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高速运行时U形梁外侧噪声分布研究
1
作者 蒋海军 吴波波 +1 位作者 司义德 曾武亮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5-100,共6页
为了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高速运行时U形梁高架线路外侧噪声分布,在轨道外侧水平和竖直方向各布置8个测点组成测试阵列,采用时域信号截取法分析轨道列车以80 km/h和100 km/h匀速通过测试阵列时的U形梁高架线路辐射噪声。结果表明:在测... 为了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高速运行时U形梁高架线路外侧噪声分布,在轨道外侧水平和竖直方向各布置8个测点组成测试阵列,采用时域信号截取法分析轨道列车以80 km/h和100 km/h匀速通过测试阵列时的U形梁高架线路辐射噪声。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列车以100 km/h通过时的辐射噪声较以80 km/h通过时的辐射噪声明显增大,且各测点增加值基本相同。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U形梁高架线路辐射噪声逐渐衰减,且噪声源强度对衰减规律影响较小。随着竖直高度的减小,由于U形梁腹板的遮蔽效应,U形梁高架线路辐射噪声缓慢减小,其中在U形梁腹板起到隔声作用的高度范围内,竖直方向的声级衰减量增加到约3 dB/m。U形梁腹板在距轨道中心7.5 m水平距离、距轨道面3.2 m垂直高度处开始产生隔声效果。轨道列车辐射噪声主要声能量集中在400~2 500 Hz范围,占总能量的95%左右,其中630 Hz中心频带占比最高,达到了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U形梁 辐射噪声 时域信号截取法 U形梁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考光束型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健 冯庆奇 +3 位作者 马曙光 宋锐 魏国 龙兴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81-2587,共7页
阐述了参考光束型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原理公式近似、高斯光束干涉、激光线宽、探测器孔径、有限渡越时间、信号处理算法、空气折射率变化及角度测量等诸多因素对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研究并给出... 阐述了参考光束型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原理公式近似、高斯光束干涉、激光线宽、探测器孔径、有限渡越时间、信号处理算法、空气折射率变化及角度测量等诸多因素对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结果造成的误差,研究并给出了每一种影响因素所引起误差的理论公式,在每一种影响因素中具体讨论了各种光学参数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并对部分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在实验中需要选择线宽较窄的激光器及孔径较小的光电探测器,而在选择光束光斑半径和信号光中心光线的方向与粒子运动方向的夹角时,既要考虑激光的质量和多普勒信号的强度,同时也需要考虑原理公式近似、探测器孔径的尺寸、有限渡越时间及高斯光束干涉等多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误差分析 渡越时间 探测器孔径 高斯光束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脉冲激光大气传输热晕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晓星 范承玉 +1 位作者 王英俭 乔春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4-577,共4页
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对序列脉冲激光大气传输热晕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对于均匀大气路径上聚焦传输序列脉冲激光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风场渡越时间内的脉冲数Np在2~6之间有利于传输;然后对实际大气模式下序列脉冲激光进... 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对序列脉冲激光大气传输热晕效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对于均匀大气路径上聚焦传输序列脉冲激光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得到,风场渡越时间内的脉冲数Np在2~6之间有利于传输;然后对实际大气模式下序列脉冲激光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的平均脉冲数N^-p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对序列脉冲激光进行定量表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大气传输 序列脉冲 风场渡越时间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三腔谐振腔渡越时间效应的小信号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军涛 钟辉煌 钱宝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85-988,共4页
 研究了小信号条件下,电子束在非均匀的三腔谐振腔π模驻波场中的渡越时间效应,求得了束波功率转换效率的函数表达式,通过采用"罚函数法"求解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得到的结果表明:非均匀结构比均匀结构有更高的束波功率...  研究了小信号条件下,电子束在非均匀的三腔谐振腔π模驻波场中的渡越时间效应,求得了束波功率转换效率的函数表达式,通过采用"罚函数法"求解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得到的结果表明:非均匀结构比均匀结构有更高的束波功率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三腔谐振腔 渡越时间效应 小信号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γ射线辐射场束流特性诊断 被引量:1
5
作者 全林 苗亮亮 +4 位作者 马继明 余小任 宋朝晖 韩长材 马超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348,共6页
针对校准实验室内强γ射线辐射场束流应用及特性诊断需要,本文建立了辐射场束流特性模拟方法,设计了大面积快响应闪烁体与高速CCD相机组成的束流诊断系统。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验测量,在亚毫米位置分辨指标下,实现了对该辐射场内不同距离... 针对校准实验室内强γ射线辐射场束流应用及特性诊断需要,本文建立了辐射场束流特性模拟方法,设计了大面积快响应闪烁体与高速CCD相机组成的束流诊断系统。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验测量,在亚毫米位置分辨指标下,实现了对该辐射场内不同距离的束流均匀性、发散角、束流中轴线及快门渡越时间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强辐射场 束流轴线 快门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环境对黄铜烧蚀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秦华 郑荣儿 杨爱玲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7-499,共3页
采用光偏转法测量了 3种粗糙度的黄铜样品在潮湿环境与干燥环境下的激光烧蚀阈值。结果表明 ,两种烧蚀环境下 ,表面粗糙度越大 ,烧蚀阈值越低 ;同一粗糙度时 ,潮湿环境比干燥环境烧蚀阈值低。说明粗糙表面及潮湿表面对光的吸收率大 。
关键词 烧蚀阈值 黄铜 光偏转法 潮湿环境 粗糙度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E技术蓝宝石衬底上生长VO_2薄膜及其太赫兹和金属–绝缘体相变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洪君 王敏焕 +3 位作者 边继明 苗丽华 章俞之 骆英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7-442,共6页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单晶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高质量化学计量比二氧化钒(VO_2)薄膜,通过该技术实现薄膜厚度15~60 nm精确控制。对于优化条件下VO_2薄膜,实现了电阻率变化超过4个数量级的优异金属–绝缘体相变,近似于之前报道高质... 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单晶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高质量化学计量比二氧化钒(VO_2)薄膜,通过该技术实现薄膜厚度15~60 nm精确控制。对于优化条件下VO_2薄膜,实现了电阻率变化超过4个数量级的优异金属–绝缘体相变,近似于之前报道高质量单晶VO_2相变特性。特别是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了不同厚度的VO_2薄膜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VO_2薄膜的厚度对其在太赫兹波段的光学特性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获得更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能,VO_2薄膜的厚度必须得到精确控制。本研究结果对于下一步VO_2基太赫兹器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钒薄膜 太赫兹时域光谱 分子束外延 金属–绝缘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波管偏转系统上升时间计算模型
8
作者 陈威森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0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文提出了示波管偏转系统高频性能分析新方法。通过分析电子在偏转系统内的渡越时间差模型,导出偏转系统在单位阶跃电压函数作用下,电子束扫描轨迹方程及上升时间的计算。
关键词 示波管 偏转系统 上升时间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