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雅安奶山羊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1
作者 郭家中 张一菲 +3 位作者 武国 孙学良 杨舒慧 张红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1,共8页
【目的】旨在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雅安奶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该品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只雅安奶山羊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川中黑山羊和成都麻羊的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内检... 【目的】旨在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究雅安奶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该品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只雅安奶山羊开展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川中黑山羊和成都麻羊的测序数据,在全基因组内检测SNPs,开展遗传多样性、基因组近交系数、主成分分析(PCA)、遗传结构和群体分化指数(FST)等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雅安奶山羊常染色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14875627个双等位基因SNPs,位于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的SNPs占比为89.67%。全基因组单位点的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核酸多样性的平均值分别为0.265、0.300和0.308。每只雅安奶山羊基因组中平均含有1235个ROH,个体ROH总长度平均值为327.04 Mb。基于F_(ROH)、F_(IS)、F_(VR1)、F_(VR2)和F_(UNI),雅安奶山羊基因组近交系数中位数分别为0.120、0.106、0.125、0.112和0.103。PCA结果表明,在PC1上奶山羊与非奶山羊群体可清晰地分成两大类群;群体结构分析(K=4)和系统发育树进一步显示雅安奶山羊与关中奶山羊遗传关系更近。雅安奶山羊与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川中黑山羊和成都麻羊的全基因组25-kb滑窗FST平均值分别为0.054、0.062、0.189和0.240。【结论】雅安奶山羊遗传多样性较高,但部分个体近交严重且与关中奶山羊、萨能奶山羊无实质遗传分化,引种改良不会显著改变其种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全基因组测序 遗传多样性 基因组近交系数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loop区多样性的四平叶赫苍鹭种群动态研究
2
作者 张诗雨 田然 +3 位作者 李东红 刘澍 易国栋 赵永斌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1407,共7页
为探究苍鹭繁殖种群动态,2021—2024年采集吉林省四平市叶赫风景区209个苍鹭卵壳尿囊膜样品,提取其基因组DNA,扩增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并测序。对209个苍鹭mtDNA D-loop区序列的碱基组成和含量、变异位点、单倍型数量、遗传多样性和... 为探究苍鹭繁殖种群动态,2021—2024年采集吉林省四平市叶赫风景区209个苍鹭卵壳尿囊膜样品,提取其基因组DNA,扩增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并测序。对209个苍鹭mtDNA D-loop区序列的碱基组成和含量、变异位点、单倍型数量、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系数进行分析,估计序列变异程度,并构建单倍型网络图。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均成功获得线粒体D-loop区序列,碱基组成分析发现碱基T、C、A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99%、26.54%、25.63%和19.84%,共检测到55个突变位点,归属于33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989、0.007 16和5.373,该苍鹭繁殖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d≥0.5,Pi≥0.005)。遗传分化分析显示整体Fst值为0.029 3(Fst<0.05),呈现轻度遗传分化,但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P<0.05),苍鹭作为候鸟,在其迁徙的进程中会发生基因流现象。AMOVA分析表明,在总体遗传变异中,来源于群体内的变异占比为97.07%,明显高于群体间(2.93%)。中性检验结果表明Tajima’s D为-2.245 79、Fu’s Fs为-31.662,苍鹭在进化历程中极有可能历经种群扩张事件。结合野外观察发现叶赫风景区处的苍鹭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多的现象,推测苍鹭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力,并朝着更大且稳定的群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鹭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遗传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S测序的湘东黑山羊的亲缘关系及近交系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林 江为民 +4 位作者 段洪峰 李昊帮 罗璋 李安定 龚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BS)对60只湘东黑山羊(9只公羊、51只母羊)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湘东黑山羊染色体上的SNP数据和连续纯合子片段(ROH)数据。通过SNP数据进行基于G矩阵的基因组亲缘关系分析和NJ聚类分析,构建湘东黑山羊的群体家系结构,... 