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构造格架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严加永 吕庆田 +3 位作者 孟贵祥 赵金花 邓震 刘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0-914,共15页
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结合大地电磁剖面和地质资料,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构造格架。根据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结果,重新厘定了断裂系统的展布位置,确定了宁芜、庐枞等火山岩... 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结合大地电磁剖面和地质资料,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构造格架。根据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结果,重新厘定了断裂系统的展布位置,确定了宁芜、庐枞等火山岩盆地的准确边界,划分了板块、火山岩盆地等横向结构的边界。认为长江深断裂沿安庆—铜陵北—芜湖—马鞍山—南京一线连续分布,在南京附近走向转换为近东西向,到镇江后一直往东延续至南通,进一步向东延续进入东海;长江南侧未见与郯庐断裂带连接的密度或磁性线状边界,认为郯庐断裂带穿过长江的可能性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主要矿集区与构造格架的关系,认为长江深断裂是地幔上涌引起的裂谷型断裂,来自下地壳或地幔的深部矿源物质通过深断裂向上运移,在合适的位置形成目前所见的金属矿集区。大别-舟山断裂将长江深断裂在铜陵一带错断,形成深大断裂的交汇,对铜陵、庐枞、宁芜矿集区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 多尺度边缘检测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构造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瑞昌矿集区的3D结构及对区域找矿的启示 被引量:23
2
作者 邓震 吕庆田 +2 位作者 严加永 赵金花 刘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69-4180,共12页
本文分析了九瑞地区重、磁场的分布特征.运用最新的方法技术对已有的重磁资料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九瑞矿集区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厘定了断裂系统的展布位置.在整理、分析九瑞... 本文分析了九瑞地区重、磁场的分布特征.运用最新的方法技术对已有的重磁资料重新进行处理: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九瑞矿集区区域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厘定了断裂系统的展布位置.在整理、分析九瑞地区地质、地层物性资料的基础上,对实测的1∶5万重磁数据进行较细致的准三维反演.同时将重磁三维物性反演应用到岩浆岩空间结构研究中,获得了矿集区地层结构及岩浆岩三维空间形态特征.根据反演所得磁化率强弱,分析了岩体的基性程度,为寻找与火山岩、侵入岩体有关的金属矿产提供了指示信息.最终建立的模型给出了地下地层的分布特征、控矿构造的展布规律、与成矿相关岩体的三维形态以及已知矿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在九瑞矿集区的深部寻找隐伏矿体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瑞矿集区 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 重磁三维物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磁场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地质构造信息识别与提取——以铜陵矿集区为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严加永 吕庆田 +6 位作者 陈明春 邓震 祁光 张昆 刘振东 汪杰 刘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50-4464,共15页
重磁场是地下地质体密度、磁性分别响应的综合,蕴涵着丰富的地质构造信息,如何将其有效地提取出来是正确认识地下结构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总结重磁场构造信息提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构造信息提取突破口归结为重磁场的边缘增强与检测.通... 重磁场是地下地质体密度、磁性分别响应的综合,蕴涵着丰富的地质构造信息,如何将其有效地提取出来是正确认识地下结构的关键环节.本文在总结重磁场构造信息提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将构造信息提取突破口归结为重磁场的边缘增强与检测.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开展了对比试验,并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铜陵矿集区为例,开展了实际资料的处理和研究.获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较其他方法更能准确提取模型边界,更适合于构造信息识别与提取;(2)在铜陵矿集区识别出18条断裂构造,确定了铜陵隆起的边界,断裂构造的走向主要为北东向,前人所谓"棋盘格式"断裂构造系统并不存在;(3)圈定了岩体的分布范围,在铜陵矿集区北缘,发现了2处隐伏岩体;(4)施家冲、戴家汇岩体周边是寻找矽卡岩型、斑岩型铜金矿的有利地段,铜陵隆起和繁昌火山岩盆地分界断裂两侧是寻找热液型铅锌矿和金矿的重要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场 多尺度边缘检测 构造 识别与提取 铜陵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何在?来自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认识 被引量:27
4
作者 严加永 吕庆田 +8 位作者 罗凡 陈安国 叶高峰 张永谦 张昆 赵金花 张冲 刘振东 刘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0-703,共14页
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简称钦杭结合带)是中国东南部一条最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其西段的位置和边界的划分方法,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大尺度卫星重磁资料为主,结合区域电性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处理和分析,对钦杭结合带的边... 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简称钦杭结合带)是中国东南部一条最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其西段的位置和边界的划分方法,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大尺度卫星重磁资料为主,结合区域电性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处理和分析,对钦杭结合带的边界进行了识别和厘定。研究认为,钦杭结合带是江南造山带的南部边界,结合带南界为宁波-金华-上饶南-赣州北-郴州-北海东,北界为上海-湖州-鹰潭-临川-萍乡-衡阳-永州-桂林-梧州-钦州。在结合带两侧,无论是重力场还是磁力场都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反映了扬子和华夏板块不同的物质组成和基底特征。钦杭结合带内地球物理场也存在局部差异,揭示了结合带经过多期次岩浆活动,在不同地段形成了不同组合的金属矿床和别具特色的钦杭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 卫星重磁 多尺度边缘检测 大地电磁 宽频地震 深部地质调查 深部资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的庐枞盆地基底构造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付建民 刘因 +1 位作者 宋蓓蓓 方宝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9-990,共12页
