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首例报道
1
作者 王晓鹏 王艳 +3 位作者 马云涛 苏河 牛向东 狐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报道2023年12月14日完成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1例,采用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MT-1000)和5G信号网络系统,双主刀模式,患者平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主操控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手术室(两者直线距离75... 本文报道2023年12月14日完成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1例,采用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MT-1000)和5G信号网络系统,双主刀模式,患者平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主操控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手术室(两者直线距离75.6 km)。手术总时长120 min,其中装机时间3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90 min。术中网络延迟(55.16±25.33)ms,丢包率0.01%~0.1%。未发生网络中断等网络不良事件,手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远程机器人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网络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矩阵Toeplitz特性的5G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2
作者 冯雪林 石晶林 +1 位作者 戴曼 刘林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托普利兹(Toeplitz)特性的信道估计算法。依据信道的相干带宽特性计算信道相关矩阵并保留必要的较低矩阵阶数;基于相关矩阵的Toeplitz特性设计低复杂度的递归求逆算法,并针对加权矩阵乘法的元素重复性将矩阵乘法化简为矩阵点乘,简化加权矩阵运算;同时引入跟踪信噪比变化的缩放补偿因子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分别进行缩放和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可在达到优异的信道估计性能条件下,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并极大降低算法矩阵处理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终端基带 信道估计 均方根 托普利兹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5G双频组网方案及策略研究
3
作者 贺琳 范天伟 +1 位作者 王伟 李福昌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2期48-52,共5页
为了提升高铁业务体验,从高铁业务容量需求出发,分析高铁口碑场景下双频组网的必要性,然后研究高铁双频组网的关键技术,并给出测试验证结果,最终给出高铁双频组网的部署建议,以期为运营商高铁精品网络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5g 高铁 双层网 载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2-CRITIC-UMT模型的铁路隧道低碳施工评价研究
4
作者 靳春玲 安祥 +2 位作者 贡力 姬照泰 管巧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促进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关键是发展以铁路施工为主的低碳理念。以碳排放评价作为切入点,基于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一级指标,遴选11个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低碳施工评价指标体系,选用G2法及CRITIC法进行主... 促进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关键是发展以铁路施工为主的低碳理念。以碳排放评价作为切入点,基于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一级指标,遴选11个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低碳施工评价指标体系,选用G2法及CRITIC法进行主客观权重计算,构建未确知测度理论评价模型,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识别,对广汕铁路8个典型隧道段低碳施工碳排放进行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复垦率、水土流失防护程度、废水达标排放率、施工材料本地化率等指标会极大地影响铁路隧道低碳施工效果;计算得到其中5个隧道低碳施工等级为Ⅱ级、3个隧道低碳施工等级为Ⅲ级。通过论证,G2-CRITIC-UMT模型评价结果相比于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度更高,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由62.5%提高到87.5%,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可为铁路隧道低碳施工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低碳施工 g2法 CRITIC法 未确知测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新高频无线接入技术的创新与试验
5
作者 彭琳 罗钧 +4 位作者 方敏 田珅 张忠皓 李福昌 唐雪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阐述了太赫兹技术成为6G无线接入关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解决传统太赫兹技术低谱效、高阻塞、非视距(NLOS)等瓶颈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高谱效大带宽实时通信系统、近场自愈合抗阻塞、超表面非视距覆盖等技术试验的初步结果,以... 阐述了太赫兹技术成为6G无线接入关键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解决传统太赫兹技术低谱效、高阻塞、非视距(NLOS)等瓶颈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高谱效大带宽实时通信系统、近场自愈合抗阻塞、超表面非视距覆盖等技术试验的初步结果,以推进太赫兹技术向6G新高频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新高频 近场移动接入 自愈合 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网络3.5 GHz+900 MHz载波聚合组网方案部署策略研究