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BS)对60只湘东黑山羊(9只公羊、51只母羊)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湘东黑山羊染色体上的SNP数据和连续纯合子片段(ROH)数据。通过SNP数据进行基于G矩阵的基因组亲缘关系分析和NJ聚类分析,构建湘东黑山羊的群体家系结构,并通过ROH数据得到群体平均近交系数。结果表明,60只湘东黑山羊的平均测序深度为9.15X,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率平均为99.59%;在SNP检测过程中,3只母羊不符合基因型数据质控标准,将其过滤后获得其他57只黑山羊29条染色体上153046个SNPs位点和1937个ROH片段;构建的湘东黑山羊8个家系,其中9只公羊和6只母羊被分为7个家系,另42只母羊被单独分类;基于ROH片段分析的湘东黑山羊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近交系数均值为0.047,说明湘东黑山羊公羊在繁育过程中有较大的利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黑山羊 基因分型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续纯合子片段 近交系数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种场涪陵水牛及西南地区水牛品种间遗传结构与ROH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屠芸 曾雅楠 +8 位作者 张蒸豪 洪瑞 王震 吴平 周泽洋 叶艺茹 杜亚楠 左福元 张龚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9-1998,共10页
旨在对保种场涪陵水牛及西南地区其他沼泽型水牛品种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续纯合片段(ROH)分析,为涪陵水牛保种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保种场26头涪陵水牛以及1头杂交水牛(FM_HY)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从NCBI下载了68头西南地... 旨在对保种场涪陵水牛及西南地区其他沼泽型水牛品种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和连续纯合片段(ROH)分析,为涪陵水牛保种与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保种场26头涪陵水牛以及1头杂交水牛(FM_HY)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从NCBI下载了68头西南地区沼泽型水牛和7头河流型水牛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基于所有的基因组数据获得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进行遗传结构、ROH以及近交系数的分析。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显示,涪陵水牛平均测序深度为10×,质量控制后共鉴定出14 326 437个SNPs。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保种场内涪陵水牛与毗邻区域的宜宾水牛、贵州水牛、贵州白水牛、盐津水牛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结构差异,德宏水牛和滇东南水牛与上述5个品种区别均明显;当分群数量为K=6时,涪陵水牛可划分为2个类群,与毗邻区域水牛品种相比具有一类独特的群体结构。涪陵水牛、宜宾水牛、贵州水牛这3个品种间共检测到2 722个ROHs,其中涪陵水牛检测到1 593个ROHs,且1~2 Mb的短ROH片段占比达78.15%;仅在涪陵水牛群体中检测到8个大于16 Mb的长ROH片段,最长为24.56 Mb。基于ROH计算的保种场涪陵水牛平均近交系数为0.056 8,其中7头个体近交系数较高(0.062 5~0.125 0);贵州水牛和宜宾水牛的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034 6和0.041 0。综上,涪陵水牛保种群可分为2个类群,与毗邻区域水牛品种相比具有一类独特的群体结构;保种场内7头涪陵水牛个体存在近交风险,迫切需要加强涪陵水牛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水牛 群体遗传结构 SNP ROH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5
作者 刘丹阳 孔杰 +15 位作者 王平 陈荣坚 傅强 罗坤 陈宝龙 隋娟 孟宪红 代平 谭建 曹家旺 李旭鹏 康子仪 刘绵宇 强光峰 迟长凤 栾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9-488,共10页
凡纳滨对虾的主要选育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抗逆性的“高抗系”(GK),二是培育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快大系”(KD)。然而,国内缺少针对这两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基因组近交水平的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液相芯片... 凡纳滨对虾的主要选育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抗逆性的“高抗系”(GK),二是培育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快大系”(KD)。然而,国内缺少针对这两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基因组近交水平的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液相芯片“黄海芯1号”(55 K SNP)的基因分型数据,首次分析了GK(1064尾个体)和KD(564尾个体)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调查了连续性纯合片段(ROH)的基因组分布特征,并重点评估了两个群体的基因组近交水平。PCA及进化树分析表明GK及KD群体可明确分层,亲缘关系热图表明KD群体内个体间的亲缘关系比GK群体更近。GK群体包括的家系数量更多,导致其遗传多样性高于KD群体;两群体间的F_(st)为0.09,存在中等遗传分化。GK和KD群体每个ROH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70±0.34)Mb和(1.65±0.38)Mb,每个样本ROH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98±1.30和2.07±1.37。