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田地层水分析数据的可信度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伟 谢武仁 +2 位作者 武赛军 帅燕华 马行陟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33,共14页
针对油气田地层水样品易受污染而导致水化学性质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开展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地层水判别方法对比和数据可信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层水判识方法包含物理特征、水化学组成特征、水型特征、特征系数等单因素的... 针对油气田地层水样品易受污染而导致水化学性质信息数据失真的问题,开展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地层水判别方法对比和数据可信度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层水判识方法包含物理特征、水化学组成特征、水型特征、特征系数等单因素的基本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根据钠氯系数与脱硫酸系数相关性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评价的数据可信度综合评价方法;②地层水判识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现场对水化学数据的初步判别与数据的初步筛选,综合方法将CaCl_(2)型水分为A-Ⅰ-A-Ⅵ6种类型、将NaHCO3型水分为B-Ⅰ-B-Ⅳ4种类型进行评估,以便研究人员对水化学数据可信度开展深入评价与影响因素的分析;③采用基本方法判别地层水时,存在CO_(3)^(2-)、OH^(-)、NO_(3)^(-)等阴离子的地层水,或钠氯系数和脱硫酸系数与地质环境不符的地层水等都是有地表水侵入或施工液污染;④采用综合方法判别地层水的数据可信度时,虽然认为A-Ⅰ型、A-Ⅱ型、B-Ⅰ型和B-Ⅱ型是可信度较高的地层水,但都必须与地层环境、采样条件、凝析水、酸液、古风化壳淋滤、古大气淡水等影响因素的地质背景分析相结合,才能更有效与更准确地确定其数据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水文地质 地层水 水化学数据 可信度评价方法 水化学特征指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区深层压力突变成因及预测方法
2
作者 何淼 周长铖 +4 位作者 王志远 王涛 谢海涛 高阳 吴芯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深部地层压力突变问题突出,由于其压力成因不明导致预测困难,严重制约着安全高效钻井作业。为了解释目标区块压力突变特殊现象,采用综合Bowers法(加载-卸载曲线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明确深部地层不同层位的成压...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深部地层压力突变问题突出,由于其压力成因不明导致预测困难,严重制约着安全高效钻井作业。为了解释目标区块压力突变特殊现象,采用综合Bowers法(加载-卸载曲线法)和声波速度-密度交会图法,明确深部地层不同层位的成压机制以及岩性对压力突变的影响。进一步基于剔除高丰度有机质和纳米级有机孔隙影响的校正参数,考虑不同层位成压机制、岩性变化、岩石力学性质、岩石传导属性及岩石体积属性的多源因素影响,建立适用于深部压力突变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模型。结果表明:西湖凹陷区深部地层不同层段的成压机制和岩性显著差异性是导致压力突变的主要成因,平湖组中部压力激增主要由烃源岩的生烃作用以及非烃源岩的压力传递导致,平湖组下部压力反转主要由非烃源岩的构造挤压导致;结合研究区4口井实测数据,验证新模型的预测误差带小于5.0%,平均误差仅为2.3%,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压力突变 成压机制 多源因素 实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页岩岩相测井预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闫佳飞 李胜利 +2 位作者 魏泽德 吴忠宝 陈建阳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3-776,共14页
页岩岩相的识别与预测对于分析确定页岩油气甜点层段非常重要。在缺乏岩心信息进行单井岩相研究时,测井数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基于XGBoost算法可以充分挖掘多维测井数据所揭示的页岩岩相信息,从而达到预测单井页岩岩相的目的。本... 页岩岩相的识别与预测对于分析确定页岩油气甜点层段非常重要。在缺乏岩心信息进行单井岩相研究时,测井数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基于XGBoost算法可以充分挖掘多维测井数据所揭示的页岩岩相信息,从而达到预测单井页岩岩相的目的。本研究应用具有监督学习算法的XGBoost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常规测井数据作为变量数据集,建立了可预测页岩岩相类型的计算模型。首先建立适合具体研究区的页岩岩相划分标准,该标准应能体现研究区页岩岩相的辨识差异性,再统计不同矿物含量,确定不同岩相的具体矿物含量和TOC含量界限。在建立计算模型时,相关变量可能会提供相似的信息,导致模型过于依赖这些特征,需注意去除相似信息。XGBoost算法在参数优选方面,其网格搜索具有全面性,在网格搜索过程中应该进行多次优选,不断缩小搜索范围以求取最优值。以松辽盆地松南地区赞字井区块为例,采用矿物组分含量、沉积构造及TOC含量建立页岩岩相划分标准,青山口组可划分出5类主要页岩;在应用XGBoost算法进行变量优选时,对于具有较高相关性的深侧向电阻率(LLD)和浅侧向电阻率(LLS)曲线,保留一条即可,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可提高4%左右;经过变量选择及参数调优后,最终模型预测岩相的准确率可达9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岩相预测 XGBoost算法 变量选择 参数调优 测井信息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DATA在油水层综合判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冯亚丽 伊三泉 +2 位作者 冯卓利 于志刚 许少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89,共3页