6
作者 何明 韩纬禧 +1 位作者 梁鹏 吕爽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分析了3.5 GHz+900 MHz载波聚合的网络配置及实现条件、上行增益和主辅载波策略,部署试点环境,对BBU共框/跨BBU/跨机房不同场景对比测试、拉网测试、室外覆盖室内CQT测试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终端渗透和地理化分布分析,提出3.5 GHz+9... 分析了3.5 GHz+900 MHz载波聚合的网络配置及实现条件、上行增益和主辅载波策略,部署试点环境,对BBU共框/跨BBU/跨机房不同场景对比测试、拉网测试、室外覆盖室内CQT测试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终端渗透和地理化分布分析,提出3.5 GHz+900 MHz载波聚合部署策略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3.5 gHz+900 MHz 载波聚合 组网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的5G-A确定性网络技术研究
7
作者 汪保友 姚赛彬 郭文浩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面向智能电网超低时延、超大带宽、超精授时和超强安全的确定性网络的通信需求,提出SMART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了网络切片、MEC边缘计算、3CC载波聚合、RedCap轻量化5G、TSN时间敏感网络等技术。通过综合运用5G/5G-A先进无线技术,... 面向智能电网超低时延、超大带宽、超精授时和超强安全的确定性网络的通信需求,提出SMART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了网络切片、MEC边缘计算、3CC载波聚合、RedCap轻量化5G、TSN时间敏感网络等技术。通过综合运用5G/5G-A先进无线技术,为智能电网打造定制化资源与服务质量保障兼备的精品网络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业务隔离机制,能更精准地满足电网业务对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的严格要求,实现差异化服务保障,助力智能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5g专网 5g-A 无线通信 确定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专网场景下的DPI部署方案研究
8
作者 文涛 谭蓓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随着5G专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提出了5G专网场景下的DPI部署需求,期望通过部署DPI实现更精准的网络维护优化以及终端业务控制。在分析DPI架构及5G专网架构的基础上,结合5G专网客户的典型DPI需求,提出了5G专网场景下的DPI部... 随着5G专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提出了5G专网场景下的DPI部署需求,期望通过部署DPI实现更精准的网络维护优化以及终端业务控制。在分析DPI架构及5G专网架构的基础上,结合5G专网客户的典型DPI需求,提出了5G专网场景下的DPI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专网 DPI部署 XDR 业务识别 策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双域专网解决方案研究
9
作者 刘洋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5期94-97,共4页
为了解决ULCL方案无法支持漫游和回落4G接入的不足,文章研究并设计了一种以多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 DMN)为基础的5G双域专网分流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在SMF的支持下执行专用DNN会话的创建任务并有效发挥分流规则的约束作用,... 为了解决ULCL方案无法支持漫游和回落4G接入的不足,文章研究并设计了一种以多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 DMN)为基础的5G双域专网分流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在SMF的支持下执行专用DNN会话的创建任务并有效发挥分流规则的约束作用,通过UPF向不同会话锚点对专网和公网流量进行分流,以此实现二者之间的顺畅高效切换。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支持基于漫游接入的专网与公网分流,还可以在回落至4G网络场景之时实现用户高速接入,具有较理想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双域专网 分流 多DNN 专网 公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建设中公众邻避态度的影响因素及化解策略研究
10
作者 张庆伟 《广东通信技术》 2025年第2期18-21,48,共5页
5G基站建设当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邻避问题也随之增加。研究基于141个基站建设冲突案例,探讨影响公众邻避态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实证分析发现,身心健康风险感知、环境风险感知、社会风险感知和公众信任对邻... 5G基站建设当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邻避问题也随之增加。研究基于141个基站建设冲突案例,探讨影响公众邻避态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实证分析发现,身心健康风险感知、环境风险感知、社会风险感知和公众信任对邻避态度产生显著影响。从完善基站建设邻避冲突的风险识别机制、风险沟通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三个方面为有效引导公众的邻避态度提出化解策略,以期从源头上避免基站建设中邻避冲突的发生,进而推动我国通信网络事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建设 邻避态度 风险感知 公众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技术在智能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创新应用
11
