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马谈作史”说质疑 被引量:5
1
作者 易宁 易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5,共9页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 司马谈作史,初唐时提起,之前并无此说。此后直到清代以前,学者只凭想当然,予以断定。清人方苞、俞正燮等根据对《太史公自序》的理解,从《史记》中寻找司马谈遗文,开考证之先河。王国维根据《刺客列传》等三篇的赞中提到公孙季功、董生、他广、平原君子俱与“余”有交往,而此数人行辈“远在司马迁之前”,推测文中的“余”是司马谈。以顾颉刚为代表,后世学者据此认定司马谈作史,并不断推衍,持论也更加肯定。其实,此说立论的文献依据有问题:其一,《太史公自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其中的“先人”所指并非司马谈,而是世为史官的司马氏先祖和孔子。其二,“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只能是司马氏先祖和孔子“所次旧闻”,并非司马谈作史之断限,更非《史记》著述的目标。其三,即使《刺客列传》等赞中的“余”就是司马谈,也不能证实司马谈作史,而只能说明司马迁引父语入赞,班固著《汉书》即依此例。总之,“司马谈作史”说,因文献不足征,只可存疑,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谈 司马迁 《史记》 王国维 顾颉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民国著名学者与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 被引量:5
2
作者 庄虹 沙勇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9,共9页
国立兰州大学时期,图书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藏书总量较前增加近4倍,修缮能容纳30万册之巨的馆舍,采用最新图书分类法成果"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建立了严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校长辛树帜亲力亲为,著名学者何日章、顾颉... 国立兰州大学时期,图书馆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藏书总量较前增加近4倍,修缮能容纳30万册之巨的馆舍,采用最新图书分类法成果"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建立了严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校长辛树帜亲力亲为,著名学者何日章、顾颉刚、张舜徽等共襄图书馆事业,同时馆藏图书资源对诸位学者学术思想成长和学术著作的撰写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是兰州大学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 辛树帜 何日章 张舜徽 顾颉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两国历史学疑古思潮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乔治忠 时培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共10页
中日两国在史学发展的历程中,都出现过强劲的疑古思潮。中国自古史学遗产丰厚,疑古思想的发展也源远流长,至清代乾嘉时期,有崔述撰著《考信录》,学术成就粲然,对近代日本和中国的疑古学者都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进德国兰... 中日两国在史学发展的历程中,都出现过强劲的疑古思潮。中国自古史学遗产丰厚,疑古思想的发展也源远流长,至清代乾嘉时期,有崔述撰著《考信录》,学术成就粲然,对近代日本和中国的疑古学者都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引进德国兰克的客观主义史学理念,结合中国传入的考据学方法,形成一股近代化的疑古思潮,发展至20世纪20~30年代,形成津田左右吉的"日本神代史抹杀论",中国在同一时期则出现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引发一场学术论辩。由于中日两国具体国情、文化背景和国际政治形势的转变,日本的疑古思潮取得最终胜利,而中国的疑古思潮则被排斥、抑制而失败。分析这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可以得出必须清算"二重证据法"给历史学界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确立历史学以求真、求是为第一准则等学术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古 信古 中日两国 顾颉刚 津田左右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颉刚先生与兰州大学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希隆 李景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53,共5页
20世纪 3 0~ 40年代 ,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两次受聘为兰州大学教授 ,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结。 2 0 0 3年 8月 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京隆重召开“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 1 0周年学术座谈会”。笔者作为特邀代表在座谈会上... 20世纪 3 0~ 40年代 ,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两次受聘为兰州大学教授 ,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结。 2 0 0 3年 8月 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京隆重召开“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 1 1 0周年学术座谈会”。笔者作为特邀代表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兰州大学 历史系 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颉刚与民国时期的边政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汪洪亮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9,共8页
顾颉刚是民国时期边政学潮流中一位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他本是个有着学问嗜好的古史研究者,倡导并参与边政研究,既有其学术旨趣转移和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前途的内在原因,也有国家时局变迁及个人境遇改变的外在动因。他对边政研究的倡导... 顾颉刚是民国时期边政学潮流中一位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他本是个有着学问嗜好的古史研究者,倡导并参与边政研究,既有其学术旨趣转移和一直关注中华民族前途的内在原因,也有国家时局变迁及个人境遇改变的外在动因。他对边政研究的倡导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在当时学界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即使不是历史的事实,也必然是未来的目标,这是顾颉刚倡导和参与边政研究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民国时期 边政研究 中华民族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101,共7页
