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configurable tracked mobile robot based on four-linkage mechanism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自荣 尚建忠 张志雄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62-70,共9页
A novel reconfigurable tracked robot based on four-link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nd released for the complicated terrain environment. This robot was modular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is composed of one suspension... A novel reconfigurable tracked robot based on four-link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nd released for the complicated terrain environment. This robot was modular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is composed of one suspension and one pair of symmetrical deployed reconfigurable track modules. This robot can implement multiple locomotion configurations by changing the track configuration, and the geometric theor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rack length keeps consta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ck reconfiguration. Furthermore, a parameterized geometric model of the robot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kinematic performance of the robot while overcoming various obstacle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orrectness of design theory and robot scheme, an example robot was designed to climb 45° slopes and 200 mm steps, and a group of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robot were determined. Finally, A prototype of this robot was developed, an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bot own powerful mobility and obstacle overcoming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running across obstacle like mantis, extending to stride over entrenchment, standing up to elevate height, and going ahead after overtu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ked mobile robot four-linkage mechanism MOBILITY reconfigurable rob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桩-撑-土组合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宇亮 程勇 +4 位作者 刘玮 王斌 高文慧 李柔锋 李志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174,共13页
依托某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不同施工阶段组合支护结构及基坑关键部位的变形规律。基于土体硬化模型建立深基坑组合支护体系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支护结构体系的桩身弯矩、桩身位移和土压... 依托某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通过现场试验获得不同施工阶段组合支护结构及基坑关键部位的变形规律。基于土体硬化模型建立深基坑组合支护体系的三维数值模型,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支护结构体系的桩身弯矩、桩身位移和土压力分布规律。针对反压土的顶宽、高度、坡度以及斜支撑的间距、直径等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对围护桩受力变形的影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围护桩最大位移与最大正弯矩随反压土顶宽、高度、斜支撑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反压土坡度、斜支撑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桩身变形影响因素敏感性从大至小依次为反压土坡高、顶宽、反压土坡度、斜支撑间距和斜支撑直径;对组合支护体系进行设计时,建议在确定土坡自稳角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反压土土坡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组合支护结构 反压土 斜支撑 受力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配重的蔬菜移栽机旋转式取苗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叶秉良 唐涛 +2 位作者 俞高红 易卫明 张国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7-122,共6页
以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移栽机、能实现非匀速连续传动的新型旋转式取苗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取苗机构运转平稳性问题,应用配重法改进取苗机构的结构,以减小机构振动、改善其动力学性能。建立配重优化设计模型,采用穷举法通过UG和ADAMS软... 以一种应用于蔬菜钵苗移栽机、能实现非匀速连续传动的新型旋转式取苗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取苗机构运转平稳性问题,应用配重法改进取苗机构的结构,以减小机构振动、改善其动力学性能。建立配重优化设计模型,采用穷举法通过UG和ADAMS软件分析得到配重的质量和质心向径分别为0.21 kg和102 mm。应用ADAMS软件开展取苗机构动力学仿真与分析,并进行取苗机构样机的动力学试验,对安装配重前、后取苗机构支座反力的仿真和试验结果分别进行比较,验证取苗机构动力学性能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x和y方向支座反力的最大幅值分别由改进前的409 N和77 N减小为369 N和69 N,降低了9.8%和10.4%;其方差由改进前的5 126 N^2和553 N^2分别减小为3 391 N^2和398 N^2,降低了33.8%和28%,表明取苗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工作平稳性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移栽机 旋转式取苗机构 配重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收割机切割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惯性力平衡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建平 赵匀 饶秀勤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4-236,共3页
把小型收割机切割机构简化为曲柄滑块机构,指出传统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对切割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及惯性力平衡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收割机 切割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 平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柄滑块机构惯性力优化平衡的新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学武 张青 郭为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7-689,711,共4页
