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from shaddock peel and analysis of its compone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尽花 周春山 +1 位作者 蒋新宇 谢练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Essential oil, with more than thirty kinds of compound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extracted from Shatian shaddock peel and Sweet shaddock peel by squeeze-steam distillation ... Essential oil, with more than thirty kinds of compound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extracted from Shatian shaddock peel and Sweet shaddock peel by squeeze-steam distillation and direct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Among their composition, the main components are terpene compounds, which account for 93.926% (mass fraction, the same below) and 85.843% of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Shatian shaddock peel and Sweet shaddock peel, respectively. Although nootkatone is the major contributor of shaddock characteristic scent, and its contents are 1.069% and 1.749% of essential oils from Sweet shaddock peel and Shatian shaddock pee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squeeze-steam distillation gives higher yield and good quality of essential oil and the composition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two kinds of shaddock peels are different, but the main contributors of the shaddock scent are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sential oil Shatian shaddock Sweet shaddock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nootkatone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结合GC-MS/O分离分析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香气活性成分 被引量:4
2
作者 蒲丹丹 孟瑞馨 +3 位作者 曹博雅 郑瑞仪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8,158,共15页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SAFE),分离富集29种淡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香气活性成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仪(GC-MS/O)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将各类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构建相关系数矩阵网络,建立了不同香辛料的网络可视化图。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44种香气活性成分,其含量较高的主要成分为151种,包括烯烃类31种、醇类20种、酯类13种、酮类18种、醛类13种、酚类10种、含硫类11种、酸类9种、醚类6种、烷烃类7种和含氮类4种。芳樟醇和香兰素分别在28、25种淡香型香辛料中检出。香荚兰、枯茗、芒果和月桂叶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分别为香兰素、4-异丙基苯甲醛、柠檬醛和4-异丙基苯甲醛;枫茅、月桂叶、豆蔻、甘牛至、草果、迷迭香、罗幌子和藏红花中醇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香叶醇、α-松油醇、桉叶油醇、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4-萜品醇、桉叶油醇、(1α,2α,5α)-2-甲基-5-(1-甲基乙基)-双环[3.1.0]己-2-醇;刺柏、圆叶当归、姜黄、甘草、迷迭香、调料九里香和菖蒲中的烯烃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茴香脑、大根香叶烯、α-姜黄烯、反-菖蒲烯、β-瑟林烯、洋芹脑和茴香脑;蒙百里香、葫芦巴、罗幌子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为丁香酚;刺山柑、欧芹中主要的酯类化合物为乙酸松油酯;芒果、香椿中的含硫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最高,分别为3-甲硫基丙醛和1-甲基乙基丙基二硫;芝麻主要以2,6-二甲基吡嗪和4-烯丙基苯甲醚为主;石榴和山奈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茴香脑;杨桃的主要香气活性成分为水杨酸甲酯。29种淡香型香辛料分为4大类,其中香椿的介中心度最高,表明其在淡香型香辛料网络中起着核心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香型香辛料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嗅闻仪 香气活性成分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祛风消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刘华 任献青 +5 位作者 李伟霞 邢琼琼 席乐迎 李一凡 杨满翔 丁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2-625,共14页
目的 研究祛风消癜方对过敏性紫癜的血清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祛风消癜方低剂量组、祛风消癜方中剂量... 目的 研究祛风消癜方对过敏性紫癜的血清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祛风消癜方低剂量组、祛风消癜方中剂量组、祛风消癜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组以干姜、胡椒、荜茇联合卵白蛋白的方法构建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取血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PLC-Q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血清差异代谢物,之后进行数据提取与多元统计分析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可能的差异代谢物有91个,对应代谢通路20条;与模型组相比,祛风消癜方组大鼠血清中可能的差异代谢物共43个,对应代谢通路15条。其中共有代谢通路12条。炎症代谢物如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能够损伤血管内皮,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等10个标志物较正常组明显异常,祛风消癜方能够显著回调该类代谢物水平,并在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代谢通路上显著富集。结论 祛风消癜方对影响血管内皮损伤的代谢物如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祛风消癜方 代谢组学 大鼠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色谱技术的Lager啤酒特征香气成分解析