针对油藏地质中油水层判别问题,提出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判别油水层的ISODATA方法,建立了此方法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运用该方法对地质情况复杂的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地区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总符合率达88.0%。结果表明该方... 针对油藏地质中油水层判别问题,提出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综合判别油水层的ISODATA方法,建立了此方法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运用该方法对地质情况复杂的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地区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总符合率达88.0%。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油水层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data 测井资料 综合判别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对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影响
5
作者 王山 原磊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28,共9页
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基础,也是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在分析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数据资源持有权、使用权与产品经营权之间的逻辑... 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基础,也是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活力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研究在分析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数据资源持有权、使用权与产品经营权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数据形态视角出发,可以将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过程划分为数据资源、数据资产、数据商品与数据资本四个阶段,本文重点探讨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在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各环节中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资源阶段,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能够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质量及保护数据安全;数据资产阶段,其有利于完善数据定价体系,激励数据深度挖掘,激发数据市场潜力;数据商品阶段,其能够降低数据交易摩擦,提高供需匹配效率与创新实践场景应用;数据资本阶段,其有利于拓展数据增值空间,完善数据合规监管及培育数据产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产权 结构性分置 数据要素 价值形成 价值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桂林市域游憩空间形态
6
作者 邝卓文 刘小航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6,共11页
以城市游憩理论为依据,基于桂林市兴趣点数据,利用最邻近指数、平均城市中心距离与空间离散度、回转半径以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桂林市域游憩空间形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桂林市游憩空间呈自然旅游资源主导型空间分布模式,游憩点集中... 以城市游憩理论为依据,基于桂林市兴趣点数据,利用最邻近指数、平均城市中心距离与空间离散度、回转半径以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桂林市域游憩空间形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桂林市游憩空间呈自然旅游资源主导型空间分布模式,游憩点集中分布于市中心、阳朔、兴安和临桂。县区间游憩点数量差异显著,其中公共与文化类游憩点更为突出,游憩点在城市中心和阳朔县城形成两个大规模的极核,与其他中小极核之间存在轴带状的分布形态,以桂林市中心、阳朔县城为发展极,在集聚效应影响下扩散至周边县区,并在两极之间形成发展轴,形成“一轴双核”型空间分布格局。2)作为自然资源型旅游城市,桂林市丰富的本地旅游资源奠定了桂林市旅游业基础,依靠自然资源带来的旅游价值进行经济发展,并在自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和本地居民游憩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最终以象鼻山、两江四湖等自然资源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如今的城市中心。同时,自然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阳朔、兴安、龙胜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旅游资源开发后,逐渐成为桂林市的多个经济、旅游增长极,与桂林中心城区形成了“11235”全域旅游空间新格局。3)桂林市城市游憩空间形态以旅游业中心,通过旅游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如今城市中心区的游憩空间结构。通过POI数据对桂林市这一典型的自然旅游城市游憩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该模式城市游憩空间的形成进行了解读,并为目前国内对该类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的缺口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游憩 空间形态 POI数据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无人多车编队的车辆识别跟踪控制系统
