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0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GmWRI1b促进大豆油脂合成的功能研究
1
作者 杨红丽 向旭敏 +5 位作者 曹东 陈李淼 肖春梅 李丽 郭葳 陈海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919,共8页
为深入了解大豆转录因子GmWRI1b在提高产量和含油量方面的机制和功能,利用创制的GmWRI1b过表达及RNAi干扰转基因大豆材料,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对大豆种子油脂含量及油脂成分组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GmWRI1b过表达株系种子含油量提高了4.6... 为深入了解大豆转录因子GmWRI1b在提高产量和含油量方面的机制和功能,利用创制的GmWRI1b过表达及RNAi干扰转基因大豆材料,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对大豆种子油脂含量及油脂成分组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GmWRI1b过表达株系种子含油量提高了4.66%~9.80%,而干涉株系种子含油量则下降7.98%。气相色谱检测脂肪酸的成分,发现GmWRI1b的表达主要促进棕榈酸(C16:0)及亚油酸(C18:2)的积累。荧光定量结果显示GmWRI1b基因过表达植株的GmPKP1、GmCAC、GmACP、GmLPD等糖酵解途径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上调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及凝胶阻滞EMSA实验,明确了转录因子GmWRI1b可直接结合GmCAC2的启动子上调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WRI1b 种子含油量 脂肪酸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函数变换GM(1,1)模型的逼近无偏性及拓展研究
2
作者 陈鹏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3-58,共6页
文章以幂函数变换为研究对象,从背景值误差和还原误差的角度分析了幂函数变换对GM(1,1)模型建模精度的影响,论证了幂函数变换的GM(1,1)模型(PFNGM(1,1)模型)具有逼近无偏性,能在可忽略的误差范围内实现对白指数序列的预测无偏性。实例... 文章以幂函数变换为研究对象,从背景值误差和还原误差的角度分析了幂函数变换对GM(1,1)模型建模精度的影响,论证了幂函数变换的GM(1,1)模型(PFNGM(1,1)模型)具有逼近无偏性,能在可忽略的误差范围内实现对白指数序列的预测无偏性。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其建模精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无偏GM(1,1)模型和离散GM(1,1)模型。为将适宜建模序列拓展至近似非齐次指数序列和季节波动序列,同时保留幂函数变换可以有效降低背景值误差对建模精度影响的优势,将幂函数变换与平移变换相结合构建了PFNGM(1,1)模型,将幂函数变换与季节性GM(1,1)模型(SGM(1,1)模型)相结合构建了PFSGM(1,1)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PFNGM(1,1)模型的建模精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背景值改进的NGM(1,1, k )模型和ONGM(1,1, k,c )模型,PFSGM(1,1)模型的建模精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SGM(1,1)模型,验证了两种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幂函数变换 逼近无偏性 适宜建模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BRI1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对根瘤菌侵染的响应
3
作者 杨家慧 黄乐香 +5 位作者 刘郅贤 苏伯鸿 赵苗羽 邢程顺 刘宝辉 赵晓晖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9-1004,共16页
大豆[Glycine max(L.)Merr.]能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关系,实现生物固氮。油菜素类固醇(BR,brassinosteroid)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对大豆结瘤具有负调控作用,但油菜素甾醇受体BRI1在大豆共生固氮方面的功能尚不明确。因此,鉴定与解... 大豆[Glycine max(L.)Merr.]能与根瘤菌形成共生关系,实现生物固氮。油菜素类固醇(BR,brassinosteroid)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对大豆结瘤具有负调控作用,但油菜素甾醇受体BRI1在大豆共生固氮方面的功能尚不明确。因此,鉴定与解析GmBRI1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与功能对于揭示GmBRI1在大豆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个GmBRI1基因,非均匀地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氨基酸数量在1136~1211 aa之间,亮氨酸占比最高,均为酸性稳定蛋白。系统发育分析显示,GmBRI1基因家族可分为3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布高度相似。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是GmBRI1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原因。GmBRI1基因家族的启动子上含有丰富的调控大豆光响应、激素响应、逆境响应和生长发育过程的顺式作用元件。GmBRI1的潜在磷酸化位点数量在111~132个之间。同时预测了与GmBRI1互作的蛋白有19个,直接结合的有9个,通过与多种蛋白互作参与到BR信号转导途径中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GmBRI1家族基因在根和根瘤中均表达,而且GmBRI1a、GmBRI1b、GmBRL1a和GmBRL1b在受到根瘤菌侵染后下调表达。本研究为大豆GmBRI1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证明了它们在根瘤菌侵染早期发生响应,这为深入了解GmBRI1基因家族在大豆共生结瘤中的功能与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gmBRI1基因家族 BR受体 结瘤 根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sigma-1受体和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
4
