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P分布对海岸带TM影像几何校正精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鹰 张东 +1 位作者 顾燕 陶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7,共7页
选择江苏省沿海辐射沙洲区南部为试验区,以Landsat TM影像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面状分布的地面控制点(area-distributed ground control points,AGCP)和沿海堤走向的线状分布的地面控制点(linear-distributed GCP,LGCP)对海岸带遥感影... 选择江苏省沿海辐射沙洲区南部为试验区,以Landsat TM影像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面状分布的地面控制点(area-distributed ground control points,AGCP)和沿海堤走向的线状分布的地面控制点(linear-distributed GCP,LGCP)对海岸带遥感影像几何校正精度的影响,对潮间带99个独立的GPS验证点进行了几何校正的精度评价,得到影像无GCP点控制区域几何校正误差的传播规律及残差的空间分布形态,并给出残差随GCP点距离变化的定量参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有GCP点控制的区域,应用AGCP法和LGCP法均可获得好的校正精度,而在潮间带无GCP点控制的区域,两种方法的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LGCP法的误差明显小于AGCP法的.在误差传播的方向性上,随着距离的增加,AGCP法在东向的残差呈稳定而尖锐的上升(R2=0.827),在北向呈变振幅的振荡上升(R2=0.517);LGCP法在与控制线垂直的方向上,残差呈缓慢的线性增加(R2=0.877),在平行方向,距离的远近对残差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在误差传播的数值上,LGCP法在离海堤30 km内几何校正的误差小于20 m,而AGCP法在相同的距离范围内仅能得到100 m的精度.该结论可为海岸带无GCP点区域TM影像几何校正误差的传播规律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校正 地面控制点 误差 海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铌酸锂晶体的光束精密指向控制技术研究(特邀)
2
作者 赵卫岗 呼新荣 +2 位作者 葛锦蔓 刁文婷 冯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9,共11页
系统对比分析现有光束指向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电光光束指向控制方法。采用光轴对称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光晶体系统的有效热光系数,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环境适应性能。数值计算和物理仿真证明了光束偏转的可行性。器... 系统对比分析现有光束指向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电光光束指向控制方法。采用光轴对称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光晶体系统的有效热光系数,显著提升了器件的环境适应性能。数值计算和物理仿真证明了光束偏转的可行性。器件完成封装后,利用Zygo干涉仪测得器件中心通光区域的透射波像差RMS为0.2λ(λ=632.8 nm),红外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角度测量法,测得系统在15 kV电压下的最大光束偏转角度为1.88 mrad。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器件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高精度光束偏转器件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星间激光干涉系统的半物理地面验证实验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引力波探测 激光干涉测量 光束指向控制 电光晶体 半物理地面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无人机倾斜影像与GCP构建高精度侵蚀沟地形模型 被引量:22
3
作者 冯林 李斌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5,共8页
为了提高侵蚀沟立体建模与监测的精度,该文采用消费级无人机作为低空遥感平台,以黄土高原一典型切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采集的倾斜影像与部署的地面控制点,采用多视立体运动恢复结构方法(structure from motion with multi-view ster... 为了提高侵蚀沟立体建模与监测的精度,该文采用消费级无人机作为低空遥感平台,以黄土高原一典型切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采集的倾斜影像与部署的地面控制点,采用多视立体运动恢复结构方法(structure from motion with multi-view stereo,Sf M-MVS)构建了高精度侵蚀沟表面模型,对其建模精度与数字高程模型、正射影像等成果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正射航图建模成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的侵蚀沟稠密点云模型的水平均方根误差约为0.096 m,高程均方根误差约为0.018 m,满足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与正射影像图的要求。与正射航图建模成果相比,高程误差减小了50%;侵蚀沟稠密点云的整体密度与地面激光雷达相当,且避免了后者多站拼接造成的密度不均问题。除了沟头部分的小块内凹区域,沟壁、沟头部分没有明显的空洞,植被覆盖的区域也能够正常建模。而正射航图的建模成果中在沟头内凹部分以及植被覆盖部分存在大块的空洞;由侵蚀沟的数字高程模型与等高线图可见,构建的侵蚀沟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切沟的形态特征。总体而言,该方法在侵蚀沟的高精度建模与监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处理 模型 倾斜影像 侵蚀沟 多视立体运动恢复结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P的大规模无人机影像检索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宁 杨元维 +2 位作者 王萍 高贤君 方军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4,共9页
