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彭嘉欢 李慧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53-165,共13页
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凭借其高效的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利用能力,已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青睐。目前,基于铱(Ⅲ)和铂(Ⅱ)的磷光配合物在OLED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两类金属的稀缺... 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凭借其高效的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利用能力,已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青睐。目前,基于铱(Ⅲ)和铂(Ⅱ)的磷光配合物在OLED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两类金属的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机显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具有显著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通过灵活的配体设计策略,能够展现出磷光或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的发光特性,为高效OLED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通过优化分子结构和器件制备工艺,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已展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器件稳定性。本文综述了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围绕磷光与TADF两种发光机制,深入剖析了金(Ⅲ)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配合物 磷光 热活化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纳米粒子-纳米氧化铈-石墨烯复合物修饰电极对环境水体中As(Ⅲ)的检测
2
作者 白雪华 孟佩俊 +2 位作者 李淑荣 刘燕茹 罗利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1-256,共6页
先通过滴涂法制备纳米氧化铈-石墨烯(CeO_(2)-Gr)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GCE),再在含氯金酸(HAuCl_(4))的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将Au(Ⅲ)还原到CeO_(2)-Gr表面,从而制得AuNPs/CeO_(2)/Gr/GCE。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对修饰电极进行... 先通过滴涂法制备纳米氧化铈-石墨烯(CeO_(2)-Gr)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GCE),再在含氯金酸(HAuCl_(4))的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将Au(Ⅲ)还原到CeO_(2)-Gr表面,从而制得AuNPs/CeO_(2)/Gr/GCE。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对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特性表征。研究了AuNPs/CeO_(2)/Gr/GCE快速、准确测定水环境中As(Ⅲ),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探讨了氧化铈与石墨烯质量比、金纳米粒子沉积圈数、沉积时间和沉积电位及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确定检测As(Ⅲ)的优化实验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该电化学传感器对As(Ⅲ)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其溶出伏安峰电流与As(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3.35~387.15μmol/L,检出限为4.74μmol/L。在不同干扰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传感器对As(Ⅲ)的选择性较好。为了评估传感器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实验室自来水为样本进行As(Ⅲ)加标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0.5%~99.2%,表明该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监测As(Ⅲ)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石墨烯 纳米氧化铈 金纳米粒子 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5-(5-硝基-2-羟基苯偶氮)罗丹宁与Au(Ⅲ)的超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葛爱景 潘教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1-243,共3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对硝基苯酚偶氮罗丹宁 [5 (5 硝基 2 羟基苯偶氮 )罗丹宁 ],并研究了与Au(Ⅲ )的显色反应。在H3PO4 介质及在混合表面活性剂OP +CTMAB存在下 ,Au(Ⅲ )与该试剂形成 1∶5的橙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峰λmax=4 80nm ,摩尔吸... 合成了新显色剂对硝基苯酚偶氮罗丹宁 [5 (5 硝基 2 羟基苯偶氮 )罗丹宁 ],并研究了与Au(Ⅲ )的显色反应。在H3PO4 介质及在混合表面活性剂OP +CTMAB存在下 ,Au(Ⅲ )与该试剂形成 1∶5的橙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峰λmax=4 80nm ,摩尔吸光系数ε =2 .0× 10 6 L·mol- 1·cm- 1。Au(Ⅲ )含量在 0~ 1.2 μg/2 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直接用于含Au(Ⅲ )废水中金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5-(5-硝基-2-羟基苯偶氮)罗丹宁 含金废水 测定 显色反应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对溴苯酚偶氮若丹宁光度法测定Au(Ⅲ)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沈绍典 潘教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443-444,共2页
