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1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因子分析法的建筑企业安全成本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叶贵 任宏 汪红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6-141,共6页
建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常用经典因子分析法,其结果易受异常值的干扰。将模糊因子分析模型引入到建筑安全成本研究中,通过迭代计算,可显著减小病态数据的干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分析影响建筑企业安全成本的诸多相关因素的基础上,... 建筑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常用经典因子分析法,其结果易受异常值的干扰。将模糊因子分析模型引入到建筑安全成本研究中,通过迭代计算,可显著减小病态数据的干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分析影响建筑企业安全成本的诸多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模糊因子模型,计算模糊特征值、特征根、特征向量、模糊因子荷载、累计方差贡献率及模糊因子得分,分析后得到命名度清晰的8个公共因子,并针对这些因子提出建筑企业降低安全成本的相应措施,为进一步量化建筑企业安全成本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安全 企业安全成本 模糊因子分析法 公共因子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N和SHELLO模型的管制人为因素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梁曼 徐肖豪 邹少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为量化空中交通管理人为因素安全风险,识别相关风险的关键事件,将组织因素引入传统SHELL模型,将其拓展成新的空管人为因素分析模型SHELLO。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事故的致因关系。利用5年统计资料,计算管制员本身(L)、管制员与其他人员之... 为量化空中交通管理人为因素安全风险,识别相关风险的关键事件,将组织因素引入传统SHELL模型,将其拓展成新的空管人为因素分析模型SHELLO。利用贝叶斯网络,构建事故的致因关系。利用5年统计资料,计算管制员本身(L)、管制员与其他人员之间(L-L)、管制员与软件之间(L-S)、管制员与硬件之间(L-H)、管制员与环境之间(L-E)、管制员与组织之间(L-O)各基本风险事件的条件概率。针对"航空器之间距离小于规定间隔"事件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当这种事件发生时,有75%的概率与L因素有关,57%的概率与L-S有关,53%的概率与L-H有关,管制员自身是造成该事件的关键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ATC) 安全风险分析 模糊贝叶斯网络 人为因素 SHELL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随机环境下的单因子Gaussian Copula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亮 庄亚明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0-516,共7页
现有的对单因子Gaussian Copula模型中相关系数的各种改进,究其本质在于公司资产间相互关系的不可观测性和所获信息的不完全性——人们无法得到关于资产间相互关系大小的精确估计值,对于这一关键信息各人有着不同的模糊性,即现实中的不... 现有的对单因子Gaussian Copula模型中相关系数的各种改进,究其本质在于公司资产间相互关系的不可观测性和所获信息的不完全性——人们无法得到关于资产间相互关系大小的精确估计值,对于这一关键信息各人有着不同的模糊性,即现实中的不确定性既包含随机性又包含模糊性。因此,将随机性和模糊性相结合,用于研究诸如违约相关等问题有着现实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模糊性分析的单因子Gaussian Copula模型,给出了带有模糊信息的联合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并用于综合CDO的定价。利用模糊数和随机性分析,不仅可以考虑更多的违约相关过程中不确定性源泉,更能包含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中各种模糊性的主观判断信度,拓宽了可能的信用利差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因子Gaussian COPULA模型 违约相关 模糊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N的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 被引量:49
5
作者 安宇 李子琪 +2 位作者 王袆 郭子萌 张姜博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67,共8页
为有效减少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首先,利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贝叶斯网络法、专家评估法以及三角模糊数估算概率法,构建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模型;然后,应用模型推理分析,确定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 为有效减少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首先,利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贝叶斯网络法、专家评估法以及三角模糊数估算概率法,构建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FBN)模型;然后,应用模型推理分析,确定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包括外部影响、组织影响、不安全监管、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5个层级,共24个风险因素,由此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不可接受概率高达86%;在24个风险因素中,组织氛围不佳的灵敏度值为24.1%,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最大;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最根本因素是立法不完善,进而传递到不可接受的外部因素和不安全监督,形成最可能致因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贝叶斯网络(FBN) 高校实验室 不安全行为 风险评估 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马氏链模型在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卢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31-36,共6页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借助于MATLAB软件,对中国31个地区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动态分类和综合评价。根据中国1999—2005年31个地区的交通事故4个指标和5个社会经济因素数据,把31个地区分为3类,即轻灾区、较重灾区、重灾区;其中浙江、...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借助于MATLAB软件,对中国31个地区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进行动态分类和综合评价。根据中国1999—2005年31个地区的交通事故4个指标和5个社会经济因素数据,把31个地区分为3类,即轻灾区、较重灾区、重灾区;其中浙江、福建与宁夏的交通事故危害严重,上海、北京与天津的交通状况正在好转,这与客观实际符合。根据模糊聚类的结果,求得交通事故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利用马氏链模型可预测未来31个地区的交通事故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事故预测 社会经济因素 模糊聚类分析 马氏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小波包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1
