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tiopicroside, originated from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possesses antiarthritic efficacy in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 rats 被引量:1
1
作者 Ya-nan HUAN Lei-ming ZHANG +4 位作者 Yong-ying LU Mei-ling WANG Yan-fei HAO Mao-jing ZHU Feng-hua F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7-287,共1页
OBJECTIVE This work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rheumatoid arthritic effect of gentio.picroside from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using an animal model of 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METH.ODS Adjuvant arthritis was indu... OBJECTIVE This work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rheumatoid arthritic effect of gentio.picroside from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using an animal model of 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METH.ODS Adjuvant arthritis was induced in fifty SD male rats,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n=10):control(0.5% CMC-Na) group,AIA(rats with CFA) group,dexamethasone(1 mg·kg^(-1)) group,gentiopicroside(50 mg·kg^(-1)) group,and gentiopicroside(100 mg·kg^(-1)) group.Rats were administered intragastrically with drugs or CMC-Na once a day for a period of 2 weeks.Paw swelling,arthritic index,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assessed to evaluate the anti-arthritic effect.Weight growth,spleen and thymus index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n.RESULTS Gentiopicroside at dose of 100 mg·kg^(-1)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secondary paw swelling(P<0.05) and arthritis index(P<0.05),decreased synovial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synovial hyperplasia and bone erosion.Furthermore,gentiopicroside showed no immunosup.pressive adverse effects in body weight,index of spleen and thyums compared with dexamethasone administration(P<0.05,P<0.01).CONCLUSION Gentiopicroside possessed anti-arthritic efficacy in AIA rats without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风湿 治疗方法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秦艽药材质量的化学计量分析
2
作者 刘国雄 马恩耀 +1 位作者 周劲松 方勇兵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69-72,共4页
为评估西北10个批次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药材主产地的质量差异,以不同产区10批次秦艽药材为材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检测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秦艽药材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为评估西北10个批次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药材主产地的质量差异,以不同产区10批次秦艽药材为材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检测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秦艽药材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批次秦艽药材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其中甘肃省临潭县的秦艽药材质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化学计量方法 龙胆苦苷 马钱苷酸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与小秦艽光合日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唐建宁 康建宏 +2 位作者 许强 王俊 宋立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6-841,共6页
运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野生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的开花期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秦艽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都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小秦... 运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野生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和小秦艽(G.dahurica Fisch.)的开花期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秦艽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都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小秦艽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照著高于秦艽,分别高出2.7 μmolCO2·m-2·s-1、1.5 mmol·m-2·s-1和140.7 mmol.m-2·s-1而叶温则低于秦艽2.8C。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的温度、光照对2种秦艽的光合都有一定影响,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调节光合作用,而引起2种秦艽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为非气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秦艽 小秦艽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秦艽药材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兵 赵婷 +4 位作者 高昂 倪士峰 田怡涛 王卫卫 陈千良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秦艽药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种秦艽药材水煎液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水提物强于各自的醇提物,其中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 目的探讨不同秦艽药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种秦艽药材水煎液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水提物强于各自的醇提物,其中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和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醇提物强于各自的水提物,同样以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g/mL和0.5 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水提物作用较弱,其中麻花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mL。结论 3种秦艽药材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为合理使用该类药材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作用 大叶秦艽 麻花秦艽 小秦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提取-HPLC法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被引量:19
