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y-GC/MS技术的毛竹与重组竹快速热裂解产物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韦 苌姗姗 +5 位作者 李婷 刘贡钢 柏元娟 廖媛媛 胡进波 刘敬盛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8,共6页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考察两者热裂解产物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毛竹和重组竹热裂解后均产生了酚类、醛酮类、呋喃类、醇酯类和酸类物质。在热裂解产物中,毛竹和重组...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考察两者热裂解产物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毛竹和重组竹热裂解后均产生了酚类、醛酮类、呋喃类、醇酯类和酸类物质。在热裂解产物中,毛竹和重组竹热裂解酚类产物的气相色谱(GC)含量明显不同,毛竹中酚类产物的GC含量仅为8.23%,而重组竹中酚类产物GC含量高达26.36%;毛竹热裂解醛酮类产物和呋喃类产物的GC含量均高于重组竹;毛竹与重组竹热裂解醇酯类产物的GC含量差异不大;重组竹热裂解酸类产物的GC含量均高于毛竹。此外,重组竹中酚醛树脂的热裂解进一步加速了竹材的热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重组竹 挥发性气体 裂解产物 P Y-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GC/MS指纹图谱技术的烟用香精质量控制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祥敏 陈云璨 +5 位作者 唐杰 许嘉东 蒋昊 程传玲 张改红 朱玲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
利用P&T-GC/MS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夹角余弦相似度、峰匹配及多元T^(2)控制图,对烟用香精的质量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T最优的前处理条件为吹扫时间14 min,吹扫温度40℃,解析温度200℃,在该条件下测得烟用香精中各挥发... 利用P&T-GC/MS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夹角余弦相似度、峰匹配及多元T^(2)控制图,对烟用香精的质量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T最优的前处理条件为吹扫时间14 min,吹扫温度40℃,解析温度200℃,在该条件下测得烟用香精中各挥发性成分特征色谱峰的RSD为1.36%~6.98%,说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指纹图谱结合夹角余弦相似度、峰匹配分析及多元T^(2)控制图,可快速识别组分发生变化的烟用香精样品,及时发现样品的错混、质量浓度改变等问题,有效监控烟用香精的质量稳定性,并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化学组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 吹扫捕集 gc/ms 夹角余弦相似度 峰匹配 多元T^(2)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和SPME-GC×GC-TOF/MS技术结合解析聚烯烃树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长兴 赵东波 +4 位作者 李广全 贺育成 韩雪 胡鑫涛 吕兆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8,共12页
聚烯烃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受原料、加工工艺、各类助剂的影响,生产得到的聚烯烃树脂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中以聚烯烃树脂成品、加工使用的树脂原料及助剂为实验材料,结合一维色谱技术(气... 聚烯烃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受原料、加工工艺、各类助剂的影响,生产得到的聚烯烃树脂会不同程度地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文中以聚烯烃树脂成品、加工使用的树脂原料及助剂为实验材料,结合一维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及全二维色谱技术(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对聚烯烃树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基于表征结果,采用分子感官评价技术筛选异味贡献化合物,揭示其化学本质。研究结果显示,GC/MS共检测到2种树脂产品中123个挥发性化合物、2种助剂109个挥发性化合物、1种原料57个挥发性化合物,共15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C×GC-TOF/MS技术在2种树脂产品中共检出222个挥发性化合物,可分为149种,相较于一维色谱技术化合物多了99个,化合物种类多了43种;2种技术共检测出278种挥发性化合物,分子感官评价技术筛选出异味化合物36种,其中主要异味贡献物质为4-甲基辛烷、甲苯、邻二甲苯、壬醛、癸醛和2-乙基-1-己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聚烯烃树脂 挥发性化合物 异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对湖景蜜露和白丽桃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靖芳 黄雅丽 +2 位作者 戴芬 宋欣悦 朱作艺 《中国果树》 2024年第8期24-31,38,共9页
香气是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实中不同香气物质的构成使果实呈现独特的风味。以中晚熟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和白丽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两个水蜜桃品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 香气是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实中不同香气物质的构成使果实呈现独特的风味。以中晚熟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和白丽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对两个水蜜桃品种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白丽桃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湖景蜜露桃果实,在两个水蜜桃品种中均检测到己醛、己烯醛、己醇和己烯醇等具有特征青香成分的C_(6)醛类和C_(6)醇类物质,以及乙酸己酯、γ-己内酯、R-γ-癸内酯、δ-癸内酯、γ-十二碳内酯等具有特征果香成分的酯类物质。此外,结合香气阈值计算各香气物质的香气活性值(OAV),湖景蜜露桃和白丽桃的香气成分中,分别鉴定出10种和15种平均OAV>1的香气活性成分,其中正己醛具有较高的OAV,且在白丽桃中显著高于湖景蜜露桃;而湖景蜜露桃中的芳樟醇OAV高于大部分白丽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景蜜露 白丽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压罐采样-预浓缩-GC/MS法测定空气中痕量卤代烃 被引量:2
5