GK和KD群体0.8~1.25 Mb长度的ROH占比分别为11.41%和19.17%,表明KD群体的选育历史比GK群体更长。两个群体>2.25 Mb长度的ROH片段占比分别为10.26和9.74%,表明两个群体短期内未发生近亲交配。七种基因组近交系数评估结果表明,KD群体的近交水平高于GK群体。不依赖基础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F_(ROH)和F_(HOM)方法可准确地评价育种群体的真实近交水平,而F_(VR1)、F_(YA1)和F_(LH1)等依赖基础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方法可以用来比较群体及个体间的相对近交水平。上述结果为准确地评估育种群体的近交水平和优化育种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黄海芯1号” 遗传多样性 连续性纯合片段 基因组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S测序技术分析云上黑山羊主配公羊亲缘关系及近交系数
6
作者 李子健 江炎庭 +4 位作者 兰蓉 朱兰 叶朗惠 龚翔 欧阳依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7-3460,共14页
[目的]探究云上黑山羊主配公羊的亲缘关系及近交系数,构建肉羊高效联合育种体系,提升云上黑山羊生产性能和可持续发展力。[方法]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技术对云上黑山羊5个核心育种场(XD、ZY、ML、SB、TJ)的... [目的]探究云上黑山羊主配公羊的亲缘关系及近交系数,构建肉羊高效联合育种体系,提升云上黑山羊生产性能和可持续发展力。[方法]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技术对云上黑山羊5个核心育种场(XD、ZY、ML、SB、TJ)的100只主配公羊进行测序,并使用BWA、SAMTOOLS、PLINK v 1.90、Gmatrix v 2、Mega X等软件进行质控后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鉴定、主成分分析(PCA)、状态同源距离矩阵(identical by state,IBS)和G矩阵构建、群体进化树分析、亲缘系数计算及近交系数估计。[结果]GBS质控后共获得215926个高质量SNPs位点;共检测到8692条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长度在10.59~591.23 Mb之间,平均长度245.74 Mb。云上黑山羊主配公羊群体平均IBS遗传距离为0.118±0.011,亲缘关系G矩阵结果与IBS距离矩阵结果一致。结合群体进化树和亲缘关系分析,100只云上黑山羊被分为三大支和28个家系,其中家系2、11、13、14、16、17、18、20、23、24、25仅有1只公羊,XD、ZY、ML、SB、TJ核心育种场分别有18、10、8、5和8个家系;基于ROH的群体平均基因组近交系数为0.099641,29只公羊的近交系数<0.0625,39只公羊的近交系数在0.0625~0.125之间,32只公羊近交系数>0.125,存在较大的近交累积。[结论]100只云上黑山羊主配公羊被分为28个家系,其中11个家系仅有1只公羊,应加强繁育防止其血统的流失,配种方案制定中应关注近交系数>0.125的个体,防止近交衰退,同时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合理进行种公羊的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上黑山羊主配公羊 简化基因组测序(GBS) 亲缘关系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缢蛏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成华 李太武 +1 位作者 宋林生 苏秀榕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6-28,共3页
为从分子水平了解缢蛏的种质资源状况,采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福建、浙江临海和象山、辽宁大连4个地理种群滩涂养殖和野生的缢蛏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群多态位点比例和平均遗传杂合度较高,... 为从分子水平了解缢蛏的种质资源状况,采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技术,对福建、浙江临海和象山、辽宁大连4个地理种群滩涂养殖和野生的缢蛏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群多态位点比例和平均遗传杂合度较高,分别为69 52%、72 38%、55 24%、69 52%和0 1909、0 2067、0 1916、0 1979,表明缢蛏种质资源状况良好;(2)养殖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养殖种群在各遗传参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加强缢蛏现有资源保护势在必行;(3)UPGMA聚类分析表明:象山种群与庄河种群亲缘关系最近,与临海种群最远。据此推测:每年采集野生苗种和半人工育苗和养成苗种的幼虫漂浮期时间较短等因素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遗传变异 RAPD 近交系数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娄门鸭遗传多样性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宏祥 沈永杰 +11 位作者 张丽华 章双杰 王靖 朱杰 陈瑜哲 朱春红 宋卫涛 张丹 陶志云 徐文娟 刘红林 李慧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35-1748,共14页
旨在通过分析娄门鸭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来评估保种效果。本研究在娄门鸭保种群中随机选择同一世代163只90日龄的健康个体(39公,124母),翅静脉采血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单核苷酸多态... 旨在通过分析娄门鸭保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来评估保种效果。