鉴于利用无人机影像数据进行高精度测绘及地表三维信息提取时,从具有定位定向信息、数据规模大、影像分布密集等特点的数据集中检索包含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的目标影像存在检索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CP的影像检... 鉴于利用无人机影像数据进行高精度测绘及地表三维信息提取时,从具有定位定向信息、数据规模大、影像分布密集等特点的数据集中检索包含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的目标影像存在检索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CP的影像检索方法。首先,对无人机影像点集构建最小外包矩形与基准坐标系;其次,利用GCP数据构建合适大小的索引矩形(ground control point rectangle,GCP-Rec);最后,依据GCP-Rec对影像数据批量建立索引,最终生成树形索引。效率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完成大规模无人机影像的空间索引构建,提升影像检索效率,且其检索性能优于传统的R树与四叉树等空间索引。影响因素对照实验表明,影像检索效率与GCP数量成反比关系,设定GCP-Rec边长为2.0~2.4倍航带间距时检索精度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控制点 空间索引 影像检索 无人机 最小面积外包矩形 树形索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面水边线定向的视频测流摄像机标定
5
作者 张振 姜天生 +1 位作者 赵丽君 程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8-1437,共10页
针对现有基于直接线性变化法(DLT)的图像法测流技术依赖于地面控制点,存在效率低、风险高、宽断面天然河流操作难度大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断面水边线定向的摄像机姿态角标定方法(CSWO)。该方法将标定过程分解为实验室内参标定和现... 针对现有基于直接线性变化法(DLT)的图像法测流技术依赖于地面控制点,存在效率低、风险高、宽断面天然河流操作难度大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断面水边线定向的摄像机姿态角标定方法(CSWO)。该方法将标定过程分解为实验室内参标定和现场外参标定两步,其中后者又被划分为摄像机定位和定向两个环节。定向环节中首先在摄像机安装时将光轴与断面方向对齐,使方位角置零。然后利用无畸变图像中人工标注的平直断面水边线的斜率计算出横滚角。接下来通过计算水边线与图像纵轴交点作为其亚像素像方坐标。最后依据透视投影成像模型,联合水位与插值断面高程求得的物方坐标解算出俯仰角。该方法应用于时空图像测速法(STIV),实现了200 m宽河流的免像控表面流速测量。结果表明:起点距的最大绝对误差为0.59 m,最大相对误差为0.45%,表面流速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速测量 STIV 免地面控制点 摄像机标定 断面水边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锚点座绳驱并联机器人的空间机器人微重力模拟试验系统设计与控制
6
作者 袁晗 安浩 +1 位作者 郑宗楷 徐文福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1-783,共13页
针对地面微重力模拟验证或测试设备的需求,提出了新型的动锚点座绳驱动并联机器人概念设计,以及应用于轻量级、大负载、大跨度等场景的典型结构设计。介绍了典型的动锚点座结构设计,建立动锚点座绳驱并联机器人基于优化求解的运动学模型... 针对地面微重力模拟验证或测试设备的需求,提出了新型的动锚点座绳驱动并联机器人概念设计,以及应用于轻量级、大负载、大跨度等场景的典型结构设计。介绍了典型的动锚点座结构设计,建立动锚点座绳驱并联机器人基于优化求解的运动学模型,并融入了一种避障约束,通过实验验证了动锚点座绳驱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验证了该机器人能够实现对空间障碍物的实时避障;为了实现地面微重力模拟,提出了动锚点座绳驱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方法、阻抗控制方法以及零力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动锚点座绳驱机器人具有良好的位置精度、平滑的零力拖动能力以及良好的阻抗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驱并联机器人 动锚点座 地面微重力试验 机器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大区域稀疏控制点下的机载InSAR定标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继伟 洪峻 +1 位作者 明峰 张林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92-1797,共6页
高精度的高程测量需要通过干涉定标来对InSAR系统干涉参量误差进行校正,传统干涉定标方法需要较多控制点来降低系统随机误差对定标精度的影响,而对于复杂地形区域,野外布设控制点难度较大,部分区域可能只有少数控制点甚至没有控制点,对... 高精度的高程测量需要通过干涉定标来对InSAR系统干涉参量误差进行校正,传统干涉定标方法需要较多控制点来降低系统随机误差对定标精度的影响,而对于复杂地形区域,野外布设控制点难度较大,部分区域可能只有少数控制点甚至没有控制点,对于这些区域传统干涉定标方法不再适用,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域网平差理论的机载InSAR定标方法,该方法将摄影测量学中的区域网平差理论引入到InSAR系统定标处理中,通过对多条带进行联合定标处理可以实现大区域稀疏控制点下InSAR系统参量定标,而且解决了传统定标方法导致的条带间重叠区域高程不一致问题。最后,通过对丘陵区域3条带仿真数据进行区域联合定标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InSAR 干涉定标 稀疏控制点 区域网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点数量与DEM分辨率对海岸带遥感影像正射校正精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善伟 张杰 马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3,共5页
