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DAS和GLDAS土壤湿度资料在黄土高原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欢欢 王飞 张廷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0-276,294,共8页
本研究基于2011~2013年3~9月CMA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和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 Noah陆面模式提供的表层10 cm土壤湿度数据,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站点土壤湿度观测资料为参考,通过对比分析两套模拟数据在黄土高原区域的... 本研究基于2011~2013年3~9月CMA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和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 Noah陆面模式提供的表层10 cm土壤湿度数据,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站点土壤湿度观测资料为参考,通过对比分析两套模拟数据在黄土高原区域的时空差异,并分别计算其与观测资料的相关系数(Corr)、平均偏差(MBE)和均方根误差(RMSE)等统计特征值,就两套模拟数据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对比和评估,旨在选出一种适用于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湿度时空特征的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替代资料。结果显示:(1)两套陆面模式资料均能较好模拟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湿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主要呈现出从西北向东南和西南增加的趋势,其中CLDAS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较好刻画研究区细部特征;(2)从站点角度的统计特征值来看,两套资料的Corr值普遍偏高,CLDAS有71%和63%的站点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差异水平,而GLDAS的略低,分别为70%和62%;研究区内各套资料的MBE和RMSE分布均类似;正负偏差站点个数相差不大,分布区间主要为-0.05~0.05,其中CLDAS有26和32个站点分别处于-0.05~0和0~0.05之间,而GLDAS则为28和24; GLDAS的RMSE主要集中在0.05~0.07之间,而CLDAS绝大部分低于0.05;(3)从时间序列来看,GLDAS资料与实测最为接近,但在春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干情况,偏干程度小于CLDAS;(4)从整个研究区土壤湿度的模拟状况来看,GLDAS的Corr、MBE和RMSE值分别为0.821、0.0126和0.0221,较CLDAS资料具有更小的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和更大的相关系数。总体来说,两套陆面模式资料在黄土高原区域土壤湿度模拟上均存在各自的优势,均可作为土壤湿度观测的替代资料,对于土壤湿度研究和业务应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 土壤湿度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DAS月气温数据在中国区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汪小菊 王文 王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3,57,共5页
鉴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以气温逐月变化趋势、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平均绝对偏差等指标,评估了1979~2012年间GLDAS五套气温数据在中国区的数据质量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GLDAS气温... 鉴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以气温逐月变化趋势、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平均绝对偏差等指标,评估了1979~2012年间GLDAS五套气温数据在中国区的数据质量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GLDAS气温数据与实测气温数据相比,总体误差较小,相关性较好,但不同时段数据质量有所不同。其中各套数据在1979~1982年质量最高;GLDAS-1气温数据在2000~2006年有严重问题,相关系数明显偏低;GLDAS-2/NOAH则在2008~2009存在一定异常;各套数据中,GLDAS-1/NOAH、GLDAS-1/MOS与GLDAS-1/VIC三者精度一致,GLDAS-1/CLM数据质量最差,而GLDAS-2/NOAH数据在一致性、趋势性特征描述、季节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其他几套数据;各套GLDAS气温数据在湿润区的描述能力明显高于干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das 气温 数据质量评估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DAS-2数据的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尚天赦 王飞 戈文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8-255,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为了做好应对极端事件的准备,利用GLDAS-2.0数据集进行可靠性分析后,提取9个极端降水指标,使用M-K检验方法分析了1948—2014年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突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发生极端降水...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为了做好应对极端事件的准备,利用GLDAS-2.0数据集进行可靠性分析后,提取9个极端降水指标,使用M-K检验方法分析了1948—2014年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突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增高,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增强趋势明显,连续湿润天数变少,强降水变多,其中西北地区变化最为明显;西北地区中西部,中南与西北、华东的两个交界范围,极端降水相关指标突变趋势明显。结果显示西北地区中西部,西南和中南交界地区以及中南和华东交界地区发生极端降水的频率高,应提前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事件 gldas M-K趋势分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DAS资料的青藏高原下垫面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宇航 范广洲 +4 位作者 张永莉 华维 赖欣 朱丽华 王炳赟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204-212,共9页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下垫面气候变化特征,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逐月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下垫面物理量的年际变化、年际变化空间分布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分季节讨论各物理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48...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下垫面气候变化特征,利用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逐月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青藏高原下垫面物理量的年际变化、年际变化空间分布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分季节讨论各物理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48—2010年高原下垫面逐渐趋于暖湿化,能量与水分循环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高原下垫面能量变化快于水分循环变化。各要素年际变化在各个季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高原气候变化总体表现为:地表净短波辐射减弱,净长波辐射增强。随着净短波辐射的减弱,感热通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总蒸散的增强,潜热通量增加。下垫面温度升高,降水增多。植被冠层含水量、地表径流增加。地温升高,使得下垫面土壤湿度加大。地表气压增加,风速减弱,比湿降低。各要素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下垫面 gld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ERA5、GLDAS和FLDAS土壤湿度数据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用性评价
