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肝纤维化早期血清诊断标志物筛选
1
作者 朱毅 谯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肝纤维化早期血清诊断标志物。方法58只SPF级SD大鼠[8~10周,(220±20)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8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4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正常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花生油,每周2次,连续12周... 目的探究肝纤维化早期血清诊断标志物。方法58只SPF级SD大鼠[8~10周,(220±20)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8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4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正常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花生油,每周2次,连续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体重,肝、脾脏质量,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提取两组大鼠血清进行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和代谢物。整合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和逻辑回归筛选关键差异代谢物并评价其诊断效能。采用Western blot法验证关键靶点蛋白,并对关键基因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肝、脾脏重量增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水平上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汇管区炎症浸润伴随纤维化但小叶结构保留,判定为肝纤维化早期。两组差异表达基因有120个,排名前10位的关键基因和关键差异代谢物共同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E成员1、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趋化因子2、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降低,分泌型磷蛋白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两组差异表达代谢物有124个,整合机器学习最终得到γ-谷氨酰半胱氨酸、谷氨酸、羟丙酸、2-氧基-4-甲硫基-丁酸和神经酸5个关键差异代谢物,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9,关键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等。结论代谢组学-转录组学整合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γ-谷氨酰半胱氨酸、谷氨酸、羟丙酸、2-氧基-4-甲硫基-丁酸和神经酸5个关键的差异代谢物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E成员1、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趋化因子2、基质金属蛋白酶-7、分泌型磷蛋白1等10个关键的差异基因,且共同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提示早期肝纤维化可促使上述10个基因差异表达,进而导致肝脏代谢物异常表达,为临床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提供准确性高、无创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标志物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及与HBVDNA、肝纤四项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培琼 张金珍 +1 位作者 田广俊 池晓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08年1月-2009年5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合格研究对象329例,观察其肝功能、HBVDNA、肝纤四...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08年1月-2009年5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合格研究对象329例,观察其肝功能、HBVDNA、肝纤四项等实验室指标。结果各证型的分布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湿热中阻证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当HBVDNA〈10^4 copies/mL时,湿热中阻证的频数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而当10^4≤HBVDNA〈10^7 copies/mL时则相反。湿热中阻证三型前胶原(PCIII)的异常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异常率及瘀血阻络证HA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证(P〈0.05);而肝郁脾虚证IV型胶原(CIV)的异常率与湿热中阻证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各证型与转氨酶、HBVDNA、肝纤四项等实验室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e抗原阴性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转氨酶 hbvdna 肝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肝再生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3
作者 王利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672-673,共2页
目的 研究软肝再生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给予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软肝再生颗粒(12.5 g/包),1包/次 tid,疗程12个月,动态测定HA、LN、PCⅢ、ⅣC及肝功能。结果 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 目的 研究软肝再生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给予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软肝再生颗粒(12.5 g/包),1包/次 tid,疗程12个月,动态测定HA、LN、PCⅢ、ⅣC及肝功能。结果 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第12个月最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均P<0.01),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均P<0.01,且与肝功能复常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软肝再生颗粒具有很好的保肝、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再生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肝饮对HBV转基因小鼠HBV-DNA、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施美 侯勇 +3 位作者 周灏 刘丽丽 张先姚 张国梁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软肝饮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基因小鼠HBV-DNA、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雄各半的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中药软肝饮治疗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恩替卡韦组... 目的探讨中药软肝饮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基因小鼠HBV-DNA、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雄各半的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中药软肝饮治疗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恩替卡韦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及肝组织中HBV-D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collage typeⅣ,Ⅳ-C)、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软肝饮高、中、低剂量组和恩替卡韦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饮的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LN、HA、Ⅳ-C、PC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软肝饮高剂量组和恩替卡韦组LN、HA、Ⅳ-C、PC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软肝饮降低血清LN、HA、Ⅳ-C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2、IL-10、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软肝饮高、中剂量组和恩替卡韦组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L-2、IL-10、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软肝饮低剂量组比较,软肝饮高、中剂量组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软肝饮治疗HBV转基因小鼠发挥抗病毒、抗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饮 乙型肝炎病毒 转基因小鼠 HBV-DNA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娟 何洁月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3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检测水平,及相关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和... 目的:研究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纤维化标志物检测水平,及相关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和相关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明显比健康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肝功能指标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价值,可以在今后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肝功能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软肝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骆稚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前2周均停用其他相关药物,常规保肝、护肝治疗。对照组31例阿德福韦10mg/d口服。治疗组43例抗纤软肝胶囊...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前2周均停用其他相关药物,常规保肝、护肝治疗。对照组31例阿德福韦10mg/d口服。治疗组43例抗纤软肝胶囊(茵陈蒿20g,丹参30g,鳖甲10g,三七6g,桃仁10g,当归10g,莪术10g,炮山甲6g,土鳖虫10g,白术10g,薏苡仁20g,黄芪10g)5g/次,3次/d,口服;西药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8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TBil、ALT、AST、白蛋白/球蛋白(A/G)、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清肝纤维化指标。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两组TBil,ALT,AST,A/G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HBV DNA阴转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纤软肝胶囊联合西药能有效地控制肝硬化进展,提高生存质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抗纤软肝胶囊 阿德福韦 肝功能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