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前馈LQR算法的机电式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1
作者 王凯正 林棻 +1 位作者 狄桓宇 钟国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59,共7页
机电式主动悬架系统实现车辆垂向性能调节时,由于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属性,经典二自由度1/4车悬架模型无法描述该悬架系统的运动。此外,道路激励常被作为悬架状态空间的扰动项,由于道路激励无法准确估计,因此考虑道路激励的多维LQR控制... 机电式主动悬架系统实现车辆垂向性能调节时,由于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属性,经典二自由度1/4车悬架模型无法描述该悬架系统的运动。此外,道路激励常被作为悬架状态空间的扰动项,由于道路激励无法准确估计,因此考虑道路激励的多维LQR控制率也无法直接构成。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主动悬架前馈LQR控制方法(FF-LQR)。一方面基于三自由度1/4车悬架模型对LQR算法进行针对性设计,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轮胎-车身运动模型,实现悬架动行程的实时反馈,并以此构建前馈控制率。仿真结果表明:与LQR算法相比,FF-LQR能够进一步降低车身垂向加速度的RMS值和轮胎动变形的RMS值,提高车辆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系统 1/4车悬架模型 前馈控制 LQ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与经济性的环己烷氧化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研究
2
作者 王一非 任婧杰 +1 位作者 毕明树 叶昊天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22-2732,共11页
由于氧化反应在化工行业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危险性,针对典型工艺环己烷氧化进行研究。首先利用Aspen Plus进行建模及动力学修正,修正前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28.56%,修正后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3.11%。使用遗传算法(GA),以Dow火灾爆炸指数(F&am... 由于氧化反应在化工行业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危险性,针对典型工艺环己烷氧化进行研究。首先利用Aspen Plus进行建模及动力学修正,修正前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28.56%,修正后主产物中最大误差为3.11%。使用遗传算法(GA),以Dow火灾爆炸指数(F&EI)、年总费用(TAC)和尾氧浓度为目标函数,对环己烷无催化氧化这一过程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了Pareto前沿。优化结果表明,与原操作条件相比,新操作条件在维持尾氧浓度小于工业预警值3%的情况下,设备费用基本维持不变,操作费用减少了34.7%,F&EI指数从156降到76.66,危险程度从较危险降为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无催化氧化 优化设计 本质安全 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PARETO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主梁设计参数对帕累托前锋的影响
3
作者 陈程 苑斐琦 李慧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1-498,共8页
为了提高风力机叶片结构设计的效率,同时揭示结构设计参数对设计边界的影响规律,文章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的遗传算法NSGA-II与风力机叶片结构设计软件FOUCS相结合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搭建了适用于风力机叶片复杂结构的优化设计仿真系统。以... 为了提高风力机叶片结构设计的效率,同时揭示结构设计参数对设计边界的影响规律,文章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的遗传算法NSGA-II与风力机叶片结构设计软件FOUCS相结合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搭建了适用于风力机叶片复杂结构的优化设计仿真系统。以NREL开发的15MW风力机基准模型IEA-15-240-RWT为对象,将主梁的铺层厚度、宽度和中心线定位作为设计变量,以叶片重量和挥舞刚度作为优化目标,采用自主开发的结构优化设计系统获取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最优解集,同时探讨了主梁设计参数对帕累托前锋的影响规律。算例结果表明,对于IEA-15-240-RWT叶片,主梁宽度设定为1000mm,且主梁中心线定位在弦长50%时具有较高的结构效率。验证了该优化设计系统对叶片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且该系统有较强的扩展性,能为更复杂的叶片设计工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结构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帕累托前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在大气污染源威胁评估中的应用
4