5
作者 金令 王永芳 +3 位作者 郭恩亮 那仁满都拉 顾锡羚 康尧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0,共8页
土壤湿度是地球系统模拟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气候变化和干旱研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2011-2013年内蒙古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田0~10 cm土壤湿度旬值数据,结合相关系数、偏差、均方根误差和DISO等统计指标,评估美国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 土壤湿度是地球系统模拟的重要参数之一,在气候变化和干旱研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2011-2013年内蒙古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田0~10 cm土壤湿度旬值数据,结合相关系数、偏差、均方根误差和DISO等统计指标,评估美国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全球高分辨率陆面数据同化系统(FLDAS)等三套土壤湿度数据在内蒙古的适用性,旨在选出一种适用于研究内蒙古土壤湿度时空特征的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的替代资料。结果表明:在年尺度上三套产品数据空间分布与观测数据基本一致,均能体现内蒙古土壤湿度东湿西干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ERA5与观测数据的相关性最高,但是误差较大;在月尺度上ERA5和GLDAS两套数据均能较好地捕捉和刻画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ERA5数据在各月与观测值的相关性较好,而GLDAS数据的误差更小;整体上来看,GLDAS、FLDAS、ERA5与观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68、和0.96,NAE分别为0.031、0.013、0.022,NRMSE分别为0.032、0.014、0.023。ERA5与观测数据之间的DISO距离值最小,为0.045,其次是GLDAS,FLDAS数据最差。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土壤湿度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ERA5 gldas FLDAS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ADC、GLDAS和JRA资料热量平衡分量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阮金帅 范广洲 +1 位作者 张永莉 赖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453-463,共11页
为对HRADC、GLDAS和JRA资料在东北半干旱区热量平衡各分量的特征和差异进行对比研究,采用2005~2012年的资料比较和分析了夏季(7月)辐射平衡分量、能量平衡分量、Bowen-ratio、地表温度等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结... 为对HRADC、GLDAS和JRA资料在东北半干旱区热量平衡各分量的特征和差异进行对比研究,采用2005~2012年的资料比较和分析了夏季(7月)辐射平衡分量、能量平衡分量、Bowen-ratio、地表温度等物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彼此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GLDAS、HRADC及JRA的净长波辐射和净短波辐射空间分布均为西高东低;整体上而言,HRADC辐射平衡分量均为最大,JRA次之,GLDAS为最小;净辐射的变化和净短波辐射密切相关。感热通量表现西高东低的分布型,地表热通量表现南低北高的分布型;HRADC潜热通量、GLDAS感热通量以及JRA地表热通量在3种资料横向对比中均为最大值,潜热通量为各资料能量平衡分量的最大值;HRADC与GLDAS的感热通量与地气温差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JRA相对偏小,Bowen-ratio和地表温度等水平分布的差异主要与下垫面土地利用类型和地理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科学 陆气相互作用 东北半干旱区 HRADC、gldas、JRA 热量平衡分量 Bowen-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RACE卫星分析安徽省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
7
作者 谢广阔 陶庭叶 +1 位作者 马敏 胡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2,378,共7页
文章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文件,联合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反演安徽省2003—2016年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 文章利用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时变重力场球谐系数文件,联合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水文模型反演安徽省2003—2016年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通过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地下水时间序列,结合热带降雨测量任务(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降雨数据对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在2011年和2014年前后发生较大变化,在2003—2011年的变化率为0.37 cm/a,2011—2014年的下降速率为-0.2 cm/a,2014—2016年的增长速率为1.9 cm/a;进一步与降雨数据关联,发现降雨量是影响安徽省地下水储量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安徽省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逐渐缓和的趋势,最大亏损出现在皖北地区,为-7.52 mm/a,在西南地区的最大盈余达到8.38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卫星(GRACE) 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 地下水储量 奇异谱分析(S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重力卫星数据及气候水文模型监测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魏浩翰 何秀凤 郑加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8-492,共5页