5
作者 郝保华 孙文基 +1 位作者 支朝晖 王玉英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艽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水提法为对比,以水、乙醇和甲醇为溶剂,用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提取秦艽中的龙胆苦苷,并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对两种工艺的秦艽样品的主体成分龙胆苦苷...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艽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水提法为对比,以水、乙醇和甲醇为溶剂,用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提取秦艽中的龙胆苦苷,并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并对两种工艺的秦艽样品的主体成分龙胆苦苷进行定量比较。结果 表明超声提取能够明显地提高秦艽中龙胆苦苷的浸出率。结论 通过运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秦艽的粒径大小(目数)、超声波处理时间(min)以及水剂量(mL)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龙胆苦苷 超声波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秦艽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建平 刘晓 +1 位作者 郝建国 张兴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106,共6页
以秦艽的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成功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诱导愈伤组织最合适的培养基为附加2 m g·L- 1 2 ,4 - D和0 .5 mg·L- 1 6 - BA的M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到10 0 % .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2 mg·L- 12 ,4 - D和0 .5... 以秦艽的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成功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诱导愈伤组织最合适的培养基为附加2 m g·L- 1 2 ,4 - D和0 .5 mg·L- 1 6 - BA的M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到10 0 % .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2 mg·L- 12 ,4 - D和0 .5 mg·L- 1 KT和5 0 0 m g·L- 1 L H的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0 .1mg·L- 1 2 ,4 - D和0 .5 m g·L- 1 6 -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其分化率可达到86 .6 7% ,将分化出的芽转接到不加激素的MS上,结果可生长出大量的分化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因子对秦艽产量和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魏莉霞 漆燕玲 +2 位作者 赵玮 李玉萍 龚成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22-10023,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栽培因子对秦艽产量和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方法]进行了秦艽栽培密度试验、追施肥料试验、生长年限试验,并对秦艽产量和龙胆苦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秦艽生长苗间距以8~10cm为最好的生长密度;追施肥料... [目的]研究不同的栽培因子对秦艽产量和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方法]进行了秦艽栽培密度试验、追施肥料试验、生长年限试验,并对秦艽产量和龙胆苦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秦艽生长苗间距以8~10cm为最好的生长密度;追施肥料对秦艽生长有促进作用,综合来看,尿素对秦艽生长最有利;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秦艽的产量和龙胆苦苷含量也在增加,4年生秦艽龙胆苦苷含量和产量最高。[结论]4年生秦艽最具有栽培价值,为秦艽的高效人工种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栽培因子 龙胆苦苷含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秦艽产量及各部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琬 梁宗锁 +3 位作者 徐蕾 付瑞锋 解娟芳 赵建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171,共5页
通过测定宁夏隆德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秦艽根干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年限秦艽的产量和不同部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研究,确定秦艽的最佳采收期,探索其全草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地下营养器官(根)是秦艽有效成分的主要... 通过测定宁夏隆德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秦艽根干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年限秦艽的产量和不同部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研究,确定秦艽的最佳采收期,探索其全草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地下营养器官(根)是秦艽有效成分的主要积累部位,质量分数可达9.43%,地上部分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依次为花(4.90%)>叶(3.96%)>茎(3.84%)。对2a生、3a生和4a生栽培秦艽根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一个生长季节中龙胆苦苷与马钱苷酸质量分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4a生秦艽在9月采收最佳,其花、茎、叶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较高,值得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产量 龙胆苦苷 马钱苷酸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不同提取物中3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洋 孙文基 +5 位作者 张锦 周田妹 马岑 朱忠良 翟西峰 张勇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1-865,共5页
测定陕西陇县和凤县地区10批秦艽药材水提取物和80%乙醇提取物中龙胆苦苷、落干酸、獐牙菜苦苷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ELSD法,Heder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检测。结果显... 测定陕西陇县和凤县地区10批秦艽药材水提取物和80%乙醇提取物中龙胆苦苷、落干酸、獐牙菜苦苷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ELSD法,Hedera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5%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检测。结果显示80%乙醇提取的提取物量高于水提取的提取物量,以及醇提取物中龙胆苦苷、落干酸、獐牙菜苦苷的含量都比水提取物中的含量高,并且提取物中这3种活性成分以龙胆苦苷含量最高,落干酸次之,獐牙菜苦苷含量较低。表明通过80%的乙醇对秦艽药材中化学成分提取的效果优于水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含量测定 HPLC-ELSD 80%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分离纯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郝彩琴 冷晓红 +2 位作者 李军 郭超 陈海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04-2111,2062,共9页
