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O_2和H_2O(g)对新疆高钠煤中钠挥发和形态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鑫
赵斌
+2 位作者
王子兵
梁精龙
李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8-1184,共7页
在水平管式炉上进行了400-1 100℃新疆高钠煤恒温燃烧实验,并利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煤及煤灰中钠的赋存形态,研究煤中钠的释放和形态迁移特性。重点考察700和1100℃下H_2O(g)和SO_2(g)单因素及双因素对煤中无机钠挥发和形态迁移的影响...
在水平管式炉上进行了400-1 100℃新疆高钠煤恒温燃烧实验,并利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煤及煤灰中钠的赋存形态,研究煤中钠的释放和形态迁移特性。重点考察700和1100℃下H_2O(g)和SO_2(g)单因素及双因素对煤中无机钠挥发和形态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钠的释放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有机态钠最先析出,其次是水溶态无机钠,硅铝酸盐形式的无机钠则由于高热稳定性不易分解或挥发。低温下(700℃)H_2O(g)的存在降低了钠的挥发,而较高温度下(1 100℃)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局部还原性气氛促进煤中钠的挥发,但当入口气氛中H_2O(g)浓度高于20%时,促进作用减小。SO_2的存在抑制了煤中钠的挥发,随着燃烧温度升高,SO_2对钠的抑制作用减弱。H_2O和SO_2双因素作用下,低温下(700℃)抑制了煤中钠的挥发,而较高温度下(1 100℃)钠的挥发特性取决于两者在入口气氛中的浓度。对于选取的高钠煤,20%H2O和2.0×10-3SO_2入口气氛下,1 100℃煤燃烧钠的挥发比例由86%提高到了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钠煤
S
o
2
h
2
o
(
g
)
挥发
形态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VA-g-PAAm/α-Al_2O_3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光鲁
张琪
+4 位作者
吴婷
张环茹
刘奇
韶晖
钟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3,112,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酰胺(AAm)为原料,合成了不同接枝度的PVA接枝PAAm共聚物(PVA-g-PAAm),并以0.2um的a-Al2O3为支撑体成功制备出两种PVA-g-PAAm/a-Al2O3渗透汽化复合膜。用黏度法测定了不同接枝度共聚物的黏均分子量,并...
以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酰胺(AAm)为原料,合成了不同接枝度的PVA接枝PAAm共聚物(PVA-g-PAAm),并以0.2um的a-Al2O3为支撑体成功制备出两种PVA-g-PAAm/a-Al2O3渗透汽化复合膜。用黏度法测定了不同接枝度共聚物的黏均分子量,并通过接触角,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A)法对均相膜进行表征。将复合膜用于DMF/H2O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料液组成和实验温度对膜分离性能(渗透通量、分离因子)的影响。渗透汽化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度为92%的PVA-2/a-Al2O3的分离性能最好。随着料液中DMF质量分数由5%增加至50%,PVA-2/a-Al2O3的渗透通量由0.71kg/(m2·h)减小到0.28kg/(m2·h),PVA/a-Al2O3的通量在0.20~0.59kg/(m2·h)之间,PVA-1/a-Al2O3的通量最小,在0.16~0.50kg/(m2·h)之间,3种膜的分离因子在DMF质量分数为30%时达到最大值。随实验温度增加,膜的渗透通量随之增大,而分离因子都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g
-PAAm/α-Al
2
o
3复合膜
渗透汽化
DMF/
h
2
o
混合物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热温度对纳米Cr_(2)O_(3)/CeO_(2)复合氧化物低温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蔡炜
韩倩雯
+2 位作者
宫业辉
尚希婷
钟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26-3235,共10页
采用一锅水热法合成了纳米颗粒状铬铈复合氧化物(Cr_(2)O_(3)/CeO_(2)),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氧化烟气脱硝(SCO),考察了不同水热温度对催化剂低温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为180℃时制得的催化剂(CC180)具有较高的低温SCO活性,其...