4
作者 郭琪 王玉海 +5 位作者 陈明 江伟 王德良 孙志伟 葛佳伟 郝建秦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27-336,I0021-I0022,共12页
该研究采用人工感官评价、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HS-GC-FID)、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 该研究采用人工感官评价、顶空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HS-GC-FID)、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及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GC-TOFMS)技术对国内6种品牌的Lager啤酒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HS-SPME-GC×GC-TOFMS技术对6种啤酒中的香气化合物进行了全面检测及半定量分析,分别测出520、520、519、522、518、513种物质,并首次在Lager啤酒中测出罗勒烯、白铃兰醇、桃醛等化合物。通过HS-GC-FID及HS-SPME-GC-MS技术共定量了61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24种、醇类14种、醛类10种、酸类6种、酮类3种、酚类2种、含S及含O杂环化合物各1种。结合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一维色谱发现主要差异物质为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等,通过HS-SPME-GC×GC-TOFMS的相对定量结果进一步表明,差异物质还体现在2,3-丁二醇硝酸酯等含N化合物及(E)-β-金合欢烯、罗勒烯等其他共计100种化合物上。此外,通过多元统计学、气味活性值结合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发现,啤酒麦芽香高低与菠萝酮的含量高低相关,酒花香与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的含量相关,花香、酯香与乙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等的含量相关,醇香与异丁醇的含量相关,异香与柠檬醛、壬醛的含量相关。通过二维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还发现,麦芽香还与2,3-丁二醇硝酸酯,1,2-丙二醇硝酸酯等含N化合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GC-MS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多变量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四唑虫酰胺残留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列江 张可欣 +9 位作者 李政 朱礼 邓航 吴海智 陈瑶 薛敏敏 上官佳 王秀 李格 孙逸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8,共10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4 g,无水硫酸镁4 g分离水相和有机相,MWCNTs改进QuE... 该文建立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s)改进QuEChERS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四唑虫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钠4 g,无水硫酸镁4 g分离水相和有机相,MWCNTs改进QuEChERS(每毫升提取液加入3 mg MWCNTs,60 mg C18,50 mg PSA)净化包净化,在Agilent Venusil MP C18(100 mm×2.1 mm,3μm)上分离,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四唑虫酰胺在不同水产品基质下0.1~20μ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S/N≥10)为0.80μg/kg。以草鱼、带鱼、小龙虾、基围虾、大闸蟹、梭子蟹、花甲为基质,四唑虫酰胺在2.0、4.0、20μg/kg 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2%~97%,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n=6)为0.66%~4.02%,批间RSD(n=6)为0.88%~2.95%。本方法便捷高效,可满足水产品中四唑虫酰胺残留的检测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 QUECHERS 四唑虫酰胺 多壁碳纳米管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前处理方法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红星二锅头白酒的风味成分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立娟 田红云 +3 位作者 单群 孟士皓 冯思雨 邹弯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2-340,I0021-I0047,共3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以及香气活度值(odour active value,OAV),对红星二锅头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解析。研究发现,HS-SPME、LLE分别定性出928、802种挥发性化合物,共计定性出1304种挥发性化合物,共同定性出426种挥发性化合物。基于HS-SPME数据,通过香气数据库筛选出具有香气特征的38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相对百分含量占比最高,其次是醇类、酸类和醛类。计算得到了49种香气化合物OAV>1,其中酯类(辛酸乙酯、异戊酸乙酯等)和萜烯类(β-大马酮)对白酒风味的贡献最大,醛类(异戊醛、己醛等)和含硫类(二甲基三硫)其次,醇类(1-辛烯-3-醇)和含氮类(2,3,5-三甲基吡嗪)也有一定风味贡献。该研究丰富了红星二锅头白酒的风味研究,也为下一步生产研究及调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二锅头白酒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TOF-MS) 挥发性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生食蔬菜挥发性物质对比分析研究
7
作者 何淑荷 王俊斌 +3 位作者 刘金莲 吴惠惠 李冰 王海凤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了解生食蔬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冰菜、苦菊、食用穿心莲、结球生菜这四种生食蔬菜的挥发性物质,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 为了解生食蔬菜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冰菜、苦菊、食用穿心莲、结球生菜这四种生食蔬菜的挥发性物质,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从这四种蔬菜中共检测出10大类挥发性物质;其中,冰菜和结球生菜的芳香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苦菊和食用穿心莲的醛类物质含量较高,醇类物质在四种蔬菜中的含量都较高;两种及两种以上蔬菜共有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57种,四种蔬菜共有的主要的挥发性物质有7种;关键风味物质有14种,因每种蔬菜所含的关键风味物质并不相同,故其产生的香气和风味也不相同。PCA结果显示有两种主成分可以作为其有效成分进行区分,表明冰菜、苦菊、食用穿心莲和结球生菜的挥发性物质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这四种生食蔬菜的加工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食蔬菜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5种微塑料
