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模光纤中GVD和SPM产生的啁啾及影响
1
作者 樊林林 乔记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9-672,共4页
利用理论推导总结了频率啁啾的概念,以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基础,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群速度色散(GVD)和自相位调制(SPM)作用下啁啾的产生以及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得出了GVD和SPM两种效应所致啁啾的产生机理不同,其结果对于光纤中脉冲传... 利用理论推导总结了频率啁啾的概念,以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基础,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群速度色散(GVD)和自相位调制(SPM)作用下啁啾的产生以及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得出了GVD和SPM两种效应所致啁啾的产生机理不同,其结果对于光纤中脉冲传输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啁啾 群速度色散 自相位调制 光孤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槽波多频联合应用的煤层厚度预测方法
2
作者 仇念广 焦文杰 +4 位作者 金明方 赵红利 姚小帅 张万鹏 李庆斌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5-276,共12页
地震槽波基于频散理论,利用某一频率或带通滤波的频段,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反演回采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分布情况、圈定薄煤区,但是工作面煤层厚度的复杂多变,使得地震槽波实际与理论频散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进而降低了预测煤层厚度的... 地震槽波基于频散理论,利用某一频率或带通滤波的频段,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反演回采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分布情况、圈定薄煤区,但是工作面煤层厚度的复杂多变,使得地震槽波实际与理论频散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进而降低了预测煤层厚度的准确性与精度。为进一步提升地震槽波预测煤层厚度的水平,基于“群速度–煤层厚度–频率”的理论关系,利用群速度随频率的变化、各阶导数及其曲线,由二阶、三阶和四阶导数分别计算出不同煤层厚度的敏感频率、窄频带敏感频段和宽频带敏感频段,并反算出不同敏感频率可预测的煤层厚度及其范围。利用多个敏感频率加权重构和敏感频段,提出了基于地震槽波多频联合应用的煤层厚度预测方法。针对试验工作面,以巷道揭露平均煤层厚度所对应的147 Hz敏感频率、123~172 Hz窄频带敏感频段和103~188 Hz宽频带敏感频带的群速度,反演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同时结合槽波有效频段和巷道主要揭露煤层厚度的范围,以各煤层厚度的占比为权重因子,将各煤层厚度敏感频率的群速度进行加权重构,再以此多频加权重构群速度预测工作面煤层厚度;单一敏感频率、窄频带敏感频段、宽频带敏感频段和多频加权重构预测的煤层厚度分布趋势与实际回采情况基本一致,较好地圈定出厚煤区与薄煤区;4种方法对于偏差不超过20%煤层厚度(0.50 m)的预测精度可分别达到76.15%、83.68%、81.17%和86.62%。结果表明:随煤层厚度的增加,敏感频率与敏感频段均降低,且敏感频段的范围也缩小;随着频率的增加,可预测的最佳煤层厚度变薄,且厚度范围也变小;单一敏感频率、窄频带敏感频段、宽频带敏感频段和多频加权重构均可有效预测工作面煤层厚度,但多频联合应用的敏感频带和多频加权重构相对于单一敏感频率,预测准确率和精度得到了提升,其中多频加权重构的效果最佳。因此,在开展地震槽波预测煤层厚度时,可首选多频加权重构,其次为窄频带敏感频段和宽频带敏感频段,最后为单一的敏感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槽波 煤层厚度 频散 群速度 多频 敏感频率 敏感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面波双台法配对条件分析
3
作者 李川 蒋婵君 +1 位作者 曾高福 王有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9-597,共9页
针对地震面波双台法通常以震中到台站对的方位角差值α或远台站到震中和到近台站的后方位角差值β的大小作为双台配对的条件,但是不同研究者在α或β阈值的选取上并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台站对的震中距之差与双台间距的比值定义为co... 针对地震面波双台法通常以震中到台站对的方位角差值α或远台站到震中和到近台站的后方位角差值β的大小作为双台配对的条件,但是不同研究者在α或β阈值的选取上并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台站对的震中距之差与双台间距的比值定义为cosβ的新配对条件。以广西流动台阵的地震波观测数据为例,比较α、β和cosβ3种双台配对条件的优劣,结果表明:(1)台站对频散测量质量不一定随α的减小而增加,不建议以α作为双台配对条件;(2)采用β进行双台配对是可行的,配对效果优于α,与cosβ接近,但cosβ阈值设置更直观;(3)双台配对取值范围可参考β≤12°或者cosβ≥0.98;(4)近台站震中距在2500~5500 km时,频散质量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 频散 双台法 双台配对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导波技术的双层粘接结构界面质量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慧 李晓高 +2 位作者 沈国浪 王兴国 马成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927,共12页
