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LWE问题的组密钥交换协议的参数分析
1
作者 洪亮 黄海燕 胡伟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0-383,共14页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格的组密钥交换协议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现有研究工作来看,基于格的组密钥交换协议中的参数选择与协议的安全性以及运行效率等密切相关.为了揭示这一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LWE问题的组密钥交换...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格的组密钥交换协议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从现有研究工作来看,基于格的组密钥交换协议中的参数选择与协议的安全性以及运行效率等密切相关.为了揭示这一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LWE问题的组密钥交换协议的参数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模q、计算安全参数λ与高斯参数s_(1)、s_(2)之间的关系,通过安全性、正确性等限制条件计算了参数的理论边界,给出了取值范围.并将参数分析方法应用到采样模块中,利用所得参数计算逆采样方法所需的预计算表尺寸.最后利用该方法给出了两个基于RLWE问题的组密钥交换协议的具体参数,并对协议进行了实现,实验结果显示两个组密钥协议均可协商出一致的会话密钥,验证了该参数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上学习误差问题 密钥交换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茶树幼苗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胡永光 郑家椋 +2 位作者 潘庆民 金矿 李友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6-832,共7页
为实现温室茶苗的节水灌溉及水分胁迫的有效评估,以一年生“苏茶早”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水分胁迫的对照(NS)和轻度(LS)、中度(MS)、重度(SS)水分胁迫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茶树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势(ψ_(w))... 为实现温室茶苗的节水灌溉及水分胁迫的有效评估,以一年生“苏茶早”为试验材料,设置无水分胁迫的对照(NS)和轻度(LS)、中度(MS)、重度(SS)水分胁迫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茶树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水势(ψ_(w))及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剧,茶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而胞间CO_(2)浓度(Ci)变化不显著.水势(ψ_(w))随胁迫程度加重呈显著降低趋势.PSⅡ实际量子产量(YII)在NS与LS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在MS与SS处理下显著下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随胁迫程度加深逐渐降低,除LS与MS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随胁迫加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特征.除Y(NO)和Ci外,其余指标均与水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水势(ψ_(w))是最敏感的指标.其他指标的敏感性随胁迫程度而异:Pn,Y(NPQ)和qN对轻度胁迫响应最敏感;Tr,Pn和Gs对中度胁迫更敏感;而Tr和Gs在重度胁迫下表现出最强的敏感性.这些指标可作为不同水分胁迫程度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幼苗 水分亏缺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参数分析的Gyroid换热器性能
3
作者 杨晓军 张雪丽 李沛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5-1204,共10页
为研究三重周期极小曲面(TPMS)在空气-燃油换热器中的流动换热特性,分析结构参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采用田口方法,针对壁厚、晶格大小和偏移尺寸3个结构参数,对努塞尔数和摩擦系数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参考的螺旋套管(TTHC)换热器性能进... 为研究三重周期极小曲面(TPMS)在空气-燃油换热器中的流动换热特性,分析结构参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采用田口方法,针对壁厚、晶格大小和偏移尺寸3个结构参数,对努塞尔数和摩擦系数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参考的螺旋套管(TTHC)换热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各个结构参数影响Gyroid换热器努塞尔数和摩擦系数方面的主次顺序,并利用矩阵分析法,确定了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对于热侧出口温度,TTHC换热器比参考的Gyroid换热器最高降低13.13 K;对于压降,TTHC换热器比参考的Gyroid换热器降低3.02 kPa;对于性能评估系数,热侧通道最高为14.72,冷侧通道最高为0.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roid换热器 螺旋套管换热器 田口方法 结构参数 矩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感知机优化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阳极侧多孔传输层性能
4