采用一锅水热法合成了纳米颗粒状铬铈复合氧化物(Cr_(2)O_(3)/CeO_(2)),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氧化烟气脱硝(SCO),考察了不同水热温度对催化剂低温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为180℃时制得的催化剂(CC180)具有较高的低温SCO活性,其在200℃下NO氧化率高达59%.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与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r物种主要以表面分散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同时适中的水热温度利于活性位点Cr物种的表面高分散,提升活性位点数量,而催化剂表面较高的六价铬Cr^(6+)和化学吸附氧O_(β)含量则提升了低温下NO和O_(2)的吸附容量,促进了低温下的NO氧化效率.此外,催化剂较高的稳定性及较强的抗硫抗水测试后自恢复性推进了SCO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催化氧化
Cr_(
2
)
o
_(3)/Ce
o
_(
2
)催化剂
抗硫抗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河煤层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闻全
梁杰
+1 位作者
钱路新
赵明梅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6,共6页
通过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对新河烟煤地下气化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其地下气化的稳定性及产出符合热值燃料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富氧(93%)-水蒸气气化工业可以产出符合电厂要求的煤气组分及热值,但需要根据气化工作面的移动随时...
通过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对新河烟煤地下气化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其地下气化的稳定性及产出符合热值燃料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富氧(93%)-水蒸气气化工业可以产出符合电厂要求的煤气组分及热值,但需要根据气化工作面的移动随时改变供风工艺.研究获得了稳定产气阶段的煤气组成、热值及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为现场气化炉设计和工艺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还获得了煤层的气化速率及各项气化指标,为新河煤层地下气化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煤炭地下气化
模型试验
富氧(93%)-水蒸气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O_2和H_2O(g)对新疆高钠煤中钠挥发和形态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鑫
赵斌
王子兵
梁精龙
李慧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
出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8-118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0013)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6209163)资助~~
文摘
在水平管式炉上进行了400-1 100℃新疆高钠煤恒温燃烧实验,并利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煤及煤灰中钠的赋存形态,研究煤中钠的释放和形态迁移特性。重点考察700和1100℃下H_2O(g)和SO_2(g)单因素及双因素对煤中无机钠挥发和形态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钠的释放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有机态钠最先析出,其次是水溶态无机钠,硅铝酸盐形式的无机钠则由于高热稳定性不易分解或挥发。低温下(700℃)H_2O(g)的存在降低了钠的挥发,而较高温度下(1 100℃)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局部还原性气氛促进煤中钠的挥发,但当入口气氛中H_2O(g)浓度高于20%时,促进作用减小。SO_2的存在抑制了煤中钠的挥发,随着燃烧温度升高,SO_2对钠的抑制作用减弱。H_2O和SO_2双因素作用下,低温下(700℃)抑制了煤中钠的挥发,而较高温度下(1 100℃)钠的挥发特性取决于两者在入口气氛中的浓度。对于选取的高钠煤,20%H2O和2.0×10-3SO_2入口气氛下,1 100℃煤燃烧钠的挥发比例由86%提高到了87.1%。
关键词
新疆高钠煤
S
o
2
h
2
o
(
g
)
挥发
形态迁移
Keywords
Xinjian
g
h
i
g
h
-s
o
dium c
o
al
S
o
2
h2o(g )
v
o
latilizati
o
n
speciati
o
n transf
o
rmati
o
n
分类号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VA-g-PAAm/α-Al_2O_3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光鲁
张琪
吴婷
张环茹
刘奇
韶晖
钟璟
机构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3,112,共5页
文摘