针对曲柄滑块机构的部分平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最大惯性力和惯性力绝对值的平均值两项优化指标,能更加合理地选择最佳平衡量,并且给出了设计算例和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曲柄滑块机构 惯性力部分平衡 最佳平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柄滑块机构惯性力部分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麟 张春林 韩宝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7-40,共4页
指出了以往运用质量代换方法对曲柄滑块机构惯性力进行部分平衡的不足,运用MATLAB编程计算重新描绘出分别考虑一级惯性力和二级惯性力时各惯性力的变化曲线,通过优化程序重新估算了使机构中残存的最大惯性力的最小配重条件,并进行了理... 指出了以往运用质量代换方法对曲柄滑块机构惯性力进行部分平衡的不足,运用MATLAB编程计算重新描绘出分别考虑一级惯性力和二级惯性力时各惯性力的变化曲线,通过优化程序重新估算了使机构中残存的最大惯性力的最小配重条件,并进行了理论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力 曲柄滑块机构 惯性力平衡 配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平衡的可移动配重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英 姚燕安 查建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39-2045,共7页
基于配重法的平衡原理,提出一种具有可移动配重的机构动力平衡新方法.该方法所加配重与附加在待平衡机构上的RRP杆组的滑块相固结,配重可以随机构转动的同时沿其导路作往复移动,通过对附加杆组的几何参数和配重的优化设计,使机构的单项... 基于配重法的平衡原理,提出一种具有可移动配重的机构动力平衡新方法.该方法所加配重与附加在待平衡机构上的RRP杆组的滑块相固结,配重可以随机构转动的同时沿其导路作往复移动,通过对附加杆组的几何参数和配重的优化设计,使机构的单项或多项动力指标得到改善.以曲柄摇杆机构为待平衡机构,提出了可移动配重的实现方案,建立了以输入转矩、震动力和震动力矩为平衡目标的综合优化模型,对可移动配重方法和传统固定配重方法的平衡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移动配重方法在降低机构的震动力和输入转矩方面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平衡 配重法 输入转矩 震动力 震动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重可调的节能电梯设计方案介绍 被引量:3
8
作者 陶元芳 叶青林 高有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80,84,共4页
介绍了一种曳引式节能电梯设计方案。在保持电梯原有曳引结构系统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机械变速器、辅助配重、卷筒等装置,使机械变速器输入端连接电梯曳引轮,输出端通过卷筒连接辅助配重。采用机械变速器改变辅助配重与轿厢运动的速比可... 介绍了一种曳引式节能电梯设计方案。在保持电梯原有曳引结构系统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机械变速器、辅助配重、卷筒等装置,使机械变速器输入端连接电梯曳引轮,输出端通过卷筒连接辅助配重。采用机械变速器改变辅助配重与轿厢运动的速比可以匹配电梯不同的载重量与起升高度,实现配重可调,进而可以补偿曳引轮两侧的重量差,使曳引电机维持在低能耗状态。该设计方案利用辅助配重势能的改变就能够实现负载势能的储存和释放,能量形式没有发生转变,是一种直接的节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曳引式电梯 机械变速器 可调配重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往复运动部件的配重机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连新 夏欢 +1 位作者 郑越青 徐刚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2,22,共4页
作为质谱仪中核心部件的四极质量分析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制造十分困难,其中极座加工采用高频往复的磨削工艺,机床中的配重机构如果采用传统的配重气缸和配重块方式,其活塞和钢丝绳的寿命无法满足要求,导致机床可靠性低。介绍一种适用于... 作为质谱仪中核心部件的四极质量分析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制造十分困难,其中极座加工采用高频往复的磨削工艺,机床中的配重机构如果采用传统的配重气缸和配重块方式,其活塞和钢丝绳的寿命无法满足要求,导致机床可靠性低。介绍一种适用于高频往复运动部件的配重机构,采用半圆环形滑轮支架和滑轮组成滑轮组,既可以降低滑轮惯量,也可以增加钢丝绳的弯曲半径,从而减小钢丝绳弯曲应力,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提高机床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往复运动 配重 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管机四连杆式配重机构刚柔耦合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苏 王琪 +1 位作者 宁善平 王汉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9-102,107,共5页
配重机构是吊管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性与关键部位强度直接影响到起吊性能的好坏以及施工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配重机构的研发过程中,融入现代设计方法能够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研发周期。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以某... 配重机构是吊管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合理性与关键部位强度直接影响到起吊性能的好坏以及施工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在配重机构的研发过程中,融入现代设计方法能够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研发周期。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以某型吊管机四连杆型式配重机构为研究对象,运用UG和ADAMS软件建立虚拟样机模型和力学模型,对机构收起的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配重质心水平位移曲线,验证了该机构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平衡力矩。通过导入柔性化零件建立机构的刚柔耦合模型,仿真后得到液压油缸推力变化曲线和上连杆最危险时刻最大应力值,校核油缸设计的合理性和上连杆的强度,最后用试验验证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研究为样机中配重机构的设计和可靠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吊管机 四连杆式配重机构 ADAMS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柄滑块机构平衡的新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文琴 孙英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共3页
探讨一种具有柔性配重的曲柄滑块机构。根据质心不变原理及振动理论中的相位差原理 ,附加柔性配重使滑块的一阶惯性力的绝大部分及二阶惯性力的一部分得到平衡。与现有的为消除惯性力而设计的机构相比 ,这种机构的体积小、质量轻 ,消振... 探讨一种具有柔性配重的曲柄滑块机构。根据质心不变原理及振动理论中的相位差原理 ,附加柔性配重使滑块的一阶惯性力的绝大部分及二阶惯性力的一部分得到平衡。与现有的为消除惯性力而设计的机构相比 ,这种机构的体积小、质量轻 ,消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柄滑块机构 柔性配重 消振 对称布置法 加平衡质量法 加平衡机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3-(2SPS)并联机构的配重平衡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有清 李开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32,35,共5页