作者 傅程龙 徐迅 +3 位作者 郭燕兰 周琛婓 郭杨博 崔建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及sigma-1受体(SIR)和内质网应激(ERS)通路分子的表达,探讨跑台运动改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组及CUMS运动组(CUMS+TR),每组10只大鼠。随后,... 目的:通过检测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及sigma-1受体(SIR)和内质网应激(ERS)通路分子的表达,探讨跑台运动改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MS组及CUMS运动组(CUMS+TR),每组10只大鼠。随后,CUMS组及CUMS+TR组大鼠建立CUMS抑郁模型,同时,CUMS+TR组大鼠进行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20 m/min)。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采用八臂迷宫(RAM)实验评估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肌醇必需酶l(IRE1)、X-盒结合蛋白1(XBP1)、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及SI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M实验中CUMS组大鼠总记忆错误次数增多,完成八臂迷宫时间延长(P<0.05);并且CUMS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结构呈明显病理改变、海马SIR蛋白表达减少,GRP78、IRE1、XBP1、CHOP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4周跑台运动可显著改善CUMS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与CUMS组比较,CUMS+TR组大鼠海马SIR表达增加,GRP78、IRE1、XBP1、CHOP及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CUMS大鼠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SIR表达及抑制ERS介导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 认知障碍 sigma-1受体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bit Sigma-Delta数字磁通门磁强计仿真
5
作者 吕尚 王劲东 张艺腾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0-819,共10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的数字磁通门磁强计,并利用Matlab Simulink工具对其进行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得了系统在噪声、线性度、动态响应速度以及频率响应等方面的性能参数.在±1000 nT量程范围内,该磁强计系统在1 H... 设计了一种基于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的数字磁通门磁强计,并利用Matlab Simulink工具对其进行仿真建模与分析,获得了系统在噪声、线性度、动态响应速度以及频率响应等方面的性能参数.在±1000 nT量程范围内,该磁强计系统在1 Hz处的噪声为0.17 pT·Hz-1/2,最大线性误差为1.04 pT,动态响应速度为1.07×10^(3) nT·s^(-1),频率响应带宽超过30 Hz.仿真结果证实,采用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显著提高了数模转换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的转换精度,有效降低了数字磁强计系统的本底噪声和非线性误差,显著提升了数字磁强计的性能.基于1 bit Sigma-Delta调制技术的数字磁通门磁强计性能指标能够满足高精度磁场探测任务的要求,为空间磁场探测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探测手段,在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磁通门磁强计 1 bit DAC SIgmA-DELTA调制器 Simulink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豆卷叶螟GmKTI1-like的功能研究
6
作者 谭玉荣 陈东亮 +4 位作者 杨守臻 赖振光 唐向民 孙祖东 曾维英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8,共10页
【目的】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增强植物抵抗害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剂GmKTI1-like与大豆抗豆卷叶螟密切相关,探究GmKTI1-like基因在豆卷叶螟胁迫中的功能,为培育抗虫新品种提供重要抗性基因和育种新材料。... 【目的】Kunitz型胰蛋白酶抑制剂在增强植物抵抗害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剂GmKTI1-like与大豆抗豆卷叶螟密切相关,探究GmKTI1-like基因在豆卷叶螟胁迫中的功能,为培育抗虫新品种提供重要抗性基因和育种新材料。【方法】从大豆叶片中克隆GmKTI1-like,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染色体物理定位、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采用RT-qPCR分析不同组织中GmKTI1-like的表达模式;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经过多年的分子生物学和表型鉴定,筛选携带目标基因且遗传稳定的转基因抗虫大豆新种质,对其进行接虫鉴定及胰蛋白酶抑制剂酶活测定。【结果】GmKTI1-like位于第1染色体上,其编码的GmKTI1-like包含1个KTI结构域和1个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GmKTI1-like定位于细胞膜上;荧光定量PCR显示,GmKTI1-like在大豆叶片中表达量最高;与野生型(WT)相比,豆卷叶螟胁迫下,转基因大豆植株抗虫性显著增强、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高。【结论】过表达大豆GmKTI1-like转基因株系抗虫性能力显著提高,说明其在大豆抗豆卷叶螟的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卷叶螟 胰蛋白酶抑制剂 gmKTI1-lik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汤通过HMGB1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缓解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
7