利用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我国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结合该区域月平均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的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相关系数为0.95,平均偏差为0.58... 利用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我国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结合该区域月平均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RACE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和GLDAS水文模型资料反演的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相关系数为0.95,平均偏差为0.58 cm,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陆地水储量变化呈总体逐渐增加的趋势,受降雨量变化影响明显,且在时间上相对降雨量变化具有延迟性,与降水量变化的总体趋势一致,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性,尤其是周年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ldas 西南地区 陆地水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的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洪超 陈琳 +1 位作者 王靖 朱曙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5-28,40,共5页
采用GRACE RL05 Level-2版本60阶重力场球谐系数模型,反演2004~2010年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周年变化特征,2004~2010年,黄河流域水储量整体以0.25 mm/a的速率下降,其中2006年... 采用GRACE RL05 Level-2版本60阶重力场球谐系数模型,反演2004~2010年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周年变化特征,2004~2010年,黄河流域水储量整体以0.25 mm/a的速率下降,其中2006年1月~2007年5月,水储量减小速率较大,约为1.6 mm/a。将这一结果与GLDAS水文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具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储量变化 GRACE卫星 gldas水文模型 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黄河源区陆地水储量增加及其可能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文涛 卫林勇 +2 位作者 刘懿 尹航 韩振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0-74,共5页
黄河源区陆地水储量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模型,基于GRACE和GRACE-FO重力卫星产品与GLDAS产品分析了黄河源区2002年4月至2020年3月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并探讨... 黄河源区陆地水储量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模型,基于GRACE和GRACE-FO重力卫星产品与GLDAS产品分析了黄河源区2002年4月至2020年3月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降水和蒸散发对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STM模型可用于重建GRACE与GRACE-FO产品之间的数据缺失,其在验证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23、纳什效率系数为0.816。此外,GRACE产品具有好的准确性,与GLDAS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737。黄河源区陆地水储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整体上有着明显的增加趋势。相对地下水和雪水当量,土壤水的增加是陆地水储量增加的主要贡献成分。降水量增加是黄河源区陆地水储量增加的重要原因,而蒸散发量下降是源区陆地水储量上升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GRACE重力卫星 gldas产品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和GRACE-FO的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任立良 王宇 +3 位作者 江善虎 卫林勇 王孟浩 张怡雅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2,共7页
基于GRACE和GRACE-FO卫星陆地水储量遥感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和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重建GRACE与GRACE-FO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量,分析黄河流域2002年4月至2020年3月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探究... 基于GRACE和GRACE-FO卫星陆地水储量遥感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和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DAS)重建GRACE与GRACE-FO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量,分析黄河流域2002年4月至2020年3月陆地水储量变化特征,探究影响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LSTM模型可以有效填补GRACE与GRACE-FO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量;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上、中、下游下降趋势依次增大,陆地水储量与地下水储量的变化特征高度相关;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年陆地水储量变化量与年降水量和年干燥度指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受到降水和蒸散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 GRACE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gldas 水量平衡方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文比和降水的综合干旱指数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杜瑞麒 张智韬 +3 位作者 巨娟丽 劳聪聪 金继明 崔晨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71,共9页
针对地表植被覆盖差异对遥感监测区域干旱精度的影响问题,通过GLDAS获取1978-2017年吉林省44个区县的降水、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数据,以此构建了标准化波文比指数(SBI),在此基础上结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通过Copula函数构建出反映土壤... 针对地表植被覆盖差异对遥感监测区域干旱精度的影响问题,通过GLDAS获取1978-2017年吉林省44个区县的降水、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数据,以此构建了标准化波文比指数(SBI),在此基础上结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通过Copula函数构建出反映土壤水分和降水的综合干旱指数(MSBP),并用其分析吉林省的干旱时空特征,通过比较SBI、SPI和MSBP在历史干旱严重年份上的表现,以及分析3种指数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此评估不同干旱监测指数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①MSBP在描述干旱特征和干旱对粮食产量影响上更加全面和准确。②MSBP能较为准确地刻画出干旱过程的持续时间以及不同时间下的干旱强度。③在历史干旱严重的年份上,MSBP所刻画的干旱特征和实际发生的干旱过程较为一致。④MSBP能较好地反映出干旱对粮食产量所引起的波动变化。以上研究结果为区域干旱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文比 标准化降水指数 农业干旱 COPULA函数 gldas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的京津冀地下水储量变化时空演变格局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芳芳 黄耀欢 +2 位作者 姚华荣 韩嘉福 任红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4-882,共9页
