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efficient outputs based on GM(1,N) model and weak DEA efficiency 被引量:2
1
作者 Jiefang Wang Sifeng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6期933-939,共7页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efficient outputs of decisionmaking unit(DMU) as the sum of "average outputs" forecasted by a GM(1,N) model and "increased outputs" which reflect the difficulty to realize efficient ou...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efficient outputs of decisionmaking unit(DMU) as the sum of "average outputs" forecasted by a GM(1,N) model and "increased outputs" which reflect the difficulty to realize efficient outputs.The increased outputs are solved by linear programming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fficiency theories,wherein a new sample is introduced whose inputs are equal to the budget in the issue No.n + 1 and outputs are forecasted by the GM(1,N) model.The shortcoming in the existing methods that the forecasted efficient outputs may be less than the possible actual outputs according to developing trends of input-output rate in the periods of pre-n is overcome.The new prediction method provides decision-makers with more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s are easy to b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icient outputs gm(1 n) mode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weak DEA efficiency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kov残差修正的灰色GM(1,N)模型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秋萍 闫海霞 闫建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将灰色理论和Markov预测方法用于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众多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确定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乡村从业人员、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受灾面积。以粮食产量作为特征变量,以影响... 将灰色理论和Markov预测方法用于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众多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中确定了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乡村从业人员、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受灾面积。以粮食产量作为特征变量,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作为选定变量构建了粮食产量的灰色GM(1,5)预测模型,并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拟合和预测。为了捕获粮食产量时间序列的随机波动性,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对GM(1,5)模型的残差进行修正,以便改善预测精度。实例结果:事后检验阶段GM(1,5)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5.45%,灰色Markov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5.625%。灰色Markov模型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具有鲁棒性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gm(1 n)预测模型 MARKoV模型 残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0,N)模型的煤自然发火期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砺 雷昌奎 +1 位作者 张志鹏 袁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2-907,共6页
为科学准确预测煤自然发火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选取煤样工业分析中的灰分、挥发分和元素分析中的C、H、O、S含量作为系统相关因素,建立了预测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的GM(0,7)模型,经后验差检验,模型精度为优;通过与多元线... 为科学准确预测煤自然发火期,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选取煤样工业分析中的灰分、挥发分和元素分析中的C、H、O、S含量作为系统相关因素,建立了预测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的GM(0,7)模型,经后验差检验,模型精度为优;通过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对比,GM(0,7)模型预测煤自然发火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为10.35%.经外来数据回代检验,GM(0,7)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左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相对误差达26.27%,说明GM(0,7)模型预测结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选取适当参数建立GM(0,N)模型能够较好预测煤最短自然发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 自然发火期 灰色理论 灰色关联度 gm(0 n)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灰色数模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Ⅰ)──连续GM(1,N)模型的建立及色谱保留行为的预测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兆林 张素萍 +4 位作者 张晓彤 宋丽娟 周山花 陆斌 白建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出连续GM(1,N)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行为的预测.研究了烷烃、烷基苯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等化合物的容量因子与流动相组成、容量因子与碳数、保留时间与温度、保留时间与碳...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最小二乘原理,推导出连续GM(1,N)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高效液相色谱中溶质保留行为的预测.研究了烷烃、烷基苯及对羟基苯甲酸酯等化合物的容量因子与流动相组成、容量因子与碳数、保留时间与温度、保留时间与碳数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经验证,预测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灰色模型 CM模型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GM(0,N)法的测井预测岩石可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之的 夏宏泉 +2 位作者 陈平 汤小燕 洪余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6-78,共3页
