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贯式文本解读:内涵、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敏 张广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8-84,共7页
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以人文化育为价值取向,以教材文本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以"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 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基本立场、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的文本解读观以及整体思维方式,融贯式教材文本解读以人文化育为价值取向,以教材文本为解读本体和多维整合基点,以"读者—文本—作者"间的多向交互作用为解读发生机制,坚持系统性、创造性、规约性原则,经由文本素读、文本细读、文本研读、文本创读四个基本环节理解和创生文本内含,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生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融贯式文本解读 教学内容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喻”:教学方法论的灵魂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广君 葛海丽 宋文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喻”的思想根植于我国教育思想史,明晰“喻”的基本内涵与教育学理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整体方法论意蕴,对于溯源、重建和确立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方法论系统和历史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之“喻”具有建构... “喻”的思想根植于我国教育思想史,明晰“喻”的基本内涵与教育学理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整体方法论意蕴,对于溯源、重建和确立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方法论系统和历史图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生成论教学哲学视域下,教学之“喻”具有建构关系性存在、凝聚和彰显中华文化教育之道的内在精粹、引导教学走向至善等独特教育学理定位,进而具有以教学生成性、超越知识观、人文化成取向为核心的教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多方面的教学哲学意蕴。“喻”的当代研究与转化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 教学方法论 超越性 生成性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论域·视域:“互联网+”的教学方法论意蕴——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广君 葛海丽 曾瑶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6,共9页
“互联网+”背景下,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多元交流等为显著技术特征的教学存在新形态正在逐渐形成。相应地,教学价值革新与机制重建、教学思维方式的适应性转换等,构成教学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新的问题领域,新的问题与挑战则呼唤新的... “互联网+”背景下,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多元交流等为显著技术特征的教学存在新形态正在逐渐形成。相应地,教学价值革新与机制重建、教学思维方式的适应性转换等,构成教学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新的问题领域,新的问题与挑战则呼唤新的教学意识的引领与支撑。鉴于此,需要在诸如学习即联结、教学关系优先等方面,建立起新型教学思维和新的学理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学方法论 教学存在形态 教学意识形态 教学思维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教学身体观”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广君 黄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8,共8页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从生成论教学哲学关于教学认识的历史性、人本性、文化性因素来看,“教学身体”的虚无危机源于西方教学历史影响下的无“身”,视觉偏好主导下的具“身”研究思维,以及“加速”教育文化对“身体”文化的排斥。对此,重建教学身体观需要关注本土“教学身体”的历史存在,以整体思维研究“教学身体”,并坚定人文关怀的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身体观 虚无危机 教学认识论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自由:本体诠释及价值意蕴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广君 苏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9,共10页
整体来看,教学理论界对教学自由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目前存在着概念窄化、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本体认识不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本体论思维的缺乏。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看,教学自由是教学真善美统一的境界,教学之真、善、美的相互... 整体来看,教学理论界对教学自由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目前存在着概念窄化、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本体认识不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本体论思维的缺乏。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看,教学自由是教学真善美统一的境界,教学之真、善、美的相互关联构成了教学自由的基本结构,相应地具有发展功能、导向功能和折射功能,并表现出关系性、生成性、边界性、价值性和超越性等特征。教学自由具有促进教学关系的持续生成、追求教学存在的共同激发态、彰显教学伦理的向善品性、走向教学存在的审美境界、守望教学存在对人的终极关怀等多方面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自由 教学存在 教学价值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论教学时间观: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 被引量:3
6
作者 曾瑶 张广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2,共10页
建立在实体论基础上的教学时间观以测量、控制和管理时间为特征。当代教学时间形态与关系变革发展带来教学时间观变革的契机,表现出“例外状态”与接纳偶然性、全时空交互体验、碎片化与碎片整合、“泛在”时空等新发展。生成论教学哲学... 建立在实体论基础上的教学时间观以测量、控制和管理时间为特征。当代教学时间形态与关系变革发展带来教学时间观变革的契机,表现出“例外状态”与接纳偶然性、全时空交互体验、碎片化与碎片整合、“泛在”时空等新发展。生成论教学哲学(GTP)“关系论”取向的教学时间观亦即关系论教学时间观,是基于时间的关系本体论和关系思维,主要由“时域”“时序”“时机”“时势”“时限”“时效”等一系列教学时间意识和日常性、文化性、历史性、审美性及生命性教学时间等诸种类型观念组成的多维一体教学时间观。关系论教学时间观在反思和重释当代教学时间理论和实践中的时间与人关系问题,滋养和支撑当代教学历史观,理解和运用中国古代“时”的教育潜能思想,倡导和实践时间、生命与文化一体同构的教学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教学哲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时间 关系论教学时间观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价值意识:意涵、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51,共9页
教学价值意识对教学行动具有定向与调节等作用。教师教学价值意识指教师头脑中对教学存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可能性的反映,包含发生之维的潜在与显在教学价值意识,发展之维的正向与负向教学价值意识,存在之维的观念与实践教学价值... 教学价值意识对教学行动具有定向与调节等作用。教师教学价值意识指教师头脑中对教学存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可能性的反映,包含发生之维的潜在与显在教学价值意识,发展之维的正向与负向教学价值意识,存在之维的观念与实践教学价值意识。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立场,为走出教师教学价值意识的潜在主导与显在缺失、负向实存与正向淡漠、行偏于知与知偏于行等现实困境,教师应当形成教学价值态度,提升教学价值自觉;明确教学价值立场,彰显教学价值理性;提升教学价值敏感性,深化教学价值理解,以促使教师教学价值意识向着显在、正向且知行合一的应然形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意识 教师 教学存在 生成论教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持续生成的教学实践:动力、困厄与出路
8
作者 邓羽茜 张广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当今课程与教学的持续变革迎来了从预成到生成的思想转向。教学的生成过程是教学根本取向和运行机制的共同表征,现实地反映着教学的生成性。目前的教学生成实践存在着被动生成、机械生成等现象,背后折射出教育改革的"主体性神话&qu... 当今课程与教学的持续变革迎来了从预成到生成的思想转向。教学的生成过程是教学根本取向和运行机制的共同表征,现实地反映着教学的生成性。目前的教学生成实践存在着被动生成、机械生成等现象,背后折射出教育改革的"主体性神话"、对教学生成思想的庸俗化理解和教师促进生成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教学实践的持续生成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从优化课程设置、解放课堂教学、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探求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成 生成论教学哲学 人的文化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