7
作者 谭冬梅 瞿伟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3-198,共6页
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包特征提取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以节点固结系数表示的空间网架单元刚度矩阵,然后利用提升框架,将结构振动测试信号进行提升小波包分解,提取小波包信号分量能量作为特征向量,以此... 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包特征提取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以节点固结系数表示的空间网架单元刚度矩阵,然后利用提升框架,将结构振动测试信号进行提升小波包分解,提取小波包信号分量能量作为特征向量,以此建立模糊模式识别的模糊子集,最后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结构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并研究了噪声对该算法的影响。为了证明该方法,对一个二层网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修正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提升小波包 有限元分析 模型修正 节点固结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题模型的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组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玉华 李茂洲 杨旭淼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30,共11页
各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组态效应迥异。本文以31个省(区、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数据为样本,采用LDA分析方法获取样本中的政策因素,再对这些因素做fsQCA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能够对科技成果转化结果产生绝对影响的单一政策工具;科研评... 各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组态效应迥异。本文以31个省(区、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数据为样本,采用LDA分析方法获取样本中的政策因素,再对这些因素做fsQCA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能够对科技成果转化结果产生绝对影响的单一政策工具;科研评价改革、创新创业激励、科技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这4类政策工具组合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模型,进一步分析政策工具的有效组合模式、特点、作用和应用场景,为各地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政策组合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政策因素 LDA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对抗解释结构模型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的多航站区分区运行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明捷 王涛 +1 位作者 黄诗轶 田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12324-12332,共9页
针对大型民用运输机场多航站楼、多机坪复杂布局形式,为科学确定多航站区分区使用模式。在构建多航站区分区运行影响因素集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理论对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method,AISM)进行改... 针对大型民用运输机场多航站楼、多机坪复杂布局形式,为科学确定多航站区分区使用模式。在构建多航站区分区运行影响因素集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理论对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dversarial 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 method,AISM)进行改进,通过模糊可达矩阵对水平截距分布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得到多航站区分区运行影响因素的多层级模型。最后结合对抗层级拓扑图以及模糊驱动力-依赖性图对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进行分析,并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干线机场的远期规划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航空公司年旅客运量和航空公司高峰小时旅客数量驱动力较高而依赖性较低;机位分配与使用策略、分散式航站楼间捷运系统的通达性驱动力较低而依赖性较高。综合对抗层级拓扑图所揭示的表层、中间层、深层影响因素可知,航司年旅客运量和高峰小时旅客数量是影响分区运行设计的最根源和关键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航站区 因素分析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 模糊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FMIC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零部件-整车的VOCs多级溯源数学模型与方法
10
作者 何莉萍 辛宇航 +5 位作者 杨金 夏凡 李琦 江楠 肖咏坤 刘丹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146,共8页
为降低整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并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一种新的VOCs多级溯源定量分析数学模型与方法.该方法首次综合考虑零部件散发VOCs的交互协同效应以及基于国标限值的VOCs单一组分危害程度,建立了从零... 为降低整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并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一种新的VOCs多级溯源定量分析数学模型与方法.该方法首次综合考虑零部件散发VOCs的交互协同效应以及基于国标限值的VOCs单一组分危害程度,建立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VOCs溯源分析数学模型.综合应用多目标决策法和三角模糊数语义学定义理论,构建定量分析多级VOCs溯源数学模型中各级影响权重的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多级组合权重的理论方法.