7
作者 庞明喜 代昌华 +3 位作者 王志航 肖文山 石德乾 王鼎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06-4215,共10页
面向有人车引导的无人多车编队场景,设计并实现无人车在编队行驶中的车辆识别与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后融合动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激光雷达、相机和毫米波雷达3种传感器作为数据源,分别使用欧式聚类、深度学习和运动学推... 面向有人车引导的无人多车编队场景,设计并实现无人车在编队行驶中的车辆识别与轨迹跟踪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后融合动目标检测算法,使用激光雷达、相机和毫米波雷达3种传感器作为数据源,分别使用欧式聚类、深度学习和运动学推理的方法对潜在目标进行检测,进而提出后融合方法将多源检测结果融合以实现对前方车辆的准确检测。基于前车轨迹生成期望路径并设计卡尔曼滤波器对期望路径进行平滑和滤波。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车辆道路误差模型并设计鲁棒H∞控制器进行车辆轨迹跟踪控制仿真。仿真与实车验证结果表明:在测试路段对前方车辆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大于95%;实时期望路径相对于真实轨迹的均方差和轨迹平均变化率在滤波前后分别降低17.3%和48.6%;侧向控制位置误差和航向角误差相较于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控制分别降低了29%和41%;车辆编队以最高54 km/h的速度实现编队整体的稳定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多车编队 无人驾驶 轨迹跟踪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下多智能体系统动态事件触发双向编队
8
作者 赵华荣 彭力 +2 位作者 谢林柏 杨杰龙 于洪年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920,共10页
针对未知动力学模型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攻击识别策略,并针对其通讯受限问题,设计了一种动态事件触发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伪偏导技术,在智能体的每... 针对未知动力学模型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攻击识别策略,并针对其通讯受限问题,设计了一种动态事件触发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伪偏导技术,在智能体的每个工作点上建立了一种关于被控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相应参数的估计法则.此外,利用符号图论分析了多智能体系统的双向编队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组合测量误差方程,将双向编队控制问题转化为一致性控制问题,并设计了一种动态事件触发的无模型自适应双向编队控制算法.最后,给出了双向编队跟踪误差的收敛性证明,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编队 数据驱动控制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动态事件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下公共数据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与运营策略研究
9
作者 高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1,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产,其价值释放与高效配置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从数字经济发展与公共数据资源的战略地位入手,界定了公共数据资源的内涵和分类,阐明了数据要素价值化与价格形成的重要意... 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产,其价值释放与高效配置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从数字经济发展与公共数据资源的战略地位入手,界定了公共数据资源的内涵和分类,阐明了数据要素价值化与价格形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形势下公共数据资源价值释放所面临的四层困境和四项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了数字经济驱动下公共数据资源的价格形成体系与价格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数据资源运营优化路径,制定数据资源运营四大策略。即协同网络奠定组织基础,服务迭代塑造输出形态,价值闭环保障系统活力,动能培育激发内生动力,四者构成了有机联动的数据运营制度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公共数据资源 数据孤岛 价格形成机制 运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信息挖掘的多无人机任务规划方法
10
作者 鄢家志 董晓旭 +1 位作者 王月星 王淼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3,共7页
