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GS算法的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元件的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邹杰宇 卢亚雄 +2 位作者 黄子强 王俐 蔡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48-52,共5页
利用不动点迭代法解非线性方程以加速迭代过程的思想对 GS 算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 GS 算法设计了将高斯光束整形为两束圆形光束的16台阶衍射光学元件.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 GS 算法,用改进的算法设计出的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元件,均方误差... 利用不动点迭代法解非线性方程以加速迭代过程的思想对 GS 算法进行了改进,用改进的 GS 算法设计了将高斯光束整形为两束圆形光束的16台阶衍射光学元件.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 GS 算法,用改进的算法设计出的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元件,均方误差(SSE)减少了33.05%,拟和系数(η)提高了0.68%,优化了整形光束的性能质量;同时该算法能减小 GS 算法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促使 GS 算法跳出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学元件 光束整形 改进的gs算法 均方误差 拟和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算法设计连续相位板时相位滤波器的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林中校 张蓉竹 +1 位作者 杨春林 许乔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4-2638,共5页
针对GS算法在设计连续相位板(CPP)时,迭代过程在解包相位中引入的高频调制,研究了初始相位与解包相位的频谱分布特性,并对两者的差别进行了比较。根据初始相位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以初始相位的频域截止频率为相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的滤波... 针对GS算法在设计连续相位板(CPP)时,迭代过程在解包相位中引入的高频调制,研究了初始相位与解包相位的频谱分布特性,并对两者的差别进行了比较。根据初始相位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以初始相位的频域截止频率为相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的滤波器选择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了CPP设计,设计结果对应的远场焦斑参数为:均方根误差0.267 2,能量利用率96.32%,顶部不均匀度0.10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相位板 gs算法 相位滤波 频域截止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GS算法的权因子对BOE整形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梅峰 李慎 龙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5-398,共4页
采用加权GS迭代算法,以高斯光束均匀化为例,模拟计算了算法中权因子的大小对所设计的BOE整形效果的影响;利用最佳权因子设计了16阶的二元光学元件,并与权因子为其他值时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权因子的增大,均方差减小,而衍射效... 采用加权GS迭代算法,以高斯光束均匀化为例,模拟计算了算法中权因子的大小对所设计的BOE整形效果的影响;利用最佳权因子设计了16阶的二元光学元件,并与权因子为其他值时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权因子的增大,均方差减小,而衍射效率降低,得到了最佳的权因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元件 衍射效率 均方差 加权g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投影神经网络的BP和GS杂交学习算法
4
作者 肖少拥 石文俊 +1 位作者 冯树椿 胡上序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主要讨论具有单隐层的正交投影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的学习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将 BP算法和 GS算法相结合的杂交学习算法 ,其中 GS算法对隐层到输出层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学习 ,BP算法用于输入层到隐层权值的学习 ,并给出一种最佳的隐层... 主要讨论具有单隐层的正交投影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的学习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将 BP算法和 GS算法相结合的杂交学习算法 ,其中 GS算法对隐层到输出层的权值和阈值进行学习 ,BP算法用于输入层到隐层权值的学习 ,并给出一种最佳的隐层节点数的选取方法 .仿真实验表明 ,该杂交学习算法具有学习速度快且能获得全局最优解的特点 ,并可有效地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病态情况进行求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杂交学习算法 BP算法 gs算法 病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IL调腔光静态波前的GS方法测量
5
作者 刘兰琴 吴毅 +1 位作者 汪超 侯再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15-518,共4页
本文利用GS方法对COIL谐振腔调腔光的波前进行了测量,并利用Zernik多项式对其进行了像差分析,给出了波前误差的均方根值.
