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粕蛋白酶解物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消化、生长和胰蛋白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文斌 王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8-574,共7页
以棉粕蛋白为酶解底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1.5%和3.0%两个梯度等量替代鱼饲料配方中棉粕,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喂养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30±2)g]65天。测定鱼的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蛋白酶活性及... 以棉粕蛋白为酶解底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以酶解产物1.5%和3.0%两个梯度等量替代鱼饲料配方中棉粕,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喂养异育银鲫鱼种[体重为(30±2)g]65天。测定鱼的生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消化蛋白酶活性及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1.5%和3.0%棉粕酶解产物的鱼在饲养35天后的特定增长率(SGR)分别比对照组高32.5%和56.7%,且差异显著(P<0.05);在饲养65天后,两组特定增长率分别比对照组高8.0%和21.0%,且差异极显著(P<0.01),肝胰脏中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也随棉粕酶解产物添加梯度提高而相应提高,表明鱼的生长与消化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相关。同时棉粕蛋白酶解物对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都有促进作用,而棉粕蛋白酶解物对鱼肌肉成分并没有改变,这也表明棉粕蛋白酶解物在促进鱼生长、内源酶活性同时并未降低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粕蛋白酶解物 异育银鲫 消化 生长 胰蛋白酶mRNA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对异育银鲫生长、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王崇 雷武 +3 位作者 解绶启 朱晓鸣 杨云霞 韩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0-747,共8页
本实验评价了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后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饲料利用、氮代谢和鱼体免疫力等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每种3个重复,分别以豆粕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0(对照,D1)、20%(D2)、80%(D3)和100%(D4)。实验在半循环水养... 本实验评价了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蛋白后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饲料利用、氮代谢和鱼体免疫力等的影响。实验设计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每种3个重复,分别以豆粕替代饲料中鱼粉蛋白的0(对照,D1)、20%(D2)、80%(D3)和100%(D4)。实验在半循环水养殖系统持续16周,鱼的初重约2.32g,实验期间水温23—30℃。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摄食率显著升高(p<0.05),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沉积率和能量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干物质和能量表观消化率则显著降低(p<0.05);总氮摄入量、表观氮摄入量、粪氮排出量、非粪氮排泄量、总氮沉积率均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呈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生产每千克鱼的氮排放量则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升高,而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的溶菌酶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逐渐升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鱼粉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乙醇在鱼体内蓄积及其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先乐 胡鲲 +1 位作者 邱军强 刁进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 本文以含 35 0mg/kg和 4 0 0mg/kg喹乙醇的饲料经 99d分别连续投喂鲤和银鲫 ,以测定喹乙醇在鲤和银鲫体内的蓄积及其对鲤、银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无论是银鲫单养还是鲤鲫混养 ,无论是鲤还是银鲫 ,试验组喹乙醇在肝脏组织中蓄积量最高 ,99d单养银鲫组可达 10 0 5 7± 0 0 15 (3)mg/kg ,鲤鲫混养组银鲫、鲤分别达 10 10 7± 0 2 2 6 (3)mg/kg,9 883± 0 0 32 (3)mg/kg ,肾脏次之 ,99d单养鲫鱼组的银鲫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分别为 7 4 94± 0 0 6 4 (3)mg/kg,7 777± 0 138(3)mg/kg和 7 6 0 8± 0 0 86 (3)mg/kg ,肌肉中较低 ,分别为 0 1170± 0 0 0 3(3)mg/kg ,0 16 0± 0 0 0 3(3)mg/kg,0 4 86± 0 0 0 6 (3)mg/kg;经检验三种组织器官中的蓄积量差异显著 (P <0 0 5 )。由于喹乙醇在鱼体内的蓄积 ,虽鲤鲫混养组的银鲫、鲤的相对增重率达到 10 2 7%和 110 7% ,但是它们的抗应激反应率明显下降 ,而且随喹乙醇摄入量的增加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当给予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后 ,单养鲫鱼组的银鲫应激反应率由 5 8d的4 4 8%上升到 99d的 6 4 3% ,鲤鲫混养组的银鲫和鲤分别由 5 8d的 6 6 7%和 4 6 2 %分别上升到 99d的 88 3%和76 9% ,无论是 5 8d还是 99d ,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喹乙醇 体内蓄积毒性 生长 饲料添加剂 抗应激反应 组织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银鲫四种孵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军 石耀华 +1 位作者 尹隽 桂建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8-45,共8页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结合SMARTcDNA合成和RACE PCR技术 ,克隆得到雌核发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4种孵化酶基因的全长cDNA。 4种孵化酶基因分别被命名为GHE1、GHE2、GHE3、GHE4。序列分析表明 ,4种孵化酶基因cDNA的开放阅读框均... 