现代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之间的对抗,需要通过装备协同作战构建相应的作战体系。通过多架无人机相互协作可以实现整体效能的倍增。如何结合多无人机位置,合理安排各无人机任务顺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无人侦察机任务规划核心问题。为此,设计... 现代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之间的对抗,需要通过装备协同作战构建相应的作战体系。通过多架无人机相互协作可以实现整体效能的倍增。如何结合多无人机位置,合理安排各无人机任务顺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无人侦察机任务规划核心问题。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信息挖掘的多无人机任务规划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数据挖掘算法,该算法具有一种全新的数据结构,可以存储效用、时刻、位置等多种信息,适用于后续的多无人机任务规划方法研究;然后,通过提出的算法对多无人机任务场景仿真数据进行挖掘,得到不同威胁场景下最优的多无人机任务规划方式;最后,根据挖掘出的模式对仿真结果进行优化,对优化前、后的效率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编队 数据挖掘 多层防空 任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分量横波三维地震在生物气区沉积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台东地区更新统七个泉组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兆辉 李江涛 +4 位作者 李剑 陈琰 杨少勇 王永生 邵泽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5-577,共13页
为解决疏松岩性含气区沉积相恢复及储层预测难题,基于中国首例九分量横波三维地震资料的地震沉积学分析,应用地震地貌学和地震岩性学建立四级等时地层格架,研究柴达木盆地台东地区更新统七个泉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 为解决疏松岩性含气区沉积相恢复及储层预测难题,基于中国首例九分量横波三维地震资料的地震沉积学分析,应用地震地貌学和地震岩性学建立四级等时地层格架,研究柴达木盆地台东地区更新统七个泉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利用九分量横波地震相位旋转、分频融合和地层切片技术,在卫星影像揭示沉积模式的基础上恢复主要标准层沉积相;然后,利用地震属性提取、主因子分析和随机拟合技术计算重点砂体的储层厚度和物性参数,经盲测井检验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七个泉组的优势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和浅湖,三原色融合切片揭示发育2个旋回,同期存在3套水下分流河道体系;其中七个泉组中下部分流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广、物性最好,是研究区有利储层,其渗透率还受成岩作用影响;分流河道砂体储层向涩北一号气田以西延伸范围较广,为该区勘探向西侧外围区扩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分量横波三维地震 地震沉积学 生物气 沉积相 储层 柴达木盆地 三湖坳陷 更新统七个泉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测井资料小波变换与伪成像技术精细划分深部隔夹层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才瑞 王萌 +3 位作者 昌伦杰 王开宇 张福明 王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21,共11页
隔夹层影响流体渗流,控制油水及剩余油分布,深层取心成本高,常规测井曲线分辨率低且薄互层信号模糊,深部隔夹层识别难度大。通过对关键井岩心研究,得出了隔夹层敏感测井曲线及其响应特征,采用小波分解和重构,对常规敏感测井曲线进行了... 隔夹层影响流体渗流,控制油水及剩余油分布,深层取心成本高,常规测井曲线分辨率低且薄互层信号模糊,深部隔夹层识别难度大。通过对关键井岩心研究,得出了隔夹层敏感测井曲线及其响应特征,采用小波分解和重构,对常规敏感测井曲线进行了高分辨率处理,降低了邻层平滑效应,突出了薄层界面测井响应特征,薄层识别分辨率提高了近1倍。综合利用隔夹层地层倾角矢量模式和伪成像特征,确立了深部隔夹层判识划分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精细识别隔夹层,相比常规方法,隔夹层辨识能力显著提升,井间小层对比精度提高38%,解释了油水界面倾斜问题,得出了剩余油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深部隔夹层 小波变换 地层倾角 伪成像 油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地层智能压井多解性分析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远 梁沛智 +3 位作者 陈科杉 仉志 张剑波 孙宝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开发深部地层油气资源时普遍存在地质条件复杂、钻井周期长和井筒压力控制困难等问题,采用智能压井方法结合多源实时信息反馈,可实现井筒内气液分布状态和压力变化规律的实时预测与更新,但不同修正系数组合可能得到相同的压力计算结果,... 开发深部地层油气资源时普遍存在地质条件复杂、钻井周期长和井筒压力控制困难等问题,采用智能压井方法结合多源实时信息反馈,可实现井筒内气液分布状态和压力变化规律的实时预测与更新,但不同修正系数组合可能得到相同的压力计算结果,导致模型存在多解性难题。为此,分析了不同历史时间节点解空间形态的演变规律,揭示了模型多解性的本质源于少量数据约束下模型训练的不完善性;并对应建立了基于实时信息序列的模型全局训练优化方法及动态随机种群训练优化方法,测试了其对于模型全局最优解的搜索能力及适用条件。测试结果表明,全局训练优化方法在压井初期能够实现精准调控,但计算耗时较长;而动态随机种群训练优化方法在压井初期与预期值略有差异,但计算耗时较少。根据可用计算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优化方法,可实现多源实时数据约束下模型关于井筒气液流动规律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层 智能压井方法 模型多解性 多源实时数据约束 训练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的微波加热过程温度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彪 刘承 +3 位作者 李鑫培 杜婉 高皓 马红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微波加热模型具有无限维、非线性和时变等特点,导致控制器难于设计和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加热过程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对微波加热过程传热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微波加热过程输入功率与温度之间的全... 