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甲醛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恒 贺晶晶 +1 位作者 冯兴国 崔海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1,共6页
针对聚甲醛(POM)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开展性能试验研究,分析纤维几何特性、纤维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工作性能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表明:纤维长度一定时,掺量在0.8~2.4 kg/m^(3)范围内增加时,SCC坍落扩展度下降,SCC的... 针对聚甲醛(POM)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开展性能试验研究,分析纤维几何特性、纤维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工作性能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表明:纤维长度一定时,掺量在0.8~2.4 kg/m^(3)范围内增加时,SCC坍落扩展度下降,SCC的力学性能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纤维掺量一定时,纤维长度6~20 mm范围内增大时,SCC坍落扩展度变化不大,SCC力学性能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掺量1.6 kg/m^(3)、长度12 mm的圆柱状纤维对SCC抗压强度提升幅度最大,较素SCC的28 d强度提升了3.6%;长度12 mm扁平状纤维与长度6 mm圆柱状纤维混杂,掺量为1.6 kg/m^(3)时,SCC的28 d劈裂抗拉强度提高14.52%。POM的掺入,使得对SCC微观结构更为密实,纤维与胶凝体紧密结合可有效吸收破坏产生能量,实现宏观力学性能提升。研究结论可为POM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聚甲醛纤维 坍落扩展度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过轴式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性能分析
2
作者 李巍巍 邢雷 +4 位作者 蔡萌 蒋明虎 马志权 郭炳乾 关帅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0,共7页
同井注采技术在井下对高含水采出液进行油水分离,而水力旋流器是同井注采技术高效运行的关键设备。为进一步提高井下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结合旋流分离原理与3D打印技术,提出了中心过轴式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通过数值模拟方... 同井注采技术在井下对高含水采出液进行油水分离,而水力旋流器是同井注采技术高效运行的关键设备。为进一步提高井下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结合旋流分离原理与3D打印技术,提出了中心过轴式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结合试验研究,系统地对不同操作参数下旋流器内的流场分布特性和油水分离效率进行了分析,包括不同油滴粒径、入口速度及分流比。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油体积分数为4%,油滴粒径为0.7 mm,入口进液速度为6.33 m/s,分流比为30%时,旋流器的分离效率达到最大。在上述工况下,旋流器模拟与试验的分离效率分别达到98.8%和98.0%。数值模拟与试验在油核位置和分离效率方面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中心过轴式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结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井下油水高效分离设备的研发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旋流器 油滴粒径 入口速度 分流比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作用下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胡可 常亚慧 杨克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5,32,共7页
天然分汊河道的河床冲淤情况会根据植被密度及分布情况,流量,心滩形状和位置等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分汊河道的水流特性和分流情况发生改变。为探究植被对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以植被覆盖率和流量作为试验变量,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植被... 天然分汊河道的河床冲淤情况会根据植被密度及分布情况,流量,心滩形状和位置等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分汊河道的水流特性和分流情况发生改变。为探究植被对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以植被覆盖率和流量作为试验变量,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植被生长情况设计了顺直非对称分汊水槽的动床试验,对分汊河道的水面线、流速及分流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支汊生长植被时,相较于无植被情况,主汊水面线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支汊的水面线变化则同时受流量和植被覆盖率的双重影响,在小流量时,支汊水面线的变化趋势与主汊相似;在大流量时,植被的存在会提升支汊上游水面线,且提升幅度随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相反,在支汊下游区域,植被则会导致水面线下降。在流速方面,支汊植被导致主汊流速小幅增加,支汊流速显著下降,但两汊道流速均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对于分流比的变化,支汊的植被的存在会导致支汊分流比减小,主汊分流比增加,但植被覆盖率大小对两汊道分流比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作用 分汊河道 分流比 水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矩形通道高过冷沸腾流动与传热模型分析
4
作者 刘可心 闫震 +3 位作者 徐建军 丁雷 丁铭 曹夏昕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82,共9页
