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improv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of continuous rotary motor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被引量:7
1
作者 WANG Xiao-jing FENG Ya-ming SUN Yu-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733-3743,共11页
In order to meet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s 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tinuous rotary motor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under unknown strong non-linear and uncertain strong disturbance factors,such as dynam... In order to meet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s 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tinuous rotary motor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 under unknown strong non-linear and uncertain strong disturbance factors,such as dynamic uncertainty and parameter perturbation,an improved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strategy was proposed.The state space model of the fifth order closed-loop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alve-controlled hydraulic motor.Then the three parts of ADRC were improved by parameter perturbation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the fast tracking differentiator was introduced into linear and non-linear combinations;the nonlinear state error feedback was proposed using synovial control;the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was determined by nonlinear compensation.In addition,the grey wolf algorithm was used to set the parameters of the three parts.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DRC can realize the system frequency 12 Hz when the tracking accuracy and response spee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ouble ten indexes,which lay foundation for the moto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rotary electro-hydraulic servo moto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 fast tracking differentiator(TD) non-linear state error feedback(NLSEF) 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 grey wolf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机器人底盘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艳兵 徐鹏跃 +1 位作者 李卓 张洪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8-213,共6页
农用机器人可以执行农业种植、收割、施肥、喷洒农药、除草和土壤分析等生产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用机器人的底盘可以保证在不平坦的地形和复杂的障碍物中自由移动,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 农用机器人可以执行农业种植、收割、施肥、喷洒农药、除草和土壤分析等生产活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用机器人的底盘可以保证在不平坦的地形和复杂的障碍物中自由移动,其稳定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任务执行效率。为了进一步促进农用机器人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基于CANopen通讯协议与伺服电机驱动通信,设计了一套完整、高效的运动控制算法,保证农业机器人底盘可以在田间灵活、高效地移动,实现了多种运动方式,并保证底盘能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灵活移动。田间测试表明:在不同的农田环境中,底盘能够灵活地适应地形和避开障碍物,实现了多种运动方式的转换,并高效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机器人 底盘控制系统 CANopen通讯协议 伺服电机驱动通信 运动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的机器人伺服电动机成果导向实践教学
3
作者 吴敏 赵建勇 +2 位作者 于彦雪 黄晓艳 郑太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9-204,221,共7页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填补伺服电动机驱动技术实践教学的空白,基于项目化教学理念,提出机器人伺服电动机驱动技术实践教学新模式,并构建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的电动机控制实践教学框架。结合伺服电动机实际工程项目以及电...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填补伺服电动机驱动技术实践教学的空白,基于项目化教学理念,提出机器人伺服电动机驱动技术实践教学新模式,并构建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的电动机控制实践教学框架。结合伺服电动机实际工程项目以及电动机控制理论教学知识点,构建包含工程问题的核心实践内容;通过模块化拆分实践任务,细化教学目标,设计涵盖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算法调试的机器人伺服电动机驱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显著加深了学生对伺服电动机控制项目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的理解,有力推动电动机控制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 伺服电机驱动 实践教学 工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
4