提出了以显色剂对溴苯酚偶氮若丹宁[5-(5-溴-2-羟基苯偶氮)若丹宁]作为光度法测定Au(Ⅲ)试剂的新方法。在1.2mol·L^(-1)盐酸介质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Au(Ⅲ)与试剂形成桔红色配合物,545nm处有最大吸收... 提出了以显色剂对溴苯酚偶氮若丹宁[5-(5-溴-2-羟基苯偶氮)若丹宁]作为光度法测定Au(Ⅲ)试剂的新方法。在1.2mol·L^(-1)盐酸介质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下,Au(Ⅲ)与试剂形成桔红色配合物,545nm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光系数ε为7.75×10~4,Au(Ⅲ)浓度在0~44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配合物的稳定时间长,操作简便,已成功地应用于含金废水中Au(Ⅲ)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显色反应 P-B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5-(5-氯-2-羟基苯偶氮)若丹宁与Au(Ⅲ)显色反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潘教麦 沈绍典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5-(5-氯-2-羟基苯偶氮)若丹宁与Au(Ⅲ)的显色反应.在1mol·L-1左右的盐酸介质中,Au(Ⅲ)与试剂形成1∶1的橙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75×1... 研究了新显色剂5-(5-氯-2-羟基苯偶氮)若丹宁与Au(Ⅲ)的显色反应.在1mol·L-1左右的盐酸介质中,Au(Ⅲ)与试剂形成1∶1的橙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75×104L·mol-1·cm-1.大量碱金属、碱土金属和有色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贵金属元素除钯外,也有较大的允许量,该反应选择性较好,灵敏度较高,无须加掩蔽剂,方法可用于含金废水中金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丹宁衍生物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的合成并应用于金(Ⅲ)离子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文宾 郑秋霞 +1 位作者 马卫兴 许兴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以4-氨基安替比林和对氨基苯磺酸为主要反应物,制备了1-(4-安替比林)-3-(对苯磺酸)三氮烯(ASTA)。采用红外光谱法对ASTA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作了检测。研究了该试剂与金(Ⅲ)的显色反应。在含有Triton X-100的pH 10.3的硼砂-氢氧化... 以4-氨基安替比林和对氨基苯磺酸为主要反应物,制备了1-(4-安替比林)-3-(对苯磺酸)三氮烯(ASTA)。采用红外光谱法对ASTA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作了检测。研究了该试剂与金(Ⅲ)的显色反应。在含有Triton X-100的pH 10.3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ASTA与金(Ⅲ)反应生成配合比为2∶1的橙红色配合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496 nm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8×10^5L·mol^-1·cm^-1。金(Ⅲ)的质量浓度在0.06-1.05 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2 mg·L^-1。方法用于含金矿样品中金(Ⅲ)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方法的回收率在109.0%-11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安替比林)-3-(对苯磺酸)三氮烯 分光光度法 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介质-3-甲氧基-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金(Ⅲ) 被引量:2
7
作者 祝春水 马卫兴 +1 位作者 许兴友 徐国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8-780,共3页
对3-甲氧基-甲亚胺H与金(Ⅲ)的显色反应作了试验。结果表明:在pH 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正丁醇、正庚烷和水配制的微乳液存在下,金(Ⅲ)与试剂形成1∶1∶3的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450 n... 对3-甲氧基-甲亚胺H与金(Ⅲ)的显色反应作了试验。结果表明:在pH 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正丁醇、正庚烷和水配制的微乳液存在下,金(Ⅲ)与试剂形成1∶1∶3的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45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2.6×105L.mol-1.cm-1。金(Ⅲ)质量浓度在0.55 mg.L-1范围以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金矿石中痕量金(Ⅲ)的测定,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结果相符。测得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0%,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3-甲氧基-甲亚胺H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正电聚砜/Al_2O_3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分离Au(Ⅲ)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新丽 胡小玲 +1 位作者 管萍 赵亚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4,50,共7页
