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及临床病理特征
1
作者 姚瑶 孟庆阳 陆敏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冷球蛋白血症是血循环中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常累及肾脏,在诊断冷球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时,临床及血清学检查提供的诊断依据有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协助确诊。本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 冷球蛋白血症是血循环中一种特殊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常累及肾脏,在诊断冷球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时,临床及血清学检查提供的诊断依据有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协助确诊。本研究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组织10例,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合常规的光镜检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总结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诊断要点。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下大块高密度电子致密物沉积,其内见特殊结晶样物质,是诊断冷球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的重要依据。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的光镜特殊染色显示的双轨征、节段性白金耳和微血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8阳性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对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球蛋白血症 肾脏疾病 透射电子显微镜 特殊结晶样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杆状体结构的肌肉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与鉴别诊断
2
作者 郑丹枫 李春瑶 +4 位作者 刘向一 郭文阳 孟庆阳 钟延丰 张英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8,共12页
目的 总结具有杆状体结构的肌肉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与结果 纳入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肌肉组织活检证实的22例具有杆状体结构的肌肉病患者,最终诊断为先天性杆状体肌病3例(13.64%)、肌萎缩侧索硬... 目的 总结具有杆状体结构的肌肉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与结果 纳入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肌肉组织活检证实的22例具有杆状体结构的肌肉病患者,最终诊断为先天性杆状体肌病3例(13.64%)、肌萎缩侧索硬化12例(54.54%)、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例(9.09%),以及结蛋白病、腓骨肌萎缩症、非特异性肌炎、GRN基因变异的额颞叶痴呆、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各1例(4.55%)。改良Gomori三色染色可见肌浆内数量不等的颗粒状、杆状或片状紫红色物质。免疫组化染色肌收缩蛋白和(或)α-肌动蛋白阳性。超微结构观察,部分具有杆状体超微结构特征。先天性杆状体肌病杆状体形态较典型且数量较多,肌收缩蛋白和α-肌动蛋白均免疫阳性;其他疾病除存在杆状体结构外,固有病理改变各有特点,肌萎缩侧索硬化常见神经源性肌萎缩,结蛋白病肌纤维可见结蛋白异常聚集,肌营养不良常见圆形萎缩、多量核内移、间质纤维化,非特异性肌炎常见较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等。因此,杆状体肌病的诊断不能仅依靠HE染色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全外显子组测序显示存在NEB基因变异(3例)、CAPN3基因杂合突变(1例)、DYSF基因变异(1例)、SH3TC2基因杂合突变(1例)、GRN基因变异(1例)和DES基因杂合突变(1例)。结论 杆状体结构可见于多种肌肉病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结合临床病理学特点有助于诊断杆状体肌病,明确诊断依靠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病 杆状体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检查 电子 透射 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电学引入PbTiO_(3)铁电薄膜高密度90°畴的研究
3