作者 刘红伟 丁明亮 《专用汽车》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将5G技术应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成为推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分层网联架构,实现车路云协同和远程辅助控制。基于实际道路测试数据显示,5G网络环境...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将5G技术应用于智能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成为推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分层网联架构,实现车路云协同和远程辅助控制。基于实际道路测试数据显示,5G网络环境下系统端到端时延降至10ms以内,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1Gbps,感知探测距离扩展至300m,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系统整体可靠性提升至99%。试验结果表明,5G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智能新能源汽车 自动驾驶 车路协同 远程辅助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技术产前诊断48,XXXX综合征1例
12
作者 李毅 张帅 +3 位作者 范晓宇 查斌斌 娄焕英 司红卫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在新生儿中发生率高达1/400,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之一[1]。其中特纳综合征(45,X)、克氏综合征(47,XXY)、47,XYY综合征以及47,XXX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48,XXXX、48,XYYY和49,XXXXX等性染色体四体或五体型则...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在新生儿中发生率高达1/400,是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之一[1]。其中特纳综合征(45,X)、克氏综合征(47,XXY)、47,XYY综合征以及47,XXX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48,XXXX、48,XYYY和49,XXXXX等性染色体四体或五体型则较为罕见。47,XXX、48,XXXX和49,XXXXX均属于超雌综合征(super-female syndrome),3种综合征在表型上具有相似性,如特殊面容、先天智力障碍和发育迟缓等,但严重程度不同,通常X染色体越多,症状越严重[2]。因此,通过有创羊水穿刺对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性染色体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是产前遗传咨询、孕妇及家属做出选择的重要保证。本文报道通过NIPS、核型分析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产前诊断48,XXXX胎儿1例,精确识别48,XXXX复杂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组成与状态异常,为临床决策与遗传咨询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48 XXXX 产前诊断 无创产前筛查 g显带核型分析 拷贝数变异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13
作者 李斌 《通讯世界》 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
5G通信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能够推动传统企业朝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工业发展与进步奠定良好基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5G+工业互联网”进行研究,通过介绍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说明5G的发展与特点,讨... 5G通信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能够推动传统企业朝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工业发展与进步奠定良好基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5G+工业互联网”进行研究,通过介绍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说明5G的发展与特点,讨论5G给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探讨“5G+工业互联网”给企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及其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工业互联网” 企业发展 数字化转型 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研究
14
作者 孙世昭 邹建军 +4 位作者 江胜坤 陈旭媛 王战亮 宫玉彬 段兆云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形阴极构成双排阵列,以产生双排多电子注,同时设计了一种三级聚焦极,使双排多电子注聚焦并与电子注通道适配。模拟结果表明,当注电压为24.6 kV、阴极半径为0.15 mm时,总注电流达到173 mA,阴极发射电流密度为30.6 A/cm^(2),射程为13 mm。静态流通模拟结果表明,在0.2 T的均匀磁场聚焦下,电子注在超构表面慢波结构中可以传输70 mm。该研究为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波段 超构表面行波管 多注电子枪 三级聚焦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3BP1基因在鸡肌内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标记鉴定
15
作者 李远方 吴冉 +6 位作者 李帅浩 魏千然 王亚东 王丹丹 李智 李国喜 刘翘铭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旨在利用721只固始鸡F2代鸡群,鉴定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G3BP1的SNPs位点,用于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并利用固始鸡肌内前脂肪细胞深入探究其功能。本研究首先鉴定了G3BP1基因上的SNPs位点,发现3个突变位点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 旨在利用721只固始鸡F2代鸡群,鉴定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G3BP1的SNPs位点,用于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并利用固始鸡肌内前脂肪细胞深入探究其功能。本研究首先鉴定了G3BP1基因上的SNPs位点,发现3个突变位点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尤其是13588667G>A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固始鸡F_2资源群的皮脂、皮脂率和肌内脂肪等肉质性状显著相关(P<0.05)。