本研究在娄门鸭保种群中随机选择同一世代163只90日龄的健康个体(39公,124母),翅静脉采血后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利用R软件计算个体水平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固定指数(Fix-index)、香农信息指数(SHI)、基因多样性指数(Nei)、有效等位基因数(Ne)以及本研究自创的相对多态信息含量(rPIC)等6个遗传多样性指标,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染色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指标;同时利用admixture软件分析群体遗传结构,gcta软件分析群体主成分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并分析连续性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以及基因组近交系数F_(ROH),评估保种效果。结果显示,163只娄门鸭个体共检测到622205个SNPs位点,质控过滤后得到374455个高质量SNPs位点,其中50.70%的位点分布在NC_040046、NC_040047、NC_040048和NC_040049四个染色体中。娄门鸭群体PIC、Nei、Ne、SHI和rPIC指标值分别为0.1541、0.1929、1.336、0.2969和0.4109,对于SNPs而言,该群体38.80%的SNPs位点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Fix-index值为0.3208,说明娄门鸭群体出现了分化,这与遗传结构、PCA和亲缘关系分析将娄门鸭群体划分为3个群体的结果一致。PIC、Nei、Ne和SHI四个指标分别在不同染色体上的分布规律均一致,且4个指标两两相关性均达到0.97以上,而Fix-index与其他4个指标的相关性较低,在0.23以下,说明可以选择Fix-index以及PIC等少数指标来评估娄门鸭群体的遗传多样性。163只娄门鸭个体共检测到2966条ROH,ROH片段长度主要集中在0~2 Mb区间;基于ROH得到的基因组近交系数F_(ROH)在公、母鸭中分别为0.0275和0.0433,说明娄门鸭保种群近交程度较低;具体到染色体水平,NC_040068、NC_040074染色体的F_(ROH)值分别达到0.3524和0.3193。结果提示,娄门鸭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群体基因组近交系数较低,但个别染色体的近交系数较高,且群体出现了部分分化。后续保种中可以将遗传结构分析得到的3个分化的亚群个体之间进行适当的非随机交配,消除目前的群体分化现象,并重点监测染色体近交系数较高的基因组区域,避免个别染色体近交系数上升过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ROH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四个地理种群同工酶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邹平 叶辉 +1 位作者 谭德勇 昝瑞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7-31,共5页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Tom icus piniperda L.)4 个自然种群的9 个同工酶基因座。4 个种群均在Es- 1、Es- 2、Es- 4、Mdh- 1、Mdh- 2 及AAT- 1 基因...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Tom icus piniperda L.)4 个自然种群的9 个同工酶基因座。4 个种群均在Es- 1、Es- 2、Es- 4、Mdh- 1、Mdh- 2 及AAT- 1 基因座上存在遗传多态现象。路南长湖、楚雄、蒙自3 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36~0.0173, 平均值为0.0105, 表明其遗传结构基本相似。丽江种群与上述3 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421~0.2035, 平均值为0.1765,表明丽江种群与上述三种群已有了遗传分化。丽江种群近交系数较大,近亲繁殖程度较高。种群遗传结构的差异可能与不同蠹害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同工酶 等位基因频率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芯片分析瑶鸡2个群体亲缘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束婧婷 屠云洁 +7 位作者 唐燕飞 刘一帆 蒋华连 巨晓军 章明 单艳菊 姬改革 邹剑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28,共6页
试验旨在揭示瑶鸡2个群体YA(贵州瑶山鸡)和YB(南丹瑶鸡)之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为培育市场需求的瑶鸡配套系提供参考和帮助。从YA和YB群体中分别随机抽取25只鸡,利用"京芯一号"鸡55K芯片对瑶鸡2个群体的亲缘关系进行遗传... 试验旨在揭示瑶鸡2个群体YA(贵州瑶山鸡)和YB(南丹瑶鸡)之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为培育市场需求的瑶鸡配套系提供参考和帮助。从YA和YB群体中分别随机抽取25只鸡,利用"京芯一号"鸡55K芯片对瑶鸡2个群体的亲缘关系进行遗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瑶鸡2个群体个体随机聚在一起,没有出现明显的分别聚类现象,遗传背景相似。G矩阵和IBS矩阵表明瑶鸡2个群体大多数个体间亲缘关系较远。使用邻接(Neighbor-Joining,NJ),基于IBS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对2个群体样本进行聚类,结果表明YA和YB分别聚为一大类,说明两个群体遗传距离较远,群体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瑶鸡2个群体基于长纯合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的平均近交系数(FROH)为0.03121,YA和YB群体近交系数分别为0.03275和0.02966,近交系数都很低。瑶鸡YA、YB群体的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889、0.3883,YA和YB群体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4001、0.4003,说明瑶鸡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群体的选育程度较高,整齐度较好。综合分析表明,瑶鸡两个群体近交系数很低,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关系 SNP芯片 遗传结构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取样策略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军 乔卫阳 +5 位作者 邱勇斌 刘学松 陈日红 钟志真 余峰 姜景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目的]研究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制定其天然群体合理取样策略。