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光LED用荧光粉Gd_2(MoO_4)_3∶Eu^(3+)、Dy^(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何玲 魏小娟 +3 位作者 李文生 董其铮 孙卫民 张定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ED用荧光粉Gd2(MoO4)3∶Eu3+、Dy3+,通过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以及光致发光光谱的测试和表征,研究Gd2(MoO4)3∶Eu3+、Dy3+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属于正交晶系,常温下在389nm的近紫外光的激发下,样品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ED用荧光粉Gd2(MoO4)3∶Eu3+、Dy3+,通过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以及光致发光光谱的测试和表征,研究Gd2(MoO4)3∶Eu3+、Dy3+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属于正交晶系,常温下在389nm的近紫外光的激发下,样品发射出很强的白光,在Eu3+和Dy3+共同掺杂的体系中,可以观察到由于Dy3+向Eu3+的能量传递使Dy3+敏化Eu3+的发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白色荧光粉 钼酸盐 gd2(moo4)3∶eu3+、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荧光粉NaGd(MoO_4)_2:Dy^(3+),Eu^(3+)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营营 刘桂霞 +2 位作者 王进贤 董相廷 于文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4-799,共6页
采用谷氨酸辅助水热法合成了八面体形NaGd(MoO4)2:Dy3+,Eu3+白色荧光粉.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四方晶系的NaGd(MoO4)2纯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所制备的粒子为八面体形,各边长约为2μm.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NaGd(MoO4)2:4%Dy... 采用谷氨酸辅助水热法合成了八面体形NaGd(MoO4)2:Dy3+,Eu3+白色荧光粉.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四方晶系的NaGd(MoO4)2纯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所制备的粒子为八面体形,各边长约为2μm.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NaGd(MoO4)2:4%Dy3+,yEu3+(y=0,0.5%,0.6%,0.7%,0.8%,0.9%,1.0%)样品中,随着Eu3+掺入量的增加,Dy3+的发射峰逐渐减弱,而Eu3+的发射峰逐渐增强,说明Dy3+-Eu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通过色坐标图可知,当Eu3+掺杂量y=0.9%时,荧光粉的色坐标(0.338,0.281)与标准的白光色坐标(0.33,0.33)接近,表明NaGd(MoO4)2:4%Dy3+,0.9%Eu3+是很好的近紫外光激发下的白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d(moo4)2:dy3+ eu3+ 发光材料 白光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的α-Gd_2(MoO_4)_3荧光粉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国有 赵晓霞 +1 位作者 孟庆裕 王晓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4-728,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3+掺杂的α-Gd2(MoO4)3荧光粉。通过XRD、SEM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助熔剂为3%时样品的结晶较好,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强,并且样品粉末不团聚。光谱测量的结果表明该荧光粉与其他商品荧光粉不...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3+掺杂的α-Gd2(MoO4)3荧光粉。通过XRD、SEM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助熔剂为3%时样品的结晶较好,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强,并且样品粉末不团聚。光谱测量的结果表明该荧光粉与其他商品荧光粉不同,其最有效的激发波长不在电荷迁移带范围,其f-f跃迁的465,395nm吸收更强,这就意味着该类荧光粉可作为目前已商品化的白光LED的红色补偿荧光粉,也可作为近紫外LED和三基色荧光粉组合型白光器件的红色荧光粉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moo4)3 白光LED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正交相Gd_2(MoO_4)_3:Dy^(3+)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袁桃利 夏婉婉 +5 位作者 于宏柱 张成山 张方程 段佩华 王晓峰 付作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9-933,共5页
利用水热法并经过退火煅烧制备了白光LED用正交相Gd2(MoO4)3∶Dy3+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在389 nm的紫外光激发下,4F9/2→6H15/2跃迁产生的蓝光发... 利用水热法并经过退火煅烧制备了白光LED用正交相Gd2(MoO4)3∶Dy3+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在389 nm的紫外光激发下,4F9/2→6H15/2跃迁产生的蓝光发射和4F9/2→6H13/2跃迁产生的黄光发射最强。发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Dy3+的最佳掺杂量为x=16%。此时荧光粉最为接近白光,其色坐标和色温分别为(0.326,0.336)和6 389,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白光LED用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moo4)3∶dy3+ 水热合成 白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Gd(MoO_4)_2∶Eu^(3+)发光粉的水热合成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振乾 马晶 +2 位作者 赵婉男 李艳红 张永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41-3545,共5页
