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DAS和CMIP5产品的中国土壤湿度-降水耦合分析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述文 刘源 +1 位作者 曹帮军 李少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6,共9页
利用GLDAS同化产品和12个CMIP5模式的输出结果,从土壤湿度对降水影响的两个中间环节出发,通过分析陆面耦合指数ILH、潜热通量—抬升凝结高度耦合指数ILCL以及抬升凝结高度ZLCL间接研究中国区域土壤湿度与降水间耦合特征,并对1958~2013... 利用GLDAS同化产品和12个CMIP5模式的输出结果,从土壤湿度对降水影响的两个中间环节出发,通过分析陆面耦合指数ILH、潜热通量—抬升凝结高度耦合指数ILCL以及抬升凝结高度ZLCL间接研究中国区域土壤湿度与降水间耦合特征,并对1958~2013年及RCP4.5辐射强迫情景下50年(2006~2055年)的4个代表性区域夏季耦合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58~2013年期间,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新疆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为夏季中国土壤湿度与降水耦合的最强区域;陆面耦合指数ILH变化幅度从高到低依次出现在华北、华南、内蒙古中部和西北地区,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发生转折。2006~2055年的平均而言,预估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仍为耦合最强区;与历史时期(1958~2005年)比较,新疆中部和内蒙古阴山山脉附近的耦合指数ILH增大,而广西和广东地区的则减小;对于耦合指数ILH的年代际变化(2006~2055年),2026~2035年间华北最大而华南最小,西北地区变化不大,而内蒙古中部地区的耦合强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降水耦合 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5) 中国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DAS的中国区地表能量平衡数值试验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莹莹 施建成 +1 位作者 杜今阳 蒋玲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1,共7页
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的软件平台—陆面信息系统(LIS)模拟了中国区域2003年能量平衡方程的各个分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残差分析和地表温度的对比验证。残差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残差的时间分布特征表明LIS对春秋两... 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的软件平台—陆面信息系统(LIS)模拟了中国区域2003年能量平衡方程的各个分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残差分析和地表温度的对比验证。残差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残差的时间分布特征表明LIS对春秋两季的模拟效果要好于其它季节,残差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LIS对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地区的模拟效果要逊于其他地区。对比了模拟的GLDAS地表温度与MODIS地表温度产品,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值介于-5~5K之间,两者的散点图和标准离差显示模拟的夜间地表温度要比模拟的白天地表温度精确2~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陆面信息系统 Noah模式 地表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DAS月降水数据在中国区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文 汪小菊 王鹏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9-778,共10页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对比分析了1979—2012年间GLDAS多套降水数据与中国地面观测逐月降水数据所反映的中国降水趋势变化空间特征,采用相关系数、平均偏差、相对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4...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是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对比分析了1979—2012年间GLDAS多套降水数据与中国地面观测逐月降水数据所反映的中国降水趋势变化空间特征,采用相关系数、平均偏差、相对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4个指标,从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两个方面,对GLDAS降水数据在中国区域的数据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GLDAS-1的几套数据在时间上具有明显不连续性,1996年数据质量严重异常,2000年数据质量也较差,而且,不论是GLDAS-1数据,还是GLDAS-2数据,都存在前期(1979—1995年)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于后期(1997年以后)的现象;GLDAS数据在中国东部湿润区的质量高于在西部干旱区;从相关性与误差指标来看,GLDAS-1数据质量略优于GLDAS-2(主要体现在1995年以前时段),但是GLDAS-2在数据一致性、数据质量季节稳定性及对趋势性描述能力方面则明显优于GLDAS-1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降水 气候变化 数据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DAS Noah模型水文产品与中国地面观测及卫星观测数据的对比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文 崔巍 王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共6页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是全球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基于重力卫星(GRACE)观测数据、中国的地面降水与径流观测数据,从模拟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偏差、相关性及时空分布一致性角度,对GLDAS两个版本(GLDAS-1及GLDAS-2)的Noah模型...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是全球水循环研究的重要数据源,基于重力卫星(GRACE)观测数据、中国的地面降水与径流观测数据,从模拟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偏差、相关性及时空分布一致性角度,对GLDAS两个版本(GLDAS-1及GLDAS-2)的Noah模型模拟水文产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GLDAS与GRACE TWS陆地水蓄量(TWS)变化情况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一致性较差,且GLDAS-1与GLDAS-2均不能充分反映GRACE TWS数据的季节性变化规律;GLDAS-1与GLDAS-2模拟的中国外流区的径流明显低于观测径流,同时长江流域与松花江流域GLDAS-2模拟径流的精度远比GLDAS-1模拟径流的精度高;GLDAS-1与GLDAS-2在中国的外流流域的蒸散发均呈高估现象,且GLDAS-1的高估程度大于GLDA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Noah模型 径流 陆地水蓄量 蒸散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RACE卫星分析安徽省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广阔 陶庭叶 +1 位作者 马敏 胡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2,378,共7页