作者 朱维娜 马春华 +3 位作者 阮杰 周芙琼 张亚杰 隆红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美沙拉嗪组(5-ASA)(800 mg·kg^(-1)),...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炎症性肠病的干预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头翁汤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美沙拉嗪组(5-ASA)(800 mg·kg^(-1)),采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7 d构建UC模型,造模d 5开始灌胃给药,连续7 d。观察小鼠体质量,肠道大体观形态、结肠长度、生存率、结肠质量、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6、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含量;比色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肠道HMGB1、免疫球蛋白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肽酶9(MMP-9)、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白头翁汤有效减轻UC小鼠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学评分。下调炎症因子IL-6和IL-1β、VCAM和ICAM、MMP-9,下调HMGB1。此外,它还抑制核Nrf2/HO-1通路。结论白头翁汤对炎症性肠病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水平调控Nrf-2/HO-1信号通路,增强结肠黏膜的屏障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溃疡性结肠炎 Nrf-2/HO-1信号通路 HMGB1 氧化应激 葡聚糖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对星形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及A1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书芬 陈旭青 +2 位作者 张亚运 姚敏 周龙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观察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星形胶质细胞A1型活化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根据CCK-8法筛选浓度,将CTX-TNA2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ACM组、Mdivi-1低、中、高剂量组。ACM为含预设浓度IL-1α、TNF-α及补体C1q的DMEM高... 目的观察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星形胶质细胞A1型活化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根据CCK-8法筛选浓度,将CTX-TNA2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ACM组、Mdivi-1低、中、高剂量组。ACM为含预设浓度IL-1α、TNF-α及补体C1q的DMEM高糖培养基。ACM组以ACM刺激24 h,诱导A1型活化。Mdivi-1组分别以相应浓度Mdivi-1预处理2 h,而后以ACM刺激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A1型活化相关指标IL-1β、C3及iNOS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联合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测定各组细胞NLRP3、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等信号分子表达;以二氢乙锭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各组干预后细胞ROS水平。结果CCK-8结果示,5、10、25μmol·L^(-1)为Mdivi-1干预CTX-TNA2细胞的适宜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CM组IL^(-1)β、C3及iNOS 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M组比较,10、25μmol·L^(-1) Mdivi-1组上述指标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结果均证实,ACM刺激下,星形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明显激活;而Mdivi-1干预则能有效逆转ACM刺激下NLRP3、caspase-1、ASC等表达的升高。DHE染色结果表明,5、10、25μmol·L^(-1) Mdivi-1干预均能一定程度上逆转ACM刺激下细胞ROS水平的升高,且该效应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可有效抑制星形胶质细胞A1型活化,该效应可能与其对ROS及NLRP3炎症小体的调节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 Mdivi-1 星形胶质细胞 A1 活性氧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Lp-PLA2、MCP-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媛媛 彭鑫 +3 位作者 毛黎黎 杨欣怡 刘晶晶 邵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于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Lp-PLA2、MCP-1、sICAM-1水平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42/60)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喘促、身体困重、痰多纳呆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在各症状积分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MCP-1、sLCA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患者Lp-PLA2、MCP-1、sICAM-1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浊痹阻 LP-PLA2 MCP-1 SICAM-1 炎性因子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结合1-MCP处理对油桃贮藏色泽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晨 张轶斌 +1 位作者 贾晓昱 赵志永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2-349,共8页
为探究臭氧调控方式对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的油桃在冷藏过程中的色泽和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油桃为试材,采后用1μL/L 1-MCP熏蒸24 h以及1-MCP熏蒸分别结合臭氧水雾化和臭氧气体熏蒸30 min后包装,然后于0±0.5℃条件下贮藏,定... 为探究臭氧调控方式对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后的油桃在冷藏过程中的色泽和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油桃为试材,采后用1μL/L 1-MCP熏蒸24 h以及1-MCP熏蒸分别结合臭氧水雾化和臭氧气体熏蒸30 min后包装,然后于0±0.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MCP联合臭氧处理能有效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产量。单独1-MCP处理抑制果肉中花青素的积累,阻碍了果肉的红色着色,而1-MCP联合臭氧处理在贮藏后期促进了果肉的红色着色。与单独1-MCP组相比,1-MCP联合臭氧处理组在贮藏后期花青素含量、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含量和花青素代谢相关酶活性较高,同时,臭氧气体熏蒸的方式更有利于贮藏后期花青素的积累,果肉红色度更高。该研究为改善果实采后色泽调控以及优化1-MCP在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1-MCP 臭氧 花青素代谢 色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e amine-associated receptor 1 (TAAR 1 ) agonists as novel pharmacotherapy for drug addiction