采用水热法,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合成出系列NaGd(MoO_4)_2∶Eu^(3+)发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等对NaGd(MoO_4)_2∶Eu^(3+)发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NaGd(MoO_... 采用水热法,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合成出系列NaGd(MoO_4)_2∶Eu^(3+)发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等对NaGd(MoO_4)_2∶Eu^(3+)发光粉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NaGd(MoO_4)_2相。SEM结果显示:NaGd(MoO_4)_2∶Eu^(3+)发光粉的形貌与柠檬酸钠的用量相关。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Eu^(3+)的5D0-7FJ跃迁。宽的激发带主要来自Eu-O和MoO的电荷迁移带。柠檬酸钠为络合剂合成的样品,发光强度和激发强度下降。讨论了柠檬酸钠对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Nagd(moo4)2∶eu3+ 发光粉 柠檬酸钠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BO_3^(3-)掺杂对NaGd(MoO_4)_2∶Eu^(3+)荧光粉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华宇 闫景辉 邹明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3,共5页
采用柠檬酸钠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制备了NaGd(MoO4)2∶xEu^(3+)(x=10%,20%,30%,40%)和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对所制备样品的晶相、形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NaGd(MoO4)2∶xEu^(3+)和NaGd(MoO4)2∶7%... 采用柠檬酸钠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制备了NaGd(MoO4)2∶xEu^(3+)(x=10%,20%,30%,40%)和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对所制备样品的晶相、形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NaGd(MoO4)2∶xEu^(3+)和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均为四方相的白钨矿结构;红外光谱测试发现有SO2-4/BO3-3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SO2-4/BO3-3被成功掺入基质;荧光光谱测试说明,在NaGd(MoO4)2基质中Eu^(3+)掺杂量为30%时发光最强;通过研究NaGd(MoO4)2∶7%Eu^(3+),ySO2-4/BO3-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发现适量的SO2-4/BO3-3掺杂会使Eu^(3+)的特征发射增强,且掺杂10%SO2-4或10%BO3-3后可以减少3%左右的Eu^(3+)掺杂,起到了节约稀土掺杂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Nagd(moo4)2∶eu3+ SO2-4/BO3-3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d_2(MoO_4)_4∶Eu^(3+),Bi^(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蒲勇 赵聪 +3 位作者 敬小龙 于泓 韩涛 朱达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aGd_(2-x-y)(MoO_4)_4∶xEu^(3+),yBi^(3+)(x=0.01~2,y=0~0.04)系列红色荧光粉。分别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荧光粉具有体心四方白钨矿结构,属于I4...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aGd_(2-x-y)(MoO_4)_4∶xEu^(3+),yBi^(3+)(x=0.01~2,y=0~0.04)系列红色荧光粉。分别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荧光粉具有体心四方白钨矿结构,属于I4_1/a(88)空间群,15%Eu^(3+)和1%Bi^(3+)(摩尔分数)的相继掺杂对样品基质晶体结构影响不大。样品粉末颗粒呈类八面体状,粒度比较均一,分散性良好,粒径在3~5μm之间。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位于200~350 nm的激发宽带和位于350~550 nm的系列激发峰构成,最强激发峰位于396 nm。发射主峰位于617 nm,对应于Eu^(3+)的~5D_0→~7F_2特征跃迁发射。研究未发现Eu^(3+)的浓度猝灭现象。Bi^(3+)的掺杂能对Eu^(3+)起敏化作用,显著提高样品的红光发射和色纯度,其作用类型为交换交互型,最佳掺杂量y=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白光LED 近紫外 Cagd2(moo4)4∶eu^3+ Bi^3+ 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Ca_8Mg(SiO_4)_4Cl_2:Eu^(2+),Dy^(3+)发光粉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沈超 邵起越 +2 位作者 韩学林 董岩 蒋建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白光LED用Ca8Mg(SiO4)4Cl2:Eu和Ca8Mg(SiO4)4Cl2:Eu,Dy绿色发光粉。研究发现:共掺Dy可以明显地提高Ca8Mg(SiO4)4Cl2:Eu发光粉的发光性能,表明Dy3+和Eu2+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当Dy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02时...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白光LED用Ca8Mg(SiO4)4Cl2:Eu和Ca8Mg(SiO4)4Cl2:Eu,Dy绿色发光粉。研究发现:共掺Dy可以明显地提高Ca8Mg(SiO4)4Cl2:Eu发光粉的发光性能,表明Dy3+和Eu2+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过程。当Dy3+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02时,发光粉505nm处绿光发射的强度约提高12%。通过对Dy3+和Eu2+光谱特性的分析,Dy3+和Eu2+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可归因于无辐射交叉弛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LED Ca8Mg(SiO4)4Cl2:eu2+ dy3+ 发光性能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MoO_4)_3∶Tb^(3+)荧光粉的固相合成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7
