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广元地区大隆组有机质富集规律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红敬 解习农 +4 位作者 林正良 颜佳新 周炼 熊翔 苏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3,共6页
四川盆地西北广元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主要为碳酸盐岩、硅质岩和页岩互层沉积。对四川广元长江沟剖面进行精细解剖的结果表明,大隆组中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16%-14.6%,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岩性关系密切,高有机碳质量分数赋存于黑色页岩... 四川盆地西北广元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主要为碳酸盐岩、硅质岩和页岩互层沉积。对四川广元长江沟剖面进行精细解剖的结果表明,大隆组中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16%-14.6%,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岩性关系密切,高有机碳质量分数赋存于黑色页岩和纹层状灰岩中,其中碳酸盐岩的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纹层厚度呈反比,即纹层厚度越大有机碳质量分数越低。大隆组优质烃源岩位于大隆组中部岩段,岩性组合为黑色页岩和硅质岩互层,间夹薄层状灰岩或纹层状灰岩。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的富集明显受控于沉积阶段及早期成岩阶段的氧化还原条件。综合分析表明大隆组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受晚二叠世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生物生产力、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其中厌氧、缺氧环境是大隆组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高生物产率是有机质富集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有机碳 二叠系 大隆组 广元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广元地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邹光富 夏彤 楼雄英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3-80,共8页
根据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四川北部广元地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沉积地层露头剖面的详细研究,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三级层序的时限为2.9Ma。研究区上三叠统沉积地层从下到上由滨海相、三角洲相、辫状... 根据层序地层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四川北部广元地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沉积地层露头剖面的详细研究,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三级层序的时限为2.9Ma。研究区上三叠统沉积地层从下到上由滨海相、三角洲相、辫状河相、冲积扇相组成,为印支期扬子地台西缘前陆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北西侧龙门山推覆造山作用的沉积响应。根据区域不整合面和其它层序界面特征,结合沉积盆地充填序列、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域的时空配置,建立了该区晚三叠世地层格架和4个等时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上三叠统 小塘子组 须家河组 广元地区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元市主要农作物单产风险评估及区划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勤 姚志国 +2 位作者 刘会斌 甘建辉 刘运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74-7675,7802,共3页
对广元市7县(区)1954~2007年主要农作物单产进行分析,计算水稻、玉米单产风险指标和综合风险指数,并依据气象产量的减产率界定灾年,分析各县区不同灾害年型减产率和综合风险指数的地域分布规律,并以总体变异系数为依据,参考历年平均... 对广元市7县(区)1954~2007年主要农作物单产进行分析,计算水稻、玉米单产风险指标和综合风险指数,并依据气象产量的减产率界定灾年,分析各县区不同灾害年型减产率和综合风险指数的地域分布规律,并以总体变异系数为依据,参考历年平均减产率和欠年减产率,采用逐步聚类法对不同作物进行风险分区,为调整种植结构、趋利避害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单产 灾害 风险 区划 广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