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车路协同的地理信息时空逻辑设计
1
作者 冯佳 邢翀 +1 位作者 晏松 戴帅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184,共5页
车路协同体系关键环节即实现车辆、道路与规则之间的逻辑交互关系。针对传统交通环境下车辆管控不精细、交通规则监督覆盖不全面情况,为实现一般交通环境下交通行为全过程监管,本文基于GNSS和RTK的数字交通要素构建方式,提出交通时空数... 车路协同体系关键环节即实现车辆、道路与规则之间的逻辑交互关系。针对传统交通环境下车辆管控不精细、交通规则监督覆盖不全面情况,为实现一般交通环境下交通行为全过程监管,本文基于GNSS和RTK的数字交通要素构建方式,提出交通时空数字阵列(TSDA)概念,设计数字交通规则的时空实现。以分米级精度实现了空间交通地理网创建,在车速识别、逆行判定、信号规则和车型监管4个规则范围内进行了多场景试验,并在高精电子地图中进行违法行为轨迹标注。结果表明,场景1中识别出预设超速违法行为;场景2中识别出预设车速与未按信号指示行驶行为;场景3中识别出预设未按信号指示行驶行为及部分逆行情况;场景4中识别出预设车型闯禁行、未按信号指示行驶行为及逆行情况。所预设的违法行为均被准确捕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违法识别 时空数据逻辑 交通地理信息 数字交管 高精度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GIS-T构建方法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张欣环 晏克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4-18,共5页
构建城市区域交通网络是进行区域交通规划的基础,区域交通线网数据种类繁多,其存储、显示、管理过程复杂。运用GIS-T技术辅助建立的交通网络层次清晰,直观性强且易于操作。结合长沙洋湖垸区域案例探讨了基于GIS-T的交通网络系统的构建方... 构建城市区域交通网络是进行区域交通规划的基础,区域交通线网数据种类繁多,其存储、显示、管理过程复杂。运用GIS-T技术辅助建立的交通网络层次清晰,直观性强且易于操作。结合长沙洋湖垸区域案例探讨了基于GIS-T的交通网络系统的构建方法,通过矢量图形和数据库相结合实现了区域网络编辑和属性数据处理的可视化,在TransCAD仿真平台上实现了网络数据的可视化输入、编辑及方案优化。借助GIS-T可以及时更新区域交通网络信息,为区域交通网络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准确、完备的测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 区域交通网络 网络描述和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英杰 贾利民 +1 位作者 秦勇 王东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8,共6页
从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工务、电务、信号、行车管理、勘测设计、铁路客货运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器、客车及车站旅客实时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对国内外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现状作综述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铁路... 从铁路基础设施管理、工务、电务、信号、行车管理、勘测设计、铁路客货运电子商务、模拟训练器、客车及车站旅客实时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对国内外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现状作综述 ;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借鉴意义 ,展望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 (RGIS)建设前景。指出在铁路信息化过程中 ,如果没有全路范围内的统一规划 ,将给全路范围的信息共享造成障碍 ,组建我国RGIS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把RGIS建设成高质量、高效率、可视化、全路统一的综合软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 应用 智能运输系统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框架体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贾利民 王英杰 秦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阐述全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研究RGIS系统在铁路信息化中的定位,认为铁路信息化是一个分层次的模型,RGIS系统是所有信息应用子系统的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是铁路信息化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 阐述全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研究RGIS系统在铁路信息化中的定位,认为铁路信息化是一个分层次的模型,RGIS系统是所有信息应用子系统的基础设施和共享平台,是铁路信息化其他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对RGIS系统的框架体系进行研究与设计,提出了一个分层次、多要素综合的网络信息系统架构,并根据铁路行业信息与应用的异域、异构、分布等特性,分别从数据库、共享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管理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用于指导整个RGIS建设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IS 框架体系 地理信息系统 铁路 智能运输系统 共享平台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土地利用预测模型研究——以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 County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健 章立辉 +2 位作者 彭春露 彭仲仁 徐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92,118,共9页
长期以来,作为城市规划研究热点,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脱节.近年来,该状况逐渐得到改观,研究人员开始将交通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方式相联系.本研究主要模拟给定城市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过程,帮助正确认识及处理... 长期以来,作为城市规划研究热点,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脱节.近年来,该状况逐渐得到改观,研究人员开始将交通规划与城市用地布局方式相联系.本研究主要模拟给定城市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过程,帮助正确认识及处理城市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针对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 County 1990年与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利用元胞自动机(CA)在微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动态模型来实现海量数据的获取、储存以及更新.同时,借助MatLAB软件的数学计算能力,开发出基于逻辑回归的元胞自动机土地预测模型.基于实际土地利用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充分利用元胞自动机的特点及优势,合理考虑土地利用系统中时空变量的复杂性,结果可靠,为正确理解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土地利用 元胞自动机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洪县车门乡稻麦秸秆收储设施选址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雪 常志州 +1 位作者 王效华 张恒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50-255,共6页