9
作者 程丽红 仲海洋 +3 位作者 孙佳石 李香萍 张金苏 陈宝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8-1242,共5页
以MoO3、Gd2O3及Tb4O7为原料,以NH4HF2为助溶剂,在碳粉还原条件下制备了不同Tb3+掺杂浓度的Gd2(MoO4)荧光粉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掺杂浓度的改变未对产物的晶体结构产生影响,产物均为单一正交相Gd2(... 以MoO3、Gd2O3及Tb4O7为原料,以NH4HF2为助溶剂,在碳粉还原条件下制备了不同Tb3+掺杂浓度的Gd2(MoO4)荧光粉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掺杂浓度的改变未对产物的晶体结构产生影响,产物均为单一正交相Gd2(MoO4)3。对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及荧光衰减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200~300 nm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源自于Tb3+的f-d跃迁及Mo-O电荷迁移跃迁吸收;在紫外光激发下观察到了Tb3+及MoO42-基团的本征发射。研究了发光强度、荧光寿命以及样品的发光色坐标与Tb3+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品的发射光色纯度较差,该体系荧光粉与实际应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moo4)3 TB3+ 绿色荧光粉 荧光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表面处理的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 被引量:8
10
作者 阳区 刘应亮 +2 位作者 沙磊 余彩霞 雷炳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4-868,共5页
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因耐水性差而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利用快速燃烧法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及荧光光谱等对表面处理前后SrAl2O4∶Eu2+,Dy3+长... 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因耐水性差而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利用快速燃烧法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以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及荧光光谱等对表面处理前后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燃烧法表面处理后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表面获得了完整而致密的耐水性物质层,可有效提高材料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SrAl2O4∶eu2+ dy3+ 燃烧法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_2O_4:Eu^(2+),Dy^(3+)长余辉材料发光性能与温度依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阳区 刘应亮 +4 位作者 余彩霞 沙磊 雷炳富 阳运华 郑明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15-1720,共6页
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材料在100~500 K温度之间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荧光及余辉强度在特定温度区间内呈线性变化,在热释峰所在温度范围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其变化规律表明SrAl2O4∶Eu2+,Dy3+长余辉材料内部... 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材料在100~500 K温度之间的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的荧光及余辉强度在特定温度区间内呈线性变化,在热释峰所在温度范围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其变化规律表明SrAl2O4∶Eu2+,Dy3+长余辉材料内部陷阱中电子的释放包括瞬时释放和延时释放两种类型,其中电子瞬时释放进而跃迁发光是荧光的组成部分,延时释放产生的跃迁则导致余辉发光。陷阱和电子的复合与陷阱中电子释放过程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强,但温度过高时会发生热猝灭。材料荧光强度与余辉强度在特定温度区间内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表明其可以作为一种光纤温度传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l2O4∶eu2+ dy3+ 发光性能 温度依赖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近紫外LED芯片的白光荧光粉Y_2(MoO_4)_3∶Dy^(3+)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龚慧 林林 +2 位作者 丘志海 黄兴勇 郑志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7-1470,1488,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Y2(MoO4)3∶Dy3+荧光粉,并对其晶场及发光性质进行研究。晶场分析结果表明:Y3+格位晶场结构近似为对称性很低的C2,因此样品在近紫外区有很强f-f激发峰,适合于近紫外LED芯片。在387 nm激发下,主要发射峰为Dy3+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Y2(MoO4)3∶Dy3+荧光粉,并对其晶场及发光性质进行研究。晶场分析结果表明:Y3+格位晶场结构近似为对称性很低的C2,因此样品在近紫外区有很强f-f激发峰,适合于近紫外LED芯片。在387 nm激发下,主要发射峰为Dy3+的特征发射487 nm(蓝光,4F9/2→6H15/2)和574 nm(黄光,4F9/2→6H13/2)。增大Dy3+掺杂浓度,黄光与蓝光的强度比值(Y/B)随之增大。387 nm激发下,不同Dy3+掺杂浓度荧光粉发射光的色坐标均在白光区域中。以上结果表明Y2(MoO4)3∶Dy3+是一种新型的适于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的白光荧光粉,发光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moo4)3∶dy3+ 荧光粉 白光LED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反应法制备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陶瓷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希艳 卢利平 +3 位作者 王晓春 刘全生 柏朝晖 曹志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6,共4页