文章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文件,联合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反演安徽省2003—2016年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 文章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文件,联合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反演安徽省2003—2016年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通过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地下水时间序列,结合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降雨数据对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在2011年和2014年前后发生较大变化,在2003—2011年的变化率为0.37 cm/a,2011—2014年的下降速率为-0.2 cm/a,2014—2016年的增长速率为1.9 cm/a;进一步与降雨数据关联,发现降雨量是影响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安徽省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逐渐缓和的趋势,最大亏损出现在皖北地区,为-7.52 mm/a,在西南地区的最大盈余达到8.38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 地下水储量 奇异谱分析(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秀英 江洪 韩英 《遥感信息》 CSCD 2010年第4期135-143,共9页
陆面数据同化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末,发展比较迅速。本文从当前发展比较成熟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同化方法以及陆面数据同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三方面做了综述。比较成熟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主要是美国(全球)和欧洲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陆面数据同化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末,发展比较迅速。本文从当前发展比较成熟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同化方法以及陆面数据同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三方面做了综述。比较成熟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主要是美国(全球)和欧洲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加拿大、韩国和我国的数据同化系统最近才有所发展;数据同化方法主要以基于统计估计理论和以基于变分的两大类方法为主流,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和粒子滤波技术有所发展;在生态水文学、碳循环和作物估产的应用研究中,陆面数据同化方法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数据同化方法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和GRACE-FO的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任立良 王宇 +3 位作者 江善虎 卫林勇 王孟浩 张怡雅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2,共7页
基于GRACE和GRACE-FO卫星陆地水储量遥感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和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重建GRACE与GRACE-FO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量,分析黄河流域2002年4月至2020年3月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探究... 基于GRACE和GRACE-FO卫星陆地水储量遥感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和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重建GRACE与GRACE-FO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量,分析黄河流域2002年4月至2020年3月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探究影响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LSTM模型可以有效填补GRACE与GRACE-FO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量;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上、中、下游下降趋势依次增大,陆地水储量与地下水储量的变化特征高度相关;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年陆地水储量变化量与年降水量和年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受到降水和蒸散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GRACE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gldas 水量平衡方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晓英 吴淑君 +1 位作者 蔡晨凯 郑景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3-1838,共6页
针对黄河流域干旱、水资源短缺,陆地水储量较难监测的问题,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水文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通过M-K趋势分析、滞后性分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探讨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径流... 针对黄河流域干旱、水资源短缺,陆地水储量较难监测的问题,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水文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通过M-K趋势分析、滞后性分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探讨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径流、气温等影响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GRACE时变重力场能较精确反演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陆地水储量变化受同期径流的影响最直接;陆地水储量变化对降水、气温及径流等主要水文气象因素的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对各影响要素作滞后相关分析,影响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水文气象因素是降水和气温,径流影响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陆地水储量 GRACE gldas水文模型 时空变化分析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蒸散量的GSAC模型率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斌 朱士江 +3 位作者 黄金柏 丁星臣 宫兴龙 王贵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40,共9页
