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安地区血小板捐献者HPA及HLA-Ⅰ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小芳 刘孟黎 +3 位作者 周党侠 齐珺 刘晟 王天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462-1465,共4页
为了研究中国西安地区人群HPA和HLA-Ⅰ分型的分布及多态性,采用PCR-SSP和PCR-SSO流式微磁珠技术检测西安地区375位血小板无偿捐献者HPA和HLA-Ⅰ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HPA-1-HPA-17中,HPA-7-HPA-14、HPA-16和HPA-17只有-aa型,... 为了研究中国西安地区人群HPA和HLA-Ⅰ分型的分布及多态性,采用PCR-SSP和PCR-SSO流式微磁珠技术检测西安地区375位血小板无偿捐献者HPA和HLA-Ⅰ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HPA-1-HPA-17中,HPA-7-HPA-14、HPA-16和HPA-17只有-aa型,不具多态性;仅在HPA-3、HPA-15中检出-bb型。在16个表现型为HPA-5ab中有9个样本同时表达HPA-15ab,另7个样本表达-15bb,未见-15aa表型。此次检出的表型有HPA-1aa-17aa、HPA-1ab、-2ab、-3ab、-3bb、-4ab、-5ab、-6ab、-15ab和-15bb。在375人中可观察到16种HLA-A特异性,占该座位可检出表型特异性的76%(16/21),其中大于1%的有11种;观察到36种HLA-B特异性,占该座位可检出表型特异性的84%(36/43),其中大于1%的有23种,均涵盖在中国北方地区HLA-Ⅰ特异性常见型里。在375人中观察到HLA-A-B单体型264种,频率大于1%的有30种。结论:西安地区人群HPA和HLA-Ⅰ基因多态性基本符合中国北方地区分布情况,但具有西安地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HPA hla- 中国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典HLA-Ⅰ类分子对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翠莲 崔澂 +1 位作者 王利飞 郝淑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1-714,共4页
携带父系抗原的胚胎作为植入母体子宫腔内的半同种异体移植物,却不被母体排斥,有赖于母胎间复杂的免疫耐受。一旦母胎免疫耐受不足或缺失就可能导致反复妊娠丢失等病理性妊娠的发生。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胎儿绒毛外滋养细胞可特异性高表... 携带父系抗原的胚胎作为植入母体子宫腔内的半同种异体移植物,却不被母体排斥,有赖于母胎间复杂的免疫耐受。一旦母胎免疫耐受不足或缺失就可能导致反复妊娠丢失等病理性妊娠的发生。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胎儿绒毛外滋养细胞可特异性高表达非经典HLA-I类分子HLA-E、HLA-F、HLA-G,对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维持及调节发挥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类分子 母胎免疫耐受 调节 绒毛外滋养细胞 同种异体移植物 hla-G 反复妊娠丢失 妊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吸附穿入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HLA-Ⅰ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超蔓 闻良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7,61,108,共5页
目的 体外实验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结合后对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I)表达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表面HLA-I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内HCMV pp65蛋... 目的 体外实验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结合后对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I)表达的影响。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表面HLA-I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干预条件细胞内HCMV p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表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表面HLA-I的表达HCMV感染组低于对照组;紫外线灭活HCMV(UV-HCMV)组高于对照组;肝素和氯酸钠干预HELF细胞后再用UV-HCMV感染的HELF细胞,其表面HLA-I的表达低于UV-HCMV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HCMV感染HELF 24 h,HCMV pp65蛋白呈阳性表达;UV-HCMV感染HELF 24 h,HC-MV pp65蛋白呈阴性表达。结论 HSPGs可能参与影响HLA-I在HCMV感染的HELF细胞表面上的表达,对HCMV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起间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la-抗原 表达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tBert预训练模型的HLA-Ⅰ和多肽的结合预测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丰丰 张亚琪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1-657,共7页
