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地质基座的内涵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元春 卢新明 +3 位作者 刘建功 赵家巍 李静 王毅颖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
绿色智能开采是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和绿色矿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地质数据信息又是煤矿绿色智能开采的基础。提出了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地质基座概念,对地质基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核心是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利用先进的地质... 绿色智能开采是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和绿色矿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而地质数据信息又是煤矿绿色智能开采的基础。提出了煤矿绿色智能开采地质基座概念,对地质基座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核心是对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利用先进的地质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实现井上下各种精细地质体模型的构建与动态更新,并融合井下灾害相关监测数据,动态构建井下隐蔽属性地质模型,实现地质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及预测预警等,为煤矿的绿色智能设计、地质保障、精准开采及地质灾害防控预警提供地质基座。此外,对构建地质基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通过应用实例展现了地质基座的实现过程,同时总结了地质基座目前依然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基座 多源数据 融合分析 动态更新 智能设计 地质保障 精准开采 灾害预警 智能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地质保障系统的煤层赋存条件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高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146,共12页
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对于矿井采掘设计和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但目前的分析内容以地质构造、底板水害、瓦斯赋存情况等单项特征为主,缺乏数据融合、精准分析和综合分析手段。为了弥补现有分析方法的缺陷与地质属性分析短板,依... 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对于矿井采掘设计和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但目前的分析内容以地质构造、底板水害、瓦斯赋存情况等单项特征为主,缺乏数据融合、精准分析和综合分析手段。为了弥补现有分析方法的缺陷与地质属性分析短板,依托三维可视化平台,基于透明地质保障系统构建的煤层、地层、构造几何模型,以及煤质、岩石力学、水文地质、瓦斯地质属性模型,运用三角网细分、模型融合、属性插值、空间查询等手段,探究煤层地质模型的网格细分、空间分析与属性分析方法,实现对煤层厚度、倾角、埋深等赋存状态,以及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等开采条件的分析,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和灾害分析提供更精准地质信息。该技术在神东矿区13个煤矿14对矿井进行了实践应用和分析论证,为煤矿采矿设计、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提供更科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地质 多源数据融合 高精度地质模型 煤层赋存分析 隐蔽致灾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矿井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逄焕东 姜福兴 张兴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8-61,共4页
煤矿中发生的岩爆、煤和瓦斯突出、出水等地质灾害 ,与岩体中的微地震现象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介绍了微观尺度下声发射的力学机理。其次通过对微地震现象的定位和一些参数如频率、能量、分维数等的分析 ,说明了它们在灾害预报中的作用... 煤矿中发生的岩爆、煤和瓦斯突出、出水等地质灾害 ,与岩体中的微地震现象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介绍了微观尺度下声发射的力学机理。其次通过对微地震现象的定位和一些参数如频率、能量、分维数等的分析 ,说明了它们在灾害预报中的作用。已有的观测结果表明 ,频率的降低、大能量事件发生和分维数的减少都预示着地质灾害即将发生 ;然后归纳了采矿活动导致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微震的力学机理 ,可分为高垂直应力、低侧压 ,高侧压、低垂直应力等 4种剪切类型 ;最后介绍了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CSIRO)与我国的兴隆庄煤矿进行的微地震方面的研究与合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灾害 微地震监测 瓦斯突出 兴隆庄煤矿 力学机理 岩爆 采矿活动 地质灾害 微震 微观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时空信息崩滑坡灾害监测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何伟 张伦宁 +4 位作者 曾露 赵清 余国新 竺科英 李柯欣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共7页
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爆发频率高,多年来崩滑坡、泥石流等高危险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地质灾害及时预警一直是我国在应急方面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北斗、GPS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组网,GNSS技术逐渐成为... 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爆发频率高,多年来崩滑坡、泥石流等高危险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地质灾害及时预警一直是我国在应急方面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北斗、GPS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组网,GNSS技术逐渐成为当前提供时空位置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数据实时性、设备低功耗、搭建便捷化等特性,成为解决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的理想技术手段。本文利用BDS+GPS+GLONASS时空信息数据,构建了面向地质灾害监测的中长基线毫米级精度的崩滑坡监测解算方法,确定了双差观测的载波相位解算模型。最后在重庆新浦区域展开试验应用,实现了基于高精度时空信息的毫米级滑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为预计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数据支持,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时空信息 形变监测 中长基线 精密定位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地质环境状况及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徐志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02,共6页
四川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对5770个已知地质灾害点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四川省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和特征,建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评判模型,并对全... 四川省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通过对5770个已知地质灾害点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四川省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和特征,建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评判模型,并对全省地质灾害发育强度、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提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框架体系及措施,为全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在景谷县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应用
6
作者 牛宗硕 孙新辉 朱广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5期357-360,共4页
选择SPOT-6卫星高精度遥感影像,以人类工程活动区域为解译范围,以RGB彩色合成图像作为解译的标准图像,经图像校正与增强、图像融合与图层叠加处理后,对景谷县自然地质环境、人类工程建筑等地理要素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 选择SPOT-6卫星高精度遥感影像,以人类工程活动区域为解译范围,以RGB彩色合成图像作为解译的标准图像,经图像校正与增强、图像融合与图层叠加处理后,对景谷县自然地质环境、人类工程建筑等地理要素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了遥感解译。结果表明,景谷县3大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山体陡峭区域,主要受植被破坏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 遥感解译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