针对粘接结构界面质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方法。基于弹簧模型和波动方程建立超声导波在双层粘接结构中传播的数学模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特性。利用COMSOL软件模... 针对粘接结构界面质量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方法。基于弹簧模型和波动方程建立超声导波在双层粘接结构中传播的数学模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获得不同粘接界面的频散特性。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声波在不同粘接界面的传播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为1 MHz时刚性粘接条件下,数值求解的群速度为4.632 km/s,仿真平均群速度为4.505 km/s,误差为2.74%;在滑移粘接条件下,数值求解的群速度为4.855 km/s,仿真平均群速度为5.045 km/s,误差为3.91%;在完全脱粘条件下,双层粘接结构频散曲线为单层频散曲线的叠加。通过对双层介质超声导波实验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实验结果与数值求解和有限元仿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结构 弹簧模型 频散方程 有限元仿真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波层析成像方法在煤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义马矿区为例 被引量:126
5
作者 王伟 高星 +3 位作者 李松营 乐勇 胡国泽 历玉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54-1062,共9页
在地下煤田的开发中,工作面内的小构造、异常体、煤层厚度变化等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槽波探测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物探方法.本文对河南义马矿区11061工作面进行槽波透射法测量,在巷道显示的煤层厚度变化为1.5~8m,从理... 在地下煤田的开发中,工作面内的小构造、异常体、煤层厚度变化等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槽波探测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物探方法.本文对河南义马矿区11061工作面进行槽波透射法测量,在巷道显示的煤层厚度变化为1.5~8m,从理论频散曲线分析速度与厚度关系,确定125Hz频率槽波主要用于观测厚度约为2~5m的煤层厚度变化;有效提取了684个频散曲线,并分别拾取了125Hz时槽波群速度与走时,采用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工作面内煤层速度、厚度以及高应力区分布特征,回采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波 频散 群速度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解析有限元法求解钢轨中超声导波频散曲线 被引量:14
6
作者 许西宁 郭保青 +2 位作者 余祖俊 史红梅 朱力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92-2398,共7页
钢轨中超声导波的频散曲线是采用超声导波技术进行无缝线路钢轨完整性检测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传统的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无法求解得到钢轨中超声导波完整的频散曲线,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求解时假设导波在钢轨中以... 钢轨中超声导波的频散曲线是采用超声导波技术进行无缝线路钢轨完整性检测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传统的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无法求解得到钢轨中超声导波完整的频散曲线,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求解时假设导波在钢轨中以简谐振动的方式传播,仅对钢轨的横截面采用三角形单元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经理论推导得到超声导波在钢轨中传播的波动方程,通过求解特征方程,得到波数与频率的值,进而获取频率与相速度、群速度的关系,绘制出频散曲线。通过求解得到的特征向量还可以分析各导波模态的振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半解析有限元法求解得到的我国无缝线路CHN60钢轨的频散曲线与实际线路测试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解析有限元 超声导波 频散曲线 相速度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解析有限元法分析兰姆波频散特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许西宁 余祖俊 +1 位作者 朱力强 史红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7-253,共7页
为了获得各向同性均质自由铝板中兰姆波的频散特性曲线,采用了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此方法仅需要在自由板的横截面进行有限元离散,而假定兰姆波沿波的传播方向以简谐振动的方式运动,由哈密顿原理推导出兰姆波在自由板中传播的波动方程,通... 为了获得各向同性均质自由铝板中兰姆波的频散特性曲线,采用了半解析有限元方法。此方法仅需要在自由板的横截面进行有限元离散,而假定兰姆波沿波的传播方向以简谐振动的方式运动,由哈密顿原理推导出兰姆波在自由板中传播的波动方程,通过特征方程求解得到波数和频率的关系。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方法可以绘制各向同性均质自由铝板中兰姆波的相速度频散曲线,不需模态跟踪,由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直接求解得到群速度频散曲线,由特征向量可进行兰姆波的振动模态分析,这种方法还可推广用于任意横截面形状波导介质中导波模态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解析有限元 兰姆波 频散曲线 相速度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三维地壳上地幔结构 被引量:54
8
