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稗草杂交子代生育时期及相关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1
作者 张刚 朱林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03-1911,共9页
为促进不同生育期稗草的种质创新、满足不同生境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和宁夏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杂交后代F2:3和F2:4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个群体的12个性... 为促进不同生育期稗草的种质创新、满足不同生境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和宁夏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的杂交后代F2:3和F2:4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个群体的12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的抽穗期和全生育期遗传多样性高、变异系数大,可作为不同生育期稗草新种质创制的选择性状。此外,生育期(抽穗期和全生育期)与多个性状间呈正相关趋势,结合回归分析可知,穗色、穗重、株高、叶宽是决定生育期的关键因素。在聚类分析中,基于生育期以遗传距离为28进行分类,获得5个不同生育期的稗草类群。为后续深入研究不同生育期稗草种质特性及品种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丰富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稗草 杂交子代 抽穗期和全生育期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高粱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的适应性
2
作者 马雪鹏 杜建民 +6 位作者 何建龙 俞鸿千 王占军 董嘉莉 曹铱曼 刘金龙 韩千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6-1495,共10页
为筛选适宜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于2022年(暖湿年)种植8个优质饲用高粱品种,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并检测营养品质,使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饲用高粱农艺性状变... 为筛选适宜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于2022年(暖湿年)种植8个优质饲用高粱品种,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并检测营养品质,使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饲用高粱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89%~8.57%,营养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在4.64%~31.22%,其中糖锤度、淀粉和相对饲喂价值变异系数较高,具有较大改良潜力;灰色关联度分析排序为‘光明星’>‘中科甜438’>‘海狮’>‘大卡’>‘F10’>‘大力士’=‘大奖1230’>‘海牛’。综合产量、品质及生育期等因素分析表明,最优品种为‘光明星’和‘中科甜438’,在宁夏北部盐碱地区比较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高粱农艺性状 干草产量 营养品质 生育期 糖锤度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棉品系在北疆和晋南的适应性分析
3
作者 皇甫张龙 杨六六 +2 位作者 录亚丹 陈耕 胡晓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通过对13个品系在北疆和晋南两生态区设置2 a的鉴定试验,旨在了解早熟棉品系在北疆和晋南2种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为两地棉花品种引种试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3个早熟棉品系在北疆的生育期为118~128 d,在晋南的生育期为109.5~135.... 通过对13个品系在北疆和晋南两生态区设置2 a的鉴定试验,旨在了解早熟棉品系在北疆和晋南2种生态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为两地棉花品种引种试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3个早熟棉品系在北疆的生育期为118~128 d,在晋南的生育期为109.5~135.0 d。各品系在北疆植株较矮,果枝数平均为9.1个;在晋南表现为高大松散、晚熟,果枝数平均为13.1个;单株结铃数在晋南也比在北疆多。早熟棉品系的单铃质量和衣分在两地差异不大;产量水平在北疆高,皮棉产量为1 290.0~2 572.5 kg/hm^(2),在晋南皮棉产量为354~1 005 kg/hm^(2)。各品系的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在两地基本相当,马克隆值在北疆表现较好,为3.55~4.65,在A级范围;而在晋南为3.96~5.69,在B2级范围。各品系在北疆和晋南的适应性不同,但晋早1、晋早2、晋早8、晋早4和晋早11等5个品系在两地的适应性分析排名均排在前列,说明这5个早熟棉品系在北疆和晋南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棉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纤维品质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短生育期冬种油菜优选试验
4
作者 李林 丁超 +5 位作者 杨永 万月茹 傅廷栋 令娟 万小荣 莫爱琼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目的】针对广东“稻-稻-油”三熟制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优选适合该地区冬种短生育期的油菜品种,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并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菜薹和油菜籽的需求。【方法】以11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包括‘云油杂28... 【目的】针对广东“稻-稻-油”三熟制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优选适合该地区冬种短生育期的油菜品种,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并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菜薹和油菜籽的需求。【方法】以11个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包括‘云油杂28号’‘云油双2号’‘青杂7号’‘青杂5号’‘阳光131’‘全油杂9号’‘云油杂15号’‘棚40’‘华油杂62’‘23P63-7母’和‘华油杂158’(对照),在广东省5个不同地区进行为期3年的种植筛选试验。试验期间,记录冬种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的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菜薹品质等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供试油菜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菜薹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云油双2号’和‘棚40’在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菜薹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云油双2号’和‘棚40’的全生育期较短、分别为120和119d,开花时间长,在品种中排名并列第二,均为34d;在产量方面,‘云油双2号’的油菜籽产量最高、达1827.80kg/hm^(2);‘棚40’的千粒质量最高、为3.16g;在菜薹品质方面,‘云油双2号’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3.71mg/g;‘棚40’的粗蛋白含量为296.12g/kg,且粗纤维含量最低、仅为6.43%。