所提出的VOCs溯源定量分析数学模型与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分析各种VOCs组分对整车VOCs贡献度大小序次,而且能够定量求解零部件散发VOCs交互协同作用下各零部件对整车VOCs的贡献度大小,从而为开展车内VOCs的溯源与控制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方法.某款车型的案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各VOCs组分对案例车型中VOCs组分贡献大小的排序为甲醛>乙醛>甲苯>二甲苯>乙苯;零部件对整车VOCs贡献大小的排序为前排座椅>后排座椅>地毯>仪表板和顶棚.案例研究证明了某一零部件对车内VOCs的贡献,并不是该零部件各种VOCs组分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零部件VOCs散发组分协同作用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 数学模型 多目标决策法 三角模糊数语义学定义 权重因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多元SPA-ITFN模型在再生水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铖铖 杨侃 +6 位作者 刘建林 钟金华 邱光树 谷桂华 文娅丹 姜敏 范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5-51,共7页
针对目前再生水评价中的片面性、权重计算的不合理性及指标相邻等级的模糊性3个问题,引入更加全面的"压力-条件-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超标倍数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集对分析方法(SPA)与区间三... 针对目前再生水评价中的片面性、权重计算的不合理性及指标相邻等级的模糊性3个问题,引入更加全面的"压力-条件-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超标倍数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集对分析方法(SPA)与区间三角模糊数(ITFN)加以耦合,建立多元SPA-ITFN再生水评估模型。通过某市的4个县区对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个县区的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评估值由大到小分别为Q县、F县、Z县、M县,验证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该模型可为再生水综合发展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评估模型 集对分析(SPA) 区间三角模糊数(ITFN) 熵值法 超标倍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输电线路停运率估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晓承 车仁飞 高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1,共6页
气象因素是导致输电线路停运的重要原因。基于输电线路历史运行气象数据,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停运率估计方法。考虑到不同气象因素对输电线路停运的影响程度不同,首先用变异系数法对不同气象因素赋予相应权值,并利用加权模糊动态聚类对... 气象因素是导致输电线路停运的重要原因。基于输电线路历史运行气象数据,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停运率估计方法。考虑到不同气象因素对输电线路停运的影响程度不同,首先用变异系数法对不同气象因素赋予相应权值,并利用加权模糊动态聚类对气象序列归类;其次通过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得到类内各气象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并最终求得新气象序列条件下的输电线路停运率。通过实际算例阐述了停运率估计流程,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停运率 气象因素 加权模糊动态聚类 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雪灾害下机场基础设施韧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信 谭成松 +2 位作者 吴堃 齐麟 陈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205,共8页
为确保重大自然灾害下机场运行安全,基于物理韧性、功能韧性、经济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维度,建立暴雪灾害下机场基础设施韧性指标体系,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评价韧性指标,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模型,系统分析各类韧性指标对机场基础设施... 为确保重大自然灾害下机场运行安全,基于物理韧性、功能韧性、经济韧性和组织韧性4个维度,建立暴雪灾害下机场基础设施韧性指标体系,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评价韧性指标,构建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模型,系统分析各类韧性指标对机场基础设施韧性水平的影响。采用CFA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量化评价某机场基础设施韧性水平。结果表明:暴雪灾害下,机场基础设施韧性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收敛效度,韧性指标评价体系具有较强说服力;相对物理、经济和组织韧性而言,功能韧性对机场基础设施韧性影响最为显著。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某机场基础设施模糊综合评价值为734,表明该机场基础设施具有较好的韧性水平,说明提出的量化评价方法能够用于基础设施韧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灾害 机场基础设施 韧性指标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水利工程人为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继伟 孙开畅 颜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确定各种人为因素对水利工程风险系统的影响可降低水利工程风险率。根据已有事故数据,采用模糊认知图理论建立水利工程事故风险致因网络模型,确定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中节点的度、路径的平均长度、网络模型的直... 确定各种人为因素对水利工程风险系统的影响可降低水利工程风险率。根据已有事故数据,采用模糊认知图理论建立水利工程事故风险致因网络模型,确定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中节点的度、路径的平均长度、网络模型的直径、聚类系数、中介中心性等网络分析指标分析整个风险网络,确定风险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直觉与决策差错、人员素质、操作违规是影响整个水利工程风险系统主要的因素;直觉与决策差错因素受到水利工程风险因素系统中多个风险因素的影响,在整个水利工程中致因网络结构中风险率较高,应从源头上防范该因素在水利工程风险体系中的影响;复杂网络理论可以有效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整个风险系统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人为风险 复杂网络理论 模糊认知图 因素分析 致因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筠连区块煤层气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维旭 贺满江 +3 位作者 王希友 蒋佩 彭丽莎 杜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4-200,共7页