作者 边超 黄光球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02-2812,共11页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与改进的目标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的污染源威胁评估策略,为精细化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量化方法。首先,以西安市2020年1月—2023年12...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与改进的目标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的污染源威胁评估策略,为精细化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量化方法。首先,以西安市2020年1月—2023年12月的工业废气、生活废气、交通运输废气、治理费用及PM_(2.5)质量浓度等多源数据为基础,构建了污染源排放量与PM_(2.5)质量浓度及治理费用之间的响应面模型。通过SVM对复杂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有效捕捉了污染排放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动态关联,为优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模型。其次,采用NSGA-Ⅱ将污染源排放量作为决策变量,以PM_(2.5)质量浓度和治理费用两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时,生成的解集分布均匀,收敛性能优于传统算法,能够在治理费用和环境质量之间实现有效平衡。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污染排放控制与治理成本之间的权衡关系,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污染治理策略提供了依据。通过模型优化生成的帕累托(Pareto)前沿,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多种可行方案,适用于不同预算条件下的治理规划需求。最后,研究探讨了该方法在其他城市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潜力,并指出随着环境数据的进一步积累,改进的NSGA-Ⅱ算法在复杂污染场景中的适用性和决策支持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支持向量机 多目标遗传算法 污染源威胁评估 PARETO前沿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算法的汽车前端框架翘曲变形优化及验证
5
作者 林煌旭 孔选 +3 位作者 陆将男 周华江 朱国常 朱浩伟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针对车用前端框架格栅插槽处翘曲变形大造成整车装配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通过Moldflow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零件初始翘曲变形量及影响参数。选定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作为设计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表得到工艺... 针对车用前端框架格栅插槽处翘曲变形大造成整车装配精度差的问题,首先通过Moldflow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零件初始翘曲变形量及影响参数。选定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作为设计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表得到工艺参数与翘曲变形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建立单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利用GA遗传算法改良的BP神经网络进一步描述优化模型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以适应度曲线迭代收敛预测得到最佳的BP网络模型预测工艺参数分别为:模具温度60℃、熔体温度265℃、保压压力55MPa、保压时间4s、冷却时间35s,最大翘曲变形量为1.191mm。最后将最优工艺参数导入Moldflow中模拟得到最大翘曲变形量为1.33mm,较优化前初始翘曲量2.423 mm降低了45.1%。经GA-BP算法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前端框架注塑件偏差测量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值与优化后Moldflow模拟值拟合度较高,两者平均偏差为0.28mm,满足整车装配要求,证实了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用于优化前端框架翘曲变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端框架 翘曲变形 MOLDFLOW 正交试验法 GA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供应链分销的多维空间Pareto边界自动谈判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慕昆 杨荇贻 党圣洁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39,共13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自动谈判逐渐成为提升供应链系统效率的一种手段。为了优化多方参与的供应链分销谈判应用,本文将多边多属性谈判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Ⅲ计算多维空间的Pareto边界;然后,设计...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自动谈判逐渐成为提升供应链系统效率的一种手段。为了优化多方参与的供应链分销谈判应用,本文将多边多属性谈判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Ⅲ计算多维空间的Pareto边界;然后,设计多线程谈判模型,将参与多方谈判的买卖各方拆解为多个双边谈判线程,分别在多维Pareto边界上进行谈判;进而,采用动态时间依赖策略(DTD),使Agent根据对方报价在Pareto边界上动态调整让步策略,快速达成协议。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大量模拟自动谈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和谈判流程优于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能有效提升多边多属性谈判效率,有助于多方达成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分销 多边多属性谈判 遗传算法 Pareto边界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P/VIIRS卫星数据的海温锋检测算法研究
7
作者 于杰 管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9,共9页
