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YD63和栽培大豆(G. max)ZD19茎秆解剖结构比较 |
要燕杰
油清波
赵为
郭葳
沈欣杰
李祥
张永兴
周蓉
赵剑
周新安
矫永庆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2
|
中国大豆(G.max)种子蛋白SBTi—A_2电泳谱带新类型的遗传研究──ⅠTi^b型×Ti^x型(新类型)F_2种子的遗传规律 |
赵述文
孟祥勋
顾其敏
曹凯鸣
王海
王颢
|
《大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
3
|
大豆(G.max)种子蛋白SBTi位点新类型的发现及甘肃省大豆SBTi位点各等位基因频率的研究 |
赵述文
王海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5
|
|
|
4
|
中国大豆种质抗SCN基因rhg1位点SSR标记等位变异特点分析 |
王文辉
邱丽娟
常汝镇
马凤鸣
谢华
林凡云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1
|
|
|
5
|
利用GHNN模型求解排序问题 |
龚哲君
黎志成
|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
1995 |
0 |
|
|
6
|
高蛋白野生大豆叶片氮代谢物及根瘤GSγ1和Glba表达分析 |
韩红
张婷婷
王春红
汲添
于亭
杨美英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7
|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球蛋白含量比较及其豆腐产品的研究初报 |
陈霞
李淑贞
何萱
赵乃新
许显滨
苗永山
陈文生
石彦国
吴孟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16
|
|
|
8
|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栽培大豆高异黄酮种质资源筛选 |
林红
来永才
齐宁
李辉
张晓波
杨雪峰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
2005 |
24
|
|
|
9
|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
10
|
三个熟期类型大豆种子萌发进程中耐冷性的比较 |
张思河
王萍
马淑英
宋海星
陶丹
尹田夫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
11
|
大豆种间杂交后代数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力与遗传进度的估算及其应用 |
张国栋
王金陵
孟庆喜
杨庆凯
吴忠璞
高凤兰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16
|
|
|
12
|
大豆蛋白质含量的种子性状广义遗传模型分析 |
孟祥勋
王曙明
刘宝泉
杨庆凯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
13
|
不同抗性大豆品系感染灰斑病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 |
廖林
庄炳昌
刘玉芝
谢雪菊
王玉民
徐豹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
14
|
大豆种间杂种早代回交和高代选择性回交性状改良效果的研究 |
李文滨
王金陵
杨庆凯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
15
|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酸组分的变异、变化和相互关系 |
梁镇林
朱文适
梁慕勤
潘世元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0 |
3
|
|
|
16
|
栽培大豆、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
刘润堂
贾炜珑
温琪汾
王石宝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
1995 |
8
|
|
|
17
|
大豆杂种不同世代(F_2-F_6)蛋白质含量遗传变异与选择世代分析 |
孟祥勋
杨庆凯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
18
|
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野生大豆比较胚胎学研究 |
申家恒
田国伟
李玉芬
李慧荣
王晓燕
张淑玲
张艳馥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
19
|
以PCR为目的的大豆叶片DNA快速分离方法 |
彭玉华
王晓琳
|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
20
|
黄淮流域大豆炸荚性初步分析 |
彭玉华
袁建中
杨国保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