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美苏黑海撞船事件看中美在南海的风险管控 |
刘金源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梁其锐更路簿》南沙更路分类及考释 |
赵珏琪
|
《河北渔业》
|
2025 |
0 |
|
|
3
|
南海-印度洋海域海洋安全灾害评估与风险区划 |
黎鑫
洪梅
王博
张韧
葛珊珊
钱龙霞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4
|
|
|
4
|
《2017年南海航行状况研究报告》文体特点及其英译策略 |
李芳
尚新
|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5
|
刘南威教授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重要贡献 |
张争胜
石成
赵霞
刘玄宇
牛姝雅
|
《热带地理》
|
2017 |
5
|
|
|
6
|
南海海区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完善与优化 |
桑凌志
洪四雄
|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
7
|
美国“航行自由行动”的逻辑实质与应对策略 |
马得懿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
8
|
“航行自由”概念与南海问题上的中美分歧 |
钟振明
徐成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9
|
英国对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立场:认知、影响与中国的应对 |
胡杰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10
|
南海航行自由原则的歧义及增进信任措施 |
季国兴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4
|
|
|
11
|
中国人的航道:论南海“Pracel牛角”的性质——以16世纪西文古地图为中心 |
许盘清
顾跃挺
曹树基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2
|
南海诸岛地名的权力关系及地方反馈 |
陈冠琦
张争胜
赵静
黄奕雄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3
|
南海《更路簿》“遗产化”的路径和机制 |
吴晨辉
张争胜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
14
|
南海争端语境下《更路簿》研究的新思考——以证据链为视角 |
刘思瑞
王琦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5
|
作为网络的南海——南海渔民跨海流动的历史考察 |
王利兵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
16
|
记忆与认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海《更路簿》 |
王利兵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
17
|
南海维权的民间证据——《更路簿》内涵与面世抄本研究 |
张朔人
张若城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
18
|
美国对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安全化建构及中国应对 |
邢瑞利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
19
|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路径、极限与对策思考 |
葛汉文
|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
20
|
美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的逻辑及其批判性分析 |
石秋峰
王传剑
|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
201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