本文采用SNPP/VIIRS(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卫星海表温度数据对锋面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包括Sobel算法、Canny算法、引力模型法、直方图分析法和熵算法。通过分析上... 本文采用SNPP/VIIRS(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卫星海表温度数据对锋面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包括Sobel算法、Canny算法、引力模型法、直方图分析法和熵算法。通过分析上述算法中间结果、单日海温锋检测结果以及月度锋面概率分布的差别与特征,再结合各算法特点发现,在锋面识别中由于各算法的底层逻辑不同,造成了对海温锋定义难以统一的问题,因此各算法检测出的海温锋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需求,实际应用时要根据研究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各算法的特点为:Canny算法、引力模型法、Sobel算法、熵算法对强锋面的检测能力依次递减,对弱锋面的检测能力依次递增,抗噪性递减,直方图分析法检测出的锋面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锋面光滑、清晰且连贯,抗噪性较好;各算法适用场合为:以梯度计算为基础的Sobel算法或者其他梯度类算法适用于精确计算温度变化程度的应用场景,Canny算法适用于强锋面的研究,引力模型法适用于应用噪声较大的数据检测锋面或者强锋面的检测,熵算法适用于弱锋面的检测,直方图分析法比较适合分析连续的长锋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海表温度 海温锋 锋面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固前沿演变特征的熔铸装药成型工艺参数智能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夏焕雄 李康 +2 位作者 高丰 刘检华 敖晓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6-2950,共15页
熔铸装药成型过程中药浆凝固前沿的轮廓特征与成型后药柱内的缩孔缩松等缺陷具有显著相关性。为改善熔铸装药成型质量,提出凝固前沿轮廓特征度量指标,探究该指标与药柱缩孔缩松体积和最大孔隙率等缺陷的相关性。通过熔铸装药温度场仿真... 熔铸装药成型过程中药浆凝固前沿的轮廓特征与成型后药柱内的缩孔缩松等缺陷具有显著相关性。为改善熔铸装药成型质量,提出凝固前沿轮廓特征度量指标,探究该指标与药柱缩孔缩松体积和最大孔隙率等缺陷的相关性。通过熔铸装药温度场仿真数据集训练装药关键工艺参数与药浆二维瞬态温度场的B样条神经网络模型,进而建立工艺参数与指标参数的代理模型,再基于遗传算法以极大化凝固前沿轮廓特征度量指标为目标,对装药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工艺参数组由初始参数P^(0)=[100,85,0.25,0.25,90,5,0.6]^(T)优化至最佳参数P^(*)=[91.725,94.961,0.498,0.151,100,6,0.595]^(T)后,缩孔缩松体积和最大孔隙率等成型质量参数由19.832 mm^(3)和4.71%降至3.129 mm^(3)和0.66%,实现了熔铸装药成型质量的快速预测和优化;新提出的方法为熔铸装药的工艺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为高性能装药的发展贡献了解决方案,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确保成型质量一致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铸装药 凝固前沿 B样条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工艺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动态灾害环境下多种类多目标路径优化算法
9
作者 张盈斐 李航 +3 位作者 齐玉亮 王伟明 张海林 胡小兵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7-224,共8页
为提高城市应对动态灾害的响应能力,针对动态灾害环境中应急车辆行驶路线的规划问题,考虑路径安全度为乘法权重,车辆行驶路径长度和通行时间为加法权重,首先,提出一种动态环境下可同时计算乘法与加法权重的多种类多目标路径优化问题(MCM... 为提高城市应对动态灾害的响应能力,针对动态灾害环境中应急车辆行驶路线的规划问题,考虑路径安全度为乘法权重,车辆行驶路径长度和通行时间为加法权重,首先,提出一种动态环境下可同时计算乘法与加法权重的多种类多目标路径优化问题(MCMPOP)的求解模型;其次,通过改进涟漪扩散算法(RSA)求解MCMPOP;然后,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通过510组仿真试验,对比MCMPOP下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与改进RSA的计算时间与解的质量;最后,选取“7·20”郑州特大暴雨事件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与NSGA-Ⅱ相比,改进的RSA可以求解出完整的Pareto最优路径集合,有效保证算法的计算效率和Pareto最优解的质量;可在应急车辆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筛选出行驶路线长度和时间成本较小的Pareto最优路径,为应急车辆提供更多可靠的行驶路线,提高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灾害环境 多种类多目标路径优化问题(MCMPOP) 涟漪扩散算法(RSA) 路线规划 PARETO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丛式井平台部署优化研究
10