作者 陶大臣 谢鑫 +5 位作者 杨扬 李俊 叶丁丁 陈蓉 朱恂 廖强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技术因其波动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绿色氢气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EMWE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多孔传输层(PTL)对于气-水传输性能尤为关键,优化PTL结构对提升PEMWE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构建了...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技术因其波动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绿色氢气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EMWE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多孔传输层(PTL)对于气-水传输性能尤为关键,优化PTL结构对提升PEMWE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构建了一个稳态下的三维PEM单电解槽模型,获得了不同多孔传输层结构参数下PEM电解槽极化曲线,探讨了多孔传输层的孔隙率、厚度和导电率三个典型特征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性能的影响。其次,通过引入多层感知机机器学习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性能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孔隙率对多孔传输层的性能起主导作用,其次是厚度,而导电率的影响相对较小。针对孔隙率和厚度,适度增加孔隙率并降低厚度可有效提升电解槽性能。经过多层感知机模型筛选,当PTL孔隙率为0.52、厚度为0.2 mm、导电率为4×10^(6) S/m时,性能最佳,在2 A/cm^(2)的电流密度下PEM电解槽的工作电压为1.85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多孔传输层 机器学习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对蓝莓光合作用与钙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付豪 娄鑫 +3 位作者 史晟静 李本寅 梁正兰 王贺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1,共5页
为探讨不同强度UV-B对高丛蓝莓生长、光合参数及钙含量的影响,以人工气候室中的白光为基础光,设置5个UV-B强度处理:5μw/cm^(2)(CK,未增补UV-B,参数为环境噪值)、8μw/cm^(2)(T1)、11μw/cm^(2)(T2)、14μw/cm^(2)(T3)和17μw/cm^(2)(T4... 为探讨不同强度UV-B对高丛蓝莓生长、光合参数及钙含量的影响,以人工气候室中的白光为基础光,设置5个UV-B强度处理:5μw/cm^(2)(CK,未增补UV-B,参数为环境噪值)、8μw/cm^(2)(T1)、11μw/cm^(2)(T2)、14μw/cm^(2)(T3)和17μw/cm^(2)(T4)对3月生“大果蓝金”与“优瑞卡”扦插幼苗进行为期60 d的光照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UV-B会显著促进“大果蓝金”和“优瑞卡”的生物量积累与叶面积,降低2种高丛蓝莓叶片的净光合反应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2种高丛蓝莓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还会显著影响“优瑞卡”蓝莓根、茎、叶中的钙含量,当强度为8μw/cm^(2)时对“大果蓝金”蓝莓叶片和“优瑞卡”蓝莓茎、叶中的钙含量积累最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蓝莓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 钙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间接式太阳能储热水箱蓄热特性影响
6
作者 许翔 韩中合 李恒凡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5-1287,共13页
太阳能采暖系统中的储热水箱解决了太阳辐射间歇性和用热负荷不匹配的问题,但传统水箱内冷热水掺混严重,限制了系统的广泛应用。针对新型空气源热泵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建立了储热水箱间接式非稳态蓄放热过程模型并提出优化方案。... 太阳能采暖系统中的储热水箱解决了太阳辐射间歇性和用热负荷不匹配的问题,但传统水箱内冷热水掺混严重,限制了系统的广泛应用。针对新型空气源热泵微通道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建立了储热水箱间接式非稳态蓄放热过程模型并提出优化方案。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优化前后储热水箱的蓄热特性,研究了不同结构水箱在蓄热过程中的斜温层厚度、蓄热能力、Nusselt数及㶲量变化。研究显示,下置换热单元且无竖管的原结构水箱水体掺混最严重,上置换热单元分层效果最佳但蓄热能力差;下置换热单元配合竖管显著提升分层效果及蓄热能力,3600 s内蓄热能力提高18.87%,㶲量增加1322.14%。优化方案中,当水泵流速0.25 kg/s、竖管高度1300 mm、直径100 mm时,储热水箱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水箱 间接式换热 温度分层 结构参数 蓄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侧壁缩型流道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史叶诚 赵富强 +1 位作者 耿振钟 王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8914-8925,共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阴极流道作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流道构型和操作参数相互作用是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之一。针对PEMFC侧壁缩型流道对操作参数的设计需求,建立了一个采用阴极侧壁缩型流道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阴极流道作为氧化剂还原的场所,流道构型和操作参数相互作用是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之一。针对PEMFC侧壁缩型流道对操作参数的设计需求,建立了一个采用阴极侧壁缩型流道的三维质子交换膜电池模型,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压强和阴极化学计量比下,电化学性能、膜表面温度分布及含水量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操作参数不变时,脊背中线、流道中线的电流密度曲线呈脉冲式波动,膜表面温度曲线、膜表面水含量曲线呈现规律性波动,且脊背中线处的电流密度、温度、水含量明显高于流道中线处;操作参数变化下,当温度从50℃升高到80℃时,电流密度从0.822 A/cm^(2)增大至0.856 A/cm^(2),提高了4.1%;当压强从0.1 MPa增大至0.3 MPa时,电流密度从0.860 A/cm^(2)增大至1.500 A/cm^(2),提高了74.4%;当阴极化学计量比从10增大至90时,电流密度从1.502 A/cm^(2)提升至1.568 A/cm^(2),提高了4.4%。进一步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法和改进雷达图法的PEMFC输出性能评价方法,得到操作参数在压强0.25~0.3 MPa、温度70~80℃、化学计量比70~90范围下,阴极的侧壁缩型流道表现出优异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操作参数 侧壁缩型流道 电化学性能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翅一体式高温换热器强化换热研究