常规的岩石可钻性测井预测模型都是基于回归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由于回归分析直接利用原始数据或对原始数据作了标准化处理、对数变换后进行建模,以致其模型精度不高。而灰色GM(0,N)模型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生成所得的灰色模块来建立... 常规的岩石可钻性测井预测模型都是基于回归分析而建立起来的。由于回归分析直接利用原始数据或对原始数据作了标准化处理、对数变换后进行建模,以致其模型精度不高。而灰色GM(0,N)模型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生成所得的灰色模块来建立模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原始数据的随机性。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GM(0,N)理论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可钻性的实用方法。该方法从测井信息与岩石可钻性的内在关系出发,选用与岩石可钻性密切相关的多个测井参数,通过灰色GM(0,N)技术建立岩石可钻性的预测模型。室内试验表明,该模型能进一步提高岩石可钻性的预测精度,能满足钻井工程的实际需要,可以很方便地建立某地区的岩石可钻性剖面并掌握其分布规律。将该法应用于SC油田Du4井的测井资料处理中,为邻井及时地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也为该区的新井钻头选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钻性 钻头选型 钻井工程 测井信息 油田 剖面 模型精度 灰色 测井资料处理 地层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GM(1,N)模型的脱碳装置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烨 肖传桃 刘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脱碳系统相对简单,适用于小样本预测。为了研究影响脱碳装置稳定性的因素,验证当前工况下的生产调节方法及参数是否满足生产要求,使脱碳效果达到最佳。结合LNG工厂开工升量、稳产、降产停工3个阶段脱碳装置的运行参数,选用灰色系统GM(1... 脱碳系统相对简单,适用于小样本预测。为了研究影响脱碳装置稳定性的因素,验证当前工况下的生产调节方法及参数是否满足生产要求,使脱碳效果达到最佳。结合LNG工厂开工升量、稳产、降产停工3个阶段脱碳装置的运行参数,选用灰色系统GM(1,N)模型进行建模运算。模拟结果直观反应出脱碳系统的运行规律,找到了影响脱碳效果的主观因素。研究表明,吸收塔塔底、塔顶温度是影响脱碳反应的主观因素。装置的生产运行调节参数需定期进行校验调整,才能使脱碳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碳装置 灰色系统 gm(1 n)模型 工艺特点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GM(1,N)货运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建强 鲍学英 王起才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83,共4页
针对传统的GM(1,N)模型在进行货运量预测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应用等维灰度递补的思想,通过对传统GM(1,N)模型进行改进,将新的预测数据替换最初的数据,提出一种改进的GM(1,N)模型。通过2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改进的GM(1,N... 针对传统的GM(1,N)模型在进行货运量预测时存在误差较大的情况,应用等维灰度递补的思想,通过对传统GM(1,N)模型进行改进,将新的预测数据替换最初的数据,提出一种改进的GM(1,N)模型。通过2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改进的GM(1,N)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较传统的GM(1,N)模型有大幅度提高。该模型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数据的变化,且计算简便、精度较好,在货运量预测领域有着较高的实用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n)模型 货运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高锋 姜国辉 +3 位作者 付永锋 沈冰 黄领梅 张晓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对灰色多变量自记忆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首次将系统的影响因素在建模时加以考虑,给出了建立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和田绿洲月蒸发能力实测资料,建立了灰色GM(1,2)自记忆模型,取得了理想的预测效果。结果表... 对灰色多变量自记忆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首次将系统的影响因素在建模时加以考虑,给出了建立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和田绿洲月蒸发能力实测资料,建立了灰色GM(1,2)自记忆模型,取得了理想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素影响的灰色自记忆模型有着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蒸发能力 灰色gm(1 n) 自记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数据处理的多因素灰色模型GM(1,N)及其应用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龙庭 罗佑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5,共3页
在分析试验数据处理的现状后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通过优化模型系数与背景取值 ,建立了多因素灰色GM(1,N)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GM (1,N)模型的不足 ,扩宽了GM (1,N)模型的应用范围 ,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特点。计算实例表明 ,该模... 在分析试验数据处理的现状后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通过优化模型系数与背景取值 ,建立了多因素灰色GM(1,N)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GM (1,N)模型的不足 ,扩宽了GM (1,N)模型的应用范围 ,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特点。计算实例表明 ,该模型简单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gm(1 n)模型 试验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N)灰模型预测企业主动性安全投入 被引量:5
10
作者 尹小贝 白福利 岳仁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本文基于GM(1,N)灰模型对企业主动性安全投入总量进行预测,研究把企业安全整体情况或整体表现作为一个"灰系统"对待时,依据该系统的特征量,来对企业主动性安全投入进行预测,为我国企业进行安全投入时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gm(1 n)灰模型 特征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GM(1,N)模型在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和精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艳 孙红影 李丽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1期27-32,共6页
