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ovel genetic loci that modify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responses to clopidogrel
1
作者 ZHONG Wan-ping WU Hong +14 位作者 CHEN Ji-yan Li Xin-xin LIN Hao-ming ZHANG Bin ZHANG Zhi-wei MA Dun-liang SUN Shuo LI Han-ping MAI Li-ping HE Gou-dong WANG Xi-pei LEI He-ping TANG Lan LIU Shu-wen ZHONG Shi-lo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7-1048,共2页
OBJECTIVE Genetic variants in the pharmacokinetic(PK)mechanism are the main underlying factors that modify the antiplatelet efficacy of clopidogrel.Hence,joint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nts that modify pharmacodynamic(... OBJECTIVE Genetic variants in the pharmacokinetic(PK)mechanism are the main underlying factors that modify the antiplatelet efficacy of clopidogrel.Hence,joint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nts that modify pharmacodynamic(PD)and PK responses to clopidogrel should be effective for identifying the genetic variants affecting the antiplatelet response to the drug.METHODS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new genetic loci that modify PD responses to clopidogrel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H4 in 115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RESULTS We identified novel variants in two transporter genes(rs12456693 in SLC14A2 and rs2487032 in ABCA1)and in N6AMT1(rs2254638)associated with clopidogrel-treated P2Y12reaction unit(PRU)and plasma H4 concentration.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s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and PK parameters of clopidogrel and H4 were observed in 31 additional CHD patients(P<0.05).The new variants,together with CYP2C19*2 and clinical factors,dramatically improved the predictability of PRU variability to 37.7%compared with the published value of approximately 20%.The function of these SNPs on the activation of clopidogrel was validated in 32 liver S9 fractions,and the N6AMT1 rs2254638 T variant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formation of H4(P=0.0386).Meanwhile,N6AMT1 rs2254638 was further identified to exert a marginal risk effect for MACE in an independent CHD patient cohort(OR:1.428,95%CI:0.978-2.086,P=0.0653,FDR=0.4726).In conclusion,we systematically identified new genetic variants as risk factors for the reduced efficacy of clopidogrel.CONCLUSION Our study findings enhanc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bsorption and metabolic mechanisms that influence PD responses to clopidogre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PIDOGREL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N6AM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GWAS和WGCNA挖掘油菜种子次生休眠候选基因
2
作者 刘福霞 刘磊 +10 位作者 白姝雯 古炫炫 吴桂琴 王旭 于文庚 李伟强 谷玉娟 孙慧 丁福全 吴德鹏 赵祥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15,共15页
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以及自生苗繁衍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油菜的生产安全。为定位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位点,以10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作为研究群体,采用油菜90 K芯片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29968个高质量的... 次生休眠特性是油菜地下种子库长期存在以及自生苗繁衍的重要原因,直接影响油菜的生产安全。为定位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位点,以10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作为研究群体,采用油菜90 K芯片对自然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共获得29968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3年次生休眠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共定位到24个与油菜次生休眠显著相关的位点。同时,基于次生休眠特性差异显著的两份材料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两种策略,共鉴定到52个油菜种子次生休眠候选基因,为加速甘蓝型油菜种子次生休眠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次生休眠 自然群体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AS的哺乳仔猪抗腹泻候选基因筛选及通路研究
3
作者 黄睿 陈栋 +6 位作者 赵真坚 申琦 崔晟頔 王俊戈 陈子旸 吴平先 唐国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9-247,共9页