针对现有的第Ⅰ类HLA(HLA-Ⅰ)分子与多肽结合亲和力预测算法在特征构造时依赖传统序列评分函数的问题,为突破用经典机器学习算法构造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蛋白质预训练模型ProtBert的HLA-Ⅰ与多肽的结合预测算法ProHLAⅠ... 针对现有的第Ⅰ类HLA(HLA-Ⅰ)分子与多肽结合亲和力预测算法在特征构造时依赖传统序列评分函数的问题,为突破用经典机器学习算法构造氨基酸序列特征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蛋白质预训练模型ProtBert的HLA-Ⅰ与多肽的结合预测算法ProHLAⅠ.该算法利用生命体语言与文本语言在组成上的共性,将氨基酸序列类比句子,通过整合ProtBert预训练模型、BiLSTM编码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结构优势,对HLA-Ⅰ序列和多肽序列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实现HLA-Ⅰ独立于位点的多肽结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两组独立测试集中均取得了最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结合肽预测 自然语言处理 注意力机制 BERT模型 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Ⅰ类分子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任添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共4页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主要由三类抗原组成,HLA-Ⅰ类抗原(HLA-A、B、C)和Ⅱ类抗原(HLA-DR、DP、DQ)及Ⅲ类抗原(HLA-c2、Bf、c4A、c4B)。HLA-Ⅰ类分子以膜抗原形式广泛分布于人体有核...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主要由三类抗原组成,HLA-Ⅰ类抗原(HLA-A、B、C)和Ⅱ类抗原(HLA-DR、DP、DQ)及Ⅲ类抗原(HLA-c2、Bf、c4A、c4B)。HLA-Ⅰ类分子以膜抗原形式广泛分布于人体有核细胞表面。在内源性抗原提呈及对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la-类分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佟琳 杨学习 +5 位作者 李粉霞 孙敏英 刘民锋 董建宇 郭昭泽 叶长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探讨位于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基因HLA-Ⅰ区域的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检测系统对所选位点在267例乳腺癌患者和274例健康对照女性中进行基因分型分析。χ... 目的:探讨位于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基因HLA-Ⅰ区域的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检测系统对所选位点在267例乳腺癌患者和274例健康对照女性中进行基因分型分析。χ2检验分析各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另外,根据临床治疗中癌组织ER、PR和HER-2状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所选位点在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中均存在多态性,其中rs9260682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与AA基因型相比,AT基因型可增加携带者乳腺癌的患病风险(P=0.04),且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rs9260734位点多态性分布在病例-对照分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25),但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8);其余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ER、PR和HER-2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位于HLA-Ⅰ基因区域的多态性位点rs9260682既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又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而rs9260734位点的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腺癌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HLA-Ⅰ类抗原的含量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倪宏英 黄文琪 +1 位作者 陈长荣 裴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5-86,共2页
测定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血清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治疗第8周,完全反应组患者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的水平;治疗第16周和第2 4周,... 测定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在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血清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治疗第8周,完全反应组患者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的水平;治疗第16周和第2 4周,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部分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在治疗过程中可溶性HLA -I类抗原的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可溶性HLA -I类抗原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患者免疫功能受到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hla-类抗原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型乙型肝炎HLA-Ⅰ、Ⅱ类抗原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8