作者 陈国英 宋仲和 +5 位作者 安昌强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本文用均等显示滤波频时分析方法分析了长周期瑞利面波资料,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及邻区的238条混合路径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其周期范围为10.5—113s.用改进的分格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中提取出位于华北地区的12个4°×4°网... 本文用均等显示滤波频时分析方法分析了长周期瑞利面波资料,获得了路经中国大陆及邻区的238条混合路径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其周期范围为10.5—113s.用改进的分格反演方法从混合路径频散中提取出位于华北地区的12个4°×4°网格单元的纯路径频散并反演其地壳上地幔结构.所得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横向变化显著;从东向西地壳逐渐变厚;位于华北东部的分格在地壳中20km深处普遍存在低速层,整个华北地区上地幔低速层埋藏较浅,一般为55—100km之间.各个网格上地幔低速层的速度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地幔结构 华北地区 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三维速度结构及其各向异性 被引量:52
9
作者 宋仲和 安昌强 +5 位作者 陈国英 陈立华 庄真 傅竹武 吕梓龄 胡家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94-707,共14页
本文用覆盖中国的358条勒夫面波路径资料,研究了10.45—113.80s范围内中国西部的三维SH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各构造单元的SH波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别.作为稳定块体的塔里木盆地,壳内重力分异程度较高,上、中、下地壳厚度差别小,壳内无... 本文用覆盖中国的358条勒夫面波路径资料,研究了10.45—113.80s范围内中国西部的三维SH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各构造单元的SH波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别.作为稳定块体的塔里木盆地,壳内重力分异程度较高,上、中、下地壳厚度差别小,壳内无明显的低速层,地壳平均速度比较小;上地幔低速层埋深大且层中速度大;区内横向变化小.构造活动区如天山、青藏高原,其突出的特征是下地壳厚度大且速度大,上地幔盖层速度值相当高.这与西伯利亚、印支板块的挤压有密切的关系.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北、东边缘地区壳内存在低速层,上地幔低速层埋深浅,一些地区存在壳幔过渡层.面波各向异性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天山及印支板块北缘下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以构造边缘地区及上地幔低速层附近最为突出.印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与中国大陆间的碰撞引起强大的水平压力和一定的下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隆起、地壳增厚、天山隆起的最根本的因素,同时也促成壳幔中辉石、橄榄石的定向排列和物质运移,因而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速度结构 各向异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网格计算频散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宇迪 桂祁军 +1 位作者 李昕东 朱红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0-149,共10页
从线性浅水方程组出发 ,在ArakawaA—E网格、Z网格和Eliassen网格上 ,分可分辨和不可分辨两种情况 ,从频率和群速方面讨论了这 7种网格的计算频散性 ,并指出了每种网格出现错误群速的水平尺度范围。结果表明 :在可分辨的情况下 ,Z、C和E... 从线性浅水方程组出发 ,在ArakawaA—E网格、Z网格和Eliassen网格上 ,分可分辨和不可分辨两种情况 ,从频率和群速方面讨论了这 7种网格的计算频散性 ,并指出了每种网格出现错误群速的水平尺度范围。结果表明 :在可分辨的情况下 ,Z、C和Eliassen网格较其它网格效果好 ;在不可分辨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网格 惯性重力波 频散方程 大气模式 群速 ROSSBY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啁啾高斯脉冲光束在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楚晓亮 张彬 +9 位作者 蔡邦维 魏晓峰 朱启华 黄小军 曾小明 王晓东 王逍 刘兰琴 周凯南 郭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94-1798,共5页
采用分步法结合Hankel变换对修正薛定谔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计算对飞秒脉冲在非线性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啁啾脉冲放大系统(CPA)中的啁啾高斯脉冲,对其全光束自聚焦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分析... 采用分步法结合Hankel变换对修正薛定谔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数值计算对飞秒脉冲在非线性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啁啾脉冲放大系统(CPA)中的啁啾高斯脉冲,对其全光束自聚焦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群速度色散(GVD)对大啁啾脉冲的影响很小,谱宽对自聚集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具有大啁啾的脉冲在非线性正色散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不同于飞秒脉冲,而与纳秒脉冲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高斯脉冲 自聚焦 群速度色散(gvd) 自相位调制(S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群速与群折射率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晖 谢树森 陆祖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1075-1079,共5页