在保证海岸带区域控制点均匀分布的基础上,对3景SPOT-5影像分别使用1∶5万DEM和SRTM90m数据,开展6个、9个、12个控制点的影像正射校正。结果表明:在海岸带区域,基于传感器物理模型的1景SPOT-5影像正射校正,6个控制点即可保证较高的精度... 在保证海岸带区域控制点均匀分布的基础上,对3景SPOT-5影像分别使用1∶5万DEM和SRTM90m数据,开展6个、9个、12个控制点的影像正射校正。结果表明:在海岸带区域,基于传感器物理模型的1景SPOT-5影像正射校正,6个控制点即可保证较高的精度,控制点数量的增多对精度的提高并不显著;1∶5万DEM比SRTM90m数据对影像的正射校正精度略高,但并不明显,在缺少1∶5万DEM时,用SRTM90m数据代替亦能满足908课题的精度要求,进一步验证了SRTM90m数据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正射校正中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海岸带 控制点数量 DEM分辨率 SPOT-5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个地面控制点的SAR图像高精度立体定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红敏 靳国旺 +1 位作者 徐青 李向英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1期85-91,共7页
几何构像模型和定向参数解算方案的选择是实现SAR图像高精度立体定位的关键。该文针对稀少控制下斜侧视SAR图像高精度定位难题,设计了利用单个地面控制点的SAR图像立体定位方案。该方案利用轨道参数获取成像瞬间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速... 几何构像模型和定向参数解算方案的选择是实现SAR图像高精度立体定位的关键。该文针对稀少控制下斜侧视SAR图像高精度定位难题,设计了利用单个地面控制点的SAR图像立体定位方案。该方案利用轨道参数获取成像瞬间天线相位中心的位置、速度,并利用一个地面控制点标定近距延迟和多普勒中心频率,实现定向参数的精确解算和SAR图像的高精度立体定位。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获取的机载SAR图像进行了立体定位实验,统计分析了其定位误差,验证了该文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立体 定位 距离-多普勒 地面控制点(g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控制排水对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殷国玺 张展羽 +1 位作者 郭相平 邵光成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减少农田排水对水环境的面源污染,探讨了不同时段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中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南方丘陵地区农田地表控制和非控制排水对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控制排水各时段平均氮排放质量浓度... 为减少农田排水对水环境的面源污染,探讨了不同时段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中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的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南方丘陵地区农田地表控制和非控制排水对氮质量浓度和排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非控制排水各时段平均氮排放质量浓度高于控制排水平均氮排放质量浓度,控制排水量比非控制排水量有所减少,地表控制排水可显著减少农田氮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控制排水 氮质量浓度 排水量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闭环控制的配电网柔性接地消弧方法 被引量:24
11
作者 周江华 万山明 张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9-1197,共9页
针对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之后故障点残余电流无法实现全补偿从而影响消弧性能的问题,在中性点柔性接地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零序导纳参数闭环控制的有源消弧方法。分析了开环电流补偿指令将受到参数测量误差的影响... 针对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之后故障点残余电流无法实现全补偿从而影响消弧性能的问题,在中性点柔性接地的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零序导纳参数闭环控制的有源消弧方法。分析了开环电流补偿指令将受到参数测量误差的影响,理论推导了柔性接地系统故障前后零序导纳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参数闭环控制的依据,通过参数闭环控制策略提高了故障点电流补偿的准确性。在考虑高斯白噪声(50 dB)干扰的仿真算例中,采用参数闭环控制的结果(接地电流为0.25 A)优于参数开环控制的结果(接地电流为1.35 A);在金属性接地的仿真算例中,采用参数闭环控制的结果(接地电流为0.38 A)优于电压闭环控制的结果(接地电流为4.51 A)。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补偿故障点接地电流的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降低了系统对零序互感器测量精度的要求,且适用于不同接地过渡电阻的故障情况,实现了接地故障的快速处理与可靠消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有源消弧 中性点柔性接地 单相接地故障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InSAR系统DEM重建及其误差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造宇 梁甸农 张永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6-1340,共5页