【结论】‘云油双2号’和‘棚40’油菜品种在广东三熟制地区冬种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具备全生育期短、开花时间长、产量高和菜薹品质优良的特点,可作为理想的冬种短生育期多功能油菜品种,在广东三熟制地区可加大这两个品种的推广种植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短生育期 冬种 农艺性状评价 菜薹品质 产量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期和移栽方式组合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顾永丽 李冬 +3 位作者 唐军 魏遥远 杨通隆 邱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明天柱烟区不同移栽方式适宜的移栽期。[方法]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即3种移栽期[当地常规移栽时间(3月25日)、提前10 d移栽(3月15日)、推迟10 d移栽(4月4日)]、3个移栽方式(常规移栽、井窖移栽、营养块移栽),研究不... [目的]探明天柱烟区不同移栽方式适宜的移栽期。[方法]采用2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即3种移栽期[当地常规移栽时间(3月25日)、提前10 d移栽(3月15日)、推迟10 d移栽(4月4日)]、3个移栽方式(常规移栽、井窖移栽、营养块移栽),研究不同移栽期和移栽方式组合对烤烟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农艺性状以移栽期3月15日与营养块移栽的组合表现最好,移栽期3月25日与井窖式移栽组合、移栽期4月4日与常规移栽组合次之;病害发生率和病情指数以移栽期3月25日与井窖式移栽组合、移栽期3月15日与营养块移栽组合、移栽期4月4日与常规移栽组合最低。经济性状以移栽期3月25日与井窖式移栽组合、移栽期3月15日与营养块移栽组合、移栽期4月4日与常规移栽组合的表现较好。用工及成本以井窖式移栽较低,常规移栽次之,营养块移栽较高。[结论]天柱烟区井窖式移栽以3月25日移栽、营养块移栽以3月15日移栽、常规移栽以4月4日移栽的烤烟农艺性状表现较好,病虫害发生率低,经济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移栽期 移栽方式 生长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ronomic Traits of Transgenic Soybean Overexpressing TaDREB3 被引量:1
6
作者 ZHANG Binbin ZHANG Tong WU Xiaoxi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Dongnong50 was overexpressing TaDREB3, a stress-tolerance gene, and transgenic progenies with TaDREB3 showing stable heredity characters were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e seeds of T4 generation were sowed on saline lan... Dongnong50 was overexpressing TaDREB3, a stress-tolerance gene, and transgenic progenies with TaDREB3 showing stable heredity characters were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he seeds of T4 generation were sowed on saline land of which salt concentration was 0.19% and pH was 8.43, and agronomic traits including growth period, plant height, numbers of main nodes, branching numbers, pods per plant, numbers of seeds per plant, and weight of 100-seed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ing to control plants Dongnong50 were made. The impacts of TaDREB3 gene on agronomic traits of soybeans under high concentration of salt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period was not altered in transgenic line with TaDREB3 under high concentration of saline and alkali,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or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s of main nodes, pods per plant and in branching numbers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in transgenic lines in comparing with non-transgenic lines was an indicator of their resistance to saline-alkali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EB transgenic soybean stress-toleran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eriod agronomic tra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大豆品种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永森 金龙 田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5期26-29,共4页
为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使用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采用“4+4种植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T_(1)(宁豆6号)、T_(2)(中黄318)、T_(3)(承豆6号)、T_(4)(铁丰31)和T_(5)(辽豆15号),玉米品种均为先玉1... 为筛选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使用的大豆品种,本试验采用“4+4种植模式”(4行玉米+4行大豆),设5个处理3次重复,分别为T_(1)(宁豆6号)、T_(2)(中黄318)、T_(3)(承豆6号)、T_(4)(铁丰31)和T_(5)(辽豆15号),玉米品种均为先玉1225,对比分析各处理大豆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各处理大豆生育期在143~145 d,株高、底荚高等农艺性状以T4处理表现最好;单株豆粒数以T_(4)和T_(2)处理较多,分别为49.36、48.55粒,产量以T_(4)处理最高(1384.65 kg/hm^(2)),T_(2)处理次之(1296.60 kg/hm^(2));经济效益与产量变化趋势一致,以T4处理最高。综合各品种表现,筛选出大豆品种铁丰31适合在研究区作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的优质大豆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种植模式 大豆品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大豆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对光温敏无雄穗系玉米花粉育性的影响