8
作者 胡晓璇 刘茜 刘彦杰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9,共8页
建立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5种微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方法。采用密度分离法分离地表水中5种微塑料,处理后的样品经过热裂解仪高温裂解,将裂解后产生的特征产... 建立了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5种微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方法。采用密度分离法分离地表水中5种微塑料,处理后的样品经过热裂解仪高温裂解,将裂解后产生的特征产物富集到Tenax吸附管内,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仪对组分进行分析。利用色谱实现分离,利用质谱对特征离子碎片进行定量与定性。考察了热裂解温度、升温速率对特征产物的影响,最终选择热裂解温度为500℃,升温速率为15℃/min为实验条件。5种微塑料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3~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008、0.0013、0.0010、0.0009、0.0014 mg/L,加标回收率为80.1%~116%,精密度为4.82%~10.6%。该方法适用于地表水中微塑料的测定,可为标准监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热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地表水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反应热裂解-气质联用法鉴别聚酯材料
9
作者 潘斐 步峰 +2 位作者 叶淋泉 董晓明 曾乐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常见的聚酯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3种聚酯常混合使用。三者在化学结构上相似,重复结构单元中仅相差1~2个CH_(2),三者物理及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因... 常见的聚酯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3种聚酯常混合使用。三者在化学结构上相似,重复结构单元中仅相差1~2个CH_(2),三者物理及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因此,在实际检测中,这3种聚酯很难通过普通方法进行区分。为了更快捷、有效地鉴别聚酯材料,利用一种改良的热裂解气质联用的鉴定方法,将聚酯材料先与部分甲基化试剂混合后,采用热裂解仪进行反应热裂解测试,生成构成聚酯单体的甲酯,再用气质联用仪快速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单体甲酯化衍生物出峰较快,分离度较好,能在5 min内鉴别PET、PBT、PTT及其共混物,与红外光谱法、熔点法、核磁法、普通热裂解法相比,整个分析过程更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分析 聚酯材料鉴别 反应热裂解法 气相色谱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液态乳中41种磺胺及喹诺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珊 欧阳小艳 范云燕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4,共8页
文章建立了使用C18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快速检测液态乳中41种磺胺及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用2%的甲酸乙腈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用C18粉末净化,净化后的样品稀释一倍后用超高效液相色串联三重... 文章建立了使用C18粉末分散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快速检测液态乳中41种磺胺及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用2%的甲酸乙腈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用C18粉末净化,净化后的样品稀释一倍后用超高效液相色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在Scheduled MRM模式下检测,以基质匹配的标准曲线定量。结果表明,41种磺胺及喹诺酮化合物在检测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化合物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116%,RSD为0.5%~9.9%,检出限范围0.05~0.20μg/kg,定量限范围0.15~0.60μg/kg。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检测成本低,适用于液态乳中41种磺胺及喹诺酮类化合物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 C18 快速检测 磺胺 喹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种羊肉煮制风味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鹏羽 张德权 +5 位作者 李少博 王卫 徐乐 张佳敏 张锐 陈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8-305,共8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羊肉煮制后风味的差异,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后欧拉羊、巴... 为探究不同品种羊肉煮制后风味的差异,采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后欧拉羊、巴寒杂交羊和宁夏滩羊背最长肌和霖肉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拉羊肉煮制后的电子鼻图谱轮廓区别于巴寒杂交羊和宁夏滩羊。运用HS-SPME-GC-O-MS技术对煮制羊肉挥发性风味指纹进行分析,3种羊肉共检出3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及其他类,其中20种挥发性化合物可被嗅闻出,19种香气活度值≥1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包括1-辛烯-3-醇、己醛、壬醛、辛醛、乙酸乙酯、二甲基三硫和2-戊基呋喃等。结合多元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巴寒杂交羊肉和宁夏滩羊肉煮制后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相近,与欧拉羊肉差距较大,这与电子鼻结果一致。该项研究为羊肉风味品质评价、产地溯源、真伪鉴别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 煮制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产地溯源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东黑木耳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松桂花 王怡文 +4 位作者 周志磊 曹旭珍 罗桑江才 德央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06-314,共9页
