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烃源岩显微组分的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大锰 金奎励 +2 位作者 毛鹤龄 杜伟民 胡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采用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研究了源岩中三个系列显微组分包括陆生高等植物成因的镜质体、丝质体、木栓质体、孢子体、角质体,水生动物成因的笔石、几丁虫及热演化过程中次生的组分沥青等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演变特... 采用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Micro-FTIR)研究了源岩中三个系列显微组分包括陆生高等植物成因的镜质体、丝质体、木栓质体、孢子体、角质体,水生动物成因的笔石、几丁虫及热演化过程中次生的组分沥青等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所有显微组分随其演化程度增高,脂族链变短,含氧官能团减少,芳烃富集且芳环缩合度增加。镜质体含丰富的芳烃CC,壳质组含丰富的脂族烃C—Hx,笔石、几丁虫含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氧桥(C—O—C及Ar—O—Ar等),沥青的脂族烃C—Hx含量介于壳质组与镜质体之间,丝质体含丰富的芳烃CC及氧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显微组分 油矿床 傅利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紫草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玉琴 贾宝秀 +2 位作者 冀海伟 郭丰广 齐永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4-549,共6页
利用荧光猝灭方法结合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性光谱(CD),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主要作用力以及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在温度为296、303和310K时,根据Scatchard方程... 利用荧光猝灭方法结合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性光谱(CD),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主要作用力以及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在温度为296、303和310K时,根据Scatchard方程测得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022×104、1.894×104、0.9581×104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8、0.76、0.68;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14.78kJ/mol、24.26J/(mol.K),结果表明其主要作用力为疏水性和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进一步证明左旋紫草素与溶菌酶有着较强的结合,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为多种机理同时存在,并根据Frster能量非辐射转移理论测得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r为4.62nm。CD和FT-IR研究显示,左旋紫草素使溶菌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该文为左旋紫草素在人体内的储存、运输、作用机理及临床试验提供了具有指导作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紫草素 溶菌酶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傅立叶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直接浮选孔雀石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乾予 印万忠 +1 位作者 曹少航 姚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6-719,724,共5页
研究了油酸钠直接浮选孔雀石的浮选行为及作用机理.采用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溶液化学计算及热力学计算进行吸附机理分析.浮选试验表明:当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160 mg/L、pH值范围7~10时,孔雀石浮选回收率可以达... 研究了油酸钠直接浮选孔雀石的浮选行为及作用机理.采用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溶液化学计算及热力学计算进行吸附机理分析.浮选试验表明:当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160 mg/L、pH值范围7~10时,孔雀石浮选回收率可以达到70%以上;当pH=9.5时,回收率为88.67%,达到最高;动电位及溶液化学表明:油酸钠在矿浆中的组分为C_(17)H_(33)COOH·C_(17)H_(33)COO^-,C_(17)H_(33)COO^-和(C_(17)H_(33)COO)_2^(2-),油酸钠在孔雀石表面主要发生了化学吸附;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表明:在合适的p H值范围,油酸钠与孔雀石表面的铜离子作用生成油酸铜盐沉淀,改变了孔雀石的表面性质使它表面疏水从而容易浮选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钠 孔雀石 ZETA电位 溶液化学计算 傅里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滤膜的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原子力显微镜与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敏 王浪 王占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24,共5页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原子力显微镜与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 ,对NF4 5纳滤膜的表面形态、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考察了大豆乳清液的纳滤膜污染特征 .研究表明 :NF4 5膜的孔径范围小于 0 5nm ,膜孔分布均匀 ...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原子力显微镜与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技术 ,对NF4 5纳滤膜的表面形态、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 ,同时考察了大豆乳清液的纳滤膜污染特征 .研究表明 :NF4 5膜的孔径范围小于 0 5nm ,膜孔分布均匀 ,平均表面粗糙度为 9 4nm ,波峰高度是纳米级 ;而污染膜面基本表现为无数小葡萄球状的低聚糖类物质组成的块状 ,且污染物层分布很不均匀 ,波动很大 ,平均表面粗糙度为 4 39 7nm ,波峰高度是微米级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场发射扫描电镜 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 原子力显微镜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 膜分离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铵对SO_2在大气颗粒物表面气-粒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林立 孔令东 陈建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1-755,共5页
利用流动态的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漫反射光谱(DRIFTS)对含硝酸铵气溶胶(以α-Fe2O3为主模拟气溶胶)与SO2的非均相反应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硝酸铵与其它金属氧化物(CaO,MgO,α-Al2O3和SiO2)与SO2反应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铵和α-Fe2O3... 利用流动态的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漫反射光谱(DRIFTS)对含硝酸铵气溶胶(以α-Fe2O3为主模拟气溶胶)与SO2的非均相反应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硝酸铵与其它金属氧化物(CaO,MgO,α-Al2O3和SiO2)与SO2反应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铵和α-Fe2O3混合颗粒物比硝酸铵和其它金属氧化物混合颗粒与SO2反应的吸附系数高,表明α-Fe2O3比其它金属氧化物催化能力变强.利用BET面积作为反应活性表面积,发现含有6%(质量分数)NH4NO3的α-Fe2O3混合颗粒物与SO2反应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吸附系数(γBET=2.42×10-9),比纯氧化铁的反应高了近1.8倍.而纯NH4NO3颗粒与SO2不发生反应,表明少量硝酸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O2在气溶胶颗粒物表面转化成硫酸盐的能力.本文还讨论了含硝酸铵气溶胶与SO2的反应机制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硝酸铵气溶胶 二氧化硫 红外漫反射 非均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定性侦检
6
作者 范杨 陈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利用被动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遥测技术,通过建立三层辐射传播模型获取泄漏气体的透过率光谱。将支持向量机应用到气体透过率光谱的定性分析中,通过对训练集PCA降维,获取主成分。利用网格搜索和K折交叉验证获取最优模型参数。通过测试... 利用被动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遥测技术,通过建立三层辐射传播模型获取泄漏气体的透过率光谱。将支持向量机应用到气体透过率光谱的定性分析中,通过对训练集PCA降维,获取主成分。利用网格搜索和K折交叉验证获取最优模型参数。通过测试集确定模型的分类效果。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在被动式红外光谱遥测的定性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泄漏事故 傅里叶变换红外遥测 支持向量机 定性侦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