作者 刘健平 彭文伟 +1 位作者 李梦东 李奇芬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61-66,81,共6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桥联酶标APAAP法和PAP法对各型乙型肝炎113例检测了肝内的HLA-Ⅰ、Ⅱ类抗原、T细胞亚群、HBsAg和HBcAg,同时测定血清HBV DNA(斑点杂交)和β_2微球蛋白(RIA)。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患者的肝细胞HLA... 用免疫组织化学桥联酶标APAAP法和PAP法对各型乙型肝炎113例检测了肝内的HLA-Ⅰ、Ⅱ类抗原、T细胞亚群、HBsAg和HBcAg,同时测定血清HBV DNA(斑点杂交)和β_2微球蛋白(RIA)。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患者的肝细胞HLA-Ⅰ、Ⅱ类抗原表达增强,尤以Ⅰ类抗原明显,慢性迁延性肝炎则几乎无表达。肝细胞HLA-Ⅰ类抗原表达与肝内炎症反应、肝细胞膜型HBSAg和浆膜型HBcAg关系密切,肝内活动性病变主要浸润细胞为CD_2^+细胞,CD_0^+细胞构成主要的细胞亚群。认为抗原依赖的、HLA限制的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是构成乙型肝炎免疫损害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T细胞亚群 人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I类抗原的组织配型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刚 张瑞 +2 位作者 孙蓓 张明新 梁冬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6-1111,共6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北方汉族人群HLA-I类抗原中分辨度分型研究,建立稳定的HLA检测芯片。方法: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分型方法,依据第十三届国际组织相容性工作会议报告及相关文献,同时考虑遗传的连锁不平衡,及强脊炎、幼年型糖尿病等...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北方汉族人群HLA-I类抗原中分辨度分型研究,建立稳定的HLA检测芯片。方法: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分型方法,依据第十三届国际组织相容性工作会议报告及相关文献,同时考虑遗传的连锁不平衡,及强脊炎、幼年型糖尿病等与HLA密切相关的遗传病等因素,选择了中国人群基因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根据HLA-I类不同基因亚型的独特序列,完成了探针的设计与筛选,最后设计了122条探针(HLA-A56条,HLA-B66条)制成基因分型芯片。采用带荧光标记的引物,用合适的PCR方法扩增HLA-I类抗原上的多态性区域,产物与芯片上探针杂交。杂交结果经荧光扫描并用特定软件分析判断阳性探针,以此确定样品基因型。结果:所有样本的HLA-I类抗原基因分型均获成功。此中分辨度探针可分出598个I类抗原等位基因,可检出I类抗原特异性57个。结论:基因芯片用于HLA-I类抗原分型可行。其分辨率高,特异性强,可用于HLA基因分型、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的HLA配型、与HLA有密切关系的遗传性疾病的人群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类抗原 基因芯片 中分辨度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雪梅 程秋蓉 +2 位作者 陈民敬 杨明艳 肖志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040-3042,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细胞质,PC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细胞核,IGF-Ⅰ和PCNA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均强于间质细胞。(2)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6.06,P<0.05),PC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P<0.05);进入分泌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P<0.05),而PC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3)研究组IGF-Ⅰ阳性细胞与PCNA阳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5)。结论 IGF-I和PCNA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相关,IGF-I和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IGF-I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SSP和SSOP对HLA-I类进行基因分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茜 曾文涛 +2 位作者 邓素雄 陈连周 王长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 :探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primer ,PCR SSP)方法和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 (PCR sequence specificoligonucleotideprobes ,PCR SSOP)技术在HLA I类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equence specificprimer ,PCR SSP)方法和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聚核苷酸探针 (PCR sequence specificoligonucleotideprobes ,PCR SSOP)技术在HLA I类基因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 3 0份 ,为等待肾移植供、受者外周血。采用PCR SSOP反向杂交技术对HLA I进行基因分型 ,并将两种方法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所有样本进行HLA I分型均获得成功 ,分型结果PCR SSOP与PCR SSP相符率为 93 3 % ,SSOP分辨率较SSP高。结论 :PCR SSP方法快捷简便 ,适用于少量标本。PCR SSOP分型方法准确率与SSP接近 ,分辨率高 ,虽检测单份标本耗时较长 ,却可同时检测大批量的样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P SSOP hla- 基因分型 器官移植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P-1、TAP-2及HLA-I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艳鑫 李晓江 +4 位作者 张丽娟 杨洁 孙瑞梅 张世文 张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7-532,546,共7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MHC-I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即TAP-1、TAP-2及HLA-I)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鼻咽癌石蜡切片中TAP-1、TAP-2及HLA-I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鼻咽癌患...