为研究哺乳仔猪抗腹泻的遗传因素和通路,通过对640头腹泻仔猪进行采样和统计分析,选取其中600个样本,包括大白猪453头、长白猪105头和杜洛克猪42头进行低深度重测序(1×),对测序结果质控后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 为研究哺乳仔猪抗腹泻的遗传因素和通路,通过对640头腹泻仔猪进行采样和统计分析,选取其中600个样本,包括大白猪453头、长白猪105头和杜洛克猪42头进行低深度重测序(1×),对测序结果质控后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分别筛选出42个和107个显著SNPs,这些位点上下游20 kb区域分别涉及32个和82个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终分别确定了6个(PLA2G4A、C1RL、PTPN6、C1R、PPP1R12A和GRID2)和8个(DAPK1、TMC8、ITM2C、CHMP4B、CAST、PDE4D、HSPA4和GRID2)可能与哺乳仔猪腹泻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其中GRID2在大白猪和长白猪中同时被筛选到。结果表明,仔猪腹泻性状候选基因与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屏障和物质的跨膜运输相关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仔猪 gwas 腹泻 抗腹泻 基因 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果肉硬度性状GWAS分析
4
作者 朱婉婷 李江峰 +4 位作者 詹倩如 耍振阳 朱迎春 郭艳霞 骆翔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9-992,共14页
[目的]甜瓜作为重要的全球性果蔬作物,果肉硬度等品质性状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旨在分析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定位果肉硬度相关基因。[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92份全球各地的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分析,构建了一个大... [目的]甜瓜作为重要的全球性果蔬作物,果肉硬度等品质性状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旨在分析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定位果肉硬度相关基因。[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92份全球各地的甜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分析,构建了一个大规模遗传变异图谱,并结合果肉硬度性状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及单倍型分析。[结果]甜瓜种质群体可以分为地方品种(Pop1)和栽培品种(Pop2)两个主要分支,这两类品种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GWAS分析表明,在甜瓜8号染色体上存在与果肉硬度显著相关的SNP位点,该区域涉及多个细胞壁合成和重塑相关的候选基因,如肌醇单磷酸酶(MELO3C007440.2)和核苷酸-糖转运蛋白(MELO3C007449.2)等。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果胶及细胞壁多糖的合成和重塑,从而影响果肉硬度。单倍型分析进一步揭示,硬质果肉与hap001单倍型密切相关,而软质或脆性果肉则与hap004单倍型显著关联。[结论]研究分析了新疆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定位了甜瓜果肉硬度的候选基因,发掘了与果肉硬度相关的单倍型,为甜瓜果肉硬度及其他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并为甜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果肉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WAS和QTL联合分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学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蔚然 王森楠(综述) +1 位作者 李志清 张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1-655,共5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严重危害老年人视觉健康,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MD发病率持续上升,探究其遗传学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鉴定出大量与AM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多数位于非编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严重危害老年人视觉健康,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MD发病率持续上升,探究其遗传学发病机制至关重要。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已鉴定出大量与AMD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但多数位于非编码区,功能机制不明。通过揭示遗传变异对基因表达、蛋白质水平和代谢物丰度的调控作用,为解析GWAS发现的非编码变异的功能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结合数量性状位点(QTL)可有效解释GWAS数据,同时可增大发现有统计学意义遗传变异位点的可能性。本综述总结了GWAS联合QTL数据的分析、整合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基因变异对AMD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为寻找AMD的有效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数量性状位点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WAS和DNA甲基化共定位鉴定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晟頔 王凯 +9 位作者 赵真坚 陈栋 申琦 余杨 王俊戈 陈子旸 禹世欣 陈佳苗 王翔枫 唐国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5-1957,共13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肉质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使用基于基因型填充的测序数据进行了GWAS分析并与之前的发表的EWAS结果进行共定位分析。该研究发现了515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的SNPs位点和4 134个达建议显著阈值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共涉及40...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肉质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使用基于基因型填充的测序数据进行了GWAS分析并与之前的发表的EWAS结果进行共定位分析。该研究发现了515个全基因组水平显著的SNPs位点和4 134个达建议显著阈值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共涉及406个基因,其中包括26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最终确定了6个可能与肉质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同时,与EWAS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有12个显著的CpG位点与显著SNP位点存在重叠。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为改善猪肉品质的育种工作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S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沪香F2”自交群体产量等性状的GWAS分析
7