研究优化XDA-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秦艽环烯醚萜苷的最佳工艺,并测试其纯化产物的抑菌活性。以龙胆苦苷的含量为指标,利用动态吸附分离方法,确定秦艽环烯醚萜苷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XDA-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秦艽环烯醚萜苷... 研究优化XDA-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秦艽环烯醚萜苷的最佳工艺,并测试其纯化产物的抑菌活性。以龙胆苦苷的含量为指标,利用动态吸附分离方法,确定秦艽环烯醚萜苷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XDA-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秦艽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0.07 g原药材/mL,pH值为5.0,吸附流速4 BV/h,上样液体积32 BV,洗脱剂浓度50%乙醇溶液,pH值7.0,解吸附流速3 BV/h,洗脱剂用量为8 BV,纯化后环烯醚萜苷含量可达62.97%,并证明了所选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稳定、可靠,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通过对3种细菌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初步评判该纯化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纯化后产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秦艽 环烯醚萜苷 分离纯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品质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金花 曾锐 +1 位作者 李文涛 黄林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801-806,共6页
目的:探讨秦艽品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秦艽种植与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秦艽主产区陕西、甘肃、宁夏3省20批次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收集产地的气候因子,应用SPSS软件... 目的:探讨秦艽品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秦艽种植与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秦艽主产区陕西、甘肃、宁夏3省20批次样品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收集产地的气候因子,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产地秦艽有效成分含量和气候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CA分析,典型相关性分析,寻找和揭示影响秦艽品质的气候因子。结果:20批样品中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的总含量都高于药典限度,其中陕西凤县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品质较好;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与温度、气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马钱苷酸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獐牙菜苦苷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年降水量、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獐牙菜苷与气候因子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结论:陕西产秦艽品质较好,优于甘肃和宁夏产的秦艽,其中陕西凤县产的秦艽质量最佳。秦艽的质量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温度、气压和降水量是影响秦艽品质重要的气候因子。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气压越高、降水量越大,越有利于秦艽化学成分的积累,促进活性成分含量富集。该研究为不同产地秦艽品质变异及生态适应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提高秦艽品质、进行适宜的生态区划分和保障秦艽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化学成分 气候因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根中柱裂分结构的发生及龙胆苦苷的积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伟娜 魏朔南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2-518,共7页
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分析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秦艽根的中柱裂分发生、有效成分积累部位及其结构与有效成分的积累关系。结果表明:(1)秦艽根的中柱裂分发生是由于维管形成层和薄壁细胞的异常活动,使原... 采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分析化学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秦艽根的中柱裂分发生、有效成分积累部位及其结构与有效成分的积累关系。结果表明:(1)秦艽根的中柱裂分发生是由于维管形成层和薄壁细胞的异常活动,使原维管柱裂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维管柱,这些独立的维管柱被木栓化细胞包围,主根裂分为支根;(2)秦艽根中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维管组织的韧皮薄壁细胞和木薄壁细胞中;(3)秦艽根中裂分部位的龙胆苦苷含量为未裂分部位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中柱裂分 龙胆苦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分析秦艽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克克 王喆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1,共3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陕西产秦艽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水解产物用衍生化试剂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秦艽多糖含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七种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陕西产秦艽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水解产物用衍生化试剂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秦艽多糖含有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七种单糖,其摩尔比为0.06∶0.25∶0.03∶1.00∶1.23∶0.87∶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多糖 单糖组成 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秦艽根内中柱裂分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小洪 吕居娴 杨晓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8-431,共4页