背景值是影响GM(1,N)模型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的重要因素。传统灰色系统多因素GM(1,N)模型对背景值采用梯形法求积,误差较大。为了提高GM(1,N)模型的精度,基于数值分析中的逼近思想,采用数值积分中的Newton-Cores公式和Gauss-Legendre公... 背景值是影响GM(1,N)模型模拟精度和预测精度的重要因素。传统灰色系统多因素GM(1,N)模型对背景值采用梯形法求积,误差较大。为了提高GM(1,N)模型的精度,基于数值分析中的逼近思想,采用数值积分中的Newton-Cores公式和Gauss-Legendre公式对背景值进行修正求积。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然后将经过优化的GM(1,N)模型应用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上,模型预测值的平均误差从2.913%降低到了1.108%。应用实例表明优化后的GM(1,N)模型精度比原始GM(1,1)模型精度有较大提高,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且该方法为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gm(1 n)模型 背景值优化 数值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N)模型的离散化结构解 被引量:22
12
作者 仇伟杰 刘思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79-1681,1699,共4页
针对灰色系统GM(1,N)模型是以差分方程为基础进行参数估计的,而其时间响应函数却是由微分方程的解得到的。从差分方程到微分方程的跨越,缺乏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模型建模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利用采样定理和状态转移... 针对灰色系统GM(1,N)模型是以差分方程为基础进行参数估计的,而其时间响应函数却是由微分方程的解得到的。从差分方程到微分方程的跨越,缺乏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通过对灰色系统模型建模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利用采样定理和状态转移矩阵在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算例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n)模型 微分方程 差分方程 采样定理 状态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GM(1,n)模型在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俊 廖朋 +3 位作者 郝乐伟 田兵 庞国印 王琪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5,共7页
对姬塬地区C98井长8段(分为长81,长82小层)储层岩心分析孔隙度数据进行筛选、处理,且等间距均值化取值作为特征序列;然后与C98井测井资料孔隙度进行了精细的评价、匹配和拟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孔隙度与各测井曲线的邓氏灰色... 对姬塬地区C98井长8段(分为长81,长82小层)储层岩心分析孔隙度数据进行筛选、处理,且等间距均值化取值作为特征序列;然后与C98井测井资料孔隙度进行了精细的评价、匹配和拟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了孔隙度与各测井曲线的邓氏灰色关联度、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按照关联度大小提取了较大的7个参数:AC,CAL,CNL,DEN,GR,RT,SP作为孔隙度预测的影响因素序列;最后建立GM(1,n)模型对目的层孔隙度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并做了残差和相对误差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模型预测结果与钻井取心分析资料基本趋于一致,达到了纵向上预测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灰色预测方法具有涉及数据量小、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gm(1 n)模型 孔隙度 长8段 姬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M(1,N)灰色关联模型的铅酸蓄电池容量预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鹏 陈乐 +1 位作者 富雅琼 窦乐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40,共6页
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容量大、成本低、自放电率低等优点是应急电源(EPS)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剩余容量作为衡量蓄电池能力指标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安全运行。引入电池的端电压、内阻两个参数作为容量的两个关联因素,建立多因素关联... 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容量大、成本低、自放电率低等优点是应急电源(EPS)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剩余容量作为衡量蓄电池能力指标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安全运行。引入电池的端电压、内阻两个参数作为容量的两个关联因素,建立多因素关联分析的GM(1,N)灰色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针对影响模型预测精度的关键量"均值序列加权参数",提出了一种合理有效的选取方法,最后的预测实例验证以及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算法复杂度低而且预测精度高的优点,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容量预测 灰色模型 gm(1 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GM(1,n)模型在桥梁施工挠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熙胤 陈兴冲 王常峰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0,共5页
在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中,传统单变量灰色理论受误差影响较大,为提高在多因素影响下的挠度预测精度,在单变量GM(1,1)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多变量灰微分矩阵方程,结合灰色预测原理,提出一种多变量GM(1,n)关联预测模型。用MATLAB编制了... 在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中,传统单变量灰色理论受误差影响较大,为提高在多因素影响下的挠度预测精度,在单变量GM(1,1)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多变量灰微分矩阵方程,结合灰色预测原理,提出一种多变量GM(1,n)关联预测模型。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将其应用于新建太中银铁路跨青银高速(75+120+7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高程预测中,实践结果显示该模型基本准确地预测了架设过程中各梁段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施工控制 灰色理论 gm(1 n)模型 关联预测 MATLAB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心汤对散发性老年性痴呆大鼠脑内tau蛋白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第五永长 田金洲 时晶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20-1625,共6页
