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盆式绝缘子残余应力分布检测及成像研究
1
作者 陈荣 何金 +5 位作者 贺春 李松原 赵琦 刘松涛 张涵璞 李进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23,共6页
盆式绝缘子是GIS的重要支撑绝缘结构,但是浇注成型过程中环氧树脂交联反应和冷却收缩会使盆式绝缘子内部产生一定的残余应力,与运行载荷叠加容易导致盆式绝缘子开裂,严重威胁GIS设备可靠运行。文中基于声弹性效应设计了一套针对盆式绝... 盆式绝缘子是GIS的重要支撑绝缘结构,但是浇注成型过程中环氧树脂交联反应和冷却收缩会使盆式绝缘子内部产生一定的残余应力,与运行载荷叠加容易导致盆式绝缘子开裂,严重威胁GIS设备可靠运行。文中基于声弹性效应设计了一套针对盆式绝缘子内部残余应力的自动检测与成像系统,首先测试了2.5、1.5 MHz两种频率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超声纵波声弹性系数,通过编写工业机械臂扫描路径程序完成对盆式绝缘子各个待测点位超声传输时间的自动采集,联立双频下声弹性方程消去构件厚度变量,实现盆式绝缘子内部残余应力分布检测与成像,为盆式绝缘子可靠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盆式绝缘子 残余应力 声弹性效应 分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包永红 白燕英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基于1990—2020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30年间土默特右旗有172.3 km^(2... 基于1990—2020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土地生态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和转移矩阵,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土地生态利用时空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30年间土默特右旗有172.3 km^(2)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动态变化,区域整体生态质量好转;以10年为单位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依次为7.3%、12.3%和7.3%,土地利用或覆盖变化稳定性高,对土地的开发强度适中,土地生态利用状况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利用 覆盖变化 生态格局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隔离开关触头间击穿电弧长度对VFTO波形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影响分析
3
作者 廖钧 丁登伟 +4 位作者 刘卫东 何雨峰 易祺 何大猛 何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共8页
GIS中隔离开关在开合短母线时,触头间瞬态击穿将产生VFTO,对设备绝缘构成严重威胁。触头间击穿距离与电弧阻抗特性关联,影响VFTO的时域和频域分布特征。文中为研究GIS隔离开关触头间击穿电弧长度对VFTO波形特征的影响,在GIS隔离开关开... GIS中隔离开关在开合短母线时,触头间瞬态击穿将产生VFTO,对设备绝缘构成严重威胁。触头间击穿距离与电弧阻抗特性关联,影响VFTO的时域和频域分布特征。文中为研究GIS隔离开关触头间击穿电弧长度对VFTO波形特征的影响,在GIS隔离开关开合短母线方式1试验中,利用基于电容分压的超宽频电压测量系统准确测量了隔离开关合闸时直流侧全过程VFTO波形,然后提取了前15次预击穿所激发的VFTO波形进行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分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当触头间击穿电弧长度从100mm减小到30mm时,所激发的VFTO时域波形持续时间,以及波头电压突变特征时刻未有明显变化,过冲系数波动的范围变小,对最大过冲系数没有明显影响。触头间距减小时,50MHz以上高频段的特征频点随着电弧长度减小逐渐减少,最高瞬时频率从100MHz降低至70MHz。50MHz以上高频段的频率分量随着电弧长度减小,持续时间变短。当触头间距低于30mm后,20MHz以上高频部分的特征频率发生了明显偏移。通过文中的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电弧高频模型和GIS隔离开关结构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隔离开关 开合短母线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电弧长度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专业“GIS技术与应用”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4
作者 柏春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2-144,共3页
随着GIS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各高校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陆续开设“GIS技术与应用”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具有跨学科、内容多、技术性强等特点,因此建设一套与课程目标及学情相适配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本文从课程所需概念与... 随着GIS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各高校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陆续开设“GIS技术与应用”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具有跨学科、内容多、技术性强等特点,因此建设一套与课程目标及学情相适配的课程体系非常必要。本文从课程所需概念与理论知识、实践训练、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讨论了课程体系应包含的内容,并分别对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方式给出了初步建议,指出课程体系需根据技术发展趋势、学情及教学效果逐步调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体系 gis技术 交通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白石山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5
作者 闫俊霞 马兴雅 张建峰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1期30-33,共4页