通过发育解剖学研究表明,秦艽根的初生结构正常,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次生生长早期阶段也是正常的,但在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由于木质部内部分薄壁细胞的分裂,且迅速转化成异常形成层细胞.并与原维管形成层相连,从而形成多个新的... 通过发育解剖学研究表明,秦艽根的初生结构正常,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次生生长早期阶段也是正常的,但在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由于木质部内部分薄壁细胞的分裂,且迅速转化成异常形成层细胞.并与原维管形成层相连,从而形成多个新的形成层环,将木质部柱分为几个子木质部.随后,包围各子木质部的各形成层环分别产生韧皮部细胞,将中往分成几个维管柱,但各维管柱之间不形成栓化细胞.从而主根不裂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秦艽 中柱裂分 发育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秦艽总环烯醚萜苷3种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萍 王宇鹤 +4 位作者 许刚 张瑞瑞 廖予菲 张梦娜 赖普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35-2443,共9页
目的 优化大叶秦艽总环烯醚萜苷回流提取、超声提取、超声-回流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响应... 目的 优化大叶秦艽总环烯醚萜苷回流提取、超声提取、超声-回流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3种提取工艺,再测定提取物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最优回流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5%,液料比20∶1,回流时间100 min,提取次数2次,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62.75 mg/g;最优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8%,液料比20∶1,超声时间42 min,超声功率204 W,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70.25 mg/g;最优超声-回流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6%,液料比17∶1,超声时间29 min,回流时间72 min,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76.49 mg/g。超声-回流提取工艺所得提取物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其他2种提取工艺所得。结论 超声-回流提取工艺更适合大叶秦艽总环烯醚萜苷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秦艽 总环烯醚萜苷 回流提取工艺 超声提取工艺 超声-回流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叶胡枝子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启忠 赵淑芬 +1 位作者 韩建国 王赟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5-338,343,共5页
研究生长2年和3年的尖叶胡枝子(Lespedegahedysaroides)营养成分及茎叶比。结果表明:尖叶胡枝子粗蛋白质含量11.12%~15.08%、粗脂肪1.69%~2.48G、粗纤维22.83%~33.87%、无氮浸出物37-61%~49.13%、钙1.61%~1.98... 研究生长2年和3年的尖叶胡枝子(Lespedegahedysaroides)营养成分及茎叶比。结果表明:尖叶胡枝子粗蛋白质含量11.12%~15.08%、粗脂肪1.69%~2.48G、粗纤维22.83%~33.87%、无氮浸出物37-61%~49.13%、钙1.61%~1.98%、磷0.88%~1.22%、胡萝卜素20.75~94.47mg/kg、茎叶比为1:1.53~1:2.48;同时比较研究尖叶胡枝子营养成分与达乌里胡枝子、截叶铁扫帚和二色胡枝子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胡枝子 达乌里胡枝子 截叶铁扫帚 二色胡枝子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不同地区秦艽、麻花艽中落干酸和龙胆苦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俞青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7,共4页
采用Kroma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4%磷酸水溶液系统,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在15 min内甲醇从体积23%线性变化为30%,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建立了对青海不同地区秦艽、麻花艽... 采用Kroma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4%磷酸水溶液系统,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为在15 min内甲醇从体积23%线性变化为30%,检测波长为238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5℃,建立了对青海不同地区秦艽、麻花艽中落干酸和龙胆苦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落干酸和龙胆苦苷的回收率分别为95.19%和96.01%;RSD分别为0.57%和0.33%;线性范围分别为0.198 0~5.544 0μg(r=0.999 9)和0.026 0~0.733 6μg(r=0.999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秦艽 落干酸 龙胆苦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秦艽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20
18
作者 朱强 李小龙 +3 位作者 郑紫燕 王俊 任辉丽 杨丽琴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3期62-65,80,共5页
综述了国家重点保护药用植物秦艽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栽培、组织培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该物种资源的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秦艽 研究进展 龙胆苦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花龙胆和东北龙胆地上、地下器官中獐芽菜苦苷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江蔚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9-461,共3页
目的:研究三花龙胆地上器官和地下器官獐芽菜苦苷积累相关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结果:獐芽菜苦苷在三花龙胆中积累规律,根>茎>叶>花,且随植物的花期而变化。在东北龙胆中积累规律,地下部分根、根茎和地上部分茎的含... 目的:研究三花龙胆地上器官和地下器官獐芽菜苦苷积累相关规律。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结果:獐芽菜苦苷在三花龙胆中积累规律,根>茎>叶>花,且随植物的花期而变化。在东北龙胆中积累规律,地下部分根、根茎和地上部分茎的含量相对高于叶和花,且茎在 5月份后含量逐渐减少,而根的含量变化不大。叶的变化比较平稳,含量很低。而花中由于獐芽菜苦苷含量太低,几乎检测不到。结论:可能存在着花期时有效成分向上输送,而花期后有效成分向下输送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花龙胆 东北龙胆 獐芽菜苦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艽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香君 王薇 陈如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12-1813,共2页
[目的]为解决中药秦艽的种源问题。[方法]以秦艽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以及根的诱导,寻找秦艽愈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结果]秦艽愈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为:以秦艽幼嫩叶片... [目的]为解决中药秦艽的种源问题。[方法]以秦艽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以及根的诱导,寻找秦艽愈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结果]秦艽愈伤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为:以秦艽幼嫩叶片为外植体,以MS+1.0 mg/L NAA+1.0 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以MS+0.3 mg/L NAA+1.0 mg/L 6-BA为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基,以1/2 MS为生根培养基。通过该途径,可在较短周期内得到再生的秦艽植株。[结论]该研究结果可用于秦艽的生物技术育种,并能推动秦艽的人工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叶片 组织培养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