以聚乙烯醇(PVA)和丙烯酰胺(AAm)为原料,合成了不同接枝度的PVA接枝PAAm共聚物(PVA-g-PAAm),并以0.2um的a-Al2O3为支撑体成功制备出两种PVA-g-PAAm/a-Al2O3渗透汽化复合膜。用黏度法测定了不同接枝度共聚物的黏均分子量,并通过接触角,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A)法对均相膜进行表征。将复合膜用于DMF/H2O混合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考察了料液组成和实验温度对膜分离性能(渗透通量、分离因子)的影响。渗透汽化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度为92%的PVA-2/a-Al2O3的分离性能最好。随着料液中DMF质量分数由5%增加至50%,PVA-2/a-Al2O3的渗透通量由0.71kg/(m2·h)减小到0.28kg/(m2·h),PVA/a-Al2O3的通量在0.20~0.59kg/(m2·h)之间,PVA-1/a-Al2O3的通量最小,在0.16~0.50kg/(m2·h)之间,3种膜的分离因子在DMF质量分数为30%时达到最大值。随实验温度增加,膜的渗透通量随之增大,而分离因子都有所减小。
关键词
PVA-
g
-PAAm/α-Al
2
o
3复合膜
渗透汽化
DMF/
h
2
o
混合物
制备
表征
Keywords
PVA-
g
-PAAm/a-Al
2
o
3 c
o
mp
o
site membrane, pervap
o
rati
o
n, DMF/
h
2
o
mixture, preparati
o
n, c
h
aracterizati
o
n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热温度对纳米Cr_(2)O_(3)/CeO_(2)复合氧化物低温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蔡炜
韩倩雯
宫业辉
尚希婷
钟秦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26-323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829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70938)
中国第63批次博士后基金(2018M630487)资助。
文摘
采用一锅水热法合成了纳米颗粒状铬铈复合氧化物(Cr_(2)O_(3)/CeO_(2)),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氧化烟气脱硝(SCO),考察了不同水热温度对催化剂低温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为180℃时制得的催化剂(CC180)具有较高的低温SCO活性,其在200℃下NO氧化率高达59%.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X-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催化剂的结构形貌与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r物种主要以表面分散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同时适中的水热温度利于活性位点Cr物种的表面高分散,提升活性位点数量,而催化剂表面较高的六价铬Cr^(6+)和化学吸附氧O_(β)含量则提升了低温下NO和O_(2)的吸附容量,促进了低温下的NO氧化效率.此外,催化剂较高的稳定性及较强的抗硫抗水测试后自恢复性推进了SCO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关键词
脱硝
催化氧化
Cr_(
2
)
o
_(3)/Ce
o
_(
2
)催化剂
抗硫抗水
Keywords
denitrati
o
n
catalytic
o
xidati
o
n
Cr_(
2
)
o
_(3)/Ce
o
_(
2
)catalyst
S
o
2
&
h
2
o
(
g
)resistance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Q426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河煤层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闻全
梁杰
钱路新
赵明梅
机构
山东省里能集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6,共6页
文摘
通过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对新河烟煤地下气化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证明其地下气化的稳定性及产出符合热值燃料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富氧(93%)-水蒸气气化工业可以产出符合电厂要求的煤气组分及热值,但需要根据气化工作面的移动随时改变供风工艺.研究获得了稳定产气阶段的煤气组成、热值及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为现场气化炉设计和工艺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还获得了煤层的气化速率及各项气化指标,为新河煤层地下气化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
烟煤
煤炭地下气化
模型试验
富氧(93%)-水蒸气气化
Keywords
s
o
ft c
o
al, c
o
al under
g
r
o
und
g
asificati
o
n, m
o
del test,
o
2
(93%)-
h
2
o
(g
)
g
asificati
o
n
分类号
TD8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O_2和H_2O(g)对新疆高钠煤中钠挥发和形态迁移的研究
孙鑫
赵斌
王子兵
梁精龙
李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VA-g-PAAm/α-Al_2O_3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韩光鲁
张琪
吴婷
张环茹
刘奇
韶晖
钟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热温度对纳米Cr_(2)O_(3)/CeO_(2)复合氧化物低温催化氧化NO性能的影响
蔡炜
韩倩雯
宫业辉
尚希婷
钟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河煤层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
闻全
梁杰
钱路新
赵明梅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