作者 李柱 刘中然 +2 位作者 陈嘉璐 任召辉 田鹤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铁电薄膜材料在低功耗、高密度信息存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制造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尤其是铁电体中的90°畴,在提高压电响应、应变协调以及柔性器件的性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多数90°畴的形成是通过晶格失配、改变沉... 铁电薄膜材料在低功耗、高密度信息存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制造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尤其是铁电体中的90°畴,在提高压电响应、应变协调以及柔性器件的性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大多数90°畴的形成是通过晶格失配、改变沉积温度和速率等生长条件获得的,90°畴的生成难以精确可控,制约了90°畴在铁电薄膜中的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原位电学方法,在PbTiO_(3)铁电薄膜中生成了高密度90°畴和类涡旋畴,通过对外加电场下90°畴的动态形成和原子级结构的研究,为铁电薄膜中90°畴的调控与应用了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 铁电薄膜 PbTiO_(3) 90°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焦离子束切割制样的热镀锌汽车钢板漏镀缺陷结构表征与成因分析
4
作者 韦浪浪 田秀刚 +4 位作者 梁健 苗斌 杨峰 李扬 郑士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78,共7页
漏镀缺陷易在先进高强汽车钢板的热镀锌过程中形成。一般认为合金元素的偏聚是几十到几百微米漏镀缺陷形成的原因,这些缺陷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和SEM进行较好的表征分析以确定其形成原因。但是,针对几微米的针孔漏镀以及存在其他附生组... 漏镀缺陷易在先进高强汽车钢板的热镀锌过程中形成。一般认为合金元素的偏聚是几十到几百微米漏镀缺陷形成的原因,这些缺陷可以通过金相显微镜和SEM进行较好的表征分析以确定其形成原因。但是,针对几微米的针孔漏镀以及存在其他附生组织的漏镀缺陷,传统平面样和截面样的观察方法无法精细表征,对其形成机制的认知尚有不足。本研究针对广泛应用于汽车板的热镀锌780 MPa级双相钢,通过聚焦离子束切割技术对漏镀缺陷进行切割,制备了针对微米尺度漏镀缺陷的截面样品,并利用TEM对漏镀缺陷的结构及成分进行了表征。所得结果揭示了780 MPa级双相钢中存在的两种漏镀缺陷及其不同于一般认知的形成机制:第一种漏镀缺陷的形成是由于镀锌前钢基板表面存在坑状缺陷,这种漏镀缺陷内界面层物相和成分与未漏镀区域并无较大差异;第二种漏镀缺陷的形成是由于镀锌前钢基板表面存在铁颗粒,在镀锌过程中影响了正常的镀锌反应,这种漏镀缺陷内存在疏松的附生组织。为减少780 MPa级双相钢以及其他镀锌先进高强汽车钢板镀锌层中的这两种微米级漏镀缺陷,需要在钢板轧制阶段重点关注并减少表面坑状缺陷,并去除表面的多余铁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双相钢 聚焦离子束切割 透射电镜 漏镀缺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长周期有序堆垛结构镁合金变形机理的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5
作者 邵晓宏 彭珍珍 +1 位作者 靳千千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70,共21页
兼具高强度、高塑性、高稳定性的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具有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当前基础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对微观结构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在原子尺度对相结构及变形机理的综合认识是材料优化设计的根本。因此,在原子尺度... 兼具高强度、高塑性、高稳定性的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具有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当前基础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对微观结构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在原子尺度对相结构及变形机理的综合认识是材料优化设计的根本。因此,在原子尺度深入解析新型高性能镁合金微观结构,阐明变形机理与性能的关系,能够为镁合金的按需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综述了含长周期有序堆垛(long⁃period stacking ordered,LPSO)结构的镁合金变形机理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LPSO结构的扭折变形形成机理及该镁合金的强韧化机制,LPSO结构与孪晶的交互作用,扭折与变形孪晶协同提高塑性的机理,LPSO间孪晶的交汇行为等,并总结前期研究且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长周期有序堆垛结构 透射电镜 扭折 变形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堆叠方式的电子衍射研究
6
作者 王春雯 王照清 +1 位作者 姚湲 周武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此前已有不少工作利用电子衍射花样从实验上识别二维材料的层数、堆叠方式、层间转角等,但此前的工作尚未给出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定量解析表达式。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 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此前已有不少工作利用电子衍射花样从实验上识别二维材料的层数、堆叠方式、层间转角等,但此前的工作尚未给出二维材料的电子衍射花样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定量解析表达式。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到电子衍射强度随二维材料样品倾转角度的变化公式,并利用石墨烯与MoSe2样品对公式的有效性进行定量的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定特定电子衍射斑点进行透射电镜暗场成像,实现对不同堆垛方式的双层石墨烯的区分以及晶畴分布的实空间成像,展示了电子衍射在二维材料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潜力。