关键词 gs方法 波前测量 谐振腔 调腔光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方法恢复低频相位噪声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兰琴 景峰 +5 位作者 彭志涛 程晓锋 朱启华 蒋东镔 张清泉 刘红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F11期189-192,共4页
将 Gerchberg-Saxton( GS)反演方法应用于恢复高功率激光装置的低频相位噪声研究中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 ,给出了很好的迭代结果。为设计合理的相位板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光束诊断系统提供了一种测量相位的方法。
关键词 gs方法 低频相位噪声 高功率激光装置 相位恢复 反演方法 光束诊断系统 激光器
全文增补中
基于GS加权改进算法的相位恢复 被引量:6
7
作者 彭金锰 杜少军 蒋鹏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5-318,共4页
阐述了GS算法用于相位恢复的原理,并对算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不再局限于已知光瞳面和焦平面光强的情况。仿真中,选取了光束自由传输的两个垂轴截面,利用光强分布,采用了GS迭代算法对常见的几种波前畸变进行了恢复。针对相位恢复中G... 阐述了GS算法用于相位恢复的原理,并对算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不再局限于已知光瞳面和焦平面光强的情况。仿真中,选取了光束自由传输的两个垂轴截面,利用光强分布,采用了GS迭代算法对常见的几种波前畸变进行了恢复。针对相位恢复中GS算法收敛速度慢和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迭代过程中,在光束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进行加权改进,给出了加权系数取值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有利于算法跳出局部极值,在加权值取1.2时,针对象散像差的恢复中,速度和精度提高了2倍左右,对一些其它常见像差的恢复精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相位恢复 相位测量 波前检测 改进g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退火原理的二元光学元件设计改进GS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淼 唐建波 刘俭 《舰船电子工程》 2013年第10期52-55,85,共5页
为了减小二元光学元件计算机优化设计的计算量,并使设计结果逼近全局最优解,通过在传统的GS算法中引入模拟退火原理,使改进算法在保持GS算法优点的同时获得了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改进算法和GS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通过将高斯光束分... 为了减小二元光学元件计算机优化设计的计算量,并使设计结果逼近全局最优解,通过在传统的GS算法中引入模拟退火原理,使改进算法在保持GS算法优点的同时获得了全局寻优能力。采用改进算法和GS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通过将高斯光束分别整形为振幅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方形光斑和振幅任意分布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验证了改进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量小、对初始值敏感性低并且抗局部极值能力强的优点,在二元光学计算机优化设计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gs算法 二元光学 gs算法 模拟退火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正交算法中正交化次数的自动确定 被引量:8
9
作者 肖丹 顾德仁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5年第1期79-85,共7页
Gram-Schmidt(Gs)正交算法在自适应抗干扰领域日渐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作为一种快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而倍受重视。但采用这种算法需要首先确定信号源的个数,以决定正交化运算的次数。本文正是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并... Gram-Schmidt(Gs)正交算法在自适应抗干扰领域日渐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作为一种快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而倍受重视。但采用这种算法需要首先确定信号源的个数,以决定正交化运算的次数。本文正是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并利用一个判断阈值来实现在GS正交化过程中自动确定正交化运算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正交算法 自适应滤波 正交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与GS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推荐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雅兰 张大波 李鸿尧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15期177-180,共4页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的解决方案只局限于就近原则或偏好原则,这两种选择方案或多或少会带来电车剩余电量撑不到充电站、到达充电站后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因而引发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为了解决该问题,将物联网和盖尔-沙...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的解决方案只局限于就近原则或偏好原则,这两种选择方案或多或少会带来电车剩余电量撑不到充电站、到达充电站后排队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因而引发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为了解决该问题,将物联网和盖尔-沙普利算法相结合,根据车主的个人喜好以及车辆运行情况计算出车辆预约充电站的最优匹配,在有效减少排队时间的同时增加充电站的吞吐量。对三种选择方案(就近原则、偏好原则、GS算法)进行比较,得出GS算法可以实现车辆和充电站的最优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物联网 g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算法的圆柱共形微带阵列自适应零点形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俊鸣 齐会来 +2 位作者 张子华 陆磊 韩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8-120,共3页