采用干压成型高温固相反应在还原气氛中制备了SrAl2 O4 :Eu2 + ,Dy3+ 发光陶瓷片状样品。陶瓷结构致密均匀、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样品在自然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光。X射线衍射仪 (XRD)分析表明 ,在 12 5 0~ 14 5 0℃烧结形成SrAl2 O4... 采用干压成型高温固相反应在还原气氛中制备了SrAl2 O4 :Eu2 + ,Dy3+ 发光陶瓷片状样品。陶瓷结构致密均匀、强度高、耐腐蚀性好。样品在自然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光。X射线衍射仪 (XRD)分析表明 ,在 12 5 0~ 14 5 0℃烧结形成SrAl2 O4 单斜晶系晶体 ;扫描电镜 (SEM )分析表明 ,样品在14 0 0℃烧结 4h ,结构较致密 ,晶粒发育完善。光谱分析表明 ,样品的发光光谱是峰值位于 5 2 0nm的宽带谱 ,激发光谱是位于 2 4 0~ 4 2 0nm的宽带谱 ,峰值分别为 2 4 0、32 0、36 0、4 2 0nm .发光衰减特性分析表明 ,SrAl2 O4 :Eu2 + ,Dy3+ 陶瓷的发光亮度随时间衰减符合I=At-n 规律 ,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在前 5min ,n =0 .6 ;在 5至 4 0min ,n =1.0 ;在 4 0至 6 0 0min ,n =1 3.在 4 0W日光灯激发 30min后 ,撤除光源 10h发光亮度衰减到 2 .15mcd/m2 ,远远高于人眼可辨的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长余辉发光 陶瓷 夜间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喷雾热解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林生 李敏 +3 位作者 赖华生 文小强 周健 黄可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6-772,共7页
采用喷雾热解两段法制备了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利用XRD、SEM、荧光长余辉亮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喷雾热解两段法可制备出球... 采用喷雾热解两段法制备了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利用XRD、SEM、荧光长余辉亮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SrAl2O4∶Eu2+,Dy3+发光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发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喷雾热解两段法可制备出球形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的晶体结构与α-SrAl2O4磷石英晶体结构相同。热解温度、还原温度、添加剂对产物的形貌、粒度分布、发光性能有较大影响。较之高温固相法,喷雾热解法制备的SrAl2O4∶Eu2+,Dy3+具有发光性能好、形貌好、粒度分布窄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热解法 SrAl2O4∶eu2+ dy3+ 长余辉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Mo_4O_(15):Eu^(3+)荧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立亚 易灵红 +2 位作者 孙瑞芳 龚福忠 黄君丽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6-339,共4页
采用了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掺杂的Gd2Mo4O15:Eu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的测定,分别讨论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以及稀土离子Eu3+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Gd2Mo4O15:Eu3+荧光粉在近紫外区(UV)(393 ... 采用了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掺杂的Gd2Mo4O15:Eu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的测定,分别讨论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以及稀土离子Eu3+掺杂量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Gd2Mo4O15:Eu3+荧光粉在近紫外区(UV)(393 nm)和蓝光区(464 nm)可以被有效的激发,Gd2Mo4O15:Eu3+荧光粉发出明亮的红光,对应于Eu3+的4f-4f跃迁,当Eu3+的掺杂浓度约为40 mol%时,在616 nm处的发光强度最大。在393,464 nm的吸收分别与目前应用的紫外光和蓝光LED芯片相匹配。因此,Gd2Mo4O15:Eu3+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Mo4O15:eu3+ 固相 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塑料包覆SrAl_2O_4∶Eu^(2+),Dy^(3+)长余辉材料的耐水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子山 陈芝 +6 位作者 林燕美 陈碧桑 林珩 陈国良 周文华 余金 陈建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利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包覆材料,采用简单的物理包覆技术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表面包覆。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激发发射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耐水性能测试等实验结果表明,包覆层薄... 利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包覆材料,采用简单的物理包覆技术对Sr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进行表面包覆。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激发发射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耐水性能测试等实验结果表明,包覆层薄,厚度为5~10 n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包覆质量分数为4.9%,包覆没有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对材料的发光性能影响较小。