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结合SMARTcDNA合成和RACE PCR技术 ,克隆得到雌核发育银鲫 (Carassiusauratusgibelio) 4种孵化酶基因的全长cDNA。 4种孵化酶基因分别被命名为GHE1、GHE2、GHE3、GHE4。序列分析表明 ,4种孵化酶基因cDNA的开放阅读框均为 795bp ,都编码 2 6 5个氨基酸。它们推断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 79 6~95 1 %之间。种系分析表明 ,GHE1、GHE2、GHE3、GHE4的进化地位位于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孵化酶和青 (Oryziaslatipes)孵化酶之间。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RT PCR分析表明 ,银鲫GHE1、GHE2、GHE3、GHE4 4种孵化酶基因从尾芽期到幼苗期都检测到表达 ,且GHE3和GHE4在神经胚期也检测到表达。各种组织的RT PCR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雌核 孵化酶基因 抑制性差减杂交 SMARTcDNA RACE-PCR 克隆 开放阅读框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鲫与普通鲫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效文 杨彦豪 +2 位作者 鲁翠云 曹顶臣 雷清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9,共6页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 利用15个微卫星多态性分子标记,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龙水库和双凤水库两个水体的雌核发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二倍体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获得银鲫10.39个有效等位基因,普通鲫11.82个有效等位基因;双龙水库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6035和0.6300,双凤水库中的三倍体银鲫和二倍体普通鲫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311和0.5885;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大的是双凤水体内的银鲫和普通鲫(0.8127),远大于两个水体间的银鲫群体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着明显的遗传物质交流,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不仅与传统的银鲫起源于普通鲫的观点一致,也暗示银鲫与普通鲫存在经常性地遗传物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普通鲫(carassius auratus(L)) 群体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糖-中草药复合物和黄霉素对异育银鲫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传朋 刘波 +3 位作者 王广宇 谢俊 戈贤平 苏永腾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连续投喂600尾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 mg/kg黄霉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连续投喂600尾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测定鱼的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6 mg/kg黄霉素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添加0.1%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液葡萄糖含量、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谷丙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即GPT/GOT)活性比值。鱼攻毒试验也表明试验各组都有死鱼,但是对照组死亡率是最高的。因此添加0.2%寡糖-中草药复合物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与抗氧化能力,抵抗病原菌感染,保护肝脏,能促进鱼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寡糖-中草药复合物 免疫 抗病力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鲫肠道内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潜在益生菌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蒋启欢 叶应旺 +2 位作者 胡王 江河 陆剑锋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6,39,共6页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mm以上)的益生菌疑似株,并进行了耐热试验、耐酸试验和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筛选出最符合益生菌功能特性的菌株YJ-9。该菌株在90℃高温水浴30 min后相对存活率为1.51%,在pH3的液体培养基中4 h内相对存活率为8.37%,活菌数都保持在106 CFU/mL以上,并且可以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缓慢生长。在急性毒力实验中,10倍于实验剂量的菌株YJ-9对银鲫无毒,动物保护实验证明菌株YJ-9能有效增强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抵抗力,相对保护率达到80%。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J-9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饲用微生态制剂候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益生菌 抑菌 相对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峰 张丽 +2 位作者 周艳萍 刘军 刘立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的木聚糖酶,饲养初始体重6.71 g左右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研究了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kg、50 mg/kg、100 mg/kg和200 mg/kg的木聚糖酶,饲养初始体重6.71 g左右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56 d后,研究了木聚糖酶对异育银鲫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0 mg/kg木聚糖酶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大,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该组异育银鲫的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50 mg/kg和100 mg/kg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脾脏、肝胰脏、头肾SOD活性以及血清、头肾、脾脏溶菌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hibelio) 木聚糖酶 生长 SOD 溶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飞 何杰 +7 位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吴代武 周露阳 高敏敏 郁浓 张艳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3-5163,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 本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COS)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含正常豆油、氧化豆油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04%、0.06%的COS,共配制成8种试验饲料(CG、OO、CG-200、CG-400、CG-600、OO-200、OO-400、OO-600)。