运用GS算法研究了圆柱共形微带阵列天线的自适应零点形成。根据腔模理论和逐元法得到圆柱共形微带阵列天线的方向性函数,将GS算法运用于共形阵列进行自适应零点形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S算法的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列能准确地在干扰方向... 运用GS算法研究了圆柱共形微带阵列天线的自适应零点形成。根据腔模理论和逐元法得到圆柱共形微带阵列天线的方向性函数,将GS算法运用于共形阵列进行自适应零点形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GS算法的圆柱共形微带天线阵列能准确地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共形微带阵列天线 gs算法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NN和GA优化设计DGS微带*线
12
作者 杜道鹏 高卫东 李乐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4期316-320,324,共6页
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种缺陷接地结构微带线进行优化设计。整个优化设计过程分为两步进行:首先采用基于混合递阶遗传算法优化训练的RBF神经网络对缺陷接地结构微带线进行建模,当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成功后就实现了对这... 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种缺陷接地结构微带线进行优化设计。整个优化设计过程分为两步进行:首先采用基于混合递阶遗传算法优化训练的RBF神经网络对缺陷接地结构微带线进行建模,当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成功后就实现了对这种缺陷地结构微带线传输系数快速和精确的输出仿真;然后利用该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共同优化设计这种缺陷地结构微带线的传输系数和尺寸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接地结构 RBF神经网络 混合递阶遗传算法 传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束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技术 被引量:17
13
作者 高春清 张世坤 +1 位作者 付时尧 胡新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涡旋光束是一种具有螺旋波前的光束,其特点是其光强分布为环形,携带有与螺旋波前结构相关的轨道角动量。由于涡旋光束的角量子数可取任意整数,同时不同角量子数的光束之间相互正交,因此可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但涡旋光束在自由空... 涡旋光束是一种具有螺旋波前的光束,其特点是其光强分布为环形,携带有与螺旋波前结构相关的轨道角动量。由于涡旋光束的角量子数可取任意整数,同时不同角量子数的光束之间相互正交,因此可提高光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但涡旋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时会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进而产生波前畸变,因此需要采用自适应波前校正技术对畸变后的光束进行校正。文中对现有的涡旋光束波前校正技术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笔者课题组提出的应用GS相位恢复算法和高斯光束探针相结合对涡旋光束波前畸变校正的技术及应用SPGD算法和泽尼克多项式对涡旋光束波前畸变校正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涡旋光束 波前校正 gs算法 SPG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恢复技术算法的探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鑫雪 王建立 王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1,共5页
首先介绍了相位恢复技术中的Gerchberg-Saxton算法和梯度搜索算法。推导了当任意多帧输入图像及它们的离焦量作为输入时,梯度搜索算法的目标函数分别关于广义光瞳、波前以及泽尼克系数的偏导数。揭示了GS算法与梯度搜索算法之间的关系... 首先介绍了相位恢复技术中的Gerchberg-Saxton算法和梯度搜索算法。推导了当任意多帧输入图像及它们的离焦量作为输入时,梯度搜索算法的目标函数分别关于广义光瞳、波前以及泽尼克系数的偏导数。揭示了GS算法与梯度搜索算法之间的关系。针对单幅和多幅图像作为输入时分别用GS算法和梯度搜索算法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对于单幅图像作为输入时,梯度搜索算法明显优于GS算法。对于多帧不同离焦量的图像作为输入时,GS算法和梯度搜索算法都能很好的解算出波前,但梯度搜索算法的收敛速度明显优于GS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恢复 gs算法 梯度搜索算法 物域 傅里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Hung-Turner投影的快速信源数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牟建超 高梅国 江长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0-354,共5页
空间信源数检测是阵列信号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常用的信源数检测算法需要计算采样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Hung-Turner投影的多目标信源数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采样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的渐进分布特性确定一个判断门... 空间信源数检测是阵列信号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常用的信源数检测算法需要计算采样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Hung-Turner投影的多目标信源数快速检测算法,该算法根据采样协方差矩阵估计误差的渐进分布特性确定一个判断门限,利用该门限实现GS正交化次数的自动确定,从而完成对信源数的检测。该算法无需对采样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运算,计算复杂度低,检测性能好,计算机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信源数检测 gs正交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结构的相位恢复算法在全息激光投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广志 张晗盛 茆文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0-1015,共6页