对于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数据处理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重建,其误差受基线误差等误差源及是否采用地面控制点(GCP)影响。该文基于传统重建方法得出了利用GCP时的DEM重建方法,并分析了重建误差关于基线误差的传递关系。由... 对于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数据处理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重建,其误差受基线误差等误差源及是否采用地面控制点(GCP)影响。该文基于传统重建方法得出了利用GCP时的DEM重建方法,并分析了重建误差关于基线误差的传递关系。由此传递关系,可知系统对轨道测量精度的要求很高,而利用GCP时,相同轨道测量精度条件下,重建误差大大减小。故为了在保持重建精度的情况下降低对轨道测量精度的要求,可以利用GCP。另外上述分析得出的误差传递关系可以用来指导系统一些参数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重建 基线误差 误差分析 地面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参数预测的星载SAR图像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立钢 吴一戎 +3 位作者 刘波 彭海良 尤红建 周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91-1694,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参数预测的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像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待校正影像相邻景的成像参数,同时建立预测模型,内插或外推待校正SAR图像的成像参数,从而通过SAR共线方程模型实现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参数预测的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像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待校正影像相邻景的成像参数,同时建立预测模型,内插或外推待校正SAR图像的成像参数,从而通过SAR共线方程模型实现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像的定位。文中利用RADARSAT影像进行实验,取得了6~7个像元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定位 预测 SAR共线方程 RADARSAT 地面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量测相机倾斜航空影像空三加密精度评价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晨 杨辽 +2 位作者 池梦群 刘莹 郑宏伟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5,共5页
鉴于倾斜空三加密及其精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使用非量测型相机获取倾斜航空影像,利用计算机视觉的SIFT特征匹配算子对影像的空三加密进行改进,然后对加密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构造物密集地区的立体影像,特征点的数量密集... 鉴于倾斜空三加密及其精度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使用非量测型相机获取倾斜航空影像,利用计算机视觉的SIFT特征匹配算子对影像的空三加密进行改进,然后对加密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人工构造物密集地区的立体影像,特征点的数量密集,空三加密精度倾斜影像检查点的精度相较下视影像精度高;影像的分辨率为10cm,量测结果平面x、y的中误差都在精度范围中,高程z值中误差略大;增加控制点数目后,平面x与y的精度明显提高。分析影响试验结果的误差来源有:航摄质量、控制点布设与量测精度、内业人员操作、区域网平差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三加密 倾斜航空影像 SIFT 计算机视觉 航空摄影测量 地面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卫星激光通信地面验证系统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少辉 陈小梅 倪国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9-1158,共10页
为了在地面高精度评估激光通信终端对卫星平台扰动以及轨道姿态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和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据此提出了激光通信系统地面验证方案。首先开展了激光通信链路随动探测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分析、卫星... 为了在地面高精度评估激光通信终端对卫星平台扰动以及轨道姿态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和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据此提出了激光通信系统地面验证方案。首先开展了激光通信链路随动探测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分析、卫星扰振源特性分析及建模工作。其次,分析了卫星扰动模拟和随动模拟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最后,结合目前卫星激光通信及卫星平台技术水平,利用典型数据开展了扰动和随动仿真,完成了激光通信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双反馈环路的高精度光束瞄准控制能够大幅提高卫星扰动模拟器光束瞄准的控制精度,光束控制精度优于0.1″;采用高低频联合卫星扰动模拟设计方法,实现了控制带宽优于1kHz的高精度光束控制;高精度随动系统在全卫星运行区域内对卫星光通信终端随动性能的检测精度可达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地面验证系统 卫星平台扰振 随动性 光束瞄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导弹与空中目标遭遇点预测模型和算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君 周林 雷虎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0-83,共4页