长期以来,“整理国故运动”被视为一股反动的思想逆流迭遭物议,批评它背离了五 四新文化的方向。而实际上,“整理国故运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的产物,不仅没有与之相 背离,而且还是它在学术文化领域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有力地... 长期以来,“整理国故运动”被视为一股反动的思想逆流迭遭物议,批评它背离了五 四新文化的方向。而实际上,“整理国故运动”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的产物,不仅没有与之相 背离,而且还是它在学术文化领域的延续和深化,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学术转型。具体 说来,在研究态度与目的上,胡适等人主张用“评判的态度”去“整理国故”,“还他一个本来面目”, 这一思想明显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理性批判精神;而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他们也倡导以一种 “平等的眼光”扩大“整理国故”的范围,并号召“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这一见解更充分弘扬了 五四新文化的民主科学精神。与此同时,“整理国故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也作出了 积极肯定的评价,由是超越了简单一元的文化替代论,极大地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西文化 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理国故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胡适 顾颉刚 钱玄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沿革地理学重构边疆:顾颉刚及《禹贡》半月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喆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4-170,共7页
近年来,围绕《禹贡》半月刊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该刊在创办过程中,随着时势的变化,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由沿革地理向边疆史地转向的态势。至于两者在半月刊中的总体地位及其内在关系,则鲜有人研究。文章... 近年来,围绕《禹贡》半月刊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该刊在创办过程中,随着时势的变化,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由沿革地理向边疆史地转向的态势。至于两者在半月刊中的总体地位及其内在关系,则鲜有人研究。文章认为,顾颉刚等人在研究视域上的确有所改变,但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前后则有着明显的连贯性。这一结果的形成,除受这一派学人自身专业知识领域的影响外,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文化本位主义思潮的抬头及当时知识界对西方科学和科学方法的理解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禹贡》半月刊 沿革地理 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颉刚疑古学浅论 被引量:3
8
作者 路新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7-115,共9页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现代“疑古”运动的代表性人物。顾先生的治学方法论有“中”、“西”嫁接的特点,他所选择的中、西两端的代表,一为胡适,一为崔述。顾先生“层累说”受到了崔述较深的影响,其治学方法也和崔述一样,一方面能够将史事的...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现代“疑古”运动的代表性人物。顾先生的治学方法论有“中”、“西”嫁接的特点,他所选择的中、西两端的代表,一为胡适,一为崔述。顾先生“层累说”受到了崔述较深的影响,其治学方法也和崔述一样,一方面能够将史事的“原始状”与“传衍状”相分离;另一方面,亦由于过分强调史料的“当下性”而忽视了史料的“滞后性”,致使顾先生在疑古的具体操作中不免出现了某些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疑古学 方法论 渊源 崔述 《五德终始学下的政治和历史》 巫史文化 辩伪学 刘歆 造伪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颉刚关于“国立兰州大学”的两篇序记述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文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
顾颉刚先生是当代史学大师,也是兰州大学百年办学历史中的著名教授之一。顾颉刚先生先后被聘为甘肃学院特约讲座以及国立兰州大学教授。在1948年担任历史系主任、教授期间,为"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主任何日章先生编印的《国立... 顾颉刚先生是当代史学大师,也是兰州大学百年办学历史中的著名教授之一。顾颉刚先生先后被聘为甘肃学院特约讲座以及国立兰州大学教授。在1948年担任历史系主任、教授期间,为"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主任何日章先生编印的《国立兰州大学图书馆概况》作序,并为新建的昆仑堂写下碑记以志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上游集》 《图书馆概况序》 《昆仑堂碑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颉刚先生的《诗》《书》研究及相关问题
10
作者 梁韦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顾颉刚先生以《诗》《书》研究证明尧舜禹并不存在的结论和研究方法与先秦古史文献体系构成了矛盾。坚持这种观点和方法的结果,必然导致对先秦古史文献作出系列性的否定,使古史研究结果变得更不可靠。研究先秦古史应坚持文献与实物并重... 顾颉刚先生以《诗》《书》研究证明尧舜禹并不存在的结论和研究方法与先秦古史文献体系构成了矛盾。坚持这种观点和方法的结果,必然导致对先秦古史文献作出系列性的否定,使古史研究结果变得更不可靠。研究先秦古史应坚持文献与实物并重而以文献为主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诗经 尚书 古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史学语境下的经学认知——顾颉刚的经学批评探析
11
作者 王红霞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37,89,共8页
在经学与中国现代史学的演进中,顾颉刚是一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人物,他对经学史、经学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论。他批评汉代经学以通经致用为目的不惜造伪,在推崇宋代疑经辨伪的同时也批评宋儒"舍传求经"的弊病,肯定乾嘉... 在经学与中国现代史学的演进中,顾颉刚是一位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人物,他对经学史、经学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论。他批评汉代经学以通经致用为目的不惜造伪,在推崇宋代疑经辨伪的同时也批评宋儒"舍传求经"的弊病,肯定乾嘉学派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今文经学家的辨伪之功。在治经理念和方法上,他总结了传统经学研究盲从门户、忽视原始经典文本、恪守"考信于六艺"等不足。顾颉刚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经学史的演变,经学态度也由激进趋于温和,并试图建立现代经学研究的新范式,其目的是修正传统经学中的种种流弊与缺失,更好地为现代史学研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史学 经学认知 顾颉刚 经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宗颐与顾颉刚交谊考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孝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4-176,共13页
饶宗颐是唯一健在的禹贡学会会员,早岁为该会创立者顾颉刚所器重,相继在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责善半月刊》等刊发文,其所发文章及《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均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他在史学界非同寻常的学术... 饶宗颐是唯一健在的禹贡学会会员,早岁为该会创立者顾颉刚所器重,相继在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责善半月刊》等刊发文,其所发文章及《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均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他在史学界非同寻常的学术起点。回顾两位先生之交谊,有利于今人更好地继承他们的古史重建和历史地理研究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宗颐 顾颉刚 《禹贡半月刊》 《责善半月刊》 《古史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