8
作者 刘兵 刘迎文 +1 位作者 杨启欣 王炯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72,201,共13页
针对当前燃气热水器管翅焊接式高温换热器换热性能不足、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开展了基于铲齿工艺的无接触热阻管翅一体式换热器强化换热研究.首先,对现有管翅换热器进行了实验测试,构建了数值模型,探究了其流动与传热特性,获得了传热管... 针对当前燃气热水器管翅焊接式高温换热器换热性能不足、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开展了基于铲齿工艺的无接触热阻管翅一体式换热器强化换热研究.首先,对现有管翅换热器进行了实验测试,构建了数值模型,探究了其流动与传热特性,获得了传热管与翅片的接触热阻;然后,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无接触热阻管翅一体式换热器性能的关键几何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获得了其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响应面法开展了无接触热阻换热器关键几何参数的多目标优化,给出了综合性能表现优异的换热器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无接触热阻换热器相较于原始管翅换热器,其出口烟温降低了24.8%,压降降低了49.5%,单位烟气来流面积的换热器重量降低了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翅一体式 高温换热器 波纹翅片 几何参数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贮箱热力学排气系统两相换热器参数分析
9
作者 朱仁烁 刘欣 杨勇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为提升热力学排气系统(TVS)的控压性能,建立了两相换热器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两相换热器管长和内外管直径对吸冷量、出口干度和出口温度的影响,提出了两相换热器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标和方向。研究表明:两相换热器的设计应该兼顾排气冷量... 为提升热力学排气系统(TVS)的控压性能,建立了两相换热器的数值模型,分析了两相换热器管长和内外管直径对吸冷量、出口干度和出口温度的影响,提出了两相换热器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标和方向。研究表明:两相换热器的设计应该兼顾排气冷量的利用以及循环流体的降温降压效果,以内管循环流体吸冷量作为优化目标;换热过程中,内管对流传热系数远大于外管对流传热系数,强化外管对流换热对增强换热贡献更大;延长管长和改变内外管径均能改善外管冷却流体冷量的利用,且改变内管直径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排气系统 两相换热器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对灰胡杨的适用性分析
10
作者 张丹丹 王雨晴 +2 位作者 应瑶琳 王海珍 韩路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植物光合作用对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温度不仅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地理分布,还影响了对光、水分、土壤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Li-6400气体交换测量系统测定灰胡杨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响应曲线,选取4种光响应模型... 植物光合作用对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温度不仅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及其地理分布,还影响了对光、水分、土壤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Li-6400气体交换测量系统测定灰胡杨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响应曲线,选取4种光响应模型对灰胡杨的光响应过程进行拟合比较和精度评定,筛选出5个温度下灰胡杨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灰胡杨是耐干旱却不耐高温的高光效植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通过模型拟合优度分析,4种光响应模型拟合精度存在差异,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无法直接估算P_(nmax)和LSP,二次项回归拟合模型拟合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且有违背常识错误,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很好体现灰胡杨在不同光强下的光响应过程,且拟合得到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接近实测,为最优模型,可作为荒漠地区灰胡杨的最优光响应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胡杨 气体交换参数 光响应 光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式天然气冷却器性能仿真模型和验证
11
作者 密晓光 孙国刚 +1 位作者 程昊 张晓慧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26-434,共9页
针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建立了三维分布参数模型,采用三维数组来描绘换热器芯体并划分控制单元,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矩阵的流路描述手段。将文献中提出的适用于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天然气侧与水侧的换热及压降关联式应用于仿真模型中... 针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建立了三维分布参数模型,采用三维数组来描绘换热器芯体并划分控制单元,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矩阵的流路描述手段。将文献中提出的适用于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天然气侧与水侧的换热及压降关联式应用于仿真模型中。建立了模型的控制方程,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的能量方程快速迭代算法。利用该算法,完成了某海上平台天然气压缩机后冷却器的性能仿真,成功获取了换热器的换热负荷、流路压降等关键参数。通过与现场生产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显示,基于该仿真模型计算的换热器平均换热误差低于5%,天然气侧的平均压降误差也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 分布参数模型 算法 计算机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扰动和极性维度交互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12