目的研究洗心汤(人参、半夏、茯神、附子、菖蒲)对散发性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tau蛋白O位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ICV-STZ),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对照组... 目的研究洗心汤(人参、半夏、茯神、附子、菖蒲)对散发性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组织tau蛋白O位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ICV-STZ),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对照组、洗心汤小、中、大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治疗结束及行为学测试之后,以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au蛋白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结果洗心汤能明显提高散发性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以琥珀酸化凝集素富集的O-GlcNAc糖基化蛋白质以及用RL2、CTD110.6检测的O-GlcNAc糖基化tau蛋白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奈哌齐对照组与散发性老年性痴呆模型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洗心汤能够明显提高散发性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tau蛋白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从而可能起到抑制tau蛋白在重要位点的过度磷酸化及其tau毒性,防止散发性老年性痴呆病理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老年性痴呆 洗心汤 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模型 TAU蛋白 o-GlcnAc糖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羧化壳聚糖溶液的流动性、触变性以及动态粘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燕霞 谢瑞 +2 位作者 丁采荷 杨建鹏 张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98-101,107,共5页
通过分析25℃条件下N,O-羧化壳聚糖溶液的流动性、触变性以及动态粘弹性来研究其流变性能,并利用Power-law和Cross模型对其流动性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羧化壳聚糖溶液(0.01%~1%)表现为牛顿流体的特性,较高浓度的溶... 通过分析25℃条件下N,O-羧化壳聚糖溶液的流动性、触变性以及动态粘弹性来研究其流变性能,并利用Power-law和Cross模型对其流动性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羧化壳聚糖溶液(0.01%~1%)表现为牛顿流体的特性,较高浓度的溶液体系(5%~15%)表现为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的特性,其流动性符合流变学的Cross模型,且浓度越高,临界剪切速率越小;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触变性越强,结构不易恢复,表明溶液体系对时间的依赖性越大;在整个动态测试中,低频率下,G″〉G',表现出类似于液体的粘弹性行为,随着频率的增大,溶液体系表现为类似于固体的弹性行为(G'〉G″),G″与G'交点的出现依赖于N,O-羧化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o-羧化壳聚糖 Power-law模型 Cross模型 触变性 动态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GM(0,N)模型在大连市城区需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朔 彭勇 +1 位作者 张小丽 黄丽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9,40,共5页
重点考虑历史资料代表性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对大连市城区进行需水预测,即先对研究区域历史资料代表性进行审查,审查结果表明1995、2000年资料代表性不足;再经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型物理意义审核两轮筛选,最终保留5个主要相关因子用... 重点考虑历史资料代表性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对大连市城区进行需水预测,即先对研究区域历史资料代表性进行审查,审查结果表明1995、2000年资料代表性不足;再经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型物理意义审核两轮筛选,最终保留5个主要相关因子用于需水预测建模;最后采用资料代表性稍有差异的两组数据,基于GM(0,N)构建了需水预测对比模型,结果表明选取代表性更强的资料有利于提高预测精度。此外,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影响,给出了三种发展模式下的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值,利用优选出的GM(0,N)模型预测大连市城区2020、2030年需水量将分别达到11.84×108~13.43×108 m3、14.06×108~16.23×108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市城区 需水预测 资料代表性 优选的gm(0 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粗糙集和灰色GM(1,N)的西安市供水量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强 王秋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1期237-240,共4页
对于多变量预测问题,构造了粗糙集和灰色理论的融合预测模型。该模型运用粗糙集的知识依赖度理论对多属性进行约简,在约简基础上建立GM(1,N)模型。用所建模型对西安市年供水量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并与离散灰色GM(1,1)模型作比较。实验结... 对于多变量预测问题,构造了粗糙集和灰色理论的融合预测模型。该模型运用粗糙集的知识依赖度理论对多属性进行约简,在约简基础上建立GM(1,N)模型。用所建模型对西安市年供水量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并与离散灰色GM(1,1)模型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用灰关联度选择影响因子建模,从而为供水量预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知识的依赖度 灰色关联度 gm(1 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氨基和甲胺在清洁及C(N,O)改性的Mo(100)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存琴 凌开成 +1 位作者 尚贞锋 王贵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6-1370,共5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甲基、氨基和甲胺在清洁及C(N,O)改性的Mo(100)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在较低覆盖度下(θ=1/6ML(monolayer)),吸附物种在不同表面上的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变化不大;...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甲基、氨基和甲胺在清洁及C(N,O)改性的Mo(100)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在较低覆盖度下(θ=1/6ML(monolayer)),吸附物种在不同表面上的稳定吸附位的吸附能变化不大;而在较高覆盖度下(θ=1/4ML),其稳定的吸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且吸附能有了明显的区别.它们在改性的Mo(100)表面吸附能较清洁表面小,并且按C、N、O的顺序降低.究其原因可归结为C、N、O改性原子的存在使得金属表面的供电子能力减弱,从而导致金属的d带中心的下移.通过对金属Mo的d带性质的分析,发现d带中心只能笼统地说明改性原子对于清洁表面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不能很好地体现C、N、O对于清洁表面性质影响的差异,而dz2轨道的能量中心却能很好地反映出吸附物种在改性表面上的吸附能按C、N、O的顺序依次减小这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GGA 平板模型 吸附 Mo(100) C(n o)改性的Mo(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