 冯荻 周光炎 葛海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利用肿瘤患者自体血清筛选患者肿瘤cDNA表达文库SEREX,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新策略,由此方法所获B细胞抗原肽可为进一步寻找T细胞抗原肽,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和诊断提供线索。方法采用SEREX方法,筛选中国人卵巢癌cDNA... 目的利用肿瘤患者自体血清筛选患者肿瘤cDNA表达文库SEREX,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新策略,由此方法所获B细胞抗原肽可为进一步寻找T细胞抗原肽,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和诊断提供线索。方法采用SEREX方法,筛选中国人卵巢癌cDNA表达文库。对获得的阳性克隆片段测序鉴定和进行BLAST同源性比较。采用RTPCR,分析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株中6个新的EST片段的表达。结果所获基因片段大多数为已知抗原基因20/27。根据其来源又可归类为结构基因、线粒体基因和调控基因。另外,获得6个未知的EST片段。RTPCR的结果表明,4个ESTEST8788、1750、1754和3533片段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2个EST在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可能是与肿瘤相关或特异的EST片段。结论SEREX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筛选卵巢癌肿瘤抗原的新方法,所获肿瘤抗原候选基因,可进一步进行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DNA表达文加 SEREX筛选 肿瘤抗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肺炎支原体P71蛋白分段表达及其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海碧 郑佳琪 +5 位作者 王仁超 王晓晖 陈德浩 王灵芮 郭逸贤 郝永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3-627,共5页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71蛋白免疫学相关功能及建立MO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扩增MO P71基因片段,测序后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P71蛋白的抗原表位,选取抗原表位富集的3个基因片段P71-1(1 bp^516 bp)、P71-2(505 bp^1 338 bp)和P7... 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MO)P71蛋白免疫学相关功能及建立MO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扩增MO P71基因片段,测序后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P71蛋白的抗原表位,选取抗原表位富集的3个基因片段P71-1(1 bp^516 bp)、P71-2(505 bp^1 338 bp)和P71-3(1 327 bp^1 905 bp)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进行表达。分别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方法对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反应原性进行鉴定,以筛选的优势抗原蛋白为诊断抗原,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MO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重组蛋白P71-3产生的抗体效价最高,与MO阳性血清的结合能力最强,阴阳性临界值为:OD450nm值=0.292。该方法与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副结核、羊布鲁菌病、结核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具有极强的特异性。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利用该方法与间接血凝试验对150份临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者符合率为96.67%。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MO 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黏附基因 表达 抗原性分析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胚泡表面Lewis寡糖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葛常辉 王玉华 +3 位作者 杜昱光 王晗 赵瑾瑶 朱正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在胚泡表面表达的Lewis寡糖抗原 (LewisX ,LewisY)在胚胎发育以及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对着床前小鼠胚泡表面的Lewis寡糖抗原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小鼠胚泡LewisX寡糖蛋白有 2 7kD、2 9kD、6 8kD和 80kD ... 在胚泡表面表达的Lewis寡糖抗原 (LewisX ,LewisY)在胚胎发育以及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对着床前小鼠胚泡表面的Lewis寡糖抗原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 :小鼠胚泡LewisX寡糖蛋白有 2 7kD、2 9kD、6 8kD和 80kD 4种 ,LewisY寡糖蛋白有 70kD和 90kD 2种 ;2种寡糖抗原均在 8细胞时期开始表达 ,其中 ,LewisY寡糖抗原在胚泡表面的表达持续升高 ,直至胚泡着床 ;而LewisX寡糖抗原的表达则在桑椹期后逐渐降低 ,但仍在胚胎期的囊胚腔侧的顶端可见有部分表达 ;应用RT PCR的分析结果显示 ,LewisX合成的关键糖基转移酶FUT9基因在 4细胞及桑椹期高表达 ,到胚泡期虽然强度明显减弱 ,但仍有表达 ;而LewisY合成关键酶FUT1基因在 4细胞未见表达 ,在桑椹和胚泡阶段均有表达并逐渐升高 ,表达趋势与相应寡糖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 .结果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时期 小鼠 胚泡表达 Lewis寡糖抗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