微波加热模型具有无限维、非线性和时变等特点,导致控制器难于设计和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加热过程的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对微波加热过程传热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微波加热过程输入功率与温度之间的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然后,根据该数据模型设计了无模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并给出了数据模型中相关未知时变参数和未知干扰的估计算法。最后,利用COMSOL和MATLAB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温度控制 全格式动态线性化数据模型 自适应滑模控制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子活化瞬发伽马能谱确定地层元素含量的方法
15
作者 张锋 王含 +1 位作者 范珺亭 张慧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6-794,共9页
中子技术能够利用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确定其组成等性质,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科学、核反应堆建设、金属矿产勘查及石油工业中。在石油天然气领域,中子探测技术主要被用于确定井孔中的孔隙度、密度和流体饱和度等参数。随着测井技术的... 中子技术能够利用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确定其组成等性质,广泛应用于医学、环境科学、核反应堆建设、金属矿产勘查及石油工业中。在石油天然气领域,中子探测技术主要被用于确定井孔中的孔隙度、密度和流体饱和度等参数。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瞬发伽马射线的中子活化分析技术也已应用于井下确定地层元素含量,并成为复杂岩性和非常规油气储层获得矿物含量的唯一手段。通过归纳地层元素伽马能谱测井的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不同地层条件下的伽马能谱,构建地层元素的标准谱库,研究奇异值分解和极大似然估计能谱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得到的元素产额及氧闭合模型实现地层元素含量的确定。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构建已知地层的伽马能谱,采用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元素含量与地层真实元素含量误差均在4%之内,Si误差最大为2.8%,Ca最大误差为3.3%,研究结果为井下确定地层元素成分及含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技术应用 地层元素测井 能谱数据处理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FEM快速建模的船体模型数据处理算法
16
作者 李瑞 王明发 +2 位作者 孟昭闯 刘国磊 邱永添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6,共8页
[目的]为提高船体有限元几何建模效率,解决船舶设计软件导出的船体模型无法直接应用于有限元几何建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ML文件数据的几何模型处理方法。[方法]以AVEVA Marine(AM)软件导出的船体XML文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件的数据... [目的]为提高船体有限元几何建模效率,解决船舶设计软件导出的船体模型无法直接应用于有限元几何建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ML文件数据的几何模型处理方法。[方法]以AVEVA Marine(AM)软件导出的船体XML文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件的数据结构解析,明确几何模型的数据表达规则,依据船体有限元几何建模规范,通过修改模型数据实现对船体模型的几何修正,包括对角隅、开孔等构件的删除、简化处理,对球扁钢和肘板的转化处理,对型材和板缝的移动处理。[结果]实际运用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船体几何模型可直接导入有限元软件HyperMesh中,符合有限元实体几何建模规范,保留了原模型材料、板架厚度等相关属性。[结论]与人工建模相比,测试分段实体几何建模效率显著提高,所提方法有助于船体设计模型复用、提高有限元几何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有限元分析 船体模型 模型数据 数据转换 XML格式 AVEVA Marin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压力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浩 夏朝辉 +3 位作者 李云波 余洋 杨朝蓬 徐立坤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地层压力涉及到开发方式、配产配注等调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参数。但获取地层压力需要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操作繁琐,数值模拟法工作量大且计算耗时,现有公式法不太适合采用复杂工作制度的碳酸盐岩油藏。基于相关性计算和主成分... 地层压力涉及到开发方式、配产配注等调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参数。但获取地层压力需要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操作繁琐,数值模拟法工作量大且计算耗时,现有公式法不太适合采用复杂工作制度的碳酸盐岩油藏。