[结果]毛红椿天... [目的]研究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进行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制定其天然群体合理取样策略。[结果]毛红椿天然群体等位基因数平均为7.5个,期望杂合度(H_e)和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均值分别为0.643 7和0.636 0,基因分化系数(G_(ST))均值为0.290 7。在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方面,提出了根据毛红椿群体基因分化系数来确定取样群体遗传变异所占总变异比例的运算公式为1-(G_(ST))^(n-1),其中,n为取样群体的数量。当取样群体达到4个时,基本上能包括该树种97.5%的遗传变异;同时确定了目标群体的选择方法,应选择与其它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均值较大的4个群体,即贵州册亨(CH)、浙江遂昌(SC)、浙江仙居(XJ)和云南师宗(SZ)。通过构建云南宾川(BC)、云南师宗(SZ)和江西宜丰(YF)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与基因多样性和等位基因之间的捕获曲线,确定了群体内取样单株数量应达到15个以上;毛红椿天然群体内300~520 m范围内的单株间存在相似关系,超出此范围个体间差别较大,说明在进行群体内单株取样时,单株间距应大于520 m。[结论]取样群体数量、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群体内单株数量以及单株间距离等影响了毛红椿取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毛红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为取样群体4个、每个群体最少取样15个单株,单株间距大于5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保护遗传学 香椿属 遗传变异 基因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的基因组近交系数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准确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孝义 李明丽 +2 位作者 胡伟 严达伟 鲁绍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1-817,共7页
【目的】为揭示基于SNP的基因组近交系数(F_(SNP))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准确性。【方法】在假设遗传长度为100 c M的1对常染色体上存在1 000个均匀分布的SNP标记基础上,模拟了1个闭锁群体连续繁育50个世代的情形,以基于系谱的近交系数(F... 【目的】为揭示基于SNP的基因组近交系数(F_(SNP))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准确性。【方法】在假设遗传长度为100 c M的1对常染色体上存在1 000个均匀分布的SNP标记基础上,模拟了1个闭锁群体连续繁育50个世代的情形,以基于系谱的近交系数(F_(ped))为对照,以F_(SNP)、F_(ped)与基因组观察纯合度(HOMobs)的相关系数rSNP、rped为遗传多样性衡量准确性的指标,分析群体规模、公畜比例、计算F_(SNP)的SNP数量(N_(SNP))和SNP等位基因初始频率(p)对F_(SNP)衡量遗传多样性准确性的影响。【结果】与F_(ped)相比,F_(SNP)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准确性总体上更高,受群体规模和性别比例的影响小,且不会随世代的递增而下降;用于计算F_(SNP)的SNP数量越多、SNP等位基因初始频率越接近0.5,F_(SNP)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准确性越高。【结论】在实际中,当用于计算F_(SNP)的SNP数量占全基因组SNP的20%以上(本试验为N_(SNP)≥200)且覆盖所有染色体时,即可保证r_(SNP)始终高于r_(ped),有效开展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适时动态监测;将各SNP等位基因初始频率控制在中等水平,有助于提高遗传多样性监测准确性和保持群体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数 基因组 SNP标记 系谱信息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斌 顾万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5,共7页
应用同工酶淀粉凝胶技术分析了白皮松天然群体的交配系统,结果表明白皮松天然群体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 451~0 522,在松属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白皮松天然群体较低的杂合度和很弱的基因流结果吻合,进一步讨论了导致白皮松异交率低的原因。... 应用同工酶淀粉凝胶技术分析了白皮松天然群体的交配系统,结果表明白皮松天然群体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 451~0 522,在松属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白皮松天然群体较低的杂合度和很弱的基因流结果吻合,进一步讨论了导致白皮松异交率低的原因。白皮松群体内家系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其半同胞家系分化系数为0 322,高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群体/家系/子代个体三者间的遗传多样性分量比为DAP∶DAF∶DIF≈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皮松 交配系统 遗传多样性分量比 遗传分化系数 异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交对蛋鸡体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窦套存 郭军 +3 位作者 曲亮 王星果 胡玉萍 王克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216,共5页