导弹与目标的遭遇点坐标是地空导弹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射击指挥决策的关键依据之一,必须建立精准快速的预测模型或算法。针对非机动空气动力目标,研究了遭遇点预测的解析模型和迭代算法。解析模型中,将导弹引导过程近似为平行接近法,导弹... 导弹与目标的遭遇点坐标是地空导弹指挥控制系统进行射击指挥决策的关键依据之一,必须建立精准快速的预测模型或算法。针对非机动空气动力目标,研究了遭遇点预测的解析模型和迭代算法。解析模型中,将导弹引导过程近似为平行接近法,导弹匀速飞向瞬时遭遇点;迭代算法中,根据导弹常用的视线法和比例导引法解算导弹的运动学弹道,来预测瞬时遭遇点坐标。仿真分析表明,解析模型和迭代算法设计合理有效,前者简捷快速,适用于作战单元指挥控制系统;后者较为精准,实时性好,适用于火力单元指挥控制系统。两种方法都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为指挥控制系统研制提供实用的模型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控制系统 地空导弹 空中目标 遭遇点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少控制点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几何畸变校正算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玉霞 童玲 +1 位作者 刘异 何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99,共6页
针对无人机遥感影像存在多种几何畸变,设计了缺少地面控制点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几何校正算法。在改进角点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分块的方式提取图像中心区域角点作为基准控制点对另一幅图像进行几何校正的算法。该算法先以两个图像A和B... 针对无人机遥感影像存在多种几何畸变,设计了缺少地面控制点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几何校正算法。在改进角点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分块的方式提取图像中心区域角点作为基准控制点对另一幅图像进行几何校正的算法。该算法先以两个图像A和B中心点连线的中垂线划分重叠区域为K1和K2两块,取图像A上靠近中心点的重叠区域块K1A为基准,选取K1A内有效角点为基准控制点,以图像B上对应的角点为待校正控制点;然后求出基准控制点和待校正控制点间的多项式对应关系式,校正重叠区域块K1B上的每个像素,以类似的方法校正另一块重叠区域K2。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算法校正后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几何畸变残差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畸变校正 图像处理 地面控制点 无人机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角点提取的遥感影像地面控制点自适应匹配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邓小炼 王长耀 +1 位作者 亢庆 于嵘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0,88,共7页
提出基于特征角点的控制点自适应匹配算法:依据图像数据灰度特征自动确定相应阈值,从基准影像上提取控制点,采用动态模板进行不等距搜索,确定潜在目标控制点;构建三角网,利用等角变换判别目标控制点;构建仿射变换方程来筛选目标控制... 提出基于特征角点的控制点自适应匹配算法:依据图像数据灰度特征自动确定相应阈值,从基准影像上提取控制点,采用动态模板进行不等距搜索,确定潜在目标控制点;构建三角网,利用等角变换判别目标控制点;构建仿射变换方程来筛选目标控制点。该算法无需设定灰度相关系数最大值阈值即可判别目标控制点。选取ASTER和TM两种成像差异显著的图像数据,对该算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提取有价值的特征角点,具有较高的控制点识别精度和运算效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较之传统匹配算法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提取 控制点匹配 动态模板 等角变换 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实现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邵鸿飞 孔庆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描述了遥感图像几何畸变的原因 ,阐述了几何精校正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精校正方案及其算法。理论上 ,此校正方法具有小于一个像素点的误差 。
关键词 遥感图像 几何精校正 几何畸变 地面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和控制点的立体匹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惠光 李峰 +2 位作者 邵暖 沙晓鹏 王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60-163,20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和地面控制点(GCP)的立体匹配算法。利用Mean-shift算法将参考图像根据彩色信息快速聚类成不同区域,利用像素点的RGB信息与梯度信息相结合计算初始视差;引入地面控制点(GCP)约束,构造能量函数,利用动态规划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和地面控制点(GCP)的立体匹配算法。利用Mean-shift算法将参考图像根据彩色信息快速聚类成不同区域,利用像素点的RGB信息与梯度信息相结合计算初始视差;引入地面控制点(GCP)约束,构造能量函数,利用动态规划方法(DP)计算能量函数最小值;在图像分割区域内采用快速投票方式优化初始视差并获得最终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处理视差不连续和遮挡区域,也解决了DP算法带来的条纹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图像分割 地面控制点 动态规划(DP) 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