该研究给出的电子衍射强度公式可用于包括石墨烯/氮化硼异质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在内的各种二维材料的堆叠方式、组成成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学 电子衍射 二维材料 堆叠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存储材料与微纳器件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中然 张子君 田鹤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铁电存储是一种新型存储技术,因低功耗、非易失、高稳定而备受关注。铁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的特性,且极化状态可调,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铁电材料的调控方式,旨在实现存储性能的提升。结合结构设计和高质量生长,电子显微学可实现铁电体纳... 铁电存储是一种新型存储技术,因低功耗、非易失、高稳定而备受关注。铁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的特性,且极化状态可调,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铁电材料的调控方式,旨在实现存储性能的提升。结合结构设计和高质量生长,电子显微学可实现铁电体纳米尺度乃至原子级表征,为解析铁电存储机理提供关键证据。基于此,铁电材料的自发极化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多种类型的超薄铁电体及自发极化器件;外场响应下极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越发深入,超小尺寸铁电材料的极化调制潜力得到挖掘,铁电存储特性实现了进一步优化。未来研究或将面向器件存储密度、速率和功耗性能的整体提升,推动铁电材料在下一代信息存储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存储器 透射电子显微学 铁电氧化物功能材料 铁电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脱合金调控铂基氧还原催化剂表面结构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伟洪 武晓梅 +1 位作者 柯小行 隋曼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8,共15页
铂基纳米结构催化剂因其高活性而成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最有应用前景的氧还原催化剂。电化学脱合金能够通过调节铂基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提升催化剂性能,并且兼具简单易行、低成本等优点,成为优化铂基催化剂的有效手段之一。重点介绍... 铂基纳米结构催化剂因其高活性而成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最有应用前景的氧还原催化剂。电化学脱合金能够通过调节铂基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提升催化剂性能,并且兼具简单易行、低成本等优点,成为优化铂基催化剂的有效手段之一。重点介绍电化学脱合金在铂基催化剂的微结构调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首先,对铂基氧还原催化剂的电化学脱合金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从纳米催化剂(组分、粒径、表面暴露晶面)和电化学脱合金条件(电位、扫描速率、气氛)两大方面分析了电化学脱合金在铂基催化剂微观结构调控中的机理,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铂基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透射电子显微学 电化学脱合金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精度大范围图像配准方法
9
作者 李德响 袁欣 +2 位作者 何玉涛 明文全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1-351,共11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兼具高精度和大范围图像配准能力的多精度遗传算法(MPGA)。该方法引入了多精度分层配准的概念,不同层对应的精度从低到高依次递进,并使用图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函数,在不提高数据位深度和种群数量的同时,扩大了...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兼具高精度和大范围图像配准能力的多精度遗传算法(MPGA)。该方法引入了多精度分层配准的概念,不同层对应的精度从低到高依次递进,并使用图像之间的互相关系数作为评价函数,在不提高数据位深度和种群数量的同时,扩大了图像配准的最大偏移范围,且不损失图像配准的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噪音程度的扫描电镜图像中,并与传统互相关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PGA算法配准效果均优于传统的互相关算法。此外,将本方法应用于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原子分辨率图像中,结果表明,对于周期性强的原子图像,当两张图像偏移量达到(250,250)像素时,MPGA算法仍能准确预测偏移量,其最大可准确预测偏移量比互相关算法大140个像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遗传算法 原子分辨率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ZnO相图中各相结构演化的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10