运用GIS分析法和FAHP层次分析法,以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景区为例,从地质地貌、水热条件、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等4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断裂缓冲区、水体缓冲区、植被覆盖度等12个评价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白石山景区生态... 运用GIS分析法和FAHP层次分析法,以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景区为例,从地质地貌、水热条件、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等4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断裂缓冲区、水体缓冲区、植被覆盖度等12个评价因子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白石山景区生态敏感性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特征;极敏感与高、中、低、不敏感区占比分别为11.40%、24.16%、27.73%、25.57%、11.14%。依据景区生态敏感性分布特点,对景区进行合理规划,有助于实现白石山景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gis FAHP 白石山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GIS盆式绝缘子带电检测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璐 彭琪 +3 位作者 苏征 刘琛浩 宋颜峰 李军浩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和裂纹等缺陷会使得其表面的闪络电压降低,严重危害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盆式绝缘子状况检测研究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态分析法,文中研制了盆式绝缘子状态带电检测系统,对盆式绝缘子表面...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和裂纹等缺陷会使得其表面的闪络电压降低,严重危害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盆式绝缘子状况检测研究对于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模态分析法,文中研制了盆式绝缘子状态带电检测系统,对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裂纹缺陷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盆式绝缘子污秽缺陷会使得其模态传递函数幅值发生变化,且盆式绝缘子模态特性对于污秽质量的变化敏感;裂纹缺陷会使得盆式绝缘子模态传递函数极值点发生后移;表面污秽与表面裂纹缺陷共同作用下,模态传递函数的高频段2000~4000 Hz内幅值变化更剧烈,模态特性差异更明显。基于该检测系统开展现场测试,解体检查结果显示该检测系统可准确检测GIS盆式绝缘子状态。文中的研究为GIS盆式绝缘子状态的带电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盆式绝缘子 状态检测 模态特性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机械卡涩引起的GIS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电动拒分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庆峰 汤义勤 +3 位作者 朱海貌 付军 李国广 叶波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53,共7页
GIS中的断路器电动拒分是运行中较为普遍的缺陷,为明确故障成因,以发生电动拒分现象的某型号操动机构为对象展开研究。在故障操动机构返厂后的解体试验中,对包括保持挚子在内的分合闸关键部位零部件,采用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硬度测试... GIS中的断路器电动拒分是运行中较为普遍的缺陷,为明确故障成因,以发生电动拒分现象的某型号操动机构为对象展开研究。在故障操动机构返厂后的解体试验中,对包括保持挚子在内的分合闸关键部位零部件,采用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硬度测试等技术手段,从运行环境、材料性能和传动工况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分析讨论,并建立高精度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发现发生故障的操动机构,其主拐臂装配内孔均有一侧存在加工误差,且热处理后硬度偏离设计要求。结果表明:主拐臂两侧装配内孔非对称,使得内置滚针轴承和销轴产生轴线微偏心;在受力状态下,滚针轴承和内孔间受硬度差的影响发生形变;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轴承和内孔之间静摩擦力增大,造成分闸系统承受的阻力矩增大引起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断路器 弹簧操动机构 机械卡涩 电动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BiGRU的GIS异常工况声纹识别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庄小亮 李乾坤 +3 位作者 刘紫罡 张禄亮 季天瑶 张长虹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为了准确识别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的异常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梅尔频率谱系数单类支持向量机(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one 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的门控循... 为了准确识别气体绝缘开关柜(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设备的异常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梅尔频率谱系数单类支持向量机(Mel frequency cestrum coefficient-one class support vector machine,MFCC-OCSVM)和贝叶斯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声纹识别算法。首先,利用基于F统计量的MFCC对声纹数据进行加权特征提取,突出重要特征并减弱噪声的影响,然后利用OCSVM对加权后的特征进行异常检测并去除异常值,提高数据质量。为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采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SMOTE)进行声纹样本的均衡。最后,应用基于贝叶斯优化的BiGRU模型进行声纹识别。以某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为例,采集了20类不同工况下操纵机构的声音样本,与多种经典分类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取得的最高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2.8%,相比于自适应增强、朴素贝叶斯和线性判别分析算法分别提升了30.1%、14.7%和11.5%。通过消融实验进一步评估和验证了所提算法各个流程对声纹识别的实际效果和性能影响,研究成果可为GIS设备异常工况的声纹识别提供高效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梅尔频谱倒谱系数 单类支持向量机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声纹识别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间歇性局部放电泄漏电磁波检测传感器设计研究
9
作者 邱虎 杨旭 +3 位作者 罗传仙 张静 文豪 张国治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2-209,共8页