作者 张喜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丛式井钻井平台位置优化是油田开发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应用枚举法、动态聚类法等方法进行平台位置优化时,要依靠经验或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以横向靶前位移最小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钻完井费用模型、采油工程费... 丛式井钻井平台位置优化是油田开发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应用枚举法、动态聚类法等方法进行平台位置优化时,要依靠经验或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以横向靶前位移最小和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钻完井费用模型、采油工程费用模型、地面建设费用模型和维护费用模型的平台总投资规划模型,采用双权值法对平台位置和靶点坐标进行优化分配,并基于Python语言的遗传算法进行平台位置规划部署。应用大庆油田某区块44个靶点的坐标数据,进行了平台位置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以横向靶前位移最小为优选目标的平台总投资规划模型,可以快速地优化钻井平台位置,给出平台位置范围和靶点分配,并可以根据不同地形选取合适的平台位置和靶点坐标,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可以很好地解决丛式井平台部署问题,对其他区块平台部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式井 钻井平台 位置优选 靶前位移 投资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生长型神经气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
11
作者 薛明 王鹏 童向荣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4-648,共15页
随着对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带有不规则Pareto前沿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因其复杂的Pareto前沿分布,给现有方法的求解带来了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生长型神经气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该算法综合生长型神经气网络... 随着对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带有不规则Pareto前沿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因其复杂的Pareto前沿分布,给现有方法的求解带来了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生长型神经气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该算法综合生长型神经气网络的学习特性与二元质量指标的优化特性来增强种群在不规则Pareto前沿的收敛压力。首先,设计了一种增强的生长型神经气网络,该网络利用Pareto最优前沿的拓扑信息指导种群向Pareto最优前沿方向收敛。然后,提出了一种联合度量指标以配合Pareto支配信息来综合评价个体的收敛性。最后,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参考点的环境选择增强种群在高维目标空间的多样性。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在DTLZ和WFG基准问题集中的44个不规则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与5种先进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增强生长型神经气的高维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整体性能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进化算法 度量指标 不规则Pareto前沿 生长型神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GFA阵风锋识别算法改进与检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芬 杨吉 +1 位作者 郑媛媛 周红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3,共10页
根据南京CINRAD/SA天气雷达探测的江苏沿江地区阵风锋回波特征,对MIGFA(Machine Intelligence Gust Front Algorithm)阵风锋识别算法进行改进:在考虑平滑算法使用和低仰角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根据阵风锋回波特征,改进了0.5°反射率阵... 根据南京CINRAD/SA天气雷达探测的江苏沿江地区阵风锋回波特征,对MIGFA(Machine Intelligence Gust Front Algorithm)阵风锋识别算法进行改进:在考虑平滑算法使用和低仰角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根据阵风锋回波特征,改进了0.5°反射率阵风锋细线函数模板,设计了较高仰角(1.5°/2.4°)反射率阵风锋细线函数模板,引入1.5°和2.4°双层反射率阵风锋细线函数模板替代原空间差分反射率函数模板。考虑阵风锋特征与距离测站的关系,设计了动态权重函数组合多组得分值,从而有效识别阵风锋回波。在此基础上通过弧度判断和阵风锋回波平坦度测试的方式,进一步降低虚警率。最后利用2009年6月14日南京雷达阵风锋个例进行效果识别,并采用临界成功指数对南京雷达120个阵风锋样本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改进的MIGFA法识别效果良好,将临界成功指数从0.39提高至0.60,引入降低虚警率的做法使得虚假警报率从0.34降至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锋识别 MIGFA算法 CINRAD/SA雷达 回波平坦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数字全息常见波面重建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桂进斌 宋庆和 +1 位作者 李俊昌 楼宇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了研究彩色数字全息检测应用中波面重建方法对重建场质量与计算速度的影响,及不同波长记录的重建场的准确融合,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的方法,给出了不同色光物光重建场准确重叠的方法及彩色数字全息波面实时再现的详细过程,并分析比... 为了研究彩色数字全息检测应用中波面重建方法对重建场质量与计算速度的影响,及不同波长记录的重建场的准确融合,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的方法,给出了不同色光物光重建场准确重叠的方法及彩色数字全息波面实时再现的详细过程,并分析比较了几种波面重建算法的特点及计算速率。结果表明,使用球面波为重建光的可变放大率波面重建算法能适应各种大小的物体,且可获得较高分辨率的像,并占用较少的计算时间,能较好适用于彩色数字全息检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波面重建算法 角谱衍射 彩色数字全息 可变放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风锋自动识别与预警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郑佳锋 张杰 +2 位作者 朱克云 刘艳霞 张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5,共9页