亚东黑木耳(Exidia sp.)具有独特的香气,但它的特征香气物质尚不明确。该文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绘制了亚东黑木耳的香气轮廓图,发现亚东黑木耳具有脂肪香、烘烤香和酸香等突出的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 亚东黑木耳(Exidia sp.)具有独特的香气,但它的特征香气物质尚不明确。该文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绘制了亚东黑木耳的香气轮廓图,发现亚东黑木耳具有脂肪香、烘烤香和酸香等突出的香气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技术在亚东黑木耳中鉴定了7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酯类和酸类是亚东黑木耳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且己酸甲酯、壬酸甲酯等多个甲酯类成分为亚东黑木耳中首次检出。采用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香气强度法结合香气活力值(odour active values,OAVs)分析发现亚东黑木耳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醛酮类,乙酸、反-2-癸烯醛、γ-壬内酯、辛酸、己酸、正己醛、壬醛、10-十九烷酮、棕榈酸乙酯、正辛醇、2-正戊基呋喃是亚东黑木耳中的11种特征香气物质。该研究有助于了解亚东黑木耳的香气特征,为亚东黑木耳的产品研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黑木耳 香气物质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嗅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GC-IMS技术比较不同种类麦芽的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倩 白艳龙 +4 位作者 贾建华 肖琳 王晓娟 周小龙 邱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5-223,共9页
为探究不同种类麦芽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差异,本研究以焦香麦芽和饼干麦芽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 为探究不同种类麦芽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差异,本研究以焦香麦芽和饼干麦芽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对两种麦芽的VOCs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GC-MS技术在焦香和饼干麦芽中共检测出90余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相对含量大于0.01%的化合物有48种,主要包括9种酮类、14种醛类、4种酯类、4种醇类、2种酸类、10种吡嗪类和5种杂环类物质;两种麦芽中醛类和酸类物质含量均远高于其他物质,主要包括2-甲基丁醛、异戊醛和乙酸等;饼干麦芽中吡嗪类物质更丰富,尤其2-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和2-乙基-3,5-二甲基吡嗪。GC-IMS技术在两种麦芽中共检测出135种化合物,定性鉴别出80种,以小分子的醇类、酮类、醛类和酯类为主,吡嗪类和杂环类物质种类较少。两种技术检测结果均表明两种麦芽中的VOCs种类接近,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焦香麦芽中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饼干麦芽中吡嗪类和酮类物质含量较丰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表明GC-MS和GC-IMS技术均能够有效区分焦香麦芽和饼干麦芽。综上,GC-MS与GC-IMS两种技术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解析麦芽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组成,为麦芽的VOCs研究提供有力的检测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谱 气质联用 麦芽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富硒白茶中茶多酚 儿茶素 咖啡碱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鑫 刘塞钠 +4 位作者 易瑜琪 李琎杰 袁波 李崇香 王琪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4期63-65,69,共4页
建立一种提取并测定富硒白茶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方法。茶叶经过80℃纯净水浸泡,加入1%醋酸乙腈提取,净化采用QuEchERS处理,再由SH-I-5SIL MS色谱柱进行分离,以GC-MS-MS进行检测,通过三重四极... 建立一种提取并测定富硒白茶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方法。茶叶经过80℃纯净水浸泡,加入1%醋酸乙腈提取,净化采用QuEchERS处理,再由SH-I-5SIL MS色谱柱进行分离,以GC-MS-MS进行检测,通过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消除干扰信号。对比不同提取溶剂和碰撞电压达到最优提取效果,在0.1~5.0 mg/L曲线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得到回收率分别为93.1%,91.8%,92.0%,相对偏差分别为3.61%,3.92%,6.14%,检出限0.01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性好,适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茶多酚 儿茶素 咖啡碱 白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技术探讨蒙药珍宝丸挥发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马广平 渠弼 +2 位作者 布仁 莲花 白文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19,共9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推测蒙药珍宝丸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珍宝丸中挥发油,利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GC...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抗氧化活性实验推测蒙药珍宝丸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珍宝丸中挥发油,利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GC-MS分析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珍宝丸挥发油防治RA的主要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进行研究。同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对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珍宝丸中共鉴定出115个挥发油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前48的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97.66%。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珍宝丸能够通过147个RA相关靶点,调控信号转导、炎症反应和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过程,干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珍宝丸挥发油中7个主要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均可自发结合;抗氧化活性试验证明,珍宝丸挥发油具有较显著的抗氧化能力。结论利用GC-MS高通量分析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和抗氧化活性试验,推测了蒙药珍宝丸挥发油治疗RA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为珍宝丸挥发油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珍宝丸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快速测定小麦中的咪鲜胺残留 被引量:26