作者 曹宝宝 王文茹 +1 位作者 徐博家 江松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SnO_(2)⁃ZnO是重要的透明半导体氧化物体系,本文综述了从2012年发现的一种SnO_(2)(ZnO∶Sn)n超晶格纳米线新相出发,先后设计制备ZnO⁃SnO_(2)(ZnO∶Sn)n,SnO_(2)(ZnO∶Sn)n⁃Zn_(2)SnO_(4)和Zn_(2)SnO_(4)⁃SnO_(2)三种不同的纳米异质结结... SnO_(2)⁃ZnO是重要的透明半导体氧化物体系,本文综述了从2012年发现的一种SnO_(2)(ZnO∶Sn)n超晶格纳米线新相出发,先后设计制备ZnO⁃SnO_(2)(ZnO∶Sn)n,SnO_(2)(ZnO∶Sn)n⁃Zn_(2)SnO_(4)和Zn_(2)SnO_(4)⁃SnO_(2)三种不同的纳米异质结结构,并运用透射电子显微学方法厘清了各相之间的结构演化和晶体学生长关系,为该体系内各相在未来的表界面设计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_(2)⁃ZnO 生长关系 透射电子显微学 超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表征磁性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路线探索
11
作者 郭新秋 韩贵华 +3 位作者 李晓惠 卢翀 程春 余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磁性样品的表征一直是透射电镜测试领域的难题。基于国内13家公共电镜平台调研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提出了透射电镜表征磁性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路线。同时,建立便携式永磁铁与电磁铁相结合的磁性判定方法,根据分类结果优选制样方式和测试... 磁性样品的表征一直是透射电镜测试领域的难题。基于国内13家公共电镜平台调研结果,参考国内外文献,提出了透射电镜表征磁性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路线。同时,建立便携式永磁铁与电磁铁相结合的磁性判定方法,根据分类结果优选制样方式和测试项目。该技术路线为磁性材料的透射电镜显微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最大限度地保护电镜不受磁性样品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磁性材料 样品前处理 电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5Ti奥氏体不锈钢中D、He、Ne离子辐照损伤的TEM表征
12
作者 安瞻 徐驰 +1 位作者 龚翱翔 佟振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178,共6页
15-15Ti奥氏体不锈钢因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而作为商用快堆包壳材料的候选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对15-15Ti奥氏体不锈钢的辐照损伤研究仍然较少,且辐照实验多采用较低的辐照剂量,与商用快堆内极高的辐照... 15-15Ti奥氏体不锈钢因优异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而作为商用快堆包壳材料的候选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对15-15Ti奥氏体不锈钢的辐照损伤研究仍然较少,且辐照实验多采用较低的辐照剂量,与商用快堆内极高的辐照剂量所对应的实验数据更为欠缺。为探究商用快堆内极高的辐照剂量对15-15Ti奥氏体不锈钢辐照损伤的影响,给15-15Ti奥氏体不锈钢的抗辐照性能研究提供实验数据补充,选用D^(+)、He^(+)以及Ne^(+)对15-15Ti在较高与较低的辐照剂量下进行离子辐照实验,对辐照后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TEM表征,统计分析了位错环、气泡等辐照缺陷的尺寸与密度。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位错环与空洞的尺寸明显增大,且数密度降低;在晶界与析出物边界附近有明显的空洞聚集现象;纳米压痕实验显示样品有明显的辐照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15Ti奥氏体不锈钢 透射电子显微镜 纳米压痕 辐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对Al⁃4.0Cu⁃0.9Li⁃0.2Mg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魏少青 李石勇 +1 位作者 伍翠兰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工艺对时效Al⁃4.0Cu⁃0.9Li⁃0.2Mg(wt.%)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引入预变形的T8工艺能显著加快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并提高合金的峰值...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工艺对时效Al⁃4.0Cu⁃0.9Li⁃0.2Mg(wt.%)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引入预变形的T8工艺能显著加快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并提高合金的峰值时效强度,但合金的延伸率却明显降低。未变形合金在160℃下峰值时效时主要析出相为δ′/θ′/δ′共生相和T_(1)相,引入预变形的合金中主要析出相均为T_(1)相,而δ′/θ′/δ′共生相的析出则明显受到抑制,并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合金中δ′/θ′/δ′共生相的数量也越来越少,而T_(1)相也逐渐变得更加细小。T8工艺促进了形变强化和析出强化,使得合金强度提高,但预变形的引入使得合金在后续变形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位错塞积,因此合金塑性明显下降。引入变形后合金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给T_(1)相的形核析出提供了大量的异质形核点,又由于合金中的溶质原子数量有限,因此δ′/θ′/δ′共生相的析出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g合金 形变时效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IB的平面透射电镜样品高效制备技术
14