作者 翟雪玉 杨卫中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29-642,共14页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应对多模态复杂优化问题时面临种群多样性丧失和过早收敛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扰动和极性维度交互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Based on Self-guided Perturbation and Extreme Dimensi...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在应对多模态复杂优化问题时面临种群多样性丧失和过早收敛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扰动和极性维度交互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Based on Self-guided Perturbation and Extreme Dimension Exchange,APE-DE)。首先,设计了一种自扰动补偿策略,通过个体的空间位置来引导其搜索方向,有效避免了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困境。然后,提出了一种极性维度交互策略,用于提升算法多样性,一旦种群被检测出停滞,将启动相应的增强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参数控制策略,通过小波基函数和适应度分布偏差信息实时捕捉种群适应度的变化,并据此动态调整算法参数。为了验证APE-DE的性能,在被广泛使用的IEEE CEC2017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以验证算法面对多模态及复杂测试环境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8种最先进的差分进化变体相比,APE-DE在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均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此外,为了评估APE-DE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有效性,将所提算法应用于光伏模型的参数识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参数自适应 自引导扰动补偿 极性维度交互 多样性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胆·萘乙酸缓解生姜幼苗淹水胁迫的生理机制
13
作者 孙秉鑫 刘璇 +2 位作者 王迪 吕尧 徐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生姜根系不发达,抗逆性较弱,洪涝灾害易导致根系腐烂,生长衰弱,产量显著降低。为探究缓解生姜淹水胁迫的方法,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淹水时间对生姜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氯胆·萘乙酸(CC·NAA)对缓解淹水胁迫的效果。... 生姜根系不发达,抗逆性较弱,洪涝灾害易导致根系腐烂,生长衰弱,产量显著降低。为探究缓解生姜淹水胁迫的方法,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淹水时间对生姜生长的影响,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氯胆·萘乙酸(CC·NAA)对缓解淹水胁迫的效果。结果表明,随淹水时间的延长,生姜根系损伤加重,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淹水2 d即可导致根系褐变,超过3 d则植株死亡。淹水2 d生姜植株随CC·NAA叶面喷施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5 d时,0.10 g·L^(−1) CC·NAA处理的根系活力较CK显著提高了65.15%。CC·NAA显著提高了淹水胁迫下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减轻了气孔与非气孔限制,促进了水气交换能力,0.10 g·L^(−1)CC·NAA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分别较CK提高了9.61倍和1.54倍,F_(v)/F_(m)和Φ_(PSⅡ)分别提高了69.05%和57.14%。此外,CC·NAA还显著提高叶片和根系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活性氧积累,减轻膜质过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淹水胁迫 氯胆·萘乙酸 水汽交换参数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光合呼吸模型在典型高寒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参数率定及验证
14
作者 孙树娇 王秀英 +2 位作者 陈奇 赵全宁 李甫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5,共10页
为实现利用植被光合呼吸模型(VPRM模型)在陆地生态系统估算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净CO_(2)交换量,需要针对不同生态系统进行VPRM模型参数的率定。基于位于典型高寒荒漠草原的沱沱河站2019年生长季(5-9月)的通量观测数据,结合遥感数据... 为实现利用植被光合呼吸模型(VPRM模型)在陆地生态系统估算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净CO_(2)交换量,需要针对不同生态系统进行VPRM模型参数的率定。基于位于典型高寒荒漠草原的沱沱河站2019年生长季(5-9月)的通量观测数据,结合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对VPRM的4个关键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λ、光照为半饱和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值P0和植被参数(α、β)]进行了率定,并对模型模拟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典型高寒荒漠草原生态系统VPRM模型的关键参数α、β、λ和P_(0)值分别为0.034μmol·m^(-2)·s^(-1)、0.217μmol·m^(-2)·s^(-1)、0.119μmol、64.920μmol·m^(-2)·s^(-1)。2)VPRM模型在昼夜时间尺度上模拟效果最好,模拟值与观测值散点图的斜率接近0.918(R^(2)=0.713),均方根误差为0.473,平均误差为0.342。3)VPRM模型和R程序包(REddyProc包)插补缺失值后两组数据相关性较高(昼R^(2)=0.934;夜R^(2)=0.975),两种方法插补精度类似。4)参数率定后的VPRM模型在晴天适用性最好(R2=0.829),均方根误差和平均误差均较小,分别是0.346和0.267。该文通过本地化参数率定和模拟效果验证,得到了典型高寒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VPRM模型,且具有较好的估算效果;该结果不仅为开展区域NEE估算奠定理论基础,而且还为地面观测数据的缺失值估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荒漠草原 VPRM模型 NEE 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参数率定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山茶品种对高温胁迫的光合生理响应及其耐热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卫珍 宋垚 +1 位作者 章丹峰 张春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9-550,共12页