16
作者 程莉 董丰收 +4 位作者 刘新刚 郑永权 陈武瑛 王晨蕊 王相晶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建立了简便、快速测定咪鲜胺在小麦籽粒中残留量的方法。前处理采用以乙腈作提取剂、PSA(primary secondary amine,N-丙基乙二胺)为分散净化剂的QuEChERS方法,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 建立了简便、快速测定咪鲜胺在小麦籽粒中残留量的方法。前处理采用以乙腈作提取剂、PSA(primary secondary amine,N-丙基乙二胺)为分散净化剂的QuEChERS方法,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01~0.1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结果表明,在3个添加水平(0.001、0.01和0.1mg/kg)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91.8%~98.3%,相对标准偏差为3.7%~7.0%,咪鲜胺在麦粒中的定量限为0.000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残留 咪鲜胺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GC-MS法测定饲料中的沙丁胺醇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理 王彤 +3 位作者 田静 高生 苏晓鸥 郑君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4-248,共5页
  沙丁胺醇(salbutamol),化学名称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结构式如图1所示),俗称舒喘宁,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的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同时沙丁胺醇同克伦特罗(瘦肉精)一样还具有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动...   沙丁胺醇(salbutamol),化学名称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结构式如图1所示),俗称舒喘宁,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的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同时沙丁胺醇同克伦特罗(瘦肉精)一样还具有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但是,这种药物容易在动物内脏、组织中蓄积残留,有很大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butomal FE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家犬血浆中银杏内酯A、B的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沛力 秦亚萍 +1 位作者 冯高谦 张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25,共2页
  银杏叶制剂作为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越来越为人们关注.银杏叶成分复杂,其中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血管,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强拮抗剂,对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抗休...   银杏叶制剂作为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越来越为人们关注.银杏叶成分复杂,其中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血管,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强拮抗剂,对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抗休克、抗过敏及抗炎作用.由于银杏内酯含量较低,对其进行的药动力学研究较少,且多采用的是非特异性的生物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GINKGOLIDES 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萜类内酯的提取和气相色谱与质谱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冷平生 王天华 +4 位作者 吴京科 李义 王沙生 毕望富 蒋湘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3,共5页
该文对银杏内酯A ,B和白果内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用 2 0 %的甲醇水溶液提取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A ,B和白果内酯 ,用硅胶柱纯化 ,甲苯与丙酮混合液洗脱 ,经硅烷化后质谱定性 ,气相色谱定量 .该方法对白果内酯与银杏内酯A ,B的... 该文对银杏内酯A ,B和白果内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用 2 0 %的甲醇水溶液提取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A ,B和白果内酯 ,用硅胶柱纯化 ,甲苯与丙酮混合液洗脱 ,经硅烷化后质谱定性 ,气相色谱定量 .该方法对白果内酯与银杏内酯A ,B的回收率分别为 93.0 1% ,96 .32 % ,94.6 8% ,相对变异系数分别为 5 75 % ,3 88% ,4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白果内酯 银杏叶 提取 GC-FID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的污染调查 被引量:39
20
作者 里南 方勤美 +3 位作者 严小波 郑奎城 林光美 傅武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2,36,共6页
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氯丙醇酯(简称氯丙酯)是近年来国际关注的新的食品污染物,本研究调查了我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酯的污染情况。在全国多个大型连锁超市采集大豆油、茶籽油、花生油等11种共143份食用植物油。样品经碱水解后,以硅藻... 食用油脂中的脂肪酸氯丙醇酯(简称氯丙酯)是近年来国际关注的新的食品污染物,本研究调查了我国市售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酯的污染情况。在全国多个大型连锁超市采集大豆油、茶籽油、花生油等11种共143份食用植物油。样品经碱水解后,以硅藻土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样液经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以稳定性同位素内标法对3-氯-1,2-丙二醇酯(3-MCPD酯)和2-氯-1,3-丙二醇酯(2-MCPD酯)进行定量。调查发现,11类食用植物油中3-MCPD酯和2-MCPD酯的检出率分别为74.8%和49.7%,含量分别在0.064(最低检出限,LOD)~5.96 mg/kg和0.072(LOD)~3.43 mg/kg(分别以游离形式的3-MCPD和2-MCPD计)之间;茶籽油和芝麻油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其3-MCPD酯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63、0.60 mg/kg。样品中2-MCPD酯与3-MCPD酯的含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脂肪酸氯丙醇酯 气相色谱 质谱法 污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