采用含浸法制备聚砜/Al2O3复合荷正电纳滤膜。探讨各种主要工艺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膜流动电位及其对不同无机盐阳离子截留率,分析制膜条件对膜电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膜表面及截面形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采用含浸法制备聚砜/Al2O3复合荷正电纳滤膜。探讨各种主要工艺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膜流动电位及其对不同无机盐阳离子截留率,分析制膜条件对膜电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膜表面及截面形貌,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表面活性层结构及成膜机理。对硫脲浸金液中Au(Ⅲ)进行富集分离研究,Au(Ⅲ)的截留率可达88%~95%,为膜法分离贵金属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荷正电 Au()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Ⅲ)与铂(Ⅳ)和N-氧化吡啶-2-甲醛半卡巴腙配盐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9
作者 龚钰秋 黄晓峰 陈成刚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438-442,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N-氧化吡啶-2-甲醛希夫碱配体与贵金属Au(Ⅲ)和Pt(Ⅳ)的配盐[(C_7H_8N_4O_2)_2H][LAuCl_4](1)和[C_7H_8N_4O_2)_2H]_2[PtCl_6]·6H_2O)(2)的合成,并使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摩尔电导的手段进行结构表征;... 本文首次报道N-氧化吡啶-2-甲醛希夫碱配体与贵金属Au(Ⅲ)和Pt(Ⅳ)的配盐[(C_7H_8N_4O_2)_2H][LAuCl_4](1)和[C_7H_8N_4O_2)_2H]_2[PtCl_6]·6H_2O)(2)的合成,并使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摩尔电导的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并报道配盐1的晶体结构,配盐1的晶体学数据:C2/c,a=19.723(2)人,b=7.510(1)入, c=16.414(5)人,夕:=115.73(1)°,R=0.037.晶体结构研究表明:配盐是由阳、阴离子缔合而成的中心对称的配盐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吡啶 甲醛半卡巴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乙基甲酰胺代甲基膦酸二正己酯萃取金(Ⅲ)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自奋 梁树权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7,共5页
本文报道N,N-二乙基甲酰胺代甲基膦酸二正己酯(简称E)萃取金(Ⅱ)的各种参数,如分配比、振荡时间、相比、水相酸度及酰的种类,以及其它离子对萃取金(Ⅲ)分配比的影响。并求得了达到平衡时化合物E萃取金反应的焓变(OH)... 本文报道N,N-二乙基甲酰胺代甲基膦酸二正己酯(简称E)萃取金(Ⅱ)的各种参数,如分配比、振荡时间、相比、水相酸度及酰的种类,以及其它离子对萃取金(Ⅲ)分配比的影响。并求得了达到平衡时化合物E萃取金反应的焓变(OH)和熵变(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 甲酰胺代甲基 磷酸二正己酯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对N,N─二乙基甲酰胺代甲基膦酸二正已酯萃取金(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自奋 梁树权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30,共6页
用实验证实六种有机溶剂对N,N-二乙基甲酰胺代甲基膦酸二正已酯(E)萃取金(Ⅲ)的影响。金萃取率随下列次序下降;1,2-二氯乙烷>环已烷>邻二甲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在本例中,萃取率大小与溶剂的介电常数关系不大。... 用实验证实六种有机溶剂对N,N-二乙基甲酰胺代甲基膦酸二正已酯(E)萃取金(Ⅲ)的影响。金萃取率随下列次序下降;1,2-二氯乙烷>环已烷>邻二甲苯~甲苯>四氯化碳>氯仿。在本例中,萃取率大小与溶剂的介电常数关系不大。稀释剂是通过影响萃取剂和萃合物的分配系数或活度系数而影响金(Ⅲ)的分配比。萃合物中金(Ⅲ)与E之组成比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萃取 磷酸二正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化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人抗凝血酶Ⅲ的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海韬 徐小涵 +5 位作者 王月月 孙梦宇 谢山山 黄文飞 陈荆晓 陈敬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2-867,共6页
本研究利用肝素和抗凝血酶Ⅲ(AT-Ⅲ)可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将肝素固定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用于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制备了四种具有不同大小的肝素化金纳米粒子(Hep-AuNP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其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在修饰前后无明显... 本研究利用肝素和抗凝血酶Ⅲ(AT-Ⅲ)可特异性结合的性质,将肝素固定在金纳米粒子表面,用于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制备了四种具有不同大小的肝素化金纳米粒子(Hep-AuNPs),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其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在修饰前后无明显变化,分别为15nm、42nm、66nm和大于100nm。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四种Hep-AuNPs表面肝素结合量分别为24.95%、23.90%、22.64%和19.32%。通过对比不同Hep-AuNPs对AT-Ⅲ的测试结果,发现在1~26μmol/L浓度范围内,平均粒径为15nm的Hep-AuNPs在531nm处的吸光值变化与AT-Ⅲ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检出限(3σ)为0.003μmol/L,检测重复性好,有望用于临床AT-Ⅲ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肝素 抗凝血酶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光学检测金(Ⅲ)离子的分析化学综合实验设计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8