因此,G3BP1基因13588667G>A位点可以作为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一个重要的分子标记。此外,本研究利用qRT-PCR、CCK-8、流式细胞术、甘油三酯含量测定和油红O染色等方法,评价了G3BP1基因对固始鸡肌内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表达G3BP1后,肌内前脂肪细胞中增殖标志基因CDK1、CCNB2、PCNA和CCND1表达水平均极显著上升(P<0.001),并显著促进了细胞周期进程。过表达G3BP1后也显著促进了肌内前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LPL的表达(P<0.05),极显著促进了CEBPA的表达(P<0.001),肌内前脂肪细胞内脂滴生成和甘油三酯含量也极显著增加(P<0.01)。本研究明确了G3BP1在促进肌内前脂肪细胞增殖与脂肪细胞生成中的作用,并鉴定了影响肌内脂肪沉积的分子标记,为我国优质肉鸡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始鸡 肌内脂肪 g3BP1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
16
作者 刘睿 韩书君 许晓东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6G泛在连接场景对立体覆盖的扩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立体覆盖扩展的智能柔性架构、统一空口以及智能多址接入等关键技术。从原有节点的服务优化和新增接入节点两方面探究了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提出了支持即... 6G泛在连接场景对立体覆盖的扩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立体覆盖扩展的智能柔性架构、统一空口以及智能多址接入等关键技术。从原有节点的服务优化和新增接入节点两方面探究了面向6G立体覆盖扩展的即插即用接入机制,提出了支持即插即用节点扩展的流程机制、信令协议设计等,并针对高速移动场景验证了所提即插即用接入机制在6G立体覆盖网络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立体覆盖扩展 即插即用 接入 泛在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bert空间中近似斜对偶g-框架的扰动与稳定性
17
作者 贾璐 杨守志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6,共8页
研究了可分的希尔伯特空间中近似斜对偶g-框架的扰动问题,给出了近似斜对偶g-框架的稳定性条件,并对近似斜对偶g-框架进行了重构,得到了更高逼近阶的近似斜对偶g-框架。
关键词 框架 g-框架 近似斜对偶g-框架 扰动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g-C_(3)N_(4)/C三相复合材料的模板诱导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18
作者 黄晨阳 刘成宝 +3 位作者 陈丰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共7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具有二维结构,且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电极的替代材料,但其本身的电容性能较差;而生物质炭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具有储能优势。本工作以尿素为g-C_(3)N_(4)前驱...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具有二维结构,且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石墨烯电极的替代材料,但其本身的电容性能较差;而生物质炭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具有储能优势。本工作以尿素为g-C_(3)N_(4)前驱体,杏鲍菇为生物模板诱导合成薄片状g-C_(3)N_(4)/C,获得高比表面积的多孔两相复合材料,再通过水热法将CeO_(2)纳米颗粒负载在生物质炭表面和孔洞内得到CeO_(2)-g-C_(3)N_(4)/C三相复合材料。经过电化学测试,CeO_(2)-g-C_(3)N_(4)/C的最高比电容为169.6 F·g^(-1),2000次循环后的电容保持率为97%。g-C_(3)N_(4)与生物质炭相结合提高了基体材料的储能性能,CeO_(2)的负载提高了电化学活性,三相复合使整体材料有优秀的储能性能、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生物质炭 模板诱导 过渡金属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19
作者 于巧玲 刘成宝 +4 位作者 郑磊之 陈丰 邱永斌 孟宪荣 陈志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 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赋予了其强吸附性和易于修饰等特点,有望用于解决电化学传感器所要求的低成本、快速检测、良好的灵敏度和优异的选择性等难题。本文对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电化学传感性能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复合材料传感器的重要性,以期为g-C_(3)N_(4)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复合材料 电化学传感 食品安全检测 环境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内生智能无线大模型:安全、隐私、伦理和高能效
20
作者 李心怡 杨照辉 +3 位作者 黄崇文 陈晓明 许威 张朝阳 《移动通信》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鉴于大模型(或基础模型)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及其在各种计算任务中的应用,介绍了将大模型应用到无线通信领域产生的无线大模型。首先给出无线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并从安全、隐私、伦理和高能效四个方面对研究现状展... 鉴于大模型(或基础模型)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PT)及其在各种计算任务中的应用,介绍了将大模型应用到无线通信领域产生的无线大模型。首先给出无线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并从安全、隐私、伦理和高能效四个方面对研究现状展开介绍。在安全方面,分析了投毒攻击、后门攻击等对无线大模型的威胁;针对隐私问题,介绍了差分隐私、联邦学习等技术在保护用户数据隐私中的应用;在高能效设计中,概述了模型压缩、数据选择等优化策略,以在性能与能耗间实现平衡。最后面向6G无线网络,给出了内生智能无线大模型的架构,强调其在云-边协同计算、语义通信和跨领域整合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AI大模型 联邦学习 语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