在识别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时,目前常采用的区域化方法存在相似流域间降雨径流关系差别较大、模型参数与流域属性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在大范围缺资料地区难于选取参考流域等问题。本文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获取流域蒸散量数... 在识别缺资料流域水文模型参数时,目前常采用的区域化方法存在相似流域间降雨径流关系差别较大、模型参数与流域属性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在大范围缺资料地区难于选取参考流域等问题。本文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获取流域蒸散量数据,提出利用GLDAS蒸散量率定GSAC模型的方法。首先,通过合并网格建立GSAC模型模拟的蒸散量与GLDAS蒸散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对应关系;其次,基于纳什效率系数的定义构建了一个模型率定指标,以评价GSAC模型模拟的蒸散量对GLDAS蒸散量的拟合效果;最后,依据GLDAS蒸散量与GSAC模型模拟蒸散量之间的拟合关系率定GSAC模型。呼兰河流域应用结果表明,GLDAS提供的蒸散量能够较好反映流域实际蒸散量的变化情况,为率定GSAC模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输入数据;在率定期与验证期,利用GLDAS蒸散量率定的GSAC模型对流量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81和0.77,与利用流量数据率定的GSAC模型模拟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率定 GSAC模型 gldas 蒸散量 呼兰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重力数据反演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皓 史晓亮 吴梦月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5,共7页
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黄河流域2002-2013年陆地水储量变化,并通过GLDAS验证GRACE反演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一步探究陆地水储量与降水、气温、蒸散和植被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GRACE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演陆地... 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反演黄河流域2002-2013年陆地水储量变化,并通过GLDAS验证GRACE反演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一步探究陆地水储量与降水、气温、蒸散和植被NDVI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GRACE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演陆地水储量;2002-2013年间黄河流域的水储量以0.56 cm/a的速度减少,且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水储量在1-6月呈亏损状态,7-12月呈盈余状态;对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气温、蒸散和NDVI进行滞后性分析,表明其与降水、蒸散、NDVI有两个月的滞后效应,与气温为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GRACE gldas 影响因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土壤湿度模拟性能评估以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武洁 高艳红 +3 位作者 潘永洁 蒋盈沙 李哲 马佳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84-2198,共15页
土壤湿度不仅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天气和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它的模拟误差严重阻碍了人们对水循环的认知.本文首先评估了1°×1°水平分辨率的全球陆面数据同化产品(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 土壤湿度不仅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天气和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它的模拟误差严重阻碍了人们对水循环的认知.本文首先评估了1°×1°水平分辨率的全球陆面数据同化产品(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对青藏高原中部那曲地区和东部玛曲地区土壤湿度的模拟性能;鉴于GLDAS较粗的分辨率无法精细描述分析区域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特征,于是我们基于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ommunity Land Surface Model,Version 4.5),开展了高分辨率0.1°×0.1°的模拟,并对高分辨率模拟土壤湿度误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GLDAS陆面数据同化产品和高分辨率陆面模式模拟结果都可以反映出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但在非冻结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偏差,尤其是在玛曲地区;(2)对比观测和模拟的土壤湿度发现,观测数据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异质性,而模拟结果呈现出的是空间均一性.按照模拟误差进行归类分组,对比模拟性能优劣的两组站点发现,模式物理过程不是模拟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两组站点间地表特征参数中的土壤质地和地形参数,以及驱动数据均没有体现出空间异质性,这可能是土壤湿度模拟结果没有表现出空间异质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湿度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产品 陆面过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下的青海省水储量时空变化与降水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栋 杨国林 +3 位作者 锁旭宏 刘涛 邵明 曹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181-186,共6页
针对青海省水储量时空分布不均及与降水相关性的问题,利用2004—2014年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RL06版本月重力场模型数据、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数据以及青海省28个气象站数据,通过500 km高斯滤波和去相关滤波结合方法、... 针对青海省水储量时空分布不均及与降水相关性的问题,利用2004—2014年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RL06版本月重力场模型数据、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数据以及青海省28个气象站数据,通过500 km高斯滤波和去相关滤波结合方法、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基于空间约束的区域质量变化估计方法和反距离加权平均法,将三者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段内,GRACE和GLDAS反演得到的水储量变化在时间分布上均呈上升趋势,其中GRACE反演得到的水储量上升速率为(3.42±0.67)mm/a,GLDAS上升速率为(0.35±0.20)mm/a;在空间分布上,青海省水储量变化除6月外,其余月份均呈现出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通过计算得出水储量变化与降水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研究时间序列内为0.61,在季节性研究中为0.79,均属于强正相关。表明降水是影响青海省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 青海省 水储量时空变化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模型 降水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