作者 陈前 章郑兵 +3 位作者 史浩 徐高红 刘正蒙 刘国海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理,进而讨论定子开辅助槽、转子开辅助槽两种方法对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倒“T”形辐向永磁体两端增加不规则辅助槽有助于将齿槽转矩降至最低。主要原因是增加辅助槽可以改变转子磁通路径的方向,根据磁通路径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槽。此外,它还能增大气隙磁密的基波幅值,减小其谐波分量,从而改善电机性能,所提电机的齿槽转矩为4.1 mN·m、转矩脉动为0.16%。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达到了最优,满足伺服电机精度高和稳定性要求。最后,制造并测试转子上带有不规则辅助槽的24槽/22极样机,相应的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 齿槽转矩 槽极配合 辅助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电机嵌入式位置检测方法及误差补偿
5
作者 郑方燕 徐浩杰 袁彬斐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针对基于时栅技术的伺服电机位置检测理论中因电机定子开槽导致两空间正交放置的TMR输出信号幅值不等,影响测量精度问题,结合电机内部定子的结构特征,提出一种伺服电机位置检测新方法,将一对传感测头,对称分布于定子齿对称轴的两边且正... 针对基于时栅技术的伺服电机位置检测理论中因电机定子开槽导致两空间正交放置的TMR输出信号幅值不等,影响测量精度问题,结合电机内部定子的结构特征,提出一种伺服电机位置检测新方法,将一对传感测头,对称分布于定子齿对称轴的两边且正交放置,以实现输出信号幅值相等。针对因伺服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谐波分量影响测量精度问题,采用间隔(2n+1)λi/2 (n=0,1,…,n)角度,布置另一对对称分布且正交的传感测头,再利用波形重构方法消除对应的i次谐波分量,同时保证信号幅值相等、相位正交的方式,实现精度提升。通过仿真验证了新的传感结构和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单对测头、仅满足空间正交条件相比较,对称结构传感方式输出的信号幅值相等,经补偿后感应信号中主要含有的三次谐波分量减小了73.8%,测量精度提高了6倍。表明该方法在伺服电机位置检测精度提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时栅技术 位置检测 误差补偿 波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轴摇篮转台滑模控制方法
6
作者 简艳英 刘婷婷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9,共9页
针对双轴摇篮转台系统中的非线性机械摩擦、外界扰动和模型误差等不确定性导致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了改进的滑模控制律。首先,分析了双轴摇篮转台的基座、摇篮和转台的空间坐标系关系,并建立了摇篮和转台的动力... 针对双轴摇篮转台系统中的非线性机械摩擦、外界扰动和模型误差等不确定性导致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了改进的滑模控制律。首先,分析了双轴摇篮转台的基座、摇篮和转台的空间坐标系关系,并建立了摇篮和转台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将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扩展为系统状态,并利用设计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对不确定性进行估计;最后,通过设计的改进滑模控制律动态补偿不确定性的影响,有效抑制了抖振现象,实现了对双轴摇篮转台的高精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扩张状态观测器能够准确估计双轴摇篮转台中的不确定性,最大估计误差仅为0.01(°)/s2,改进的滑模控制律对转台转动角速度和摇篮转动角速度的最大跟踪误差分别仅为0.02(°)/s和0.03(°)/s。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滑模控制方法与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和命令滤波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高的准确性,转台转动角和摇篮转动角的最大定位误差分别仅为0.04°和0.05°,大幅提高了双轴摇篮转台系统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摇篮转台 伺服电机 模型误差 机械摩擦 不确定性 扩张状态观测器 滑模控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主桨的电动式变桨距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士峻 徐帆 +1 位作者 李思言 毛汉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以某型飞行器主桨的变桨距控制系统为研究背景,设计了一套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为进行高精度的位置控制,保证变桨距机构平稳且快速的作动效果,以DSP和CPLD为核心架构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并根据变桨距作动装置的主要参数进行控制系统建模,... 以某型飞行器主桨的变桨距控制系统为研究背景,设计了一套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为进行高精度的位置控制,保证变桨距机构平稳且快速的作动效果,以DSP和CPLD为核心架构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并根据变桨距作动装置的主要参数进行控制系统建模,运用PID控制方法实现电机控制,进行了控制律设计、仿真分析和软件编写。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位置控制的带宽不低于5 Hz,稳态误差在10%以内,变桨距作动装置的运动速度不低于20 mm/s,桨距角改变速度不低于28(°)/s,系统的控制精度高和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CPLD 变桨距控制 电机控制 PID控制 伺服控制系统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矩密度永磁游标伺服电机磁通屏障效应分析及抑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秦语缘 樊英 +2 位作者 陈秋蒴 唐琛 房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7-1247,I0002,共12页