本文讨论了群折射率存在的物理意义,指出群折射率不仅包含了折射率概念而且还体现了折射率的色散性质,同样能作为材料本身的光学性质参量- 接着指出在折射率的白光干涉法测量中存在着忽视色散作用而导致的将群折射率误认为折射率的... 本文讨论了群折射率存在的物理意义,指出群折射率不仅包含了折射率概念而且还体现了折射率的色散性质,同样能作为材料本身的光学性质参量- 接着指出在折射率的白光干涉法测量中存在着忽视色散作用而导致的将群折射率误认为折射率的情况- 将群折射率与折射率区别开来,不仅可以消除折射率测量中所存在的错误,而且可以突出色散现象在光传播时间特性上的意义- 为此建立了折射率与群折射率的相互变换关系,通过对于典型物质的折射率与群折射率变换关系的计算,说明二者在数值上的差别甚至对于气体介质来说也是不能忽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 群速 折射率 群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的进一步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先琼 李大义 陈建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 ,分析了光纤中两光波因交叉相位调制 (XPM)所致的调制不稳定性 (MI)产生的条件及增益谱。结果表明 ,当一光波处于正常群速度色散 (GVD)区 ,另一光波处于反常群速度色散区时 ,与两光波参数有关的扰动增益谱应... 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 ,分析了光纤中两光波因交叉相位调制 (XPM)所致的调制不稳定性 (MI)产生的条件及增益谱。结果表明 ,当一光波处于正常群速度色散 (GVD)区 ,另一光波处于反常群速度色散区时 ,与两光波参数有关的扰动增益谱应有 3种可能的形式 ;在一定条件下 ,在某一微扰频率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相位调制(XPM) 调制不稳定性(MI) 群速度色散(gvd) 增益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基于噪声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层析成像 被引量:120
14
作者 房立华 吴建平 吕作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63-671,共9页
本文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2007年1~4月份、190个宽频带和10个甚宽带垂直分量的地震噪声数据,通过互相关方法提取了瑞利面波的经验格林函数,用多重滤波方法测量了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我们将研究区域划分为0.5°×0.5°... 本文利用华北地震科学台阵2007年1~4月份、190个宽频带和10个甚宽带垂直分量的地震噪声数据,通过互相关方法提取了瑞利面波的经验格林函数,用多重滤波方法测量了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我们将研究区域划分为0.5°×0.5°的网格,利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域7 s、12 s、16 s、23 s 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分布图像,所得结果较好地揭示了地壳内部、尤其是浅部地壳的横向速度变化.研究表明,短周期的群速度分布同地表地质结构、地形密切相关;华北地区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华北盆地及山间的沉积盆地显示出低速异常,而基岩广泛出露的太行山和燕山隆起区,呈现高速异常;多数强震(M≥6.0级)都发生在高群速度与低群速度的过渡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噪声 互相关 格林函数 群速度频散 瑞利面波层析成像 华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网格对Rossby波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宇迪 季仲贞 +2 位作者 朱红伟 李昕东 侯志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84,共9页
文中从描述准地转、β平面近似下的Rossby波方程组出发,在Arakawa A-E网格和Z网格上,分可分辨和不可分辨两种情况,从频率和群速方面讨论了这6种网格的计算频散性。结果表明:在可分辨的惰况下,Z,D,C网格比其它网格对Rossby波产生的歪曲... 文中从描述准地转、β平面近似下的Rossby波方程组出发,在Arakawa A-E网格和Z网格上,分可分辨和不可分辨两种情况,从频率和群速方面讨论了这6种网格的计算频散性。结果表明:在可分辨的惰况下,Z,D,C网格比其它网格对Rossby波产生的歪曲都要小;而在不可分辨的情况下,这6种网格的描述能力都比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网络 频散特征 ROSSBY波 群速 大气模式 海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垂直跳点网格计算频散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宇迪 季仲贞 +1 位作者 桂祈军 朱红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3-535,共13页