全息激光投影技术相比传统图像显示技术有突出的优势。作为全息激光投影技术的关键图像处理算法——相位恢复算法,算法的收敛速率和精度都有待提高,在实际计算中它们的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不能保证迭代过程总收敛到正确解。基于此,本文提... 全息激光投影技术相比传统图像显示技术有突出的优势。作为全息激光投影技术的关键图像处理算法——相位恢复算法,算法的收敛速率和精度都有待提高,在实际计算中它们的效果不够理想,甚至不能保证迭代过程总收敛到正确解。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并行结构的相位恢复算法(PGSGA)。该方法思路是对多个初值进行并行运算,不断"筛"出最优结果来对GS算法进行加速。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在收敛速率和恢复的灰阶图像质量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术 视频全息投影系统 相位恢复算法 纯相位全息图 g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的部分自适应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丹 袁保宗 施渝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算法的部分自适应方法。这种方法与基于特征结构法和最小功率法的部分自适应方法不同,它不需要知道有关干扰信号的先验知识或者对此作出假设,也不涉及复杂的特征值分解或线性多元参数优化问题,因而相应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投影算法的部分自适应方法。这种方法与基于特征结构法和最小功率法的部分自适应方法不同,它不需要知道有关干扰信号的先验知识或者对此作出假设,也不涉及复杂的特征值分解或线性多元参数优化问题,因而相应的算法在变化的信号环境中具有相当的稳健性,另外也具有算法简单、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自适应 自适应滤波 gs正交算法 正交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盖尔-沙普利算法的自动识别系统与双频地波雷达断裂航迹关联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晖 曾显普 高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5-1022,共8页
高频地波雷达(HFSWR)可以实现大范围海上船只目标的连续探测,但是海杂波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跟踪航迹的断裂。目前关于地波雷达航迹关联的研究中,通常忽略了航迹断裂的情况,将航迹关联视为二分图匹配问题,这会导致可能将单一目标... 高频地波雷达(HFSWR)可以实现大范围海上船只目标的连续探测,但是海杂波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跟踪航迹的断裂。目前关于地波雷达航迹关联的研究中,通常忽略了航迹断裂的情况,将航迹关联视为二分图匹配问题,这会导致可能将单一目标的断裂航迹判断为多个目标,从而引起目标的误关联。针对上述情况,该文结合模糊综合评判和迭代搜索算法,首次将盖尔-沙普利(GS)算法引入航迹关联领域,并且对其进行改进以满足航迹断裂时的多对多航迹关联情况,提出了改进的盖尔-沙普利(IGS)算法。在该算法中,通过计算航迹之间的模糊综合评判值来得到航迹之间的倾向度序列,再由迭代搜索对航迹进行聚类以获得航迹集群,最后将航迹集群及倾向度序列输入盖尔-沙普利算法来进行数轮博弈以给出关联结果。利用双频率高频地波雷达和船只自动识别系统(AIS)的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解决了在航迹断裂情况下的多传感器航迹关联问题,且在密集区域的航迹关联效果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关联 高频地波雷达 航迹断裂 盖尔-沙普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二次网供热负荷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春青 王凇 +4 位作者 郑杨 许添强 张晗 李超 王亦姝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提高供热负荷预测精度,在传统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基础上,通过网格搜索(GS)及遗传算法(GA)对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径向基函数)参数γ两个重要参数寻找最优参数组合,由此得到最佳预测模型,并采用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判定系数R23种... 为提高供热负荷预测精度,在传统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基础上,通过网格搜索(GS)及遗传算法(GA)对惩罚参数C和核函数(径向基函数)参数γ两个重要参数寻找最优参数组合,由此得到最佳预测模型,并采用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判定系数R23种方法对SVMR、网格搜索-K折交叉验证-SVMR(GS-KCV-SVMR)和遗传算法-K折交叉验证-SVMR(GA-KCV-SVMR)3种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A-KCV-SVMR模型更能有效地预测供热负荷,其R2值为0.96,优于SVMR和GS-KCV-SVMR两种模型,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负荷预测 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 网格搜索(gs) 遗传算法(GA) K折交叉验证(K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源离焦图像位相复原方法
20
作者 陈土泉 马冬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54-2057,共4页
为了实现利用点源传递函数测试仪器在测量可见光镜头光学传递函数的同时测出镜头出瞳的波前,采用了一种基于点源目标离焦图像的位相复原算法。该方法无需改变点源传递函数测试仪器的硬件设置,直接利用在传递函数测试过程中,通过改变位... 为了实现利用点源传递函数测试仪器在测量可见光镜头光学传递函数的同时测出镜头出瞳的波前,采用了一种基于点源目标离焦图像的位相复原算法。该方法无需改变点源传递函数测试仪器的硬件设置,直接利用在传递函数测试过程中,通过改变位于镜头后焦面附近的显微镜与CCD的位置所采集的多幅离焦图像及改进的GS算法实现离焦面与镜头出瞳面光场的位相复原。对多幅离焦图像进行计算求取位相值,最后展开出瞳面的位相得到波前。为了验证波前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用干涉仪测出样品镜头的波前,将两个测试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点源位相复原波前与干涉测量波前相接近,该算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 位相复原 离焦图像 改进g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