作者 杨沁閻 李巧珍 +3 位作者 向泉桔 尚晓冬 章炉军 辜运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0-1289,I0005,I0006,共12页
【目的】为有效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提高香菇产量,挖掘定位SNP位点与候选基因。【方法】以“沪香F2”自交后代的100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供试菌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结合... 【目的】为有效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技术提高香菇产量,挖掘定位SNP位点与候选基因。【方法】以“沪香F2”自交后代的100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供试菌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结合在栽培过程中统计的子实体产量相关性状表型数据,开展单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定位到产量性状相关的主效区间位于1号染色体2585129~4051693区段,共有1306个显著SNP位点;定位到与菇蕾性状中一潮平均蕾数关联的29个SNP显著位点,与一潮现蕾天数性状关联的199个SNP显著位点;定位到与菌棒品质性状中的软硬度性状关联的109个SNP显著位点,与转色性状关联的29个SNP显著位点;筛选到与产量性状相关的12个候选基因,与菇蕾性状相关的10个候选基因,与菌棒品质性状相关的2个候选基因。【结论】首次利用GWAS分析香菇单亲本群体,为改良香菇产量提供有效的候选分子标记,有利后续分子辅助育种开展,同时为后续功能基因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子实体 农艺性状 gwas SNP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别猪腹股沟/阴囊疝易感基因 被引量:3
8
作者 阮国荣 龙毅 +11 位作者 宿英 张志燕 肖石军 廖信军 艾华水 杨斌 邓政 辛文水 唐建红 任军 丁能水 黄路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75-1783,共9页
旨在鉴别猪腹股沟/阴囊疝的易感基因并探寻其发病机理,本研究对源于纯种长白和大白2个西方商业猪种220个腹股沟/阴囊疝三联体核心家系群(包含237个患病个体)的734个样本,利用Illumina猪60KSNP芯片进行扫描和基因分型,通过基于SNP的病例... 旨在鉴别猪腹股沟/阴囊疝的易感基因并探寻其发病机理,本研究对源于纯种长白和大白2个西方商业猪种220个腹股沟/阴囊疝三联体核心家系群(包含237个患病个体)的734个样本,利用Illumina猪60KSNP芯片进行扫描和基因分型,通过基于SNP的病例-对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在SSC1上19.31~19.59 Mb区域内的4个SNPs标记以及SSC7上17.05Mb处有1个SNP标记与猪腹股沟/阴囊疝呈显著相关。其中,SSC1上的易感区域内存在1个位置候选基因编码糖醛基-2-磺基转移酶(UST),该酶所调控的硫酸皮肤素粘多糖,其代谢紊乱可引起人类伴发各种疝气的粘多糖症;而SSC7上易感位点位于编码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调节亚单位相关蛋白1类似物1的CDKAL1基因内,推测该基因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影响疝气发生。但在扩大群体至1 134个个体(包含367个腹股沟/阴囊疝患病个体)后仅位于CDKAL1基因中的MARC0077275位点在TDT分析中得到重复验证。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大规模家系群体中的TDT验证分析初步鉴定了猪腹股沟/阴囊疝的易感位点和2个位置功能候选基因:UST和CDKAL1,该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腹股沟/阴囊疝的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阴囊疝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易感基因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的GWAS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澎 刘娟 +5 位作者 陈广凤 赵子彤 杨艺 李向阳 唐晓珍 田纪春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6-32,44,共8页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检测到276个馒头色泽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其中23个...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 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馒头色泽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检测到276个馒头色泽性状显著关联位点,其中23个极显著(P <0. 000 1)关联位点,30个高遗传贡献率位点(R^2>10%),9个位点在2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中的13条。检测到23个与馒头质构性状存在显著关联的多效性位点,分布于小麦的15条染色体,本研究所得到的这些标记为结合分子育种技术改良馒头用小麦品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质构 色泽 单核苷酸多态性 gw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WAS在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雨晗 李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7-621,共5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疾病,其发病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可在全基因组范围筛查疾病相关的序列变异的新型群体关联研究方法.近年来,采用G...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疾病,其发病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可在全基因组范围筛查疾病相关的序列变异的新型群体关联研究方法.近年来,采用GWAS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meta分析,已分别在TCF7L2、HHEX-IDE、SLC30A8、CDKAL1、CDKN2A-CDKN2B、IGF2BP2、NOTCH2、CDC123-CAMK1D、ADAMTS9、THADA、TSPAN8-LGR5、JAZF1等12个基因区域鉴定出多个T2D相关的多态位点.已有的研究提示,上述多个基因可能在胰岛β细胞发育和功能维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集中介绍了GWAS的原理及其在T2D研究中的优势;回顾了GWAS在T2D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并对运用GWAS在T2D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全基因关联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子含油量GWAS分析及位点整合系统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大勇 崔艺馨 +3 位作者 梅家琴 汤青林 李加纳 钱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1-1319,共9页