13
作者 庄欠粉 王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168,共7页
将科研成果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设计了一个碳点光学检测金(Ⅲ)离子的分析化学综合实验新项目。通过该教学实践,使学生认识到新材料作为分析化学基本要素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分析化学与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紧密关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 将科研成果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设计了一个碳点光学检测金(Ⅲ)离子的分析化学综合实验新项目。通过该教学实践,使学生认识到新材料作为分析化学基本要素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分析化学与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紧密关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验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和比色法检测性能指标的比较,了解不同分析方法检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3种光谱分析理论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该实验操作简便、高效低耗、环境友好,能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相互渗透融合,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实验设计 碳点 金()离子 分子光谱分析 比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Ⅲ)、铜(Ⅱ)与 N-FDTSCH 及2-APTH 配合物的合成和抗炎作用
14
作者 房喻 姜心田 +2 位作者 向继明 王军翔 孙作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1期36-40,共5页
报道了合成铜(Ⅱ)、金(Ⅲ)的 N—5—硝基-2-呋喃甲醛缩氨基硫脲(N-FDTSCH)和2-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2-APTH)的四种新配合物:Cu(N-FDTSC)Cl(Ⅱ)、Au(N-FDTSCH)_2Cl_3(Ⅲ)、Cu(2-APTH)Cl_2·H_2O(V)和 Au(2-APTH)_2Cl_3(Ⅵ)。基于元素... 报道了合成铜(Ⅱ)、金(Ⅲ)的 N—5—硝基-2-呋喃甲醛缩氨基硫脲(N-FDTSCH)和2-乙酰吡啶缩氨基硫脲(2-APTH)的四种新配合物:Cu(N-FDTSC)Cl(Ⅱ)、Au(N-FDTSCH)_2Cl_3(Ⅲ)、Cu(2-APTH)Cl_2·H_2O(V)和 Au(2-APTH)_2Cl_3(Ⅵ)。基于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和红外谱及热谱等对它们的组成和成键情况进行了讨论。体内和体外抗炎活性实验表明配合物 V具有较高的抗炎活性,且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氨基硫脲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酚偶氮罗丹宁分光光度法测定金矿石中微量金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文宾 马卫兴 +2 位作者 许兴友 徐国想 王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2-934,共3页
试验表明:在pH 3.8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金(Ⅲ)、氯酚偶氮罗丹宁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者相互反应生成摩尔比相应为1∶3∶1的红色三元络合物;其吸收峰位于490 nm波长处,在此波长测得其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2×105L.mol-1.cm-1... 试验表明:在pH 3.8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金(Ⅲ)、氯酚偶氮罗丹宁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三者相互反应生成摩尔比相应为1∶3∶1的红色三元络合物;其吸收峰位于490 nm波长处,在此波长测得其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2×105L.mol-1.cm-1,吸光度与金(Ⅲ)的质量浓度在700μg.L-1以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0.162 4C+0.029 21,相关系数为0.999 8。应用此方法测定了金矿石样品中微量金,并用标准加入法作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在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金() 氯酚偶氮罗丹宁 金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试剂N-烯丙基-N~/-安替比林基硫脲光度法测定矿样中微量金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英 张玉泉 +2 位作者 张焱 马东兰 王玉炉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研究了新试剂N-烯丙基-N/-安替比林基硫脲与Au(III)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3.8~4.4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Au(III)与该试剂形成1∶2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7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75.0=2.39×104Lˇmol-1ˇcm-1,Au(III)... 