庐枞盆地位于怀宁-庐江"磁高重高"区域异常带的枞阳-庐江异常区,其区域重力场特征与区域磁场特征明显。本文利用上述特征异常,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庐枞盆地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得到庐枞盆地不同深度的密... 庐枞盆地位于怀宁-庐江"磁高重高"区域异常带的枞阳-庐江异常区,其区域重力场特征与区域磁场特征明显。本文利用上述特征异常,采用重磁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对庐枞盆地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了边缘检测,得到庐枞盆地不同深度的密度和磁性信息及重磁异常边界。结合重磁异常分布特点进行构造格架的推断、基底隆起区划分,建立了庐枞盆地构造格架。认为庐枞盆地基底断裂有四组方向,以北东走向断裂为主;盆地包含四块基底隆起区和一块基底残块隆起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庐枞盆地主要矿集区与构造格架的关系,提出了"S"形重力高异常带是寻找中深部隐伏矿床的有利部位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 多尺度边缘检测 庐枞盆地 断裂构造 基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位场数据边界识别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风帆 吴云帆 +1 位作者 孔敏 田先德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边界识别方法是重磁位场数据解释中非常重要的反演技术,是进一步深化解释工作的基础。在总结传统边界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图像处理技术在边界增强与边界拾取方面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最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深... 边界识别方法是重磁位场数据解释中非常重要的反演技术,是进一步深化解释工作的基础。在总结传统边界识别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图像处理技术在边界增强与边界拾取方面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图像处理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最终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图像分割方法,可提升边界识别的效果与自适应能力,为位场解释技术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勘探 位场解释 图像处理 边界识别 边界增强 边界拾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芜火山岩盆地及周缘重磁场多尺度边缘检测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昶旭 严加永 +3 位作者 刘家豪 王栩 佘京瑾 余爱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15381-15392,共12页
宁芜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盆地内发育了以玢岩型铁矿为主的宁芜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经过多年勘探和开发,浅部矿床基本已经查明,深部找矿已经成为解决接替资源这一突出问题的主要方向。但受火山岩和第四系覆... 宁芜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盆地内发育了以玢岩型铁矿为主的宁芜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经过多年勘探和开发,浅部矿床基本已经查明,深部找矿已经成为解决接替资源这一突出问题的主要方向。但受火山岩和第四系覆盖,宁芜盆地隐伏构造和隐伏岩体还未完全查明,制约了找矿预测。利用覆盖宁芜盆地及周缘的重力和航磁数据,通过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增强和提取了地下地质体的边界。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厘定15条断裂构造,推测8个隐伏岩体,为宁芜矿集区找矿预测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火山岩盆地 重磁场 多尺度边缘检测 隐伏岩体 断裂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特征值的重磁数据边界识别方法及其在西藏古堆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强 管彦武 +1 位作者 卢鹏羽 周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8-588,共11页
基于重磁数据的地质体边界识别是地球物理数据解释的重要内容。随着重磁梯度张量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梯度张量数据圈定地质体构造边界位置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定义一种基于梯度张量特征值的归一化边界识别滤波器,可同时进行不... 基于重磁数据的地质体边界识别是地球物理数据解释的重要内容。随着重磁梯度张量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梯度张量数据圈定地质体构造边界位置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定义一种基于梯度张量特征值的归一化边界识别滤波器,可同时进行不同深度目标体的边界位置圈定。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将建立方法应用于合成的重磁数据中,相比于传统边界识别滤波器,本文滤波器具有更高的水平分辨率和精度,并且在正负叠加异常的试验中,可有效地避免虚假边界的产生。最后,将归一化特征值边界识别滤波器应用于西藏古堆地热田的地质构造解释,结果表明,基于特征值的边界圈定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地质构造的边界位置,发现更多地质体构造细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数据 边界识别 特征值 梯度张量 西藏古堆 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