以3-(2S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机构动平台质量较大的情况,通过一个二级剪叉机构建立一种配重平衡装置。求出机构位置的正反解,在Adams仿真软件中用纯移动型的3-UPU并联机构等效代替,对配重后的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以及静力学仿... 以3-(2S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机构动平台质量较大的情况,通过一个二级剪叉机构建立一种配重平衡装置。求出机构位置的正反解,在Adams仿真软件中用纯移动型的3-UPU并联机构等效代替,对配重后的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以及静力学仿真分析;并通过参数化分析,获得更佳的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有平衡结构的3个驱动杆的输出力远远小于平衡前的输出力。平衡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平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SPS)并联机构 3-UPU并联机构 配重平衡 ADAMS仿真 参数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升船机安全机构埋件传力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智 刘毅 +4 位作者 张国新 田清伟 朱银邦 崔炜 周秋景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9-45,共7页
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技术难度和规模最大的垂直升船机,选用长螺母-短螺杆系统作为遭遇事故时的安全机构,安全机构传力可靠性对于保障升船机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建立了螺母柱结构精细化仿真计算模型,按照设定的事故工况研究了螺母柱的变形... 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技术难度和规模最大的垂直升船机,选用长螺母-短螺杆系统作为遭遇事故时的安全机构,安全机构传力可靠性对于保障升船机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建立了螺母柱结构精细化仿真计算模型,按照设定的事故工况研究了螺母柱的变形与应力,计算结果表明,螺母柱、工字钢、灌浆材料、一期混凝土、预应力锚栓、钢筋的拉压应力均小于相应的强度值,设计提出的传力机理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吻合。沉船事故工况与船厢水泄空工况的原型试验结果表明,螺母柱埋件在试验过程中的位移很小,且未发现其他破损现象,此结果证明了螺母柱结构的可靠性,也验证了设计阶段的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升船机 平衡重式升船机 塔柱结构 长螺母-短螺杆安全机构 传力机理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升船机塔柱结构变形及其机构适应性研究
14
作者 田清伟 刘毅 +4 位作者 张国新 李智 杨波 黄涛 周秋景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7,共9页
三峡升船机作为世界上规模和技术难度最大的垂直升船机,也是我国第一座齿轮齿条爬升、长螺母-短螺杆安全机构、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机,其塔柱结构变形与承船厢相关机构的适应性是三峡升船机能否正常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在三峡升船机的设... 三峡升船机作为世界上规模和技术难度最大的垂直升船机,也是我国第一座齿轮齿条爬升、长螺母-短螺杆安全机构、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机,其塔柱结构变形与承船厢相关机构的适应性是三峡升船机能否正常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在三峡升船机的设计阶段,基于设计荷载及其组合开展了塔柱结构变形的计算分析,研究提出了重点部位最大可能变形预测值,并对这些重点部位的机构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在调试运行阶段,基于变形监测资料对塔柱结构的变形进行了反演分析,反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阶段的变形预测值及其规律与实测值基本相符,重点部位的实际变形值小于按照极端情况提出的最大可能变形预测值,也小于相应机构的适应值,升船机运行状态良好。文中采用的塔柱结构荷载组合及变形预测方法,以及通过最大可能变形预测值评估机构适应性的方法是合适的,该方法也可用于200 m级同类型升船机的设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重式升船机 塔柱结构 长螺母-短螺杆安全机构 机构变形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轴箱部件液压平衡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15
作者 张力 彭梁锋 +2 位作者 何沛恒 王自强 杨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38-241,共4页
研究了一种落地铣镗床主轴箱部件的液压平衡系统,通过机械结构方案、液压系统方案的优选,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以及该液压平衡系统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优越性。
关键词 重锤平衡 液压平衡 机械结构 液压系统 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配重的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动力学优化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徐高伟 宋裕民 +3 位作者 褚瑞霞 荐世春 邱绪云 高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共7页
配重法能降低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的振动,改善其动力学性能。为获取所添加配重的最优参数,建立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移栽机构的动力学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函数获取机构不同转速下所添加配重的优化参... 配重法能降低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的振动,改善其动力学性能。为获取所添加配重的最优参数,建立五杆式丹参移栽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移栽机构的动力学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函数获取机构不同转速下所添加配重的优化参数,通过动力学分析,确定曲柄转速为60 r/min时所对应的配重参数为最优参数组合:曲柄AB添加配重半径r_(2)为116 mm、圆心角α_(2)为155°、厚度d_(2)为21.0 mm,曲柄OD添加配重半径r_(5)为139 mm、圆心角α_(5)为158°、厚度d_(5)为25.8 mm。根据所得的配重参数研制样机,并进行动力学验证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动力学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测定的峰值力为520 N,方差值为752.41 N^(2),与理论模型输出的曲线比较,两者结果变化趋势基本吻合,验证移栽机构动力学模型和配重参数优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五杆式移栽机构 配重 动力学模型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式自行车停车桩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梦飞 杜宇凡 秦涛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9年第7期38-41,共4页
为了解决自行车停放难、停放乱、公共空间浪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简易的纯机械式自行车停车桩。该停车桩由基桩、停放机构和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停放机构固定自行车前轮,在传动机构配重块和人力辅助下实现立式停车。停车过程运动... 为了解决自行车停放难、停放乱、公共空间浪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简易的纯机械式自行车停车桩。该停车桩由基桩、停放机构和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停放机构固定自行车前轮,在传动机构配重块和人力辅助下实现立式停车。停车过程运动学分析表明停车桩结构设计合理,根据多组不同车型立式停车驱动力测量实验,确定了停车桩配重块的质量,保证了自行车停车桩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桩 机械式 运动学 配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