科学的选址可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收储点的秸秆收储量,增加收储设施的利用效率,促进秸秆设施的可持续利用。该文基于GIS的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方法,通过秸秆资源调查获得泗洪县车门乡的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情况,调查其农田道路情况,得出... 科学的选址可有效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收储点的秸秆收储量,增加收储设施的利用效率,促进秸秆设施的可持续利用。该文基于GIS的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方法,通过秸秆资源调查获得泗洪县车门乡的秸秆资源量及其分布情况,调查其农田道路情况,得出车门乡5个秸秆收储设施点的收储量和分布位置,并通过试验和调查获得秸秆运输车辆类型、油耗成本,分析出各收储设施点运输成本,其中,陈楼点稻麦收储总量5 728 t,总运输成本71 685元;大刘点4 703 t,66 707元;车门点4 328 t,65 264元;岗朱点2 076 t,22 642元;团结点2 590 t,27 594元,总收储量约占全乡秸秆产量的70%。该文为未来该乡完成秸秆物流网络规划提供参考性意见,也为其他地区收储站设施选址提供一个较为完整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GIS 物流 设施选址 运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中道路数据的空间逻辑描述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春 姚连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6-351,共6页
道路数据是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中主要研究的数据 ,也是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 (ITS)建立数据框架的基础数据 .据此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从逻辑描述方案的角度探讨道路数据的空间逻辑描述、属性描述和整体逻辑关系 ,以提供恰当的道路... 道路数据是车载导航电子地图中主要研究的数据 ,也是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 (ITS)建立数据框架的基础数据 .据此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从逻辑描述方案的角度探讨道路数据的空间逻辑描述、属性描述和整体逻辑关系 ,以提供恰当的道路逻辑描述方案来建立道路空间数据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道路数据 空间数据库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 空间逻辑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线性参照系统数据模型 被引量:19
8
作者 童小华 杨东援 刘大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0-415,共6页
提出了用于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系统 (GIS T)的一种新的线性参照数据模型 .在分析了线性参照系统概念模型的基础上 ,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即基于道路几何特征的线性参照基准模型和基于道路曲线要素的动态分段模型 .同时 ,以实例... 提出了用于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系统 (GIS T)的一种新的线性参照数据模型 .在分析了线性参照系统概念模型的基础上 ,对其中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即基于道路几何特征的线性参照基准模型和基于道路曲线要素的动态分段模型 .同时 ,以实例说明该模型在G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参照系统 线性参照基准 动态分段 平差模型 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模型 事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技术在城市交通状况实时检测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筱菁 孟庆春 +4 位作者 魏振钢 魏天滨 王旭柱 郭忠文 丁鹏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5-481,共7页
该文介绍 1种检测城市交通状况的新方法。在利用 GPS对车辆的定位与导航的基础上 ,进一步利用 GPS提供的即时速度和准确的时间信息 ,通过数学建模 ,得到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行程时间、车道占有率等一系列重要交通状况信息 ,以实现交通... 该文介绍 1种检测城市交通状况的新方法。在利用 GPS对车辆的定位与导航的基础上 ,进一步利用 GPS提供的即时速度和准确的时间信息 ,通过数学建模 ,得到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行程时间、车道占有率等一系列重要交通状况信息 ,以实现交通状况的实时检测 ,为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实现提供必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交通状况 智能交通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GP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铁路框架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史天运 王英杰 李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6期29-33,共5页
数字铁路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化、信息集成等技术,研究中国铁路基础设施、移动装备及铁路环境的数字化,实现铁路服务资源和运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直观展示的新一代铁路信... 数字铁路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信息系统、物联网、虚拟化、信息集成等技术,研究中国铁路基础设施、移动装备及铁路环境的数字化,实现铁路服务资源和运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和直观展示的新一代铁路信息系统.它是在现有铁路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改造和完善,对于提升铁路管理、服务的水平和形象,保证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数字铁路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铁路总体框架和标准体系,并对其中铁路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对于建设数字铁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数字铁路 信息共享 框架体系 地理信息系统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映梅 姚宇 张炳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232-236,共5页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对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需求,提出了遵循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方案,并对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交换、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的共...