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MHC-I类分子抗原加工提呈"操纵子"(即TAP-1、TAP-2及HLA-I)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鼻咽癌石蜡切片中TAP-1、TAP-2及HLA-I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鼻咽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空腹外周静脉血IL-10含量,并对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AP-1、TAP-2及HLA-I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43.1%、46.55%、50%,均低于鼻咽正常组织中的表达90%、95%、95%(P<0.05);鼻咽癌组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3.41±10.04)%vs.(40.15±3.56)%](P<0.05),CD8+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32±8.29)%vs.(22.89±2.24)%,P>0.05],鼻咽癌IL-10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3.12±1.23)ng/mL vs.(3.69±1.03)ng/mL,P<0.05];TAP-1、TAP-2及HLA-I表达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CD8+T细胞比例与TAP-1、TAP-2及HLA-I表达成正比,IL-10表达与TAP-1、TAP-2及HLA-I表达成反比,而CD4+T细胞比例与TAP-1、TAP-2及HLA-I表达无明显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提示,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器官转移、病理分型、TAP-1表达、TAP-2表达、HLA-I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有无远处器官转移及HLA-I表达为鼻咽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43,P=0.045)。结论鼻咽癌中TAP-1、TAP-2及HLA-I低表达,且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相关;远处器官转移及HLA-I低表达预示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蛋白-1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蛋白-2 人类白细胞抗原-I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表面HLA-I类抗原的阻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印则 李伟 +4 位作者 周华友 夏荣 兰炯采 章扬培 张志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2-624,共3页
为了研究阻断淋巴细胞表面HLA I类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及效果 ,在 2 2℃和 pH 7.4PBS介质中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 苯并三唑碳酸盐 (mPEG BTC) ( 12mmol/L)处理淋巴细胞。结果表明 ,经mPEG BTC处理后的淋巴细胞与相应HLA I... 为了研究阻断淋巴细胞表面HLA I类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及效果 ,在 2 2℃和 pH 7.4PBS介质中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 苯并三唑碳酸盐 (mPEG BTC) ( 12mmol/L)处理淋巴细胞。结果表明 ,经mPEG BTC处理后的淋巴细胞与相应HLA I类抗体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为阴性。结论 :在 2 2℃和pH 7.4条件下mPEG BTC可以阻断淋巴细胞表面HLA I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甲氧基聚乙二醇-苯并三唑碳酸盐 hla-类抗原 mPEG-BTC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膜序列对MHC-Ⅰ类限制性CTL表位呈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莉 吴玉章 +4 位作者 林治华 石统东 周伟 贾正才 邹丽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 :从时间依赖性抗原呈递动力学的角度研究穿膜序列 (CPP)对 MHC- 类限制性 CTL 表位呈递的影响。 方法 :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 ,分别合成含 CPP与 H- 2 Kb限制性 CTL 表位 OVA2 57- 2 6 4的融合多肽 ,同时合成该表位 N、C端自然延... 目的 :从时间依赖性抗原呈递动力学的角度研究穿膜序列 (CPP)对 MHC- 类限制性 CTL 表位呈递的影响。 方法 :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 ,分别合成含 CPP与 H- 2 Kb限制性 CTL 表位 OVA2 57- 2 6 4的融合多肽 ,同时合成该表位 N、C端自然延伸的抗原肽和无关对照肽。采用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技术 ,检测抗原呈递细胞 (APC)在不同时相点对上述各抗原肽进行 MHC- 类呈递的情况。结果 :与不含 CPP的抗原肽相比 ,含 CPP的抗原肽中的 CTL 表位更易进入 APC内 MHC- 类呈递途径 ,表现为呈递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P<0 .0 5 ) ,且同一时相点的呈递强度显著增加 (P<0 .0 5 )。 结论 :在外源性抗原肽中引入穿膜序列可明显促进其 MHC- 类限制性 CTL 表位的呈递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膜序列 MHC-I类 限制性CTL 抗原呈递 动力学分析 肿瘤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与病毒免疫逃逸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莹 王团结 +4 位作者 吴思捷 赵俊杰 康凯 万建青 姚文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7,共7页
阐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类分子递呈抗原过程,分析病毒干扰MHC-Ⅰ类分子抗原递呈所采取的策略,以期揭示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为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 抗原递呈 病毒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