作者 由希华 张凤菊 +2 位作者 李琳 曹方方 李红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采用正压罐采样-预浓缩-GC/MS法同时测定空气中16种卤代烃,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16种痕量卤代烃在30 min内实现分离,目标物分别在40 pmol/mol~200 pmol/mol和5 pmol/mol~100 pmol/mo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4 pmol/mol~55 pmol/mol... 采用正压罐采样-预浓缩-GC/MS法同时测定空气中16种卤代烃,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16种痕量卤代烃在30 min内实现分离,目标物分别在40 pmol/mol~200 pmol/mol和5 pmol/mol~100 pmol/mo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4 pmol/mol~55 pmol/mol。标准气体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1.0%~7.2%,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2.5%~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烃 预浓缩 气质联用法 环境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T-IR、Py-GC/MS和THM-Py-GC/MS微损分析技术探索油画文物复杂的有机基质组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欣雨 赵丹丹 +3 位作者 佘媛 郝锌颖 颜宇 陈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近现代油画有机基质组分复杂、难辨,其分析鉴定是当今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微损分析技术研究油画文物复杂的基质结构、材料和技法,可以阐明油画特定层的性质和状况,对于专业保护人员制定修复决策至关重要——这对选择正确... 近现代油画有机基质组分复杂、难辨,其分析鉴定是当今文物保护科技研究的难点之一。利用微损分析技术研究油画文物复杂的基质结构、材料和技法,可以阐明油画特定层的性质和状况,对于专业保护人员制定修复决策至关重要——这对选择正确修复技术非常有用,关系到修复后油画的安全状态,因此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和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等微损分析技术对一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油画《德涅泊尔河的秋天》进行科技分析。研究发现,综合运用这些微损分析技术可以有效识别油画用的胶结介质和其中添加剂的种类,最大限度、准确、完整地提取样品中所蕴含的信息。结果表明,该油画的有机胶结材料为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和亚麻籽油,同时聚乙烯醋酸酯类材料中使用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增塑剂。裂解产物中不含光油树脂类成分,说明画作下部的光亮层并非作者有意上的光油层。此外,油画部分区域还添加了蜂蜡作为改性材料,起到增加颜料稠度、可塑性和减弱光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 有机组成 胶结材料 红外光谱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烟煤CS_2萃取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晓华 熊玉春 +2 位作者 顾晓华 宗志敏 魏贤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7,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GC MS)技术测定了平朔、大同和神府三种烟煤中CS2 萃取物的成分 ,对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三类成分组成。芳烃在萃取物整体中占绝对优势 ,...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GC MS)技术测定了平朔、大同和神府三种烟煤中CS2 萃取物的成分 ,对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萃取物主要由脂肪烃、芳烃和含杂原子化合物三类成分组成。芳烃在萃取物整体中占绝对优势 ,以苯系、萘系、菲系和芘系的烷基取代芳烃为主要成分 ;脂肪烃除主要成份正构烷烃外 ,还有少量的类异戊二烯烃和萜烷 ;含杂原子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很小 ,以含氧、氮和硫的化合物为主 ,在平朔和大同煤的CS2 萃取物还发现少量邻二氯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有机化合物 化学组成 gc/ms 烟煤 气相色谱/质谱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西芹菜籽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捷莉 王君 +2 位作者 李铁纯 回瑞华 侯冬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25-227,共3页
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美国西芹菜籽中的挥发油。用毛细管GC/MS法从芹菜籽的挥发油中分离确定了19种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G1701BA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其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为36.64%。
关键词 gc/ms 芹菜籽 挥发油 分离 鉴定 同时蒸馏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与GC/MS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王汝成 孙鸣 +4 位作者 刘巧霞 马燕星 冯光 徐龙 马晓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4-669,共6页
以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考察其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情况。首先将煤焦油的轻油和重油蒸馏切割成170~240、240~270、270~300℃三个馏分;采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馏分中的酚油;利用GC/MS分析了酚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结果... 以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考察其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情况。首先将煤焦油的轻油和重油蒸馏切割成170~240、240~270、270~300℃三个馏分;采用酸碱抽提法提取各馏分中的酚油;利用GC/MS分析了酚油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结果表明:轻油3个馏分酚油共鉴定出75种酚类化合物,在170~240℃酚油中鉴定出56种酚类化合物,占该酚油质量的92.87%;重油3个馏分酚油中共鉴定出81种酚类化合物,在170~240℃酚油中有酚类化合物60种,占该酚油质量的93.80%。轻油和重油中所含酚类化合物主要为低级酚、C3—C4烷基苯酚、茚酚、苯二酚、萘酚和烷基萘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 酚类化合物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香粉精油的抗菌作用研究及GC/MS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谭龙飞 杨连生 +2 位作者 陈颖姬 钟彩莲 尤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42,共4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香粉的精油,测试这种精油对几种常见细菌、霉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大小)、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及气态防腐效果,探讨了五香粉精油的抗菌作用。以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共分析鉴定出五香粉精油中9种成...