针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间歇性局部放电泄漏电磁波高灵敏感知要求,利用矩形波导理论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了GIS矩形浇注孔泄漏电磁波传播特性和能量集中频带,结合蝶形天线和梯形渐变巴伦设计原理设计了一款... 针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间歇性局部放电泄漏电磁波高灵敏感知要求,利用矩形波导理论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了GIS矩形浇注孔泄漏电磁波传播特性和能量集中频带,结合蝶形天线和梯形渐变巴伦设计原理设计了一款外置式GIS局放检测用背腔蝶形天线传感器。传感器在1 GHz~3 GHz频带范围内最大驻波比小于7,最小驻波比为1.1,平均驻波比为2.9;而在0.3 GHz~1 GHz频带内,最大最小驻波比分别达到42.8和7,平均驻波比能达到20.6。根据设计结果对天线传感器进行试制并进行典型金属突出物间歇性局放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能稳定感知浇注孔泄漏的局放电磁波信号,电磁波信号能量集中频带大于1 GHz,与浇筑孔泄漏电磁波理论分析以及传感器设计驻波比性能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间歇性局部放电 外置式 浇注孔 天线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历史案例与监测数据的GIS设备智能状态评估
10
作者 周录波 田嘉鹏 王栋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57,共8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已经在电网中被广泛应用,因此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其绝缘状态进行评估。然而,传统的GIS设备状态评估模型仅根据传感器上的局部放电数据展开分析,忽略了大量设备历史案例文本中的信...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已经在电网中被广泛应用,因此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其绝缘状态进行评估。然而,传统的GIS设备状态评估模型仅根据传感器上的局部放电数据展开分析,忽略了大量设备历史案例文本中的信息,导致模型的准确率难以提升。为此,文中提出一种结合历史案例文本的GIS智能状态评估模型。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设备近5日的局部放电数据进行分析,抽取出其局放模式特征向量。其次,利用字嵌入模型将案例文本中的字符转化为字嵌入向量,并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抽取出文本的案例特征向量。最后,将模式特征向量与案例特征向量相加,并用LSTM进行信息解析,最终获得设备的绝缘状态。在电力公司收集到的实际的样本上进行验证,文中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对设备绝缘状态进行评估,效果相比传统的模型提升了1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状态评估 gis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源GIS在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11
作者 张文超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5期127-129,共3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不断推进,但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量化分析十分重要。在总结国内外GIS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乡村景观营建的实际项目为依托,对开源软件在乡村振兴及乡村景观项目中的融合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能... 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不断推进,但发展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量化分析十分重要。在总结国内外GIS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乡村景观营建的实际项目为依托,对开源软件在乡村振兴及乡村景观项目中的融合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能够降低地理信息使用的门槛,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应用,以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营建 开源gis 地理信息系统 Qgis Open Drone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剑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 穿越复杂艰险山区轨道交通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尤其是线站位方案的确定依赖于常规勘测手段,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很难高效地完成设计工作。为提升山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效率,依托重庆市郊铁路永川线工程开展基于BIM+GIS电子沙盘的三维设计研究与应用,更新了系统化、数字化的三维设计手段。阐明了BIM设计组织实施流程和地质BIM建模方法,提出电子沙盘系统总体技术架构,以Skyline为基础平台搭建BIM+GIS电子沙盘,通过数据格式转化和地形文件编辑解决了BIM模型与GIS数据融合剖切问题,利用线路三维中心线函数的参数联动机制实现了设计方案实时更新展示功能。研究成果在永川线应用表明:通过BIM+GIS电子沙盘可以高效完成三维场景下建筑方案优化、管线综合与碰撞检查、景观分析与线站位比选等关键设计环节,满足永川线工程设计进度和精度要求,有效缩短工程项目设计周期,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可为山区市郊铁路三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BIM gis 三维设计 电子沙盘 数据融合 线站位比选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与GIS耦合的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13
作者 俞阳 闵雪峰 +4 位作者 王丹 刘玉梅 闻玲珑 王丽桐 赵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5-824,共10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域多要素管控单元划分及管控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通过耦合SWAT模型与ArcGIS技术,结合熵权TOPSIS法和Jenks自然断裂法实现了岷江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岷江流域被划分为12个管控单元及...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流域多要素管控单元划分及管控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通过耦合SWAT模型与ArcGIS技术,结合熵权TOPSIS法和Jenks自然断裂法实现了岷江流域多要素水环境管控单元划分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岷江流域被划分为12个管控单元及4类管控级别:包括2个极高风险、2个高风险、3个中风险和5个低风险管控单元。各控制单元的综合属性值与实测要素值的拟合度(R^(2))达0.63。本研究划分结果能反映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可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要素水环境管理 控制单元划分 SWAT模型 gis技术 岷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皖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14