含油量是油菜最重要的性状之一,目前已有较多的油菜种子含油量定位研究,然而各研究系统相对独立,群体与标记的差别使得难以比较不同研究结果。本研究连续4年种植了一个含308份材料的油菜自然群体,结合60K SNP芯片数据对种子含油量进行... 含油量是油菜最重要的性状之一,目前已有较多的油菜种子含油量定位研究,然而各研究系统相对独立,群体与标记的差别使得难以比较不同研究结果。本研究连续4年种植了一个含308份材料的油菜自然群体,结合60K SNP芯片数据对种子含油量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并将所鉴定的显著位点与早前2个自然群体及10个分离群体鉴定到的位点进行全基因组比较与整合。结果显示,通过GWAS共检测到8个与种子含油量显著关联的位点,单个位点解释的表型变异度为3.22%~5.13%;结合其他12个群体的定位结果,共获得193个油菜含油量整合位点,分布于油菜的所有19条染色体,A亚基因组平均每条染色体有13个位点,显著高于C亚基因组(7个)。对不同群体鉴定结果的比较发现,7个整合区间能在至少3个群体中被检测到,均位于A亚基因组染色体(A01、A02、A03、A06、A08、A09和A10)上,其中有3个与C亚基因组上的区间存在同源性,在这3个区间中共鉴定到26个已知的油脂代谢相关基因。本研究将193个位点锚定到法国公布的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构建了一个可视的油菜种子含油量位点全基因组整合系统,可为油菜种子含油量重要位点的确定提供帮助,并为制定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育种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子含油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QTL 整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低聚糖优异种质鉴定及GWAS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岩哲 熊雅文 +8 位作者 许亚男 唐威 张红梅 张威 刘晓庆 王琼 许文静 张群 陈华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0-789,共10页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其中低聚糖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大范围的鉴定评价并筛选大豆低聚糖特异种质具有重要的育种意义。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测量了包含264...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其中低聚糖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能,大范围的鉴定评价并筛选大豆低聚糖特异种质具有重要的育种意义。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测量了包含264份大豆材料的自然群体的蔗糖含量、棉子糖含量、水苏糖含量以及总低聚糖含量。结果表明3种低聚糖中蔗糖占总低聚糖的比例最高,棉子糖占比最低,海南三亚和江苏南京两个环境下大豆的总低聚糖含量范围分别为6.18%~11.46%和4.19%~13.80%,共筛选出不同环境下表现稳定的10份大豆低聚糖特异种质。结合大豆自然群体的低聚糖含量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不同环境下分别鉴定到与低聚糖显著关联的SNPs,并挖掘目的性状候选基因。本研究为特用大豆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支撑,为发掘大豆低聚糖候选基因和开发分子标记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大豆低聚糖 gwas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湖杂交羊产羔性状的GWAS分析及候选基因GRID 2的验证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雪洋 李丹妮 +8 位作者 王钰晨 郭磊 王丽 黄杰 焦仪强 安小鹏 张希云 张磊 宋宇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25-4635,共11页
旨在研究影响东湖杂交羊产羔性状的关键基因并挑选关键基因的变异位点进行验证,以期为东湖杂交奶绵羊多羔性状的选育提供分子标记。本研究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昌奶绵羊试验示范基地采集身体健康无疾病的东湖杂交二代奶绵羊168只进行全... 旨在研究影响东湖杂交羊产羔性状的关键基因并挑选关键基因的变异位点进行验证,以期为东湖杂交奶绵羊多羔性状的选育提供分子标记。本研究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金昌奶绵羊试验示范基地采集身体健康无疾病的东湖杂交二代奶绵羊168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GEMMA和SnpEff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KOBAS 3.0数据库对注释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LDBlockShow软件对显著性最强SNPs周边的连锁区域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使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KASP)技术对GRID 2基因进行SNP的分型检测,统计该基因两个多态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并将其与产羔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6号染色上1163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SNPs位点,通过对候选位点的注释,确定与产羔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BMPR 1B、PDLIM5、PDHA2、UNC 5C、GRID2、NFKB1、TSPAN5、STPG2、PPP 3CA。同时结合已有报道和最强关联区域的注释,选择GRID 2上的两个SNPs(g.35685218A>G和g.35685499C>T)作为候选位点。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本研究中涉及的两个位点均处于P>0.05的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表明这两个位点均没有受到过强选择,并且这两个位点与东湖杂交羊的产羔性状有显著关联,两个位点的野生型均处于优势状态,且两个位点在胎次增加时均值也增加。综上所述,GRID 2基因2个SNPs对东湖杂交奶绵羊产羔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位点。本研究为提高东湖杂交奶绵羊产羔率,促进奶绵羊的遗传育种进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杂交奶绵羊 产羔数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GRID 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GWAS时代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方 王婵 +2 位作者 张明明 史兴娟 刘向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9-761,共3页
近二十年来随着临床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认知不断提高和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PBC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的家系调查结果表明PBC具有严重的遗传倾向,随后针对不同种群的PBC基因组... 近二十年来随着临床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认知不断提高和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PBC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的家系调查结果表明PBC具有严重的遗传倾向,随后针对不同种群的PBC基因组学分析相继完成,已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学分析数据。今后PBC的遗传学研究重点将聚焦在如何将这些遗传学分析结果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遗传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广度关联研究(GWAS)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遗传关联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皓玚 朱丹 +1 位作者 秦文 于春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664,共8页
