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畜禽病毒感染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谭磊 彭小烨 +3 位作者 王开心 黄小久 张帆 禹思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9-1266,共8页
畜禽在养殖过程中易受病毒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部分畜禽病毒(如乙脑病毒和口蹄疫病毒)属于人兽共患性病原,对养殖工作人员及消费者健康也可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防控畜禽病毒不仅可减少养殖业经济损失,同时对保障公共... 畜禽在养殖过程中易受病毒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部分畜禽病毒(如乙脑病毒和口蹄疫病毒)属于人兽共患性病原,对养殖工作人员及消费者健康也可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防控畜禽病毒不仅可减少养殖业经济损失,同时对保障公共健康也十分重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属于表观遗传修饰酶,可通过调控组蛋白乙酰化过程影响基因表达,继而参与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大量研究表明,HDACs可通过与病毒蛋白互作或影响细胞相关信号通路来参与多种畜禽病毒感染过程,且HDACs抑制剂处理可抑制部分病毒(如伪狂犬病病毒和马立克病毒)复制,提示HDACs可作为抗畜禽病毒感染的广谱抗病毒药物靶点。因此,深入了解HDACs参与畜禽病毒感染的过程对防控畜禽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简要介绍了HDACs及其抑制剂,重点综述了HDACs参与畜禽病毒感染的作用及机制,为深入研究HDACs调控畜禽病毒感染提供参考,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 抑制剂 畜禽病毒感染 作用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QSAR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克江 刘智华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研究吲哚酰胺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抑制剂的抗肿瘤定量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经典Hansch分析方法。结果 :获得相关性较好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 ,表明此类HDACs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与氮上电荷、范德华面积、EHOMO ELUMO... 目的 :研究吲哚酰胺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抑制剂的抗肿瘤定量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经典Hansch分析方法。结果 :获得相关性较好的定量构效关系方程 ,表明此类HDACs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与氮上电荷、范德华面积、EHOMO ELUMO、LogP和Kappa 3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酰胺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定量构效关系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惠 刘力锋 +1 位作者 邓卫平 刘建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6,共5页
探讨3种新型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D16,D22,D29的抗肿瘤活性作用及其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机制。MTT法检测D16,D22,D29对MCF-7、HCT-116、A549、HeLa以及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测定D16,D22,D29对HDAC及其HDAC-1的酶活抑制作... 探讨3种新型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D16,D22,D29的抗肿瘤活性作用及其抑制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的机制。MTT法检测D16,D22,D29对MCF-7、HCT-116、A549、HeLa以及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测定D16,D22,D29对HDAC及其HDAC-1的酶活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D16,D22,D29对HeLa细胞周期及凋亡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测定D16,D22,D29对HeLa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3(Ac-H3),p21cip/WAF的蛋白表达影响。结果显示,D16,D22,D29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有效抑制HDAC及其HDAC-1的活性,其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Vorinostat(SAHA),并诱导HeLa细胞产生G1期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Ac-H3及p21cip/WAF的蛋白水平明显上升。D16,D22,D29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产生,促进p21cip/WAF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hdac-1 咔啉骨架 乙酰化组蛋白H3 p21cip WAF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点药物NL-101的抗多发性骨髓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岚 葛求富 +2 位作者 郭殿武 徐伟良 赵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9-475,共7页
研究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和DNA损伤双靶点化合物NL-101的体内外抗多发性骨髓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在10株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采用CTG法检测化合物NL-101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在RPMI 8226细胞中NL-... 研究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和DNA损伤双靶点化合物NL-101的体内外抗多发性骨髓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在10株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中,采用CTG法检测化合物NL-101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在RPMI 8226细胞中NL-101与硼替佐米的联用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L-10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L-101对乙酰化组蛋白H3、乙酰化α-Tubulin和磷酸化Histone H2A.X的表达影响,并在RPMI 822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考察NL-101单用以及与硼替佐米联用的抑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L-101能同时产生HDAC抑制剂和DNA烷化剂双重活性,不但抑制肿瘤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水平,而且增加DNA损伤,最终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在细胞水平和动物移植瘤模型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美法仑,而且与硼替佐米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NL-101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101 DNA损伤 hdac抑制剂 双靶点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