根据阵风锋的回波特征,该文设计了阵风锋自动识别算法。在速度场中,考虑辐合线识别;在强度场中,考虑窄带回波识别;根据窄带与辐合线的空间一致性,综合二者识别出阵风锋。基于该算法,以锋线闪烁和物理量输出两种方式实现了预警功能。最... 根据阵风锋的回波特征,该文设计了阵风锋自动识别算法。在速度场中,考虑辐合线识别;在强度场中,考虑窄带回波识别;根据窄带与辐合线的空间一致性,综合二者识别出阵风锋。基于该算法,以锋线闪烁和物理量输出两种方式实现了预警功能。最后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和2009年6月3日河南商丘、郑州及2009年6月5日安徽阜阳3个雷达站探测的阵风锋98个体扫样本资料检验了识别效果,并采用临界成功指数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双向梯度法能有效滤除大范围降水回波而保留窄带回波;该算法只需考虑较低仰角层,大大提高识别效率。在速度场中采用的算法能有效识别出径向辐合线,同时也适用于低空径向风切变和辐合线的识别;利用临界成功指数对98个体扫样本进行识别率评估,识别率达到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风锋识别 双向梯度算法 窄带回波 辐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径跟踪控制算法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颖 俞庭 +2 位作者 张琪 杨洪涛 宋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24,共10页
为探究车辆路径跟踪算法性能差异及适用性规律,分别构建基于预瞄的纯跟踪(PP)算法、前轮反馈控制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车辆模型,在圆环、蛇行和低、中、高速等工况下进行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并分析横向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为探究车辆路径跟踪算法性能差异及适用性规律,分别构建基于预瞄的纯跟踪(PP)算法、前轮反馈控制算法和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车辆模型,在圆环、蛇行和低、中、高速等工况下进行Simulink和CarSim联合仿真并分析横向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P算法预瞄距离越短,横向控制精度越高,但稳定性越弱,低速鲁棒性较好;前轮反馈控制算法在高速下具有更小的横向控制误差,且增益系数k影响控制精度;相较于前两者,MPC算法在不同速度下均具有良好的横向跟踪性能。最后,开展实车试验对比验证3种算法的跟踪性能,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MPC算法具有更优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跟踪 预瞄理论 纯跟踪算法 前轮反馈控制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激光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卫兵 赵帅 +1 位作者 郭劲 王挺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5-1119,共5页
同爬山算法相比,遗传算法具有全局优化能力,为了研究遗传算法的波前整形能力,利用32单元变形镜和12项Zernike多项式构成的畸变波前建立了激光波前整形系统仿真模型。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单位正交性特点,得到了两个常数矩阵,简化了算法... 同爬山算法相比,遗传算法具有全局优化能力,为了研究遗传算法的波前整形能力,利用32单元变形镜和12项Zernike多项式构成的畸变波前建立了激光波前整形系统仿真模型。基于Zernike多项式的单位正交性特点,得到了两个常数矩阵,简化了算法的运算过程,加快了算法运行时间。然后分别对遗传1000,10000和100000代后的斯特列尔比和整形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为:进行100000代遗传后,遗传算法可分别将初始畸变波前的斯特列尔比从0.3771整形到0.9049,波前峰谷值从0.8078λ整形到0.3758λ,均方根从0.1572λ整形到0.0503λ,并且随着遗传代数的增加,斯特列尔比逐渐和整形效果均逐渐趋于最优,进一步表明遗传算法是一种优化逼近控制算法,可以通过对变形镜驱动电压的优化控制来实现波前整形,为遗传算法应用于波前整形技术中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波前整形 遗传算法 仿真 ZERNIKE多项式 变形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的趋正剖分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海文 刘晓明 牛连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针对现有的软件不能很好的解决真空断路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问题,自行开发有针对性的软件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本文以断路器灭弧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二维物理场的自动剖分问题,以趋正三角形剖分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波前法的自适应算法... 针对现有的软件不能很好的解决真空断路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问题,自行开发有针对性的软件是一个良好的途径。本文以断路器灭弧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二维物理场的自动剖分问题,以趋正三角形剖分为目标,提出一种改进波前法的自适应算法。采取均匀离散和滑移边界的渐变离散相结合的策略,以最小内角最大为主要约束条件提出了单元的动态生成模式,进而得到剖分的局部最优方案。利用循环队列存储剖分孔洞并通过再剖分方法有效的解决漏剖问题。提出一种涟漪模型改进了Laplacian光滑技术,优化了结果中出现的劣质单元。实验分析表明,算法实现了高质量的剖分目标,能有效的提高物理场计算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生成 真空断路器 耦合计算 波前法 Laplacian光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波前探测算法校正热晕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伟 陈志华 +1 位作者 杜太焦 关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8-202,共5页