【目的】山茶的花型和花色丰富、花期长,其耐热性日益受到关注,筛选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可为山茶属植物耐热性鉴定、种质发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热性较强的单体红山茶和‘串花瀑布’为对照,7个自育束花茶花新品种... 【目的】山茶的花型和花色丰富、花期长,其耐热性日益受到关注,筛选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可为山茶属植物耐热性鉴定、种质发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热性较强的单体红山茶和‘串花瀑布’为对照,7个自育束花茶花新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瓶插方法,在短期(5 h)和长期(7 d)高温(42℃/35℃)处理后,考察各品种形态及光合生理标指标的变化,并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1)‘垂枝粉玉’和‘串花瀑布’在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上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潜在活性(F_(v)/F_(o))和电子传递速率(ETR)维持在较高水平,且长期高温胁迫后均未出现热害。‘金叶粉玉’、‘上植华章’和‘玫瑰春’在高温胁迫下Pn和Gs均显著降低,而Ci升高,‘金叶粉玉’和‘上植华章’的F_(v)/F_(m)、F_(v)/F_(o)和ETR均大幅降低,且长期高温胁迫后出现较严重热害或死亡。(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项指标换算成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可达90%;短期高温时以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的综合权重值较高,长期高温时以叶绿素a/b、F_(v)/F_(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的综合权重值较高。【结论】新品种‘垂枝粉玉’耐热较强,‘上植月光曲’、‘上植欢乐颂’和‘玫玉’中等耐热,‘玫瑰春’、‘上植华章’和‘金叶粉玉’耐热性较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可作为山茶短期耐热性考察指标,而叶绿素a/b、F_(v)/F_(m)、qP、qN可作为山茶长期耐热性的考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花茶花 高温胁迫 光合色素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多物理场建模及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睿 杨富旺 +3 位作者 霍喆 谢任友 赵冬冬 高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99-2709,I0015,共12页
受限于外部运行工况及内部多物理场参数的耦合作用机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精确机理建模成为其研发和应用的瓶颈。该文通过探究燃料电池内部“电-热-流”多场耦合关系,构建准一维电堆动态模型,并基于单参数敏感性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 受限于外部运行工况及内部多物理场参数的耦合作用机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精确机理建模成为其研发和应用的瓶颈。该文通过探究燃料电池内部“电-热-流”多场耦合关系,构建准一维电堆动态模型,并基于单参数敏感性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不同模型参数的敏感度指标,完成了建模中部分关键参数的权重分析。为验证模型精度及耦合参数变动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在搭建Ballard NEXA 1.2 kW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的基础上开展变载及参数变动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较为精确的模拟电堆特性,且对称因子、活化面积和压力系数的变动对电堆输出的影响较大。结果可为燃料电池电堆的测试及改型提供理论基础,并揭示电堆故障及老化过程中主要参数的衰退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机理模型 多物理场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阶线性模型的地埋管换热器流体温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鹏 张东海 +3 位作者 李晓昭 张古彬 寇亚飞 高蓬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9,共9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热响应测试系统,获取沿深度方向上(竖向)管内流体温度实测数据,对比p阶线性分布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研究两种典型工况条件下分层岩土介质中管内流体竖向分布规律和最佳p值。结果表明:恒热流工况时,p=-5阶线性分... 利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热响应测试系统,获取沿深度方向上(竖向)管内流体温度实测数据,对比p阶线性分布模型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研究两种典型工况条件下分层岩土介质中管内流体竖向分布规律和最佳p值。结果表明:恒热流工况时,p=-5阶线性分布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管内流体温度分布;恒温工况时,最佳p值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关系为:|p|=7.361ln V+6.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地埋管换热器 岩土传热 地质结构分层 参数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应用于换热网络综合
18
作者 段欢欢 易智康 +2 位作者 张笑恬 肖媛 崔国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5,57,共7页