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对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需求,提出了遵循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交通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方案,并对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数据交换、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实现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利用,为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系统提供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功能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 地理信息 共享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与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结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立松 张佳宝 +1 位作者 程心俊 杜恩昊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6-182,共7页
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壤溶质模型研究而言 ,使用者的要求与GIS所能提供的功能之间 ,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土壤中水分及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的深入 ,一方... 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壤溶质模型研究而言 ,使用者的要求与GIS所能提供的功能之间 ,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出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土壤中水分及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土壤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的深入 ,一方面由于田间土壤特性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 ;另一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 ,往往溶质运移的宏观特征而非微观特征 ,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将溶质运移模型与GIS技术结合 ,定量研究空间尺度的溶质运移 ,成为溶质运移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GIS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将GIS与溶质运移模型相结合 ,或者进一步 ,以GIS理论和技术为基础 ,建立基于GIS的溶质运移模型 ,将对溶质运移的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做出更深入和准确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理信息系统 溶质运移模型 GIS 空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ITS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和生 张毅 +1 位作者 张大力 胡东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3期33-37,共5页
在介绍GIS、GIS-T的概念、GIS在ITS的作用、GIS系统结构发展的基础上确定采用B/S结构设计GIS,并设计了GIS的功能: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系统维护与刷新;设计了GIS-T的应用界面,这样的设计是合理和可行的,并已经用于兰州市ITS... 在介绍GIS、GIS-T的概念、GIS在ITS的作用、GIS系统结构发展的基础上确定采用B/S结构设计GIS,并设计了GIS的功能: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系统维护与刷新;设计了GIS-T的应用界面,这样的设计是合理和可行的,并已经用于兰州市ITS的建设中.文中最后还列举了GIS-T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ITS 地理信息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系统结构 数据库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INU/DM组合定位导航技术在ITS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飞舟 Basharat Mahmood Khawaja +1 位作者 范跃祖 孙先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9-302,共4页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 (ITS ,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的基本思想 ,阐述了GPS/INU/DM (GlobalPositioningSystem/InertialNavigationUnit/DigitalMap)组合定位导航技术在ITS中的应用 ,以及提高组合定位导航精度及可靠性的几种技术措...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 (ITS ,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的基本思想 ,阐述了GPS/INU/DM (GlobalPositioningSystem/InertialNavigationUnit/DigitalMap)组合定位导航技术在ITS中的应用 ,以及提高组合定位导航精度及可靠性的几种技术措施 .该组合定位导航是将卫星定位技术、惯性导航定位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技术 ,具有全方位、全天候、防遮挡的功能 .ITS中利用组合导航技术可实现道路交通管理“自动化”、车辆行驶“智能化”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应用前景广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地面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 GIS GPS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城市公交车路网可达性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红波 郭敏 杨肖肖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7,共8页
针对城市地表空间异质性和交通可达性测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网络分析和距离成本加权算法,研究城市公交车路网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可达性.利用网络拓扑模型构建汉中市道路节点-链路网络... 针对城市地表空间异质性和交通可达性测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网络分析和距离成本加权算法,研究城市公交车路网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可达性.利用网络拓扑模型构建汉中市道路节点-链路网络;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TFCA),考虑社区单元人口、公共设施、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约束成本,分析城市公交车网络覆盖区域的距离可达性、时间可达性和综合可达性.结果表明:汉中市公交车网络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值,由中心城区向主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依次减弱.中心城区和主城区的公交车网络的可达时间小于20 min,可达距离小于5 km;市远郊区和偏远乡镇的公交车可达时间大于50 min,可达距离大于10 km.未考虑公交路线之间的闭合和站点优化问题,市远郊区的公交车覆盖区域的时间和距离可达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网络 地理信息系统 可达性 距离成本 时间成本 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面公交线网调整方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强 王运静 周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2期27-33,共7页
