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衰泄浊汤改善肾纤维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1
作者 吕森浩 李怀玉 +4 位作者 涂欣欣 欧阳毅 魏泽宏 李玮婷 杨军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12-3618,共7页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干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并从let-7b-5p微小RNA(let-7b-5p)/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1)轴探究其可能的作用... 目的:观察肾衰泄浊汤对腺嘌呤灌胃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干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并从let-7b-5p微小RNA(let-7b-5p)/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1)轴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18.75 g/kg、37.5 g/kg)组,每组组8只。采用腺嘌呤灌胃21 d构建CRF大鼠,中药组给予相应浓度肾衰泄浊汤灌胃,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28 d。HK-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含药血清组以及20%含药血清组,TGF-β_(1)处理HK-2细胞24 h以构建纤维化模型,含药血清组中加入相应浓度含药血清。检测大鼠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评估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中TGF-βR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肌动蛋白(α-SMA)及纤连蛋白(F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法检测肾组织及HK-2细胞中let-7b-5p微小RNA(let-7b-5p)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结果:1)体内实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血清Scr、BUN水平低(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血清Scr、BUN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肾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病变及结构破坏改善,结晶沉淀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低(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CollagenⅠ、FN蛋白表达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18.75 g/kg组、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高(P<0.05);与中药18.75 g/kg组比较,中药37.5 g/kg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et-7b-5p表达高(P<0.05)。2)体外实验结果:含药血清干预HK-2细胞24、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81.35%、54.53%。因此设定后续给药时间为24 h,含药血清浓度为10%、20%。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10%、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高(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let-7b-5p表达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10%、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中中TGF-βR1、CollagenⅠ、α-SMA、FN蛋白表达低(P<0.05);与10%含药血清组比较,20%含药血清组HK-2细胞中TGF-βR1、CollagenⅠ、FN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肾衰泄浊汤能减轻体内外模型的肾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et-7b-5p/TGF-βR1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肾衰泄浊汤 慢性肾衰竭 let-7b-5p微小RNA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 let-7b-5p微小RNA/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轴 大鼠 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人SREBP-1基因对高糖刺激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郝军 石宏 +2 位作者 赵松 任韫卓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目的构建人SREBP-1基因的shRNA载体并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明确是否沉默SREBP-1基因的表达可减轻高糖环境引起的细胞内脂滴形成。方法设计两对针对人SREBP-1基因的干扰靶序列及短链寡核苷酸和线性化的pGenesil-1质粒进行连接,筛选... 目的构建人SREBP-1基因的shRNA载体并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明确是否沉默SREBP-1基因的表达可减轻高糖环境引起的细胞内脂滴形成。方法设计两对针对人SREBP-1基因的干扰靶序列及短链寡核苷酸和线性化的pGenesil-1质粒进行连接,筛选鉴定并最终命名为pGenesil-1-SREBP1-1和pGenesil-1-SREBP1-2。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随机分组,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细胞后给予高糖刺激48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目标基因表达丰度的变化,并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的重组载体pGenesil-1-SREBP1-1、pGenesil-1-SREBP1-2序列正确;转染HKC细胞后均可表达绿色荧光;RT-PCR和Westernblot显示pGenesil-1-SREBP1-1、pGenesil-1-SREBP1-2能够有效抑制高糖环境下HKC细胞SREBP-1的表达,与阴性质粒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HKC细胞内,SREBP-1基因表达沉默明显抑制了脂肪酸合成酶(FAS)的转录,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结论有效沉默高糖刺激下HKC细胞SREBP-1的基因表达可通过抑制FAS转录而减少细胞内脂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RNA干扰 短发夹状干扰RNA 脂滴形成 脂肪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的激活在TGF-β_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勇 张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s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不同浓度TGF-β1组、TGF-β1+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s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不同浓度TGF-β1组、TGF-β1+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取不同时相,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总Akt(t-Akt)、磷酸化Akt(p-Ak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Akt磷酸化水平用磷酸化Akt与总Akt水平的比值表示。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KCs经10ng/mlTGFβ1刺激1h后p-Akt水平显著升高;αSMA蛋白表达水平在10ng/ml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在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下降。同时加用Wortmannin10nmol/L组,p-Akt、αSMA表达明显抑制,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PI3K在TGFβ1诱导的EMT过程中被激活,并且参与TGFβ1诱导的EMT过程,特异性阻断PI3K的激活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HKCs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SREBP-1、FAS表达及脂质代谢的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军 刘淑霞 +5 位作者 刘青娟 赵松 郑书深 姚芳 刘巍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proximal tubularepithelial cells line,HKCcell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t acid synthase,FAS)表达以及细胞...