11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70-270,共1页
Substance abuse remains a challenging clinical issue. In particular, psychostimulant abuse affects a large population but currently there is no effective medication available. Recent evidence suggest that trace amine-... Substance abuse remains a challenging clinical issue. In particular, psychostimulant abuse affects a large population but currently there is no effective medication available. Recent evidence suggest that trace amine-associ- ated receptor 1 (TAAR 1 ) interacts with central dopaminergic system in the reward circuitry, and therefore may be useful against certain forms of drug addiction. My talk will cover several recent studies that utilized pharmacologi- cally selective TAAR 1 agonists in well-validated rodent models of drug abuse and addiction which consistently showed that pharmacologically activation TAAR 1 dramatically reduced cocaine and methamphetamine intake, at- tenuated the rewarding effects of cocaine, and prevented both environmental cue- and drug-prime induced relapse to these results have offered behavioral evidence that TAAR 1 agonists are effica- drug-taking behaviors. Combined, cious against psychostimulant addiction in preclin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系统 受体激动剂 药物成瘾 新型药物 受体1 啮齿类动物模型 精神兴奋剂 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通过调节HIF-1α-Kcnq1ot1影响缺氧-复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方方 李继勇 +4 位作者 张力 邹高锐 陈治军 辛欢 乐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能否通过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KCNQ1重叠转录物1(KCNQ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改善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IF-1α与Kcnq1ot1的相互作用。将H9c2细胞分为Ctrl组、H/R组、Suf组;oe-HIF-1α组、oe-HIF-1α+Suf组、sh-HIF-1α组、sh-HIF-1α+Kcnq1ot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CK-MB与HBDH浓度,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测定Kcnq1ot1的mRNA表达水平。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评估Suf对体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治疗潜力。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IF-1α与Kcnq1ot1之间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与Ctrl组相比,H/R组的H9c2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加,CK-MB与HBDH浓度上调,HIF-1α与Kcnq1ot1的表达增强(均P<0.05)。转染oe-HIF-1α后,进一步加剧了上述结果(均P<0.05);而Suf干预抑制了以上结果(均P<0.05)。与H/R组相比,sh-HIF-1α组的细胞活性明显改善,凋亡减少,CK-MB与HBDH浓度降低(均P<0.05);转染Kcnq1ot1则部分逆转了这些结果(均P<0.05)。动物实验发现,Suf能够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Suf通过抑制HIF-1α-Kcnq1ot1改善心肌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缺氧诱导因子-Α KCNQ1重叠转录物1 心肌缺氧-复氧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蛭降糖胶囊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足细胞焦亡改善糖尿病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珊珊 郭兆安 +3 位作者 杨欢 刘慧 唐静楠 姜晓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 探究芪蛭降糖胶囊(QZJT)通过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半胱天冬酶1/消皮素D(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NC)、模型组(DN)、 QZJT低剂量组(L-QZJT)、... 目的 探究芪蛭降糖胶囊(QZJT)通过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半胱天冬酶1/消皮素D(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NC)、模型组(DN)、 QZJT低剂量组(L-QZJT)、 QZJT高剂量组(H-QZJT)、阳性对照组(参芪降糖颗粒给药,SQJT)、 ML385组[核呼吸因子2(Nrf2)抑制剂],模型构建成功后给药处理,通过测定空腹血糖(FBG)、 24 h尿白蛋白(UAl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BUN)及肾脏/体质量比值(K/B)评估小鼠肾功能损伤程度;HE及PAS染色评估肾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18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标志物及相关通路蛋白水平。结果 与NC组相比,DN组的FBG、 24 h UAlb、 SCr和BUN升高,K/B质量比值升高。与DN组相比,QZJT低剂量及高剂量给药组的FBG、 24 h UAlb、 SCr及BUN均降低,同时K/B质量比降低,高剂量QZJT的治疗效果与参芪降糖颗粒相当。