8
作者 童博 陈种凯 +5 位作者 吕丹 廖志杰 郑冉 刘雨晴 田丰 罗红兵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确定光温敏无雄穗系玉米育性转换的生态因子,筛选不育特性稳定的两系材料,选择合适的播期进行制种,以光温敏无雄穗系I17、I478、Ptvt3和Ptvt2为材料,以自交系478、B73为对照,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对9个播期玉米的雄花... 为确定光温敏无雄穗系玉米育性转换的生态因子,筛选不育特性稳定的两系材料,选择合适的播期进行制种,以光温敏无雄穗系I17、I478、Ptvt3和Ptvt2为材料,以自交系478、B73为对照,在湖南省浏阳市进行田间分期播种试验,对9个播期玉米的雄花育性、雄穗性状、生育期和产量性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育性转换的主要影响因子是苗期的日均高温;I17对环境敏感的时期在V2—V6期间;I478对环境敏感的时期在V2—V4期间;Ptvt3对环境敏感的时期在V2—V4期间;Ptvt2对环境敏感的时期在V2—V5期间;I17适合在播期1、8、9播种,进行自交制种,在第1—6播期播种,作为两系不育系进行杂交种子生产;I478适合在播期1、2、8播种,进行自交制种,在第5—7播期播种,作为两系不育系进行杂交种子生产;Ptvt3适合在播期1、8、9播种,进行自交制种,在第2—7播期播种,作为两系不育系进行杂交种子生产;Ptvt2适合在播期1和播期2播种,进行自交制种,在第3—7播期播种,作为两系不育系进行杂交种子生产。Ptvt3相比I17、I478和Ptvt2具有繁殖产量高、生育期长等优点,且不育特性稳定,适合作为两系不育系进行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温敏 无雄穗 播种期 花粉育性 生育期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播小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雨 曹鹏鹏 +5 位作者 田艺心 李娜娜 朱冠雄 高祺 高凤菊 华方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8-13,共6页
为促进德州地区夏播小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选取83份夏播小豆品种(系),分成早熟、中熟、晚熟3组,研究小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熟期的延迟,不同生育类型小豆的出苗-分枝期天数没有显著变化,分枝-开花期、生... 为促进德州地区夏播小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选取83份夏播小豆品种(系),分成早熟、中熟、晚熟3组,研究小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熟期的延迟,不同生育类型小豆的出苗-分枝期天数没有显著变化,分枝-开花期、生育前期和生育后期天数均显著增加,其中生育后期天数增加的幅度高于生育前期,且生育后期对全生育期的影响大于生育前期;小豆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随着熟期的延迟呈增加的趋势,在不同生育类型间株高、百粒重和产量差异显著,分枝数和单株荚数差异不显著;单株粒重和百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单株粒重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分枝-开花期和生育前期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可知,分枝-开花期、生育前期和全生育期天数是影响夏播小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播小豆 生育期结构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麦新品种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林光 刘银萍 +5 位作者 李育 宋剑松 汪军妹 岳文浩 刘磊 蔡康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03-907,共5页
以近年育成的11个大麦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省海宁、秀洲、嘉善、平湖、慈溪和温州等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浙皮25号、19-39和秀20-11在温州试点的生育期短于130 d,适合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新品种浙皮23号、浙皮28号和浙... 以近年育成的11个大麦新品种为材料,在浙江省海宁、秀洲、嘉善、平湖、慈溪和温州等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浙皮25号、19-39和秀20-11在温州试点的生育期短于130 d,适合麦-稻-稻三熟制种植。新品种浙皮23号、浙皮28号和浙皮37号的平均产量超过5 500 kg·hm^(-2),株高较矮且生育期较短,在浙北地区有较为良好的推广种植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农艺性状 产量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文奎 张海强 +1 位作者 焦智辉 王雯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29-433,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稳产性及丰产性,以期为该区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10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对参试各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特征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强盛399、伊丹... 通过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稳产性及丰产性,以期为该区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10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对参试各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特征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强盛399、伊丹131、金穗1915折合产量高,分别为11850.1、11605.0、11411.9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702分别增产14.54%、12.17%、10.30%;并单39、丰田101、敦玉9号折合产量较低,分别较对照品种金穗702减产3.76%、10.86%、30.76%。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参试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产量结果表明,强盛399、金穗306、伊丹131、金穗702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同时表现出静态稳定性高、品质优异、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适用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建议予以推广。金穗1915、FT806、强盛388综合评价居中,建议继续引种观察。敦玉9号、丰田101、并单39号综合评价较差,建议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引种比较 生育期 植株性状 产量性状 综合评价指数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度肇庆市优新香稻品种比较研究