其中,以油脂原料为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CG)作为正对照组,以油脂原料为氧化豆油的未添加COS的饲料(OO)作为负对照组。将初始体重为(7.60±0.05) g的96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8组,每组设3个重复(网箱),每个重复40尾鱼,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 d。结果显示:与CG组相比,CG-200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升高了16.20%(P<0.05),CG-400和CG-600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 CG-2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86.84%(P <0.05),肠壁厚度增加了20.45%(P <0.05),肠皱襞宽度减少了12. 18%(P> 0. 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了6. 59%(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下降了16.94%(P>0.05); OO组SGR下降了8.10%(P <0.05),肠皱襞高度降低了17.81%(P<0.05),肠皱襞宽度增加了70.37%(P <0.05),肠壁厚度减少了30.33%(P>0.05),血清SOD活性下降了27.35%(P<0.05),血清MDA含量上升了25.72%(P<0.05)。与OO组比,OO-200、OO-400、OO-600组SGR升高不显著(P>0.05),其中OO-400组肠皱襞高度增加了18.89%(P<0.05),肠皱襞宽度降低了42.99%(P<0.05),肠壁厚度增加了38.35%(P>0.05),血清SOD活性上升了40.90%(P<0.05),血清M DA含量下降了16.20%(P>0.05)。OO-400组在SGR、肠道结构、血清SOD活性及M DA含量等指标上达到了与CG组相同的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根据结果得出:在含4%豆油的常规饲料中添加0.02%的COS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改善肠道结构,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氧化豆油会对异育鲫鱼的生长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该饲料中添加0.04%的COS可改善由氧化豆油引起的负面影响,使异育银鲫的健康程度达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壳寡糖 氧化油脂 肠道组织结构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6需求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锦林 朱晓鸣 +3 位作者 雷武 韩冬 杨云霞 解绶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4,共7页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的含量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as gibelio)(初始体重3.3 g)生长、饲料利用及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7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料中维生素B6的含量分别为0、1.11、3.29、5.41、12.7、13.3和27.3 mg/k...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的含量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as gibelio)(初始体重3.3 g)生长、饲料利用及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7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料中维生素B6的含量分别为0、1.11、3.29、5.41、12.7、13.3和27.3 mg/kg。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6会显著降低异育银鲫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蛋白质效率、存活率、肝体指数,但对摄食率没有显著影响。饲料中维生素B6的含量为12.70 mg/kg时,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GOT)活性最强,并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为5.41 mg/kg时,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GPT)活性显著提高。当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为12.7 mg/kg时,肝脏中维生素B6的沉积最高。通过折线法,根据特定生长率和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的关系,得出异育银鲫最大生长时饲料维生素B6的适宜含量为0.95 mg/kg;而以肝脏GOT和GPT活性为指标时,其饲料维生素B6的适宜含量分别为11.36和7.6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特定生长率 维生素B6需求量 谷丙转氨酶活性 谷草转氨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银鲫的受精生物学研究——天然雌核发育银鲫繁殖方式的讨论 被引量:23
11
作者 葛伟 单仕新 蒋一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7-10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同源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4种类型的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发育特征。初步揭示了天然雌核发育银鲫根据精子的来源不同而分别具有二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其在维持雌核发育银鲫种群生存,促使克隆分化等方面的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 本文研究了同源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4种类型的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发育特征。