作者 潘泽江 李彦祺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及修正当量因子法揭示了皖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增加21.62%),耕地...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及修正当量因子法揭示了皖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增加21.62%),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别减少4.58%、0.52%、1.04%和1.24%,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均大幅增加,增幅分别为61.77%和133.57%;ESV总量波动下降,累计减少5.12亿元,水文调节服务价值降幅最大(-3.37亿元),占总降幅的65.4%;ESV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格局高度耦合,高值区集中于南部林地和长江水系,低值区与建设用地扩张轨迹一致;敏感性分析表明,林地(CS=0.477)和水域(CS=0.382)对ESV变化的贡献率最高。未来应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实施差异化生态管控策略,推动皖南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gis空间分析 转移矩阵 修正当量因子法 时空分异 敏感性分析 皖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组合振动图像与堆叠稀疏自编码器的GIS设备机械缺陷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滢 郝建 +3 位作者 丁屹林 李旭 刘清松 钟尧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3-765,共13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GIS)设备机械缺陷已成为电网安全的重要隐患,针对现有缺陷诊断方法特征信息有限导致的准确率不足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组合振动图像与堆叠稀疏自...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lated metal enclosed switchgear,GIS)设备机械缺陷已成为电网安全的重要隐患,针对现有缺陷诊断方法特征信息有限导致的准确率不足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组合振动图像与堆叠稀疏自编码器的GIS机械缺陷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获取GIS原始振动信号的模态频谱分量,构建多模态组合的振动信息图像;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构建负载区分模型,并提出双层分类结构的堆叠稀疏自编码器(double classifier-stacked sparse autoencoder,DC-SSAE)建立大范围电流下机械缺陷辨识与严重程度评估模型;最后,基于550 kV GIS设备机械缺陷测试平台开展不同电流下振动模拟试验,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多模态组合振动图像相较传统图像特征表达效果更优,诊断模型能充分挖掘图像信息,克服了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特征选择主观性;融合负载区分与缺陷匹配的DC-SSAE模型实现了GIS机械缺陷有效诊断,缺陷辨识和严重程度评估总体准确率分别达99.38%和99.44%。该文所提方法拥有良好的缺陷诊断效果,可为GIS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机械缺陷 深度学习 故障诊断 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XGBoost算法的山东省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研究
16
作者 田洁 朱有晨 +3 位作者 李林芝 朱星 李文然 安雪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4,共11页
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可以精准识别遗址的潜在空间范围,有助于对尚未发现的遗址进行前瞻性保护.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16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含墓葬)作为研究样本,按照1∶1的比例随机提取1916个非遗址点作为负样本,并选取高... 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可以精准识别遗址的潜在空间范围,有助于对尚未发现的遗址进行前瞻性保护.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16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含墓葬)作为研究样本,按照1∶1的比例随机提取1916个非遗址点作为负样本,并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微地貌、坡位、濒水距离8个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子,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的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XGBoost算法,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潜在遗址点的空间范围预测,同时分析了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XGBoost算法构建的考古遗址预测模型可获取较高的精度,本研究的AUC测试值为0.85;2)用最佳样本训练后的模型,将结果划分为低、中、高3种等级,并绘制出考古遗址概率空间分布图,得出遗址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3)XGBoost算法对影响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坡位、微地貌、高程是影响山东省新石器时代遗址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自然地理因子.研究发现,XGBoost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构建的模型为考古遗址预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并为考古发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揭示了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算法 gis 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新石器时代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奕莹 陈娟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03-205,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IS)在不动产测绘能够提供不动产测绘数据空间基准、进行对不动产数据整合处理、建立不动产数据库、完成不动产数据质量检验。GIS具有工作效率高、测量精度大、应用便捷等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GIS)在不动产测绘能够提供不动产测绘数据空间基准、进行对不动产数据整合处理、建立不动产数据库、完成不动产数据质量检验。GIS具有工作效率高、测量精度大、应用便捷等优势,GIS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实景三维技术融合不动产测绘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不动产测绘 大数据gis 人工智能gis 三维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GIS/GIL内微纳粉尘弥散浓度分布特性及对气隙击穿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媛 杨睿成 +3 位作者 苏宝亮 李玄 薛乃凡 李庆民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1613,共13页