12
作者 孟醒 黄益强 +2 位作者 龙增群 黄美华 钟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24-27,34,共5页
丰富本地优新香稻品种的种质资源,推广适应本地种植的优新香稻品种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引进了5个优新香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方面对供试品种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推广种植... 丰富本地优新香稻品种的种质资源,推广适应本地种植的优新香稻品种有利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水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引进了5个优新香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从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方面对供试品种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9香、莉香占、南晶香占、香雪丝苗等优新香稻品种生育期适中,株高、穗长和每穗总粒数等显著高于美香占2号(CK),抗病性好,产量比美香占2号(CK)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肇庆市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新品种测产试验
13
作者 常宝宝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53-54,57,共3页
为了评估和比较不同品种莜麦在右玉县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选取6个新品种通过田间管理、生长期观测、产量测定和品质评估等环节,对莜麦进行全面评估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燕20号在产量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良... 为了评估和比较不同品种莜麦在右玉县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选取6个新品种通过田间管理、生长期观测、产量测定和品质评估等环节,对莜麦进行全面评估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晋燕20号在产量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虞区常规连作晚粳稻品种对比
14
作者 顾淑华 罗高明 朱化虹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95-798,共4页
绍兴市上虞区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双季稻,常年种植双季晚稻面积大,但目前种植的连作晚稻存在品种单一、主栽品种种植年限长等不足,迫切需要引入熟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强的新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为连作晚稻的稳产高... 绍兴市上虞区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双季稻,常年种植双季晚稻面积大,但目前种植的连作晚稻存在品种单一、主栽品种种植年限长等不足,迫切需要引入熟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强的新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为连作晚稻的稳产高产奠定基础。为此,2022年该地区引入秀水7204和春江166等4个新品种,进行大区对比。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熟期、产量、抗性等均优于当年的主栽品种,适宜在上虞区作为双季晚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粳稻 品种 生育期 穗部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秀忠 张宗琼 +9 位作者 农保选 冯锐 郭辉 陈灿 梁树辉 荘洁 廖祖宇 宋国显 杨行海 李丹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93-2502,共10页
盐胁迫是许多沿海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咸淡水交汇区域。耐盐性是一种复杂的性状,可以通过QTL定位来帮助耐盐育种,以培育更高耐盐性的水稻品种。本研究供体亲本为沿海深水稻品种赤禾,受体亲本为美国水稻品种Lemo... 盐胁迫是许多沿海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咸淡水交汇区域。耐盐性是一种复杂的性状,可以通过QTL定位来帮助耐盐育种,以培育更高耐盐性的水稻品种。本研究供体亲本为沿海深水稻品种赤禾,受体亲本为美国水稻品种Lemont,杂交获得174份F9代的重组自交系,在芽期、苗期和生殖生长期分别利用浓度为15 g L^(-1)、5 g L^(-1)和5~6 g L^(-1)的NaCl进行胁迫,通过芽期相对发芽率、苗期耐盐性评级和生殖生长期的7个表型性状为基础数据,利用142个SSR分子标记绘制连锁遗传图并进行QTL分析。鉴定结果发现,赤禾在芽期表现敏盐,在苗期和生殖生长期表现耐盐;Lemont相反。3个生长时期分别有70.11%、50.57%和60.34%的品系表现为弱耐盐性,而且耐盐性为弱的负相关。本研究共鉴定出33个LOD值为2.52~10.32的QTL,解释0.06%~13.68%的表型遗传变异,解释最大遗传变异的QTL均由耐盐亲本贡献,其中芽期4个、苗期6个和生殖生长期23个位点,并在生殖生长期发现4个QTL重叠区域。这些QTL可以进一步研究,不仅为提高水稻育种的耐盐性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还有助于在水稻耐盐育种中,提高水稻品种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育期 耐盐 深水稻 鉴定评价 数量性状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詹秋文 王敏 +1 位作者 纪胜男 姚维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4 8个小麦品种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性状与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基本呈显著正相关 ,与退化小穗数极显著负相关。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4 y=0 .... 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4 8个小麦品种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性状与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基本呈显著正相关 ,与退化小穗数极显著负相关。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4 y=0 .5 6 71) ,达极显著水平 :“出苗——抽穗”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负向显著 (p1 y=- 0 .2 5 5 4 ) ,但经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有一个较大的正向间接作用 (p1→ 4→ y=0 .4 4 99) ;“抽穗——开花”天数以及“开花——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性状 产量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系数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对南阳牛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雪 徐秀容 +2 位作者 任红艳 张英汉 许尚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27-932,共6页