QZJT改善DN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提高了足细胞标志物肾病蛋白(Nephrin)的蛋白水平,降低了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 pro-caspase-1和GSDMD-N的蛋白水平。ML385处理后,小鼠的肾组织细胞肿胀和形态改变,炎性浸润面积增加,NLRP3、 ASC、 pro-caspase-1和GSDMD-N的蛋白水平上调,IL-1β和IL-18水平升高。结论 QZJT可能通过作用Nrf2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足细胞焦亡,改善DN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降糖胶囊(QZJT) 糖尿病肾病 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NRF2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居一 倪英群 +1 位作者 张媛媛 刘怀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外周血中微RNA(miRNA)-128-3p、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表达情况,探讨mi RNA-128-3p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0例T2DM患者,分为T2DM组(40例)和合并NAFLD组(40例),并依据肝纤维化评分(NFS)分为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16例)和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64例),收集基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定量实时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NA-128-3p、SIRT1、AMPK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RT1、AMPK蛋白表达水平。正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及进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确定根据miRNA-128-3p水平判断发生NAFLD的最佳阈值。结果合并NAFLD组和T2DM组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ALT、AST、GGT、ALP、纤维连接蛋白、TG、HDL-C、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N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NAFLD组外周血miRNA-128-3p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T2DM组(t=-8.765,P<0.001),而SIRT1和AMP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值均<0.001)。T2DM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与T2DM未合并进行性肝纤维化组的年龄、AL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超氧化物歧化酶、miRNA-128-3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iRNA-128-3p是发生NAFLD和进行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8.221,95%CI:2.735~24.714,P<0.001;OR=1.493,95%CI:1.117~1.997,P=0.007);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29~0.950),最佳截断值为13.165,敏感度89.3%,特异度72.7%。结论miRNA-128-3p在T2DM合并NAFLD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增高,SIRT1、AMPK表达降低,miRNA-128-3p水平对识别NAFLD及肝纤维化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RNAS 抗衰老酶1 AMP活化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成森 王如菊 +4 位作者 徐晓燕 顾骋圆 康慧珠 刘跃均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2-979,共8页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挽救治疗后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评估疗效、安全性。结果:20例患者中,男14例和女6例,平均年龄为(50.7±15.3)岁。1疗程的总反应率(ORR)为75.0%(15/20),2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或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有7例(35.0%)。8例患者接受allo-HSCT。主要不良事件是血液学毒性,未发生5级不良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是R/R AML的一种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HAG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和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化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华 王永通 +2 位作者 丁旭枫 蒋捷 季利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45,共8页
目的探讨清化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0 mg/kg)和清化止泻方低、高剂量组(13.64、27.29 g/kg),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 目的探讨清化止泻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对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0 mg/kg)和清化止泻方低、高剂量组(13.64、27.29 g/kg),每组10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加番泻叶水煎剂灌胃法构建IBS-D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4 d。