在北京市实施公交改革、推动公共交通发展的背景下,以对北京市2006年初的地面公共交通线网评价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线路重复系数、非直线系数、站点密度、平均站距、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对截至2007年... 在北京市实施公交改革、推动公共交通发展的背景下,以对北京市2006年初的地面公共交通线网评价为基础,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线路重复系数、非直线系数、站点密度、平均站距、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对截至2007年8月已完成的五批大规模地面公交线网调整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前地面公共交通线网的总体特征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实施公交线网优化方案、提高公交运行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线网调整 效果分析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交通信息Web对外发布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超 贾元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4年第3期33-36,59,共5页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中所采用的有限的交通信息发布手段,在对外发布的信息内容和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的思想,对目前国内刚刚起步的,将互联网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结合来对外发布交通信息的信息发布系... 针对目前智能交通系统中所采用的有限的交通信息发布手段,在对外发布的信息内容和数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的思想,对目前国内刚刚起步的,将互联网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结合来对外发布交通信息的信息发布系统的基本原理、可行应用、一般系统构架等进行了研究。指出运用互联网可以提供相当大量的信息服务,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能够处理、查询、分析、显示各种静态与动态的交通信息,二者的结合是交通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并特别通过一个实际系统探讨了一种当前经济可行系统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交通信息 对外发布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网络 信息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公共交通信息管理体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飞舟 杨东凯 +1 位作者 范跃祖 孙先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5-388,共4页
介绍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研究开发所涉及的内容 ,详细阐述了公共交通信息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动态管理 .公共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可以加强道路、车辆、驾驶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联系 ,使得管理... 介绍了我国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s)研究开发所涉及的内容 ,详细阐述了公共交通信息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动态管理 .公共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 ,可以加强道路、车辆、驾驶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联系 ,使得管理人员对公共交通情况了如指掌 ,有效地解决道路交通拥塞现象 ,有利于调度车辆和管理交通 ,从而实现公共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以确保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信息管理体系 智能交通系统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船舶污染事故高风险区域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俊松 熊德琪 廖国祥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89,共5页
识别船舶污染事故高风险区域是制定有效防治污染事故对策,降低事故风险的基础。采用风险评估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出评估单位区域船舶污染事故风险的运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实现对渤海海域船舶污染事故高风险区域的定量评估。... 识别船舶污染事故高风险区域是制定有效防治污染事故对策,降低事故风险的基础。采用风险评估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出评估单位区域船舶污染事故风险的运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实现对渤海海域船舶污染事故高风险区域的定量评估。该海域的4个高风险区域是:老铁山水道周边海域、大连港周边海域、长山水道至天津港航线周边海域、成山头水道至渤海海峡航线周边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 污染事故 风险 评估 港口 通航水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及事故应急系统探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定邦 程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9-73,共5页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自动监测等技术的集成,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的优势,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及事故应急系统。该系统由基于GPS技术的“运输车辆管理”、基于自动监测技术的“事故自动报警”、基于扩...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自动监测等技术的集成,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的优势,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及事故应急系统。该系统由基于GPS技术的“运输车辆管理”、基于自动监测技术的“事故自动报警”、基于扩散数学模型和GIS技术的“泄漏模拟分析”、基于专家系统的“事故应急救援”以及基于Web技术“信息发布及数据维护”等5个子系统组成,通过集成各子系统实现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自动报警,避免因人为因素而贻误救援时间,同时通过现场信息数据分析做出最有效的救援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危险化学品运输 应急救援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