基于2003—2019年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和全球陆地水文模型(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数据反演京津冀地下水储量变化,运用时空分析方法对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在空间变化上,整个京津冀地下... 基于2003—2019年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和全球陆地水文模型(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LDAS)数据反演京津冀地下水储量变化,运用时空分析方法对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在空间变化上,整个京津冀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速率约为-51.77 mm/a,其中:北京市变化速率最低,约为-38.15 mm/a;天津市变化速率最高,约为-62.85 mm/a;河北省变化速率与区域平均变化水平相当,约为-52.42 mm/a。基于Sen Slope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得出西部、西南部和中部地区地下水等效水高下降趋势最明显,东北部下降趋势最小。在时间变化上,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夏季变化速率最大,约为-75.99 mm/a;冬季变化速率最小,约为-37.24 mm/a;春秋两季的变化速率大致相同,分别为-52.34 mm/a和-48.21 mm/a。在影响因素分析中,人类活动是引起京津冀地区地下水等效水高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掌握京津冀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规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地下水 gldas 时空格局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英 吴淑君 +1 位作者 蔡晨凯 郑景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3-1838,共6页
针对黄河流域干旱、水资源短缺,陆地水储量较难监测的问题,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水文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通过M-K趋势分析、滞后性分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探讨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径流... 针对黄河流域干旱、水资源短缺,陆地水储量较难监测的问题,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水文模型,分析了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空间和季节变化特征;通过M-K趋势分析、滞后性分析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探讨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与降水、径流、气温等影响因子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GRACE时变重力场能较精确反演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黄河流域陆地水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陆地水储量变化受同期径流的影响最直接;陆地水储量变化对降水、气温及径流等主要水文气象因素的响应存在一定滞后性;对各影响要素作滞后相关分析,影响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水文气象因素是降水和气温,径流影响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陆地水储量 GRACE gldas水文模型 时空变化分析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的2009~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崔立鲁 宋哲 +3 位作者 邹正波 张诚 汪晓龙 许文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9,共7页
为了详细分析导致2009~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事件发生的原因,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2003~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将干旱事件发生期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降水量和温度变化较往年同期差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详细分析导致2009~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事件发生的原因,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2003~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将干旱事件发生期间的陆地水储量变化、降水量和温度变化较往年同期差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RACE卫星监测区域性陆地水储量变化是有效的;在2010年初前后西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呈现出显著减少趋势,这与同时期该地区发生特大干旱时间相符;干旱事件发生期间,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与陆地水储量变化基本一致,表明2009~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降水量较往年偏少和气温较往年偏高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干旱 陆地水储量 GRACE gldas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的淮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志才 王卫平 李冰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41,共5页