研究了新试剂N-烯丙基-N/-安替比林基硫脲与Au(III)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3.8~4.4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Au(III)与该试剂形成1∶2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7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75.0=2.39×104Lˇmol-1ˇcm-1,Au(III)含量在0~24.0μg/25mL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高。用于金矿石中微量金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N-烯丙基-N'-安替比林基硫脲 金()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慧芝 韩斌 姜运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73-374,383,共3页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 ,痕量金 (Ⅲ )催化溴酸钾氧化铍试剂Ⅱ褪色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据此建立一种新方法 ,该方法的检测极限为 1.2 4× 10 -11g/mL ,线性范围为0~ 0 .4μg/ 2 5mL 。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铍试剂Ⅱ 含量测定 褪色反应 检测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基-3-(三乙胺基)丙基十烷基硫醚修饰电极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桂敏 赵阁 +1 位作者 叶文玉 刘快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6-388,共3页
研究了 2 羟基 3 (三乙胺基 )丙基十烷基硫醚 (HTPSD)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金的伏安特性及分析条件。在 0 .2mol·L- 1KCl HCl缓冲溶液中 (pH 1) ,金 (Ⅲ )被富集到电极表面 ,然后介质交换到 0 .2mol·L- 1KCl HCl空白溶液中 (pH... 研究了 2 羟基 3 (三乙胺基 )丙基十烷基硫醚 (HTPSD)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金的伏安特性及分析条件。在 0 .2mol·L- 1KCl HCl缓冲溶液中 (pH 1) ,金 (Ⅲ )被富集到电极表面 ,然后介质交换到 0 .2mol·L- 1KCl HCl空白溶液中 (pH 1)进行阴极溶出伏安测定 ,金 (Ⅲ )浓度在 2× 10 - 81× 10 - 6mol·L-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1× 10 - 8mol·L- 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6 2 % ,一般常见离子不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基-3-(三乙胺基)丙基十烷基硫醚 修饰电极 测定 痕量金 电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与铟、镓、铈、钨和钒的浮选分离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红霞 马万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81-782,786,共3页
在pH 3的缓冲溶液中,且在2.5×10-3mol.L-1氯化钠及4.0×10-4mol.L-1四丁基溴化铵(TBAB)存在下,金(Ⅲ)形成水不溶性的缔合物,AuCl4-.TBAB+在水相表面浮选析出,而在此相同条件下,铟(Ⅲ)、镓(Ⅲ)、铈(Ⅳ)、钨(Ⅵ)及钒(Ⅴ)5种离子... 在pH 3的缓冲溶液中,且在2.5×10-3mol.L-1氯化钠及4.0×10-4mol.L-1四丁基溴化铵(TBAB)存在下,金(Ⅲ)形成水不溶性的缔合物,AuCl4-.TBAB+在水相表面浮选析出,而在此相同条件下,铟(Ⅲ)、镓(Ⅲ)、铈(Ⅳ)、钨(Ⅵ)及钒(Ⅴ)5种离子均不形成不溶性沉淀物析出。据此可达到金(Ⅲ)与上述其他5种共存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对200μg金(Ⅲ)与500μg其他5种离子混合配成的模拟水样按上述方法进行了分离以考虑此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金(Ⅲ)的浮选率达到99.8%,而其他5种离子的浮选率均在4.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分离 金() 氯化钠 四丁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2-巯基吡啶做分子探针SERRS光谱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治良 韦燕燕 +2 位作者 王盛棉 李昆 梁爱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以PEG10000和柠檬酸三钠做稳定剂,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制备稳定的纳米银溶胶。在pH6.6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和氯化钠的存在下,纳米银形成较稳定的聚集纳米银溶胶,2-巯基吡啶(MP)吸附在纳米银聚集体表面并在1 002cm-1处有一个... 以PEG10000和柠檬酸三钠做稳定剂,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制备稳定的纳米银溶胶。在pH6.6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和氯化钠的存在下,纳米银形成较稳定的聚集纳米银溶胶,2-巯基吡啶(MP)吸附在纳米银聚集体表面并在1 002cm-1处有一个较强的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SERRS)峰。当加入Au3+时,可导致MP在1 002cm-1处的SERRS峰强度线性降低。在选定条件下,Au3+在0.5~3.0nmol/L与SERRS峰强度的降低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Au3+的SERRS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巯基吡啶 聚集纳米银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