观察各组大鼠进食状况、粪便性状和体质量变化;腹部撤离反射(AWR)测定大鼠肠疼痛敏感性;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TUNEL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ZO-1、Occludin、Nrf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M1型和M2巨噬细胞比值;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Nrf2、HO-1、p-IκBα、p-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化止泻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AWR痛觉阈值升高(P<0.05,P<0.01);结肠组织结构基本完整,上皮细胞排列整齐,未见大量细胞变性脱落;结肠组织ZO-1、Occludin蛋白荧光强度增强(P<0.05,P<0.01);结肠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向M2极化(P<0.05,P<0.01);结肠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p-IκBα/IκBα和p-P65/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清化止泻方可改善IBS-D大鼠肠上皮黏膜屏障功能,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化,调控巨噬细胞向M2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止泻方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Nrf2/HO-1信号通路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类固醇激素与肺结核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颖乔 李燕 徐旭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 目的探讨基线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脱氢表雄酮(DHEA)]和免疫内分泌标志物与肺结核(PTB)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在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招募了76例PTB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健康者、PTB患者的血浆sTREM-1水平,并分析血浆s TREM-1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干扰素(IFN)-γ、红细胞沉降率(ESR)、类固醇激素(皮质醇和DHEA)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转录物(IL-6、IFN-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B患者中sTREM-1、CRP、ESR、IL-6、IFN-γ、皮质醇、皮质醇/DHEA显著升高(P<0.05),而DHEA显著降低(P<0.05)。且重度PTB组sTREM-1、ESR水平高于轻、中度PTB组。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在所有患者中,s TREM与CR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只有在重度PTB患者中,sTREM-1与皮质醇/DHEA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DHE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浆sTREM-1水平较高可能是导致PTB患者晚期疾病特有的免疫内分泌失衡持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肺结核 重度肺结核 免疫内分泌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芳 袁良 +2 位作者 王歌 陈诗婷 郑则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对比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BLM组、BLM+NAC组、BLM+LIP-1组、NAC组和LIP-1... 目的:对比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LIP-1)和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BLM组、BLM+NAC组、BLM+LIP-1组、NAC组和LIP-1组。除对照组、NAC组和LIP-1组外,其余3组通过气管内滴注BLM建立肺纤维化模型。于建模前1 d,分别给予BLM+NAC组和BLM+LIP-1组灌服NAC、腹腔注射LIP-1。建模后14 d,评估各组小鼠的肺纤维化程度以及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铁死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AC相比:(1)LIP-1更显著改善BLM诱导的小鼠体重及生存率下降;(2)LIP-1更显著减少肺纤维化范围、改善胶原沉积;(3)LIP-1更显著改善肺泡结构破坏,更显著抑制BLM引起的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平足蛋白及Ⅱ型肺泡上皮标志物表面活性蛋白C的减少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4)LIP-1更显著抑制BLM诱导的铁死亡及相关分子血红素加氧酶1的增加。结论:与NAC相比,LIP-1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更为显著,机制上,可能与LIP-1能够抑制肺泡上皮细胞铁死亡有关。本研究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LIP-1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roxstatin-1 N-乙酰半胱氨酸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智能体D3QN的电网N-1新增风险防控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军 黎梓聪 +2 位作者 周毅博 石岩 毕建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8-869,I0005,共13页
城市电网在发生N-1故障后,极可能新增运行风险,导致N-1-1时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为管控城市电网N-1后运行风险,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双智能体竞争双深度Q网络(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D3QN)的城市电网N-1风险管控转供策略。根据风险... 城市电网在发生N-1故障后,极可能新增运行风险,导致N-1-1时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为管控城市电网N-1后运行风险,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双智能体竞争双深度Q网络(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D3QN)的城市电网N-1风险管控转供策略。根据风险管控原则,提出一种无需额外历史数据、考虑备自投装置、单供变电站风险和单供负荷母线风险的N-1场景指标;建立计及动作次序、指标间关系的负荷转供三阶段求解模型。以含预动作-变化探索值选择策略的改进双智能体D3QN方法,将负荷转供分为多个子转供环节学习,使转供思路清晰化,对动作空间进行降维,提高训练寻优效果,得到管控N-1风险的负荷转供策略。通过城市电网多场景算例分析,验证该文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负荷转供 深度强化学习 N-1新增风险 双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