目的对比单变量与多变量全基因组广度关联研究(GWAS)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遗传关联的效能。方法纳入英国生物样本库中34041名受试者的弥散张量成像和遗传学资料,以多变量综合统计检验分析软件对48个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表型进行... 目的对比单变量与多变量全基因组广度关联研究(GWAS)分析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遗传关联的效能。方法纳入英国生物样本库中34041名受试者的弥散张量成像和遗传学资料,以多变量综合统计检验分析软件对48个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表型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GWAS分析,比较其检出独立关联信号及基因座的能力,并对新关联位点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多变量GWAS检出462个独立关联信号和331个独立关联基因座(P<5.0×10^(-8)),明显超过单变量GWAS(130个独立关联信号和100个独立关联基因座,P<1.04×10^(-9))。单变量GWAS(P<1.04×10^(-9))检出的95个独立关联信号和68个独立关联基因座(P<5.0×10^(-8))均经多变量GWAS验证,其中23个独立关联信号和22个独立关联基因座为单变量GWAS所独有。多变量GWAS比单变量GWAS多检出331个特有的独立关联信号和254个特有的独立关联基因座。单变量与多变量GWAS共发现233个新独立关联信号和174个新独立关联基因座;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上述新关联位点与神经发育及神经精神疾病等密切相关。结论多变量GWAS检出遗传-影像学关联的能力明显优于单变量GWAS;联合应用二者可检出更多与神经影像表型相关的遗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束 各向异性分数 全基因组广度关联研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sociation mapping and domestication analysis to dissect genetic improvement process of upland cotton yield-related traits in China 被引量:2
16
作者 GUO Chunping PAN Zhenyuan +10 位作者 YOU Chunyuan ZHOU Xiaofeng HUANG Cong SHEN Chao ZHAO Ruihai YANG Qingyong ZHU Longfu SHAHZAD Raheel MENG Fande LIN Zhongxu NIE Xinhui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1年第2期126-137,共12页
Background: Cotton fiber yield is a complex trait,which can be influenced by multiple agronomic traits.Unravell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cotton fiber yield-related traits contributes to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otton.Re... Background: Cotton fiber yield is a complex trait,which can be influenced by multiple agronomic traits.Unravell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cotton fiber yield-related traits contributes to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otton.Results: In this study,503 upland cotton varieties covering the four breeding stages(BS1–BS4,1911–2011)in China were used for association mapping and domestication analysis.One hundred and forty SSR marker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en fiber yield-related traits were identified,among which,29 marker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contribution to cotton yield-related traits from BS1 to BS4,and 26 markers showed decreased trend effect.Four favorable alleles of 9 major loci(R^(2)≥3)were strongly selected during the breeding stages,and the candidate genes of the four strongly selected alleles were predicated according to the gene function annotation and tissue expression data.Conclusions :The study not only uncovers the genetic basis of 10 cotton yield-related traits but also provides genetic evidence for cotton improvement during the cotton breeding proces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and cotton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Yield-related traits Favorable alle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艺植物粒型相关性状探讨GWAS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嘉琦 逄洪波 +2 位作者 解元坤 李玥莹 陈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综述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和针对不同分析对象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以及GWAS的存在意义及面对的问题,以期能帮助了解GWAS分析方法在自然群体中的应用,为基于自然群体的GWAS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上位性 连锁不平衡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AS数据分析肠道菌群与脑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迪慧 刘新鹏 +3 位作者 黎祺 秦家碧 熊震东 吴欣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76-1184,共9页