建立了采用相关波前探测算法(Correlation wave-front sensing algorithm,COR)的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AO)系统的数值模型,对准直光束大气传输自适应光学校正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热晕强度条件下光子噪声和读出噪声对系统校... 建立了采用相关波前探测算法(Correlation wave-front sensing algorithm,COR)的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AO)系统的数值模型,对准直光束大气传输自适应光学校正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热晕强度条件下光子噪声和读出噪声对系统校正效果的影响,并与质心(Center of Gravity,COG)算法和阈值质心(Threshold Center of Gravity,TCOG)算法进行了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OR算法对噪声和热晕强度的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可以提高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ShackHartmann Wave-front Sensor,SH-WFS)在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条件下的波前探测精度,同时还可以较好地抑制噪声诱发的相位补偿不稳定性(Phase Compensation Instability,PCI),改善低信噪比条件下大气热晕校正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相关波前探测算法 噪声 热晕效应 位相补偿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稳定流形的自适应推进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国强 李颖晖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5-414,共10页
稳定和不稳定流形是研究动力系统全局特性的重要工具.一般系统的稳定和不稳定流形的曲率在全局范围内会有明显变化,应根据流形曲率的变化采用不同尺寸的网格单元计算全局流形.然而在现有二维流形算法中,流形网格单元的尺寸在全局范围内... 稳定和不稳定流形是研究动力系统全局特性的重要工具.一般系统的稳定和不稳定流形的曲率在全局范围内会有明显变化,应根据流形曲率的变化采用不同尺寸的网格单元计算全局流形.然而在现有二维流形算法中,流形网格单元的尺寸在全局范围内是统一的.为持续有效地计算全局稳定流形,提高计算网格对流形曲率变化的适应性.本文在偏微分方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二维稳定流形的自适应推进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稳定流形曲率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网格单元的尺寸.该算法首先在系统的稳定特征子空间中确定稳定流形的一个初始估计,该初始估计的网格单元尺寸设置为初始大小.然后根据稳定流形网格前沿的曲率特点自适应地产生新的备选网格单元,继而根据相切性条件更新备选点的坐标,并将距离平衡点最近的备选点接受为已知点,最后更新稳定流形网格的前沿并自适应地产生新的备选网格单元,通过这个迭代过程使流形网格自适应地向前推进.本文算法通过引入流形单元尺寸自适应,成功实现了洛伦兹流形和类球面流形的计算,并与偏微分方程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适应推进算法的流形计算单元的尺寸可在全局范围内根据流形曲率自适应地调整.利用自适应推进算法计算二维稳定流形,可实现稳定流形的自适应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流形 不稳定流形 不变流形 自适应推进算法 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梅雨锋上中尺度涡旋识别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梦娟 杨引明 储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对梅雨锋暴雨常具有直接作用,客观准确地识别中尺度涡旋有助于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一种从格点风场中自动识别中尺度涡旋中心的客观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模式分析资料,选... 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对梅雨锋暴雨常具有直接作用,客观准确地识别中尺度涡旋有助于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一种从格点风场中自动识别中尺度涡旋中心的客观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模式分析资料,选取2013—2014年梅雨期间两次暴雨个例,考察新方法识别中尺度涡旋的能力,并与现有的两种识别方法(分别基于相对涡度场与基于高度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较小尺度的系统不遵守地转风规则,梅雨锋上许多涡旋的风场环流中心、涡度中心与低压中心位置不重合,影响通过涡度识别或气压识别方法的准确性。新方法从风场出发,可准确识别出大多数涡旋中心,误判率低,定位精度高于无人工辅助下的另外两种方法。接着利用新方法分析了两次暴雨个例中不同中尺度涡旋的垂直结构与时间演变。分析表明,新方法无需人工辅助,无特定层高和时间限制,可在短时间内识别出区域内所有中尺度涡旋的位置、三维结构与时间演变,可用于梅雨期间静止锋上中尺度涡旋的识别和路径的追踪,有助于预报员实时分析与预报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涡旋 梅雨锋 自动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