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renal proximal tubularepithelial cells line,HKCcell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SREBP-1)和脂肪酸合成酶(fat acid synthase,FAS)表达以及细胞内脂滴形成的时效性影响。方法给予人肾小管上皮细胞100nmol·L-1胰岛素刺激并根据刺激时间分为0、2、4、6、12和24h组。SREBP-1和FAS mRNA采用RT-PCR检测,SREBP-1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脂滴检测采用油红O染色。结果和0h组相比,2h组HKC细胞未见SREBP-1和FAS mRNA表达变化,而4、6、12h组HKC细胞SREBP-1和FAS mRNA表达均升高,其中6h组升高最明显,分别是0h对照组的3.578倍和4.27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显示4、6和12h组HKC细胞SREBP-1蛋白的前体和成熟片段表达均较0h和2h组增强,其中也是6h组表达最强,前体和成熟片段分别是0h组的4.106倍和5.167倍。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显示SREBP-1蛋白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中定位于细胞质,在4、6和12h组HKC内其表达明显强于0、2和24h组。油红O染色提示胰岛素刺激6h后HKC细胞内可见明显红染脂滴颗粒,而其他各组HKC细胞未见着色。结论胰岛素呈时间依赖性引起人肾小管上皮细胞SREBP-1和FAS的上调,且作用在6h达到高峰,并最终导致细胞内脂滴沉积,这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引起肾脏脂质沉积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脂肪酸合成酶 脂滴形成 时效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标签技术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永熙 李娅 +5 位作者 张文 陈晓农 王伟铭 张群业 黄秋花 陈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3-516,共4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所需的相对和绝对定量的同位素标签试剂(iTRAQ)标记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通过细胞裂解、丙酮沉淀、蛋白变性、还原及酶解,最后进行iTRAQ标记和质谱鉴... 目的建立并优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学分析所需的相对和绝对定量的同位素标签试剂(iTRAQ)标记技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通过细胞裂解、丙酮沉淀、蛋白变性、还原及酶解,最后进行iTRAQ标记和质谱鉴定,研究iTRAQ在HK-2细胞的标记情况和蛋白质组学。结果通过质谱检测,检测到带有iTRAQ标记肽段。随机选取20个前体离子,通过3次重复试验,鉴定出iTRAQ标记多肽肽段分别为17、15和18个,标记效率在75.5%~90.0%,且组间标记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RAQ可以在HK-2细胞中标记效果满意,且重复性较好,为进一步研究肾脏疾病的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和绝对定量的同位素标签试剂 定量蛋白质组学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下桩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敬 张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umanrecombinant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rhTGFβ1)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umankidneyproximaltubularepithelialcellline,HKC)表达桩蛋白(paxillin,Pax)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umanrecombinant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rhTGFβ1)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umankidneyproximaltubularepithelialcellline,HKC)表达桩蛋白(paxillin,Pax)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基(freeserummudium,FSM)培养;TGFβ1培养组(T1、T2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TGFβ1(T1组:5ng/ml,T2组:10ng/ml)的FSM培养,48h后分别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免疫组化方法和Westernblot检测HKC的Pax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C组:PaxillinmRNA及蛋白有基础的表达;②T1和T2组:Pax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T2组和T1组相比,Pax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加更显著(P<0.01)。结论TGFβ1能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HKC合成Pa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桩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桩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敬 张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桩蛋白(Pax)表达时相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rhTGF-β1培养组(T1、T2、T3组)分别用含10ng/mlTGF-β1的FS...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桩蛋白(Pax)表达时相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KC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基(FSM)培养;rhTGF-β1培养组(T1、T2、T3组)分别用含10ng/mlTGF-β1的FSM培养,取不同时相点(T1组24h,T2组48h,T3组72h)终止培养。MTT法检测rhTGF-β1诱导HKC增殖的时效关系,RT-PCR检测HKC的Pax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Pax蛋白的表达。结果C组可检测到PaxmRNA和蛋白表达;PaxmRNA和蛋白表达T组明显高于C组,且T2、T3组明显高于T1组(P<0.01)。结论TGF-β1诱导HKC合成Pax具有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桩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寸依赖的氧化石墨烯对肾细胞毒性研究
8
作者 刘璐 王利蒙 +4 位作者 张丽娜 魏示若 焦晓静 曹慧霞 邵凤民 《生态毒理学报》 2025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由于GO的来源不同导致其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其生物效应和毒理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尺寸依赖的GO对肾脏细胞毒性效应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由于GO的来源不同导致其理化性质差异较大,其生物效应和毒理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尺寸依赖的GO对肾脏细胞毒性效应的影响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了2种不同尺寸的GO(根据尺寸不同分别命名为S-GO和L-GO)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细胞毒性差异,并从其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物理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生物损伤)两方面论述二者导致细胞毒性差异的潜在机制。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S-GO和L-GO对细胞形态的影响,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GO和L-GO对细胞膜结构的影响以及细胞对二者的摄取,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对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S-GO和L-GO对HK2细胞的细胞毒性均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增大的趋势,并且L-GO的细胞毒性作用大于S-GO,但在有血清的情况下可缓解细胞毒性效应。L-GO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和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作用明显强于S-GO。这与细胞毒性结果基本一致,提示S-GO和L-GO诱导HK2细胞毒性差异的关键因素可能是二者诱导的物理损伤和生物损伤效应不同。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尺寸的GO对肾脏细胞的毒性差异及潜在分子机制,为其今后的生物医学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毒性 横向尺寸 物理损伤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