作者 段北晨 吴海辰 +2 位作者 张蕾 陈国新 柯培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46,共4页
为了解决聚焦离子束(FocusIonBeams,FIB)制备平面透射样品时面临的难度大、成功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倒立的立体等腰梯形状的透射样品薄片模型。该模型在不破坏透射样品薄区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抬高薄片底部截断沟槽的位置并缩小... 为了解决聚焦离子束(FocusIonBeams,FIB)制备平面透射样品时面临的难度大、成功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倒立的立体等腰梯形状的透射样品薄片模型。该模型在不破坏透射样品薄区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抬高薄片底部截断沟槽的位置并缩小其面积(减少54%),从而缩短了截取时间。这种技术不仅减轻了高能离子束对样品的损伤,还削弱了加工过程中产生地再沉积效应,显著提高了平面透射样品薄片的制备效率及成功率。此外,在减薄过程中,通过在薄片上表面定点沉积细棒状碳层来标记待测试薄膜的位置,确保目标试样能够完整地保留于透射区内,实现了可定位区域的精准减薄。这种基于FIB的技术适用于多种材料体系,特别是对二维薄膜材料的平面透射样品制备尤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束 平面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 精准定位 二维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银纳米线的锂化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海辉 张欣欣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59,共5页
为了探究银纳米线在不同工作电压下的锂化机制,借助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技术和电子衍射技术,研究了在不同的工作电压条件下,银纳米线在锂化过程中的相变过程和形貌变化。结果表明:金属银用于电池负极材料时,其工作电压对电极材... 为了探究银纳米线在不同工作电压下的锂化机制,借助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技术和电子衍射技术,研究了在不同的工作电压条件下,银纳米线在锂化过程中的相变过程和形貌变化。结果表明:金属银用于电池负极材料时,其工作电压对电极材料的活性有较大影响;银在低工作电压下的储锂量大,电极材料不易失效;当工作电压为-1 V时,Ag纳米线在储存锂离子过程中会先变成LiAg相,无明显体积形变;后续随着锂化时间增加,Li_(x)Ag合金中x>1时,纳米线粉碎化,生成Li3Ag、Li9Ag4相;当外加的电压为-2 V时,锂离子会快速在纳米线表面运输并与Ag发生反应,导致纳米线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AG纳米线 锂化反应机制 原位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物样本透射电镜OTE染色效果
16
作者 武永杰 马琳 +3 位作者 赵慧英 周若言 陈鸿 徐永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88,共5页
为探究乌龙茶提取物(OTE)取代醋酸双氧铀(UA)在畜牧生物样本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选取畜牧业中3种常见的生物样本即山羊坐骨神经、酵母菌及苜蓿叶片组织为测试对象,经多聚甲醛-戊二醛PBS混合溶液预固定后制备超薄切片,采用OTE染色... 为探究乌龙茶提取物(OTE)取代醋酸双氧铀(UA)在畜牧生物样本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选取畜牧业中3种常见的生物样本即山羊坐骨神经、酵母菌及苜蓿叶片组织为测试对象,经多聚甲醛-戊二醛PBS混合溶液预固定后制备超薄切片,采用OTE染色,再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反差情况,并与传统UA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生物样品的OTE单染组和双染组(OTE-Pb双染)在反差对比度、图像清晰度、结构辨识度等方面均与对应的UA单染组和双染组(UA-Pb双染)相当,甚至更佳。结果说明OTE染色在畜牧生物类样品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稳定,反差良好,而且比常规使用的UA安全性高,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提取物 醋酸双氧铀 畜牧生物样本 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减轻氧化应激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娴 高萍 +4 位作者 刘真一 辛紫媛 靳晓飞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4,101,共11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BYHWD)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应用PeriCam PSI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检测脑血流量判定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通过Zea 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程度;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染色检测BBB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BBB超微结构改变;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染及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TJP)中Occludin、ZO-1、Claudin-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YHWD能够降低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血脑屏障结构破坏,延长紧密连接结构致密区,减轻缺血侧大脑脑水肿情况,降低BBB通透性。