包覆能有效改善材料的防水性能,经过15 h浸水后,材料初始发光强度依然达到5.02 cd/m2,余辉时间达到10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包覆 泡沫塑料 SrAl2O4∶eu2+ 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发光材料CaAl_2O_4∶Eu^(2+),Gd^(3+)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家桃 冯文林 +2 位作者 曾超 张盈 金叶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15-1318,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2O4∶Eu2+,Gd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的分析,探究Eu2+摩尔分数为3.5%,硼酸质量分数为0.5%,Gd3+摩尔分数分别为2%,3%,4%,5%时样品的发...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2O4∶Eu2+,Gd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测试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和发光性能的分析,探究Eu2+摩尔分数为3.5%,硼酸质量分数为0.5%,Gd3+摩尔分数分别为2%,3%,4%,5%时样品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地合成了CaAl2O4∶Eu2+,Gd3+粉晶,并且Eu2+和Gd3+的引入并未引起CaAl2O4晶体结构的改变。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且发射光谱的最大峰值位于444 nm左右,属于Eu2+的4f65d→4f7跃迁,所发光为蓝光。蓝色荧光粉CaAl2O4∶3.5%Eu2+,3%Gd3+的发光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发光材料 CaAl2O4∶eu2+ g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紫外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In_2(MoO_4)_3:Eu^(3+),Bi^(3+)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汤安 张丁非 +1 位作者 杨柳 段作衡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7-819,共3页
通过固相反应法在1000℃空气气氛中合成了In2(MoO4)3:Eu3+、Bi 3+红色荧光粉。粉体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分度计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粉具有单相立方晶体结构,该荧光粉能够被近紫外光(395nm)有效激发,发射高强度的612nm红光。E... 通过固相反应法在1000℃空气气氛中合成了In2(MoO4)3:Eu3+、Bi 3+红色荧光粉。粉体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荧光分度计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荧光粉具有单相立方晶体结构,该荧光粉能够被近紫外光(395nm)有效激发,发射高强度的612nm红光。Eu3+浓度为40%(摩尔分数)时,In2(MoO4)3:Eu3+发光强度较高。In2(MoO4)3:0.4Eu3+、Bi 3+荧光粉,Bi 3+浓度为3%(摩尔分数)时,发光强度最大,高于没有掺Bi 3+的In2(MoO4)3:0.4Eu3+荧光粉。和CaMoO4:Eu3+相比,In2(MoO4)3:0.4Eu3+、0.03Bi 3+有较高的发光强度。因此,In2(MoO4)3:0.4Eu3+、0.03Bi 3+是一种可能应用于近紫外白光LED的新型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红色荧光粉 In2(moo4)3 eu3+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KLa(MoO_4)_2: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利 吉日嘎兰图 +1 位作者 齐向东 付作岭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65-969,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红色荧光粉KLa(MoO4)2:Eu3+,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H值是合成样品KLa(MoO4)2:Eu3+的关键因素,当溶液pH值接近7时,荧光粉的纯度较高,分散性良好... 采用水热法制备红色荧光粉KLa(MoO4)2:Eu3+,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H值是合成样品KLa(MoO4)2:Eu3+的关键因素,当溶液pH值接近7时,荧光粉的纯度较高,分散性良好、粒度均匀、呈规则球形。这种荧光材料可以被紫外光279 nm、近紫外光395 nm和蓝光465 nm有效激发,发射主峰位于617 nm,是一种可应用于白光LED转换用的新型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a(moo4)2:eu3+ 水热合成 红色荧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_7O_6(BO_3)(PO_4)_2∶Eu(Ln=La,Gd,Y)的VUV-UV激发和辐射发光 被引量:3
20
作者 初本莉 刘行仁 +4 位作者 王晓君 金伟华 陶冶 王渭 侯雪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7,共5页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 本文报道了Ln7O6(BO3) (PO4 ) 2 ∶Eu(Ln =La ,Gd ,Y)在VUV UV区的激发光谱及Eu3 + 在可见区的发射光谱。其激发光谱包括基质在真空紫外区的激发带和激活剂离子在紫外区的Eu3 + O2 -电荷迁移带 ,随La3 + ,Gd3 + ,Y3+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Eu3 + O2 -电荷迁移带的重心位置逐渐向高能量方向移动 ,Gd7O6(BO3) (PO4 ) 2 ∶Eu和Y7O6(BO3) (PO4 ) 2 ∶Eu在真空紫外区的吸收与Eu3+ O2 -电荷迁移带位于紫外区的吸收的比值要高于在La7O6(BO3) (PO4 ) 2 ∶Eu中的这个比值。激发能可被基质吸收 ,传递给激活剂离子 ,得到Eu3 + 的红光发射。在Gd7O6(BO3) (PO4 ) 2 ∶Eu中 ,5D0 →7F1的发射强度较强 ,在Y7O6(BO3) (PO4 ) 2 ∶Eu中 ,5D0→7F2 和5D0 →7F3的跃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V-UV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eu^3+离子 Ln7O6(BO3)(PO4)2:eu(Ln=La gd Y) 荧光材料 辐射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