初步揭示了天然雌核发育银鲫根据精子的来源不同而分别具有二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其在维持雌核发育银鲫种群生存,促使克隆分化等方面的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受精 雌核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异育银鲫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吕富 潘鲁青 +1 位作者 王爱民 胡毅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研究了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 E′erqisi)从淡水向盐度1.5‰、3‰、6‰、9‰、12‰突变与适应过程中的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开始时,异育银鲫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外界盐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盐... 研究了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 E′erqisi)从淡水向盐度1.5‰、3‰、6‰、9‰、12‰突变与适应过程中的呼吸和氨氮排泄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开始时,异育银鲫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外界盐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盐度作用时间延长,耗氧率和排氨率升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并最终维持在稳定水平,但开始下降的时间和下降的幅度以及最终的稳定水平与外界盐度有关。盐度1.5‰和3‰处理组在作用12h时耗氧率升到最大值,此后下降,于第3天后保持在比淡水对照组略低的稳定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6‰和9‰处理组在作用到第3天后才开始缓慢下降,并分别于第10、15天时保持在显著高于淡水对照的稳定水平(P<0.05);盐度12‰处理组也在第3天后下降,到第10天后保持在比淡水对照组略低的稳定水平,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各盐度处理组的排氨率均在盐度作用24h时达到最大值,其中盐度1.5‰处理组的变化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均显著升高(P<0.05),并都于第10天时下降到稳定水平,其中盐度3‰处理组的稳定水平略低于对照组(P>0.05),盐度6‰、9‰、12‰处理组的稳定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水解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凡 陈昌福 +3 位作者 易建华 聂琴 胡骏鹏 李彪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4,共5页
为考察酵母水解物在异育银鲫饲料中作为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比例的酵母水解物配合豆粕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部分鱼粉,进行56 d的室外养殖试验,试验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试验分析了各试验组异育银... 为考察酵母水解物在异育银鲫饲料中作为蛋白源替代鱼粉蛋白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比例的酵母水解物配合豆粕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部分鱼粉,进行56 d的室外养殖试验,试验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异育银鲫。试验分析了各试验组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的酵母水解物(替代鱼粉比例达33.33%)时,较对照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提高了8.16%,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则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4.78%和9.43%(P<0.05),提高了机体免疫力。由此可见,酵母水解物可作为一种蛋白原料,配合豆粕部分替代异育银鲫饲料中的鱼粉,不会对异育银鲫的生长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水解物 鱼粉 异育银鲫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塘处理的不同水交换率对池塘水质及鲫鱼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晓莉 张世羊 +2 位作者 陶玲 李谷 袁林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89,共5页
构建了1套以生物塘为净化设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池塘鲫鱼放养密度与规格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水交换率(分别为5%、10%、15%)与未循环水的对照试验,探讨了基于此条件下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优化、养殖效果以及净化效率问题。结果表明,生物... 构建了1套以生物塘为净化设施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各池塘鲫鱼放养密度与规格相同,通过设置不同水交换率(分别为5%、10%、15%)与未循环水的对照试验,探讨了基于此条件下循环水养殖系统结构优化、养殖效果以及净化效率问题。结果表明,生物塘对养殖尾水中氨氮、TN、TP、PO43--P、BOD5、CODMn、和Chl-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0.8%、10.8%、27.1%、26.7%、31.3%、19.2%和37.7%,水质相对稳定,养殖尾水经生物塘处理后基本满足渔业用水要求,鱼体增重、养殖效益高于对照组。试验期间系统实现了污水0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塘 循环水养殖系统 水交换率 异育银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鲫鲤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云 刘少军 +3 位作者 易念 孙远东 张纯 王静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第二代(G2)产生的卵子经紫外线灭活的散鳞镜鲤精子的诱导,无需染色体加倍处理,可以发育成为雌核发育鲫鲤第三代(G3).描述了G3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雌核发育鲫鲤的卵为粘性卵,色素含量高,在(19±1)℃水温下,受精后7... 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第二代(G2)产生的卵子经紫外线灭活的散鳞镜鲤精子的诱导,无需染色体加倍处理,可以发育成为雌核发育鲫鲤第三代(G3).描述了G3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雌核发育鲫鲤的卵为粘性卵,色素含量高,在(19±1)℃水温下,受精后70 min第一次卵裂,原肠晚期统计受精率为37.36%,约89 h后,受精卵开始脱膜,约106.5 h后,胚体完全脱膜,最终统计孵化率为2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胚胎发育 鲫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S对银鲫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东 陈松林 +2 位作者 陈细华 邓文涛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0-122,共3页
采用草鱼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了一种生长抑素抑制剂(CHS)对银鲫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显示:CHS能以剂量依存的方式显著升高银鲫血清GH水平,其中100μg/g剂量升高血清GH水平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50μg/g的剂量.