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S/GIL)的制造、运输、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并积聚微米级及更小尺寸的金属粉尘,这种微小尺度的粉尘难以检测且其弥散运动特性呈现随机特征,是诱发气隙击穿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S/GIL)的制造、运输、服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并积聚微米级及更小尺寸的金属粉尘,这种微小尺度的粉尘难以检测且其弥散运动特性呈现随机特征,是诱发气隙击穿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文在分析粉尘光散射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微纳粉尘弥散浓度的光探测系统,获得了不同粒径粉尘弥散浓度与仪器输出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与特征函数。实验研究表明,粉尘的弥散浓度随电压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存在极值效应;当光探测区内粉尘浓度达到峰值浓度的80%左右时,发生气隙击穿的概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粉尘弥散运动的关键因素,获得了粉尘粒径、初始质量、材质等初始条件与粉尘弥散运动特性的关联规律,粒径越小、初始质量越大,粉尘弥散运动越剧烈、击穿电压越低,击穿电压较无粉尘时下降可达36.7%,且不同材质、不同初始位置的粉尘表现出不同的弥散运动特性。该文可为实现GIS/GIL内微纳粉尘弥散浓度的有效探测与危险程度评估提供方法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GIL 微纳粉尘 光散射法 弥散浓度 气隙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GIS的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19
作者 董佳奇 杨制国 +5 位作者 许宏斌 胡永宁 张雷 李兰花 付飞龙 黄海广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6-32,共7页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可为沙漠地区开展分区治沙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地,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土地荒漠化、土地覆盖利用6个因子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 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可为沙漠地区开展分区治沙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以乌兰布和沙漠为研究地,选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土地荒漠化、土地覆盖利用6个因子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及地理信息系统(Gr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开展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共分成5类敏感性等级。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整体生态敏感性较低,且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规律,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其次为土地覆盖利用;轻度敏感占53.12%,其次为不敏感,占34.44%,中度、高度和极度敏感占比依次为8.70%、2.50%和1.24%;高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东南部,与水体、植被和人类活动程度分布趋势相似。研究结果有望对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因地制宜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生态敏感性 AHP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GIS绝缘可靠性提升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刚 郭冲 +5 位作者 李平 冯英 葛栋 张鹏飞 黄河 许渊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共15页
超/特高压GIS绝缘故障率升高,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绝缘可靠性提升已经成为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中从GIS放电原因与防控措施、真型试验及设计改进、缺陷识别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入手,综述了超/特高压GIS绝缘可靠... 超/特高压GIS绝缘故障率升高,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绝缘可靠性提升已经成为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文中从GIS放电原因与防控措施、真型试验及设计改进、缺陷识别与监测预警等方面入手,综述了超/特高压GIS绝缘可靠性提升的关键措施与研究进展:产品设计方面,超/特高压GIS设计与工艺匹配度不足,未充分考虑工艺实施、运输及运行等因素,造成盆式绝缘子表面积聚异物、合闸片破损等问题;零部件制造工艺与检验方面,GIS关键组部件质量管控不严与卡脖子问题并存,常规的工频耐压、局部放电、冲击耐压等静态耐压试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出绝缘缺陷,但对潜伏性缺陷存在检测盲区,绝缘考核的针对性和灵敏度有待提升;带电检测方面,现行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策略对绝缘沿面缺陷的检出率较低,偶发性局部放电的检测往往被忽略,导致故障预警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不高,采用“偶发性局部放电+X射线+高灵敏组分”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故障预警的成功率。进一步需要推进全寿命周期异物产生与放电机理研究,深化GIS绝缘设计与微粒抑制技术,提升绝缘试验对缺陷检出的有效性,同时加快GIS关键组部件质量提升及国产化,提高GIS故障预警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GIS全寿命周期健康评估能力,切实提升超/特高压GIS绝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gis 绝缘可靠性 异物防控 试验有效性 带电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