永磁同步电机被广泛应用于伺服驱动领域,但其转矩密度难以进一步提升,而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永磁游标伺服电机使其成为可能。其中,轮辐式永磁游标伺服电机特有的聚磁效应使其具有高转矩密度的优势,然而此类电机的磁通屏障效应严重制约了... 永磁同步电机被广泛应用于伺服驱动领域,但其转矩密度难以进一步提升,而基于磁场调制原理的永磁游标伺服电机使其成为可能。其中,轮辐式永磁游标伺服电机特有的聚磁效应使其具有高转矩密度的优势,然而此类电机的磁通屏障效应严重制约了输出性能的提高。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辅助励磁交替极轮辐式游标伺服电机结构,旨在分析磁通屏障效应形成机理,并通过交替极、辅助永磁体与磁障、磁桥组合排布的拓扑优化设计为低极对数磁通提供有效磁路,抑制上述磁通屏障效应,进而提高电机转矩密度与输出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机制作,通过实验验证上述解析计算的正确性与所提结构对磁通屏障效应抑制的有效性,为高品质伺服电机拓扑选择、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游标伺服电机 磁通屏障效应 辅助励磁 高转矩密度 磁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阳 刘英豪 +3 位作者 高强 刘骅毅 周如林 乔子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并对步进电机子模型、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子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提出了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两种控制方法,并基于Simulink和AMESim搭建了系统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搭建了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试验平台,试验表明,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控制方法存在抖动现象,且液压缸位置的最大误差达到了1.5 mm,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控制下的液压缸跟踪误差在0.4 mm内,超调量为0,满足控制精度需求。研究结果对提升我国煤矿液压装备的控制精度和数字化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步进电机 动态特性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雷达伺服转台消隙策略
10
作者 鲍子威 吴影生 房景仕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8,118,共9页
精密雷达伺服转台传动机构会随着装备不断运行使用逐渐磨损,表现为齿隙随着机构的磨损逐渐增大。传统双电机消隙控制策略能够消除齿隙,但该策略需要基于控制经验及装备初始传动机构齿隙一次性配置完成,这会导致随着机构磨损消隙效果逐... 精密雷达伺服转台传动机构会随着装备不断运行使用逐渐磨损,表现为齿隙随着机构的磨损逐渐增大。传统双电机消隙控制策略能够消除齿隙,但该策略需要基于控制经验及装备初始传动机构齿隙一次性配置完成,这会导致随着机构磨损消隙效果逐渐变差,影响雷达跟踪精度。针对此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精密雷达伺服转台消隙策略,通过采集位置闭环传动轴振动数据,利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得到时频图,作为DCNN训练输入,训练后得到识别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识别出伺服转台传动机构磨损程度来调整双电机消隙控制的偏置电流和拐点电流,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调整后消隙效果优于传统消隙方式,极大提高装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雷达伺服转台的维护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精密雷达伺服转台 双电机消隙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组式双三相永磁电机两相开路低振动容错策略
11
作者 周云瀚 赵文祥 +1 位作者 吉敬华 陶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94-4904,I0031,共12页
模组式双三相永磁伺服电机(modular 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ervo motors,MDTP-PMSMs)两相开路容错下转矩及振动性能显著恶化,严重制约了永磁伺服电机系统的高品质容错运行。因此,文中设计两相开路故障低振动容错策略,实现M... 模组式双三相永磁伺服电机(modular dual thre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ervo motors,MDTP-PMSMs)两相开路容错下转矩及振动性能显著恶化,严重制约了永磁伺服电机系统的高品质容错运行。因此,文中设计两相开路故障低振动容错策略,实现MDTP-PMSMs带故障运行下的转矩和振动的协同优化。首先,依据MDTP-PMSMs绕组分布特点,采用磁动势矢量叠加法,分析现有容错策略下转矩脉动来源和径向力分布特征;随后,建立多目标低振动重构模型,明确约束条件与磁动势谐波优化目标,利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最优容错电流表达式;进一步,比较低振动容错前后转矩和径向力的变化情况,验证提出的低振动容错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低振动容错策略能明显抑制两相开路下的转矩脉动和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组式双三相永磁电机 两相开路 转矩 振动 容错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D和SVM的高压调门油动机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12
作者 马立强 姜安琦 +2 位作者 姜万录 郑云飞 吴凤和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38-248,共11页
在高压调门油动机的运行监控中,由于正常状态的样本远多于故障样本,故障数据稀缺且采集相对困难,此外还存在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有效应用。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 在高压调门油动机的运行监控中,由于正常状态的样本远多于故障样本,故障数据稀缺且采集相对困难,此外还存在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有效应用。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DD)异常检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故障诊断的高压调门油动机状态监测系统。首先,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时域(time domain,T)、频域(frequency domain,F)和时频域小波包子带能量(wavelet packet subband energy,W)特征,并通过特征融合及归一化的方式形成新的多维融合特征向量TFW。随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TFW进行深层次挖掘,生成更具表现力的特征TFWCNN,以此作为SVDD和SVM模型的输入。搭建了高压调门油动机故障模拟试验台,用以采集数据并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具有不同阀位开度的高压调门油动机动态数据集上,SVDD异常检测的F1分数分别达到0.9991、0.9978和0.9760;SVM故障诊断的F1分数分别为0.9988、0.9950和0.9867;不仅说明该方法在高压调门油动机的状态监测中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同时也说明深度TFWCNN特征在高压调门油动机状态监测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还为类似的汽轮机状态监测诊断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调门油动机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异常检测 支持向量机(SVM)故障诊断 状态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伺服电机自带编码器的齿轮局部故障检测
13
作者 樊家伟 郭瑜 +2 位作者 尹兴超 邹翔 王红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76,共8页