RWCE(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应用于系统热集成时,最大步长既影响当前可行搜索域的范围,又影响整型变量的进化,固定参数设置降低了更优解产生的几率。因此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步长和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的RWCE算法。建立随机动态步长,在导... RWCE(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应用于系统热集成时,最大步长既影响当前可行搜索域的范围,又影响整型变量的进化,固定参数设置降低了更优解产生的几率。因此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步长和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的RWCE算法。建立随机动态步长,在导向参数牵引下自动激励有利步长值持续进化;在此基础上,建立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改变个体进化路径,使算法在优化的不同阶段能够自动搜索最佳步长,并挖掘尽可能多的结构,充分发挥算法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最后研究并计算H6C10、H10C10、H13C73个典型中大规模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算法的寻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导向参数 反向学习 换热网络 RW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隙参数对斜坡非均匀渗流与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阙云 李尚辉 +3 位作者 詹小军 张吉松 薛斌 谢秀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为揭示降雨条件下大孔隙参数对斜坡水分非均匀运移与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两域模型与稳定系数场原理,建立降雨入渗下斜坡非均匀渗流与稳定性求解模型,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有限元平台,编制相应的模型求解程序,通过大孔隙土柱... 为揭示降雨条件下大孔隙参数对斜坡水分非均匀运移与稳定性的影响,基于两域模型与稳定系数场原理,建立降雨入渗下斜坡非均匀渗流与稳定性求解模型,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有限元平台,编制相应的模型求解程序,通过大孔隙土柱降雨试验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对比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条件下斜坡体积含水率和点稳定系数,分析大孔隙参数(大孔隙占比ω_(f)、两域导水系数之比μ、大孔隙经验参数r_(w))对斜坡渗流场及稳定系数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不考虑大孔隙,考虑大孔隙时的基质域和大孔隙域表层体积含水率分别增长7.7%和降低5.1%,入渗深度分别增长83.3%和150.0%;边坡浅层失稳面积增大3.9%。基质域和大孔隙域入渗深度均随大孔隙占比ω_(f)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大孔隙域与基质域饱和渗透系数之比μ增大,两者入渗深度变化趋势相反,即μ越大,基质域入渗深度越小,大孔隙域反之;两者与经验参数r_(w)无显著关系。至降雨结束,基质域表层土体体积含水率已达最大值;大孔隙域则随着ω_(f)和μ的增大而增大,但几乎不受经验参数r_(w)的影响。非均匀流条件下,边坡水分交换沿着剖面从上往下分为负交换区、正交换区和无交换区,水分交换平衡深度与基质域入渗深度变化趋势一致;水分交换负交换区与正交换区的深度均存在一个峰值,并随大孔隙占比ω_(f)的增大而减小,随着μ和r_(w)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参数取值下,边坡均为浅层失稳破坏,ω_(f)和μ越大,失稳层深度越大,表层点稳定系数越小,因此大孔隙不利于边坡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隙参数 非均匀流 点稳定系数 水分交换 入渗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对盐碱胁迫下万寿菊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静 蒋倩 +3 位作者 陶田田 汪雒璿 王燕 缐旭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5-1354,共10页
【目的】探究外源CaCl_(2)对盐碱胁迫下万寿菊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应用CaCl_(2)提高盐碱地上万寿菊栽培效率和产品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万寿菊幼苗为试材,设置浇灌清水(CK_(1))、根灌80 mmol/L混合盐碱溶液(CK_(2))和根灌... 【目的】探究外源CaCl_(2)对盐碱胁迫下万寿菊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应用CaCl_(2)提高盐碱地上万寿菊栽培效率和产品品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万寿菊幼苗为试材,设置浇灌清水(CK_(1))、根灌80 mmol/L混合盐碱溶液(CK_(2))和根灌盐碱后叶面喷施4种浓度CaCl_(2)溶液处理(5,10,15,20 mmol/L)进行盆栽试验,观测植株生长表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随着盐碱胁迫时间延长,万寿菊植株的株高、茎粗、根系构型和根冠比呈逐渐上升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系数(T_(r))、气孔导度(G_(s))、叶绿素总量(Chl_(t))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等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_(i))呈上升趋势,但这些指标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CaCl_(2)后变化幅度均有所降低,并均以10 mmol/L CaCl_(2)处理效果最佳。在胁迫第20天时,10 mmol/L CaCl_(2)处理叶片Chl t、P_(n)、T_(r)、G_(s)、F_(v)/F_(m)分别比CK_(2)显著升高46.78%、45.53%、49.51%、49.57%和32.83%,其根冠比和C_(i)则分别显著降低22.60%和30.91%。【结论】叶面喷施10 mmol/L CaCl_(2)可显著减轻盐碱胁迫下万寿菊叶片叶绿素含量降幅,提高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有效改善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钙 万寿菊 盐碱胁迫 生长指标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