关键词 银鲫 生长抑素抑制剂 生长激素 血清 C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和肌肉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富 胡毅 +1 位作者 黄金田 王爱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9,共4页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E′erqisi)对水环境盐度的适宜性。结果显示:1.5‰和3‰的水环境盐度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并可略微提高异育银鲫肌肉蛋...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E′erqisi)对水环境盐度的适宜性。结果显示:1.5‰和3‰的水环境盐度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并可略微提高异育银鲫肌肉蛋白的含量(P>0.05);而6‰、9‰和12‰的水环境盐度则会使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盐度愈高,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愈大;此外,6‰、9‰和12‰的水环境盐度还会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6‰盐度只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轻微下降(P>0.05),而9‰和12‰盐度则会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发生显著下降(P<0.05)。结论:3‰以下的水环境盐度适宜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而6‰以上的水环境盐度则不利于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E′erqisi) 盐度 血红蛋白 肌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饥饿后异育银鲫幼鱼的补偿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姚峰 甄恕其 杨严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共5页
在(28±1)℃水温条件下,以4种循环饥饿的投喂方式饲养初始体重为1.58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研究其补偿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每天投喂,为对照组,第二组投喂4 d后饥饿1 d,第三... 在(28±1)℃水温条件下,以4种循环饥饿的投喂方式饲养初始体重为1.58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研究其补偿生长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实验分为四组,第一组每天投喂,为对照组,第二组投喂4 d后饥饿1 d,第三组投喂2 d后饥饿1 d,第四组投喂1 d后饥饿1 d,4种方式分别以C、R1/4、R1/2和R1/1表示,试验持续60 d。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的实际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转化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导致3个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体重未赶上对照组,而且饥饿时间越长,体重增长率越低。鱼体的蛋白质、灰分含量未受到投喂方式的显著影响,干物质、脂肪和能量含量随饥饿时间增加显著下降;肥满度、肝体比、ATP酶、SOD酶活性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也随饥饿时间的增加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投喂率、投喂频率对鲫鱼生长性能及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琳 丁建中 +3 位作者 薛敏 吴秀峰 刘海燕 任泽林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研究相同配方成本下,不同加工工艺以及投喂策略对鲫鱼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采用配方相同的挤压熟化料和硬颗粒料饲养鲫鱼,投喂挤压熟化饲料相对于颗粒饲料,鲫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升高(P<0.05);增加投喂频率... 研究相同配方成本下,不同加工工艺以及投喂策略对鲫鱼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采用配方相同的挤压熟化料和硬颗粒料饲养鲫鱼,投喂挤压熟化饲料相对于颗粒饲料,鲫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升高(P<0.05);增加投喂频率可提高鲫鱼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并促进生长,但对挤压熟化饲料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饲料的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对于平均初重为(64.38±0.18)g的鲫鱼,投喂3.5%挤压熟化饲料,每天投喂6次可达到最大生长率,但2.0%投喂率,每天投喂6次的挤压熟化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挤压熟化 投喂频率 投喂率 生长性能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沉积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晓清 徐树德 +1 位作者 李小勤 冷向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98-1608,共11页
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沉积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5%的正对照饲料和磷酸二氢钙含量分别为1.0%、0.5%的负对照饲料,在含1.0%磷酸二氢钙... 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沉积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5%的正对照饲料和磷酸二氢钙含量分别为1.0%、0.5%的负对照饲料,在含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分别添加400、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含0.5%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400 IU/kg中性植酸酶,共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39.0±3.0)g的异育银鲫10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鱼。结果显示:在不添加中性植酸酶的情况下,随磷酸二氢钙添加量增加,鱼体增重率,干物质、磷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灰分沉积率,全鱼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含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800 IU/kg中性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增重率(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灰分和磷沉积率,干物质和磷表观消化率,全鱼磷含量,椎骨钙含量及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ALP活性(P<0.05);在含0.5%、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400 IU/kg中性植酸酶均显著提高了磷表观消化率和磷沉积率(P<0.05);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0%的饲料中添加800 IU/kg中性植酸酶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和磷的表观消化率,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底物充足条件下可代替0.5%磷酸二氢钙的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植酸酶 异育银鲫 磷表观消化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