提出一种使用伺服电机自带的编码器进行齿轮局部故障检测的方法,无需安装外置传感器,直接对自带编码器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实现齿轮局部故障的特征提取。从伺服电机自带编码器中引出信号采集接线,使用高速计数器记录旋转编码器角度位置... 提出一种使用伺服电机自带的编码器进行齿轮局部故障检测的方法,无需安装外置传感器,直接对自带编码器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实现齿轮局部故障的特征提取。从伺服电机自带编码器中引出信号采集接线,使用高速计数器记录旋转编码器角度位置脉冲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编码器信号计算瞬时角速度(instantaneous angular speed,IAS)信号,并在角域和阶次域对IAS信号进行分析和特征提取,实现齿轮局部故障的检测。以行星齿轮箱齿轮局部故障检测为例,通过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伺服电机自带编码器可有效实现低转速、变转速工况下的齿轮局部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齿轮 伺服电机自带编码器 变转速工况 瞬时角速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虑及时变时滞的伺服电机传动系统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陈子欢 周占民 +2 位作者 王鑫 于齐 李旭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针对伺服电机传动系统建模过程对时滞的考虑不够充分、控制增益的整定缺乏以系统稳定为前提给出的分析、系统稳定判据保守性相对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更低保守性的时滞相关稳定判据。首先在惯量结构模型考虑时变时滞并通过设... 针对伺服电机传动系统建模过程对时滞的考虑不够充分、控制增益的整定缺乏以系统稳定为前提给出的分析、系统稳定判据保守性相对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更低保守性的时滞相关稳定判据。首先在惯量结构模型考虑时变时滞并通过设计相应的控制器建立了时滞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利用Lyapunov泛函分析法结合自由权矩阵、时滞分割、积分不等式等技术以降低稳定判据的保守性。通过运行MATLAB程序得出了由该稳定判据保证系统稳定的控制器增益适用时滞范围,并得出本文判据使系统稳定的最大时滞上界提高了46.33%,验证了本文判据具有更低的保守性。本文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为更复杂的伺服电机传动系统分析与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伺服电机传动系统 时变时滞 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平坦控制研究
15
作者 曹生志 王洪希 +2 位作者 段炼 禹天凤 王蔼祥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6-92,共7页
为了提升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的轨迹跟踪动静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的伺服系统三闭环新型控制策略。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证明其平坦性。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引入扩展卡尔曼观测器来估计... 为了提升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的轨迹跟踪动静态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的伺服系统三闭环新型控制策略。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证明其平坦性。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引入扩展卡尔曼观测器来估计转子位置,并将其作为平坦控制器的反馈部分,以实现系统有效补偿;基于伺服系统的三闭环微分平坦控制结构,设计其电流、速度及位置控制器;最后,搭建系统仿真模型,与传统PI控制方法进行对比,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相比,采用平坦控制策略在控制伺服系统过程中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位置跟踪精度,显著提升了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同时对外部负载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微分平坦控制 扩展卡尔曼观测器 位置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低速转动PMSM高性能伺服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雅楠 杨森 李晓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3,共8页
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低速转动工况下的高精度伺服控制是建立高性能星载激光通信链路的前提,其技术关键是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动状态的非线性特性进行精确描述。该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能够处理连续动作空间特点的DDPG非线性控制器,采用... 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低速转动工况下的高精度伺服控制是建立高性能星载激光通信链路的前提,其技术关键是对永磁同步电机转动状态的非线性特性进行精确描述。该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能够处理连续动作空间特点的DDPG非线性控制器,采用梯度下降法分别训练评价神经网络和动作神经网络,实现了对非线性映射的精确拟合。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比例-积分线性控制器相比较,DDPG控制器在跟踪参考低速信号时响应时间和稳定时间更短、跟踪误差更小;在施加扭矩时q轴电流响应更快,d轴电流波动更小,低速工况条件下的PMSM伺服控制性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低速转动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非线性 伺服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SO优化的注塑机注射速度模糊PID控制器
17
作者 张绍坤 沈加明 +2 位作者 胡燕海 傅挺 王舟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9-248,共10页