以南阳牛为实验动物,利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研究了南阳牛生长激素(GH)基因,IGF-Ⅰ基因以及IGF-IBP3基因的遗传多态,并分析了遗传多态位点对南阳牛0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以及36月龄不同生长时期生长发育性状的... 以南阳牛为实验动物,利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研究了南阳牛生长激素(GH)基因,IGF-Ⅰ基因以及IGF-IBP3基因的遗传多态,并分析了遗传多态位点对南阳牛0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以及36月龄不同生长时期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月龄-18月龄,GH基因的GH-P5位点的BB基因型对南阳牛的体长、体高显著的正效应;在生长的后期(24月龄~36月龄),IGF-IBP3-P5基因位点对南阳牛的后躯发育起主要调控作用,BB基因型个体的尻宽显著高于AA型。这表明基因的正效应不是在所有的生长周期表现,而是在特定的时期内表现对南阳牛生长发育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牛 不同生长期 生长性状 GH和IGF-Ⅰ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长早期耐冷性QTL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韩龙植 乔永利 +4 位作者 曹桂兰 张媛媛 安永平 芮钟斗 高熙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的F2:3 代20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并进行了F3 代家系的生长早期耐冷性鉴定和QTL分析。结果表明,幼苗期耐冷性、分蘖期耐冷性和低温下幼苗生长能力等生长早期耐冷性在F3 代表现为近似正态的连... 以籼粳交“密阳23/吉冷1号”的F2:3 代20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并进行了F3 代家系的生长早期耐冷性鉴定和QTL分析。结果表明,幼苗期耐冷性、分蘖期耐冷性和低温下幼苗生长能力等生长早期耐冷性在F3 代表现为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在第1、5、9 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幼苗期耐冷性相关的QTL各1个,其中qCTS1 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最大,达15.5%;在第2、3、7、9、11 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分蘖期耐冷性相关的QTL各1个,而每个QTL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均较低;在第1、2、11、12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低温下幼苗生长能力相关的QTL各1个,其中qGAS2 和qGAS12 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26.6%和42.9%,是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冷性 QTL分析 幼苗期 表型变异 幼苗生长 分蘖期 水稻 染色体 作图群体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念析 李穆 +2 位作者 李秀平 杨伟光 年海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0-572,共3页
选用中黄24×华夏3号衍生的含有169个F7:8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大豆生育期与农艺性状及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殖生长期与分枝... 选用中黄24×华夏3号衍生的含有169个F7:8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大豆生育期与农艺性状及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生殖生长期与分枝数、荚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全生育期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荚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分枝数、百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节数与分枝数、有效荚呈极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从生育期的角度进行选种时,可以适当选择营养生长期较长,生育期结构又比较合理的品种,在以提高大豆产量为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各种限制因素,选择植株高度和分枝数适中、结荚数多,同时兼顾百粒重较大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相关性 生育期结构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的棉花品种(系)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俊铎 郑巨云 +5 位作者 龚照龙 艾先涛 郭江平 莫明 李雪源 梁亚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3-1403,共11页
【目的】筛选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系),为新疆棉花生产提供品种支撑。【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参试20份棉花材料的19个性状连续2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受气象因子影响,不同年份间参试品种(系)... 【目的】筛选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系),为新疆棉花生产提供品种支撑。【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参试20份棉花材料的19个性状连续2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受气象因子影响,不同年份间参试品种(系)生育期变化差异较大;从20个材料的19个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到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在两年间分别达到了78.154%、82.839%。2017年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的是J170634(0.517),2018年综合因子得分最高的是J170647(0.609)。【结论】20份材料中,J170640、J170647、J170650三份综合性状2年表现均较好,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J170644、J170645、J170646等2年适应性表现差异较大,稳定性较差;J170633、J170632在该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较差。稳定性是棉花适应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育期 农艺性状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