BYHWD可以降低ROS与MDA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MP-9表达水平,提高Occludin、Claudin-5、ZO-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BYHWD可以升高BBB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BYHWD抗氧化应激,抑制MMP-9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透射电镜 氧化应激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层状正极材料中位错演变的电子显微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笑 闫鹏飞 隋曼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锂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体相衰退备受关注,但对其发生衰退的机理仍缺乏深度的理解。位错作为一种常见线缺陷普遍存在于原始和循环后的层状正极材料中,对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其它缺陷的产生(比如裂纹等)有... 锂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体相衰退备受关注,但对其发生衰退的机理仍缺乏深度的理解。位错作为一种常见线缺陷普遍存在于原始和循环后的层状正极材料中,对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其它缺陷的产生(比如裂纹等)有重要影响,因而也对层状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先进透射电子显微镜,从原子尺度揭示了层状正极材料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位错(003)刃位错、(102)刃位错和(003)螺位错的原始构型及其在充放电循环后的演变。作者发现(003)刃位错的位错核在循环后会发生明显的晶格重构,而(102)刃位错和(003)螺位错具有稳定的位错核结构。电镜观察的统计结果表明(003)和(102)刃位错均可诱发裂纹产生。然而,(003)刃位错区域发生的重构,一方面会阻碍锂离子的扩散,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钉扎位错滑移和裂纹形核,对材料的稳定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位错等缺陷对锂离子存储与迁移,以及正极材料稳定性的影响,对电池材料中的缺陷进行精准调控可以进一步改善其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层状氧化物正极 透射电子显微镜 位错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中透射-反射式STEM明场成像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学平 侯小虎 +3 位作者 刘飞 梁绍波 崔晓明 白朴存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4,共7页
本文研制了一套透射-反射式扫描透射(STEM)明场成像装置,该装置使用背散射电子探头接收经过铂片反射的透射电子信号,可安装在FEI Quanta FEG系列扫描电镜中实现STEM明场成像。分别以埃洛石、Au@ZIF-8纳米颗粒和喷金乳胶标样验证自制STE... 本文研制了一套透射-反射式扫描透射(STEM)明场成像装置,该装置使用背散射电子探头接收经过铂片反射的透射电子信号,可安装在FEI Quanta FEG系列扫描电镜中实现STEM明场成像。分别以埃洛石、Au@ZIF-8纳米颗粒和喷金乳胶标样验证自制STEM明场成像装置的实用性。结果表明:埃洛石STEM明场像的衬度与透射电镜中STEM明场像一致,管腔和管壁具有明显的衬度差异,可以清晰辨识管腔结构;在Au@ZIF-8纳米颗粒的STEM明场像中,Au颗粒衬度较暗,ZIF-8衬度较亮,通过两者之间的衬度差异可以观察到核壳结构;喷金乳胶标样上纳米金颗粒之间可识别的最小距离为2.03 nm,进一步验证了自制STEM明场成像装置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明场像 成像装置 图像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酸钠中钠离子脱嵌诱导结构相变的电子显微学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文龙 赵培丽 +5 位作者 赵振 王怀远 唐真 贾双凤 郑赫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21,共9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钒酸钠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学和电子显微学确定了制备产物为层状结构Na_(1.25)V_(3)O_(8)和通道结构NaV_(6)O_(15)。利用电子束辐照诱导钠离子脱嵌对Na_(1.25)V_(3)O_(8)和NaV_(6)O_(15)的结...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钒酸钠纳米线,通过X射线衍射学和电子显微学确定了制备产物为层状结构Na_(1.25)V_(3)O_(8)和通道结构NaV_(6)O_(15)。利用电子束辐照诱导钠离子脱嵌对Na_(1.25)V_(3)O_(8)和NaV_(6)O_(15)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_(1.25)V_(3)O_(8)和NaV_(6)O_(15)经电子束辐照后均会转化成岩盐结构的VO。论文结果有助于理解钠离子脱嵌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机理,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复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钠 电子束辐照 相变 透射电子显微学(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