鉴于淮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研究对区域生态坏境和经济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淮河流域2002~2009年逐月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GRC_CSR_RL04数据为例,通过1 000km高斯平滑滤波反演,获得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变化。同时采用同期G... 鉴于淮河流域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研究对区域生态坏境和经济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以淮河流域2002~2009年逐月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GRC_CSR_RL04数据为例,通过1 000km高斯平滑滤波反演,获得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时空变化。同时采用同期GLDAS模型中土壤水和90眼地下水观测井实测地下水埋深数据推算淮河流域地下水储量的时空变化,并用另外31眼观测井数据对结果进行检验。研究反演了淮河流域2003~2009年地下水储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增幅为0.13cm/a;地下水储量以约0.28cm/a趋势递增,全流域地下水年增长量约为0.756k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ldas 淮河流域 地下水储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重力卫星探究我国华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志博 刘杰 +1 位作者 杨超 李克昭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3,共8页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2003-2013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与同时间段的CPC(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水文模型进行比较,GRACE与CPC和G... 利用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卫星2003-2013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并与同时间段的CPC(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水文模型进行比较,GRACE与CPC和GLD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9、0.817,GRACE与GLDAS相关性更强。得出结论:2003-2013年华北地区陆地水减少,变化率为-1.8km^3/a,扣除地表水后,地下水变化率为-1.3km^3/a。其中,2003-2004年地下水有所增加,2005-2013年下降,2010年以后下降趋势变缓。GRACE反演与水文模型模拟结果显示,2006、2009年的等效水柱高(equivalent water height,EWH)均明显小于长期平均值,并且GRACE最值对应月份异常,对比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结果,这两年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处于低谷区,这与同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ldas CPC 陆地水储量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黑河流域日尺度蒸散发量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戈 夏建新 王树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38,共6页
植被蒸散发是地表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的重要参量,也是衡量植被生长状况和作物产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进行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区域尺度蒸散发模拟的重要手段。以黑河流域为例,构建遥感驱动的蒸散发... 植被蒸散发是地表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的重要参量,也是衡量植被生长状况和作物产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进行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依据。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区域尺度蒸散发模拟的重要手段。以黑河流域为例,构建遥感驱动的蒸散发模拟模型,结合多源遥感数据(MODIS、TRMM等)以及GLDAS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数据,对黑河流域2005、2010、2015年三个时期的潜在蒸散发和实际蒸散发进行了时间尺度为每日、空间尺度为1km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潜在蒸散发月际变化明显,从5月开始增长,于7月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少;实际蒸散发在月份之间变化趋势明显,在2015年均达到了最高值;精度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两个模型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Kristensen-Jensen模型更适合用于黑河流域。本研究为黑河流域地表特征数据集提供了重要的日尺度蒸散发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蒸散发 地表特征 遥感数据 glda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卫星监测的中国陆地水资源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超 杨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3,共4页
陆地水资源储量变化对研究我国水文循环规律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重力卫星(GRACE)观测数据研究了我国陆地总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六大江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势,并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珠... 陆地水资源储量变化对研究我国水文循环规律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重力卫星(GRACE)观测数据研究了我国陆地总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六大江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趋势,并与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珠江、长江、淮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均存在增加趋势,黄河、海河、松辽河流域总水量均呈递减趋势,验证了GRACE可有效监测陆地总水量的季节性及空间变化规律,对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及全球水文循环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ldas 水资源储量 季节性变化 年际变化趋势 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螯合剂GLDA和磷素活化剂促进东南景天提取土壤重金属的潜力 被引量:21
20
作者 卫泽斌 吴启堂 +2 位作者 龙新宪 陈诚 陈晓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02-1404,共3页
植物提取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中去除重金属最具前途的方式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向土壤施加螯合剂增加土壤重金属的可溶性,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该技术被称为螯合诱导植物提取技术。EDTA... 植物提取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中去除重金属最具前途的方式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向土壤施加螯合剂增加土壤重金属的可溶性,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该技术被称为螯合诱导植物提取技术。EDTA(乙二胺四乙酸)由于其较强的络合能力,是目前常用和研究较多的螫合剂。但EDTA在环境中不易被生物降解,施入土壤的EDTA有着较长的残留效应,因此施用EDTA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 GLDA 磷素活化剂 东南景天 可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