数据来自白莱航鸡、绿壳蛋鸡资源群体,包括13185条记录,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解析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评估近交对蛋鸡体重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模型估计的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结果表明:F2代群体个体近交系数解释的表型方差占比为6.0%... 数据来自白莱航鸡、绿壳蛋鸡资源群体,包括13185条记录,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解析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评估近交对蛋鸡体重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模型估计的遗传参数、育种值排序.结果表明:F2代群体个体近交系数解释的表型方差占比为6.0%~7.9%;蛋鸡资源群体体重的遗传力为0.43~0.47,重复力为0.51~0.94,遗传相关系数为0.66~0.84;近交系数协变量改变了育种值排序.蛋鸡资源群体体重的遗传潜能较大;选育体重时,动物模型宜包含近交系数协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 多性状模型 遗传参数 育种值 近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种质资源群体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军 王坤 仇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88-92,共5页
本试验通过观测湖南怀化市不同地域鱼腥草居群,以揭示其变异规律和检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状况,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怀化市的16份鱼腥草种质资源为材料,观测了其群体表型性状特征,并分析了这些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 本试验通过观测湖南怀化市不同地域鱼腥草居群,以揭示其变异规律和检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状况,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怀化市的16份鱼腥草种质资源为材料,观测了其群体表型性状特征,并分析了这些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遗传参数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鱼腥草种质资源的不同表型质量性状的频率不同,以绿色地上茎、白色地下茎和心形叶最具代表性。居群间各表型数量性状以地上茎的分枝数和鲜质量、地下茎的节间数、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和2,4-甲基-3-环己烯基异丙醇变异较大,根的直径变异最小;而居群内以地上茎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39.8%),甲基正壬酮含量最低(13.4%)。居群内各表型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182.0.710,而居群间为0.213—0.804;不同地域类群间表型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黄岩地区最高(1.024),鸡公界地区最低(0.574)。群体间的平均表型变异约占总变异的1/2而群体内的约占1/3,说明群体间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群体间表型分化最大的是地上茎的分枝数(77.04%),最小的是根的直径(51.88%)。在5%的选择强度下数量性状的绝对遗传进度都较小(RGS%〈40%)但遗传力均较大(h^2〉50%)。当遗传距离分别为2.0和1.5时,材料被聚为2类和3类,而且聚类首先是按地上部分的茎色,其次是按叶型,再次是以海拔高度,最后是以地域而划分的。群体表型变异丰富而且具有遗传分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紫珠种群的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谷衍川 丰震 +1 位作者 李承水 李存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以泰山桃花峪和徂徕山的两个野生小紫珠种群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观赏价值有密切关系的5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观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表型分化系数、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程度、表型性状变异特征系数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果序小果数、果实横... 以泰山桃花峪和徂徕山的两个野生小紫珠种群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观赏价值有密切关系的5个表型性状进行调查观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表型分化系数、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程度、表型性状变异特征系数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果序小果数、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4个数量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徂徕山各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20.32%)大于泰山桃花峪小紫珠群体(16.27%);各群体表型性状中平均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果形指数(CV=9.31%),最大的为果序小果数(CV=48.28%),说明各性状中果形指数相对遗传稳定,而果序小果数变异相对更为广泛;各群体数量性状中平均变异系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小果数>横径>纵径>果形指数;质量性状果实颜色的变异通过计算shannon-wiener指数(H)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分布于桃花峪和徂徕山两地的野生小紫珠果实颜色的H′值都在0.8以上,果实颜色变异比较丰富,且徂徕山(H徂徕山=1.0390)小紫珠颜色变异比桃花峪(H桃花峪=1.0252)更为广泛;4个数量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97.02%,群体间方差分量百分比(94.84%)远大于群体内(2.79%),说明群体间变异是小紫珠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表型分化系数 遗传多样性 小紫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留种策略下基因辅助BLUP的选择效果