为证明两种新的垂直跳点网格──LZ网格和LY网格的有效性,从频率、群速 和出现错误群速的垂直尺度范围等方面与现有的几种垂直跳点网格和时间──垂直跳点网格 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Z网格计算频散性与目前使用的最广泛的并且... 为证明两种新的垂直跳点网格──LZ网格和LY网格的有效性,从频率、群速 和出现错误群速的垂直尺度范围等方面与现有的几种垂直跳点网格和时间──垂直跳点网格 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Z网格计算频散性与目前使用的最广泛的并且计算频散性也是最 佳的CP网格相当,而LY网格次之,从而为模式设计者选取垂直网格提供了又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垂直跳点 频散特征 群速度 LZ网格 LY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域地壳-上地幔瑞利波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郑月军 黄忠贤 +1 位作者 刘福田 李红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0-487,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东部沿海及相邻海域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对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地震活动及深部构造等方面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利用31个数字地震台记录的高质量瑞利波资料,采用一种新的混合路径频散的网格反演方法(O...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东部沿海及相邻海域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对该区域的构造演化历史、地震活动及深部构造等方面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利用31个数字地震台记录的高质量瑞利波资料,采用一种新的混合路径频散的网格反演方法(Occam方法),对中国东部海域瑞利波群速度横向不均匀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反演得到的10—150s共36个中心周期的群速度分布特征,以及几个典型地点的剪切波速度结构的深度变化,对研究区域内各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它们在速度结构和上地幔低速层埋深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波 中国东部海域 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正方光子晶体波导中的慢光传输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淑媛 赵建林 张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24-2228,共5页
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分析了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的慢光传输.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介质柱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缺陷模的群速度与填充比、缺陷处介质柱半径及与波导相邻介质柱半径有关,其中缺陷处介质柱半径对缺陷模的群速度影响最大... 采用平面波展开法分析了正方晶格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的慢光传输.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介质柱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中,缺陷模的群速度与填充比、缺陷处介质柱半径及与波导相邻介质柱半径有关,其中缺陷处介质柱半径对缺陷模的群速度影响最大;随着填充比和缺陷处介质柱半径的增大及与波导相邻介质柱半径的减小,缺陷模的群速度逐渐减小且最小减至0.015c.进而对比研究空气柱光子晶体线缺陷波导,发现缺陷模的群速度随着缺陷处空气柱半径的减小而减小,最小减至0.008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波导 慢光 群速度 群速度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解法求解Lamb波频散方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西宁 余祖俊 朱力强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11期966-971,共6页
为了简化Lamb波频率方程的求解过程,采用了图解法进行求解。首先划分了Lamb波频散方程的取值区间,并对标准频散方程做了公式修正,运用图解法将抽象公式可视化,结合图形分析,确定了频散方程的求解方式,最终通过二分法求解得到Lamb波频散... 为了简化Lamb波频率方程的求解过程,采用了图解法进行求解。首先划分了Lamb波频散方程的取值区间,并对标准频散方程做了公式修正,运用图解法将抽象公式可视化,结合图形分析,确定了频散方程的求解方式,最终通过二分法求解得到Lamb波频散方程的数值解,绘制了相速度频散曲线,并运用模态跟踪算法,绘制出了群速度频散曲线。图解法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公式用图形表示,简化了求解过程,提高了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频散方程 相速度 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边界高频耦合失稳机理及稳定实现--SH波动 被引量:15
20
作者 章旭斌 廖振鹏 谢志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39-3648,共10页
就大型近场波动的高效数值模拟而言,稳定实现高阶人工边界是一个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使用多次透射公式的SH波动集中质量有限元模拟,依据GKS定理的群速度解释,进一步阐明了人工边界与内域离散格式耦合所导致高频失稳的机理,即两... 就大型近场波动的高效数值模拟而言,稳定实现高阶人工边界是一个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使用多次透射公式的SH波动集中质量有限元模拟,依据GKS定理的群速度解释,进一步阐明了人工边界与内域离散格式耦合所导致高频失稳的机理,即两者支持群速度指向内域的外行高频平面谐波,波动能量自发地从人工边界进入內域,从而导致失稳,而这类谐波是由集中质量有限元离散引入的.本文提出了消除此种耦合失稳的一种方法:通过修改有限元刚度阵来改变内域离散格式,并保证修改格式的精度不低于原有格式的精度.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表明此法能稳定实现透射边界.本文研究结果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失稳 GKS定理 群速度解释 异常频散 数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