四川南部地区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为精细评价该区域煤层产气潜力,以筠连区块为研究对象,选取65口进入稳产期的生产井数据,综合地质、工程参数,展开产能主控因素研究。选取地质因素和压裂效果2项一级指标、以及下属7项二级指标建立煤层气... 四川南部地区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为精细评价该区域煤层产气潜力,以筠连区块为研究对象,选取65口进入稳产期的生产井数据,综合地质、工程参数,展开产能主控因素研究。选取地质因素和压裂效果2项一级指标、以及下属7项二级指标建立煤层气井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类比法和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并运用基于2级权重的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法进行气井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区内110口稳产井进行验证,气井评分与实际产气能力吻合度高,综合评分大于85分为高产井,75~85分为中产井,低于75分的产气效果较差,同时该评价方法还可用于气井产量预测、有利区域划分等,为本区块煤层气开发后评价工作和开发技术政策调整提供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产能 主控因素 灰色关联法 模糊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优选和模糊综合优化模型的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敬 袁星芳 +4 位作者 韩忠 黄林显 梁浩 邢立亭 侯金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6-52,共7页
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往往需要较多的水质指标,一方面增加了取样和检测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评价过程中的重复描述,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性)和因子分析(主控性)对水质评价指标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 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往往需要较多的水质指标,一方面增加了取样和检测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引起评价过程中的重复描述,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性)和因子分析(主控性)对水质评价指标进行优选,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优化模型对2017年寿光市枯水期地下水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将模糊综合评价和可变模糊集耦合,能够很好地解决水质等级划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其评价结果也更加准确合理;利用指标优选将7个原始水质指标优选为4个指标,不但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冗余,而且能够充分保留原始指标的有效信息,并且具有更高的评价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识别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的主控指标为硝酸盐、总硬度、锌和COD;研究区内的蔬菜种植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超标因子为硝酸盐和总硬度,主要是氮肥的过度使用及地表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地下水体逐渐累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评价 Pearson相关系数 因子分析 模糊综合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检查能力模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敬强 樊天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3,共7页
为探究民航法定自查人员的安全检查能力,提高法定自查人员队伍的能力建设,采用文献查阅、相关规章梳理以及对法定自查人员工作分析等方式,筛选出18个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检查能力指标;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因子,建立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 为探究民航法定自查人员的安全检查能力,提高法定自查人员队伍的能力建设,采用文献查阅、相关规章梳理以及对法定自查人员工作分析等方式,筛选出18个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检查能力指标;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因子,建立民航法定自查人员安全检查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工作核心能力、业务基础知识、个人品质观念3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其安全检查能力模型的有效性,并确定各指标对模型的影响程度;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该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反映法定自查人员的安全检查能力,与其实际工作绩效相符;经过验证,该模型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自查人员 安全检查能力 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SEM)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模糊德尔菲法与结构方程模型的水冷机箱用户体验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军 范青云 +1 位作者 张腾腾 李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169,共7页
为提高产品设计的满意度,衡量产品评价因素对设计的重要性,准确获取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出模糊德尔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 FDM)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基于FDM筛选计算机水冷机箱评... 为提高产品设计的满意度,衡量产品评价因素对设计的重要性,准确获取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提出模糊德尔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 FDM)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基于FDM筛选计算机水冷机箱评价指标因素,建立层级评价指标模型,并基于SEM提出假设,创建水冷机箱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得出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各潜变量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提出设计方案的改进意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减少设计评价中指标量化的主观性,帮助设计人员确定指标因素的优先级,明确设计重点,提升用户满意度,为产品设计方案的评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水冷机箱 模糊德尔菲法 结构方程模型 探索性因子分析 可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