17
作者 王孝义 李明丽 +4 位作者 严达伟 兰国湘 董新星 苟潇 鲁绍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为揭示基因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在不同留种策略下的选择效果,在假定目标数量性状同时受1个双等位基因QTL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前提下,模拟了在一个闭锁群体(10头公畜、190头母畜)内采用标记辅助BLUP连续选择10代的情形。选择... 为揭示基因辅助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方法在不同留种策略下的选择效果,在假定目标数量性状同时受1个双等位基因QTL和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前提下,模拟了在一个闭锁群体(10头公畜、190头母畜)内采用标记辅助BLUP连续选择10代的情形。选择试验共考虑了3种留种策略:策略Ⅰ仅根据个体估计育种值(EBV)高低留种;策略Ⅱ在每个公畜家系内选留EBV最高的1头公畜和19头母畜;策略Ⅲ在每个公畜家系内选留1头EBV最高的公畜,在每个母畜家系内选留EBV最高的1头母畜。结果表明,留种策略Ⅰ的遗传进展(包括QTL基因型值和多基因育种值进展)最高,QTL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上升速度最快,其次为策略Ⅱ,策略Ⅲ的遗传进展最低,QTL增效等位基因频率上升最慢;不同留种策略下的群体近交系数总体上呈现策略Ⅰ>策略Ⅱ>策略Ⅲ的规律,但策略Ⅱ的群体近交系数与策略Ⅲ接近且远低于策略Ⅰ。在育种实践中实施基因辅助BLUP选择时,策略Ⅱ既能保证较高的遗传进展,又能有效控制近交,因而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留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辅助BLUP 留种策略 遗传进展 近交系数 QTL增效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本地黄牛的遗传变异性及基因分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才骏 王勇 卢福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0年第6期3-5,共3页
通过对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 HB,KE,TF,PTF,PA,AMYI,ALP A,ALP B,RBC-LDH1,S-LDH 1,α-LA,β-LG,αs1-CN和β-CN 14个生化遗传基因座多态性的分析,研究青海... 通过对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 HB,KE,TF,PTF,PA,AMYI,ALP A,ALP B,RBC-LDH1,S-LDH 1,α-LA,β-LG,αs1-CN和β-CN 14个生化遗传基因座多态性的分析,研究青海本地黄牛的遗传变异性及两个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结果发现:(1)青海本地黄牛14个生化遗传基因座的Ppoly为85.7%,H为0.2662,Ne为1.4861个,H.I.为0.5798;(2)柴达木黄牛与青海东部黄牛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8,基因分化系数为0.0071,表明青海本地黄牛两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程度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黄牛 青海本地黄牛 遗传变异性 基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入野血牦牛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分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才骏 魏雅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火焰光度法对家牦牛和3个含野血牦牛群体TF,HB,Hp,KE,AMY1和RBCLDH16个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表明:家牦牛与3个含野血牦牛群体具有同样的多态性特征,但群体的遗传变异随野牦牛血...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火焰光度法对家牦牛和3个含野血牦牛群体TF,HB,Hp,KE,AMY1和RBCLDH16个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表明:家牦牛与3个含野血牦牛群体具有同样的多态性特征,但群体的遗传变异随野牦牛血比例的增多而减少。含野血牦牛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大于家牦牛,再大于野牦牛,但总群体所发生的基因分化程度很小(2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牦牛 含野血耗牛 遗传变异 基因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耿荣庆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74-175,共2页
研究以新狼山鸡12个世代的入孵头照白蛋率、孵化期死亡率、育雏期死亡率和育成期死亡率为基础材料,作为探讨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依据。结果表明,新狼山鸡的死亡当量仅为0.24%,与其它一些品种比较相对较小,说明虽经多个世代的缓慢近交繁... 研究以新狼山鸡12个世代的入孵头照白蛋率、孵化期死亡率、育雏期死亡率和育成期死亡率为基础材料,作为探讨新狼山鸡死亡当量的依据。结果表明,新狼山鸡的死亡当量仅为0.24%,与其它一些品种比较相对较小,说明虽经多个世代的缓慢近交繁育但未发生性状的衰退,在生产中可以大规模扩繁加以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狼山鸡 死亡当量 近交系数 遗传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