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香粉的精油,测试这种精油对几种常见细菌、霉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大小)、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及气态防腐效果,探讨了五香粉精油的抗菌作用。以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共分析鉴定出五香粉精油中9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肉桂醛和反式大茴香脑,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39.79%和3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香粉精油 抗菌作用 gc/ms分析 细菌 霉菌 酵母菌 成分 肉桂醛 反式大茴香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尹燕雷 苑兆和 +3 位作者 冯立娟 招雪晴 王金政 王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98,共7页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61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在果...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61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以酯类为主;露地栽培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设施栽培;凯特杏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乙酯、(Z)-丁酸-3-己烯酯、丁酸乙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1-己醇、3-己烯-1-醇是凯特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杏 果实发育 香气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水玫瑰精油提取及其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学森 蒋玉梅 +3 位作者 毕阳 李霁昕 齐治国 张顺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229,共4页
对苦水玫瑰精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探讨了影响玫瑰精油得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苦水玫瑰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蒸馏时间3h、蒸馏速率每小时馏出液为原料液体体积的10%,在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苦水玫瑰精油得率... 对苦水玫瑰精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探讨了影响玫瑰精油得率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苦水玫瑰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蒸馏时间3h、蒸馏速率每小时馏出液为原料液体体积的10%,在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苦水玫瑰精油得率达到了3.982×10-4。最佳工艺所得苦水玫瑰精油气相-质谱(GC/MS)分析显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为香茅醇54.58%、橙花醇0.09%、香叶醇10.55%、芳樟醇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水玫瑰 精油 得油率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同时分析液体制剂及口服液型保健品中31种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安东 吴兆伟 +3 位作者 余倩 王铁松 车宝泉 丛骆骆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8-446,共9页
为满足药品监管需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测定以水、醇等液体为基质的药品及保健品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技术,同时检测滴眼液、注射液、滴剂、涂剂、口服液型保健品中的三氯叔丁胺、苯酚、... 为满足药品监管需要,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测定以水、醇等液体为基质的药品及保健品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技术,同时检测滴眼液、注射液、滴剂、涂剂、口服液型保健品中的三氯叔丁胺、苯酚、苯甲醇、山梨酸、苯甲酸、2-甲基异噻唑啉酮、脱氢乙酸、乙氧基喹啉、己基间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酸酯等28种防腐剂及TBHQ、BHA、BHT等3种抗氧化剂。结果显示,31种物质在0.005~1mg/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5~0.999 9;在0.02~0.30mg/L加标范围内,回收率为73.6%~109.9%,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2%~13.6%;检出限(LODs,S/N≥3)为0.001~0.008mg/L,定量下限(LOQs,S/N≥10)为0.003~0.020mg/L。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多个批次的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靠,且应用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防腐剂 抗氧化剂 液体制剂 注射液 保健品 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炼餐饮业地沟油挥发性危害成分的GC/MS静态顶空分析 被引量:63
14
作者 全常春 尹平河 +3 位作者 赵玲 单习章 张璇 余汉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精炼地沟油就是从餐饮业下水道隔油池中捞取的废油酯,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处理而得到的油脂。由于经过了多次的使用和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油脂会发生变质或者引入一些有害成分。在暴利的驱使下,不法分子将其回流到食用油市场中,给人们... 精炼地沟油就是从餐饮业下水道隔油池中捞取的废油酯,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处理而得到的油脂。由于经过了多次的使用和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油脂会发生变质或者引入一些有害成分。在暴利的驱使下,不法分子将其回流到食用油市场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应用气质联用的静态顶空方法,对精炼地沟油的易挥发成分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油中含有大量的烷烃(从C9到C14)和油脂氧化变质的二级产物—己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废油酯 精炼地沟油 挥发性成分 有害成分 gc/ms静态顶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花油的HS-GC/MS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红 王云川 +4 位作者 张五九 吴永阳 骆怀民 黄彦君 郑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2-58,共7页