基于相关性计算和主成分分析等数据预处理过程,结合精英策略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SEGA-SVR),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SEGA-SVR模型在训练集决策系数得分为0.97,均方根误差为0.04;测试集决策系数得分0.95,均方根误差为0.05,对邻区验证井也有较好的表现。SEGA-SVR模型的性能与SVR模型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相比,总体来说表现最优。研究结果表明,SEGA-SVR模型无需关井即可预测实时地层压力,且通过遗传算法调参省时省力,数据驱动的方式可更好适应复杂情况。同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稳定性,预测效果较好,为碳酸盐岩油田地层压力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地层压力预测 数据驱动 机器学习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存储与交换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慧伟 张元杰 +2 位作者 李力勐 郑义 杨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0-125,共6页
实景三维自提出以来,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建模方法和软件工具多样,不同地区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并不完全兼容,统一高效的存储格式标准还是空白,严重阻滞了数据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共享流通。... 实景三维自提出以来,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建模方法和软件工具多样,不同地区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并不完全兼容,统一高效的存储格式标准还是空白,严重阻滞了数据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共享流通。本文以畅通不同格式、不同类型数据交互为重点,梳理分析当前用于存储地理实体数据模型现状,以当前地理实体数据交换格式标准为基础,研究统一、通用、开放的地理实体数据存储与交换模型,并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探索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为形成可供广泛交流和共享的标准规范,促进实景三维数据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地理实体 数据存储模型 数据交换 共享 通用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破碎型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的大数据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舟 李犇 +1 位作者 耿宇迪 肖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超深储层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油气开发的重点,但是储层岩体破碎和非均质性强,传统的预测储层力学参数方法误差大,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基于大量试验和现场施工数据,分析了储层测井数据、储层裂缝数据、岩石力学数据的相互联... 超深储层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油气开发的重点,但是储层岩体破碎和非均质性强,传统的预测储层力学参数方法误差大,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基于大量试验和现场施工数据,分析了储层测井数据、储层裂缝数据、岩石力学数据的相互联系,建立了基于岩石力学性质-地质储层特征-测井解释之间物理关联的多参数约束;开发了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算法模型,形成了超深破碎型储层全储层段岩石力学参数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克服了破碎型地层数据量少导致的计算误差大的难题,能明确全储层段岩石力学参数,与实际工程施工参数相比预测准确度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超深破碎型地层钻完井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破碎性地层 大数据分析 非线性拟合 数据增广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湖冰完整生消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璞真 卢鹏 +3 位作者 解飞 王庆凯 李志军 ARVOLA Lauri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5,共11页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 为探究气候变暖背景下乌梁素海湖冰的冰厚、冰温和冰物候特征的变化,利用ERA5-Land和MERRA-2再分析数据作为大气强迫场,结合多源卫星遥感反演得到的初始模拟日期,通过一维高分辨率热力学雪冰(HIGHTSI)模型模拟了2015—2016年乌梁素海湖冰的完整生消过程。结果显示:①研究期内,最大冰厚达到41.7 cm,初冰日和终冰日分别为2015年11月21日和2016年3月25日,冰期为126 d。②对于水深较浅而冬季日照充足的乌梁素海,气温是影响冰厚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次之,两者的昼夜周期循环显著影响冰层的厚度和温度;当冰面有雪覆盖时,积雪的低导热和高反照率会明显削弱气温和太阳辐射对冰层的影响。③即使缺失现场观测数据,采用气象数据和遥感反演的初始模拟日期仍能准确地表征现场真实冰雪的完整演变过程。该研究可为中纬度干旱区季节性冰封浅水湖冰的计算和湖冰生消的年际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冰 完整生消过程 再分析数据 卫星遥感 HIGHTSI模型 乌梁素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