目的: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在脑卒中各亚型中病死率、致残率最高,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gut microbiome,GM)与ICH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两者的因果关联及GM对ICH发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在脑卒中各亚型中病死率、致残率最高,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gut microbiome,GM)与ICH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两者的因果关联及GM对ICH发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微生物基因组联盟及国际脑卒中协会获取有关GM和ICH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数据,对GWAS数据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探讨GM与ICH的因果关联,运用条件错误发现率(conditional false discovery rate,cFDR)法识别两者的多效性易感遗传变异。结果:MR分析结果显示:Pasteurellales目、Pasteurellaceae科、Haemophilus属的GM与ICH有负向因果效应;Verrucomicrobiae纲、Verrucomicrobiales目、Verrucomicrobiaceae科、Akkermansia属、Holdemanella属和LachnospiraceaeUCG010属的GM与ICH有正向因果效应。通过cFDR法识别出GM与ICH的3个多效性遗传位点,分别为rs331083、rs4315115和rs12553325。结论:GM与ICH发病存在因果关联和多效性易感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脑出血 孟德尔随机化 条件错误发现率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果胶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预测
19
作者 陶鹏 丁小雅 +5 位作者 岳智臣 赵彦婷 雷娟利 胡齐赞 臧运祥 李必元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4-1251,共8页
为探究南瓜果胶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挖掘关键基因,为南瓜口感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208份南瓜种质资源果肉的果胶含量,利用果胶含量数据与重测序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 为探究南瓜果胶含量的遗传调控机制,挖掘关键基因,为南瓜口感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测定208份南瓜种质资源果肉的果胶含量,利用果胶含量数据与重测序获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对显著关联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筛选与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南瓜果胶含量呈正态分布,在南瓜2、4、12、20号染色体上共获得了21个与南瓜果胶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其中有13个位于2号染色体8330664~8436445区间。筛选获得40个候选基因,其中3个基因(基因号为CmoCh02G014160、CmoCh02G014170、CmoCh02G014260)涉及糖代谢通路。这3个候选基因在南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大量的SNP和InDel变异,并且在南瓜果实中均有表达,可能参与南瓜果实中果胶的合成。该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南瓜果胶含量,改良南瓜品质提供新的标记与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果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遗传标记
20
作者 梅涛 李燕春 +2 位作者 杨贤罡 杨晓琳 何子红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8,共11页
目的:分析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特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的遗传标记,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遗传标记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 目的:分析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特征,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睾酮水平相关的遗传标记,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遗传标记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依据。方法:以冬季项目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n=456),分析不同水平运动员(普通运动员、精英运动员)睾酮水平的分布和差异。应用PLINKv1.9软件,以冬季项目运动员(n=190)的睾酮水平作为表型变量,性别、年龄以及基因组主成分分析中特征值最大的前5个主成分作为协变量进行GWAS分析,采用3D SNP对纳入模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进行生物功能注释。结果:1)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普通运动员(P<0.01)。2)男性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09),睾酮水平范围为14.04~35.65 nmol/L,男性普通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20),睾酮水平范围为9.27~28.07 nmol/L;女性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不符合正态分布(P=0.01),睾酮水平范围为0.88~4.44 nmol/L,女性普通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符合正态分布(P=0.20),睾酮水平范围为0.19~3.04 nmol/L。3)rs7092867、rs9423319、rs9423320等413个SNPs与睾酮水平显著关联(P<1×10^(-5)),其中位于10号染色体ACADSB基因上的6个SNPs(rs7092867、rs9423319、rs9423320、rs9423321、rs9423322、rs9423252)达到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显著性(P<5×10^(-8))。4)在冬季项目中,ACADSB基因6个SNPs的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显著高于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P=0.014),而6个SNPs的aa基因型女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有高于Aa基因型女性运动员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5)。5)3D SNP注释结果显示,6个SNPs在10号染色体上具有共同的3D互作基因(BUB3、C10orf88、HMX2、HMX3、IKZF5、PSTK)。结论:在冬季项目中,精英运动员的睾酮水平高于普通运动员。ACADSB基因上6个SNPs与冬季项目运动员的睾酮水平相关联,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的睾酮浓度高于Aa基因型男性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基因选材 冬季项目 睾酮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