采用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 质谱法 (HS GC/MS)对酒花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共分离和鉴定了 74种化合物 ,它们分别属于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用归一法对所测酒花油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占酒... 采用静态顶空 气相色谱 质谱法 (HS GC/MS)对酒花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共分离和鉴定了 74种化合物 ,它们分别属于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用归一法对所测酒花油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萜烯类碳氢化合物占酒花油的 5 0 %~ 80 %左右 ,含氧化合物占 1 0 %~ 2 5 %左右 ,含硫化合物占 2 %以下。以酒花挥发性成分为基础对酒花进行聚类分析 ,既能寻找酒花的替代品也能够进行酒花品种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 gc/ms分析 含硫化合物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替代品 分析研究 HS 左右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南瓜籽油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捷莉 李铁纯 +2 位作者 李娜 回瑞华 侯冬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41,共2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辽宁产普通南瓜籽和黑籽南瓜籽油 ,用氢氧化钾—甲醇法酯化后 ,对其进行GC/MS分析。从普通南瓜籽油中检测出 8种脂肪酸 ,黑籽南瓜籽油中检测出 15种脂肪酸 。
关键词 南瓜籽油 脂肪酸 超声波 gc/ms分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邱琴 崔兆杰 +1 位作者 刘廷礼 田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青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 目的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青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试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了 49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89%以上。结论 :本方法稳定可靠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 中药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叶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芃 张党权 +5 位作者 章怀云 郭林林 宋志丹 韩欣 陈鸿鹏 曾艳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樟树为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在我国大面积栽培。樟树叶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但具有高附加值开发潜力的化学组分还未被深入研究,阻碍了樟树的综合开发利用。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研究樟树叶的高品位综合利用前景及途径。... 樟树为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在我国大面积栽培。樟树叶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但具有高附加值开发潜力的化学组分还未被深入研究,阻碍了樟树的综合开发利用。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研究樟树叶的高品位综合利用前景及途径。新鲜樟树叶经微波干燥除水,粉碎后于苯/醇溶液中进行提取处理,提取物滤液经浓缩后,取0.2μL样品进行GC/MS联机分析,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樟树叶的苯/醇提取物中富含名贵生物医药、名贵香料、以及大宗化工成分,首次发现樟树叶中富含总含量达13.06%的烯类物质,具有很好的高品位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gc/ms 高品位资源化利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7
19
作者 阎建辉 唐课文 +1 位作者 许友 王志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26-331,共6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岳阳产花椒果实进行挥发成份的提取 ,测得挥发油的含量为 1 .2 %。用 GC/ MS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分离、鉴定。初步分离出 60余个峰 ,鉴定出 5 2种物质 ,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含量。在被测物质中 ,烃类化合物有 1 8种 ,... 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岳阳产花椒果实进行挥发成份的提取 ,测得挥发油的含量为 1 .2 %。用 GC/ MS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分离、鉴定。初步分离出 60余个峰 ,鉴定出 5 2种物质 ,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含量。在被测物质中 ,烃类化合物有 1 8种 ,主要物质为石竹烯 (占被测组分的 (下同 ) 8.4 4% )、大根香叶烯 (2 .99% )等。有机含氧化合物 3 4种 ,主要组分为 γ-萜品醇 (1 0 .3 % )、β-萜品醇 (9.3 7% )、水芹醇 (8.78% )、石竹烯含氧化合物 (4.2 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分析 花椒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水蒸气蒸馏法 中药 调味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和ESI/MS/MS同位素内标法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基源 王义明 +3 位作者 罗国安 张霆 吴建新 王立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68-1372,共5页
以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对象 ,分别用 GC/ MS和 ESI/ MS/ MS方法对该疾病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条件的改善 ,对疾病的标识化合物之一甲基丙二酸进行了定量测定 ,其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很好 .同时比较了 GC/ M... 以甲基丙二酸血症为对象 ,分别用 GC/ MS和 ESI/ MS/ MS方法对该疾病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 .通过对样品前处理和分离条件的改善 ,对疾病的标识化合物之一甲基丙二酸进行了定量测定 ,其稳定性、精密度和回收率结果很好 .同时比较了 GC/ MS和 ESI/ MS/ MS两种方法的特点 ,发现两种方法的结合不仅可满足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的要求 ,同时还可对高危人群进行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ESI/MS/MS 同位素内标法 检测 甲基丙二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 甲基柠檬酸 尿检 遗传性代谢缺陷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