针对一类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油泵的注塑机液控系统,工业界通常采用PID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但其控制效果较差,难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为了改进PID控制,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针对模糊PID算法参数调试过程中存在的... 针对一类伺服电机直接驱动油泵的注塑机液控系统,工业界通常采用PID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但其控制效果较差,难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为了改进PID控制,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针对模糊PID算法参数调试过程中存在的操作繁琐、难以找到最优参数组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算法(GAPSO)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对粒子群算法(PSO)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惯性因子随S函数变化的改进PSO算法(SDIF-PSO),在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将改进PSO算法与GA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GAPSO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对注射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模糊PID控制器以及分别采用改进PSO算法和GA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基于GAPSO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更快、超调量更小、稳态精度更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注塑机 注射速度 模糊PID 遗传粒子群算法 混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波段可移动加速器CT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18
作者 李杰成 柳淘 +6 位作者 余鑫鑫 许州 周霖 邓阳全 马杰 马切 刘勇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5-711,共7页
随着国防工业、重工业、基础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场景需要高能可移动CT用于无损检测,针对当前现有加速器高能工业CT体积大、工作地点固定,无法实现现场检测等不足,本课题组研制了一台X波段2 MeV小焦点加速器CT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作为CT... 随着国防工业、重工业、基础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场景需要高能可移动CT用于无损检测,针对当前现有加速器高能工业CT体积大、工作地点固定,无法实现现场检测等不足,本课题组研制了一台X波段2 MeV小焦点加速器CT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作为C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确保被检测物的运动精度和成像效果。本文主要工作是设计开发了X波段可移动加速器CT系统的运动控制系统,系统由PLC、运动系统和人机界面构成,可实现被检测物的点动、连续运动、相对/绝对点位的精确控制。运动控制系统集成于X波段可移动加速器CT系统并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可靠,移动便捷,稳定性高,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CT PLC 伺服电机 运动控制 H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切割头随动控制系统设计
19
作者 祝志琛 周建鹏 龚元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9-144,共6页
为提升等离子切割机的泛用性,设计一种基于英飞凌XC系列微控制器的激光切割随动控制系统。等离子切割机加装该控制系统后具备激光随动切割功能。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针对随动过程中存在干扰导致电容频率测量不准... 为提升等离子切割机的泛用性,设计一种基于英飞凌XC系列微控制器的激光切割随动控制系统。等离子切割机加装该控制系统后具备激光随动切割功能。介绍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针对随动过程中存在干扰导致电容频率测量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快速滤波算法。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PID算法自整定,以适应不同类型电机,增强系统的鲁棒性。经过上机验证,使用快速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动态跟随精度较使用滑动平均值滤波算法时的0.05 mm提高至0.02 mm;电机移动距离在40 mm以内时,最大稳定时间较使用标准PID算法时的421.3 ms缩短至127.7 ms。该系统能够完成高速、高精度的激光切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动系统 激光切割 神经网络 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型并联位置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设计
20
作者 丁一峰 朱其新 朱永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8,共8页
随着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位置精度、响应速度、稳定程度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环串联矢量控制系统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性能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滤波型并联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对串、并联结构系统进行模型简化分析,并通过频域法进行... 随着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位置精度、响应速度、稳定程度要求的提高,传统的三环串联矢量控制系统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性能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滤波型并联矢量控制系统。分别对串、并联结构系统进行模型简化分析,并通过频域法进行参数整定。从机制上对两种结构系统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并联结构系统的综合控制性能优于串联控制系统,但其抗高频扰动性能较差。利用根轨迹簇解析各个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伯德图的三频段理论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出相较于串联结构系统,并联结构系统可以更方便地通过加入调节控制器进行性能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在系统中加入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提出了滤波型并联结构系统,在维持系统低中频性能的基础上,改善了系统的高频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型并联结构系统可以消除位置环在动态信号输入下的稳态误差,同时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好的高频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位置伺服系统 并联结构系统 根轨迹簇 巴特沃斯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