为了探究高过冷沸腾条件下板状燃料元件冷却剂通道内的流动换热问题,针对窄矩形通道内的高过冷沸腾现象开展了实验研究。在0.2 MPa压力下的窄矩形通道内,对过冷度为25~50℃且质量流速为400~700 kg/(m^(2)·s)的去离子水单面加热至沸... 为了探究高过冷沸腾条件下板状燃料元件冷却剂通道内的流动换热问题,针对窄矩形通道内的高过冷沸腾现象开展了实验研究。在0.2 MPa压力下的窄矩形通道内,对过冷度为25~50℃且质量流速为400~700 kg/(m^(2)·s)的去离子水单面加热至沸腾,壁面热流密度为70~375 kW/m^(2),出口空泡份额为0.0029~0.0838。采用压差传感器和K型铠装热电偶分别获取实验段内压降数据和壁面温度数据。基于实验数据对文献中关于两相流动和沸腾换热的经验关系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已有的沸腾换热系数和两相摩擦压降模型对高过冷沸腾的预测能力较差。建立了适用于窄矩形通道内高过冷沸腾情况下的沸腾换热系数和两相摩擦压降预测模型,本文模型对沸腾换热系数和两相摩擦压降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2.45%和16.72%,精度优于已有模型。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矩形通道 高过冷沸腾 两相换热系数 两相摩擦压降 传热模型 分相流模型 均相流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转速下静子可调对变循环分离风扇流通能力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安广丰 周瑞 +1 位作者 于贤君 刘宝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4,共15页
可调静子是变循环分离风扇在中低转速下实现更大流通能力的关键手段。本文针对“2+1”和“1+2”两种构型变循环分离风扇的极限流通能力随进口导叶(IGV)和静子调节的变化规律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涵道比和可调静子组合调节... 可调静子是变循环分离风扇在中低转速下实现更大流通能力的关键手段。本文针对“2+1”和“1+2”两种构型变循环分离风扇的极限流通能力随进口导叶(IGV)和静子调节的变化规律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涵道比和可调静子组合调节情况下,“1+2”变循环分离风扇的极限流通能力更强;而涵道比固定为0.3时,“2+1”变循环分离风扇的极限流通能力更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IGV的调节角度决定了第一级风扇流量-压比特性线位置,从而决定了风扇的理论极限流通能力;而所有可调静子叶片的调节角度决定了第一级风扇与后面级风扇的匹配状态,从而决定了第一级风扇在自身特性线上匹配的最大流量状态,进而决定了风扇的实际极限流通能力。涵道比和可调静子组合调节情况下,“1+2”变循环分离风扇可用的IGV调节角度更大,因此其极限流通能力更强;涵道比固定情况下变循环分离风扇的极限流通能力与初始状态下各级的匹配有关,对于本文研究的两种构型变循环分离风扇,涵道比为0.3时“2+1”变循环分离风扇各级匹配状态有利于获得更大的可用IGV调节角度,因此其极限流通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变循环分离风扇 可调静子 极限流通能力 级匹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化学反应的激光诱导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成彦 严红 +1 位作者 张睿帆 刘凡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3-84,共12页
空化气泡演化特性对于航空燃料高压射流雾化、激光等离子体点火助燃等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验与数值模拟,对单脉冲激光在液体水中诱导的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对气泡演化特性的影响。实验中通过... 空化气泡演化特性对于航空燃料高压射流雾化、激光等离子体点火助燃等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验与数值模拟,对单脉冲激光在液体水中诱导的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对气泡演化特性的影响。实验中通过高速摄影捕获了空化气泡在坍缩过程中的发光现象,证实了化学反应的存在。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有无化学反应时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演化的差异,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化学反应对气泡温度、压力和半径等的演化都有重要影响。气泡内水蒸气的分解导致了气泡温度的降低,不可凝气体的生成增强了气泡的二次膨胀过程,并且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对比了同步气泡对间的相互作用,阐明了气泡形态发展对气泡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空化气泡 同步气泡对 水分解 激波 可压缩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相潮流优化的风电汇集电网电压综合补偿方法
7
作者 贾瑞媛 刘其辉 +3 位作者 葛欣怡 蔡希鹏 朱益华 罗超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1-370,共10页
针对目前大规模风电汇集电网的无功补偿多以电压偏差控制为主,无法良好适应电压不平衡运行工况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相潮流优化的风电汇集电网电压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建立以目标节点电压不平衡度均值最小、三相电压偏差均值最... 针对目前大规模风电汇集电网的无功补偿多以电压偏差控制为主,无法良好适应电压不平衡运行工况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相潮流优化的风电汇集电网电压综合补偿方法。首先,建立以目标节点电压不平衡度均值最小、三相电压偏差均值最小、集中无功补偿设备总补偿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分相潮流优化模型。之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并对其改进以提升寻优性能。对于求解得到的准最优补偿方案,通过序关系分析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相结合的方式决策出最优补偿方案。最后,以华北地区某实际风电汇集电网为原型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以及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不平衡 电压质量 粒子群算法 风电汇集电网 分相潮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摆角超声速分离线喷管烧蚀数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栩锋 田维平 +1 位作者 王健儒 曹涛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160,共9页
建立了适用于超声速分离线喷管的三维烧蚀仿真方法,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对不同摆角的喷管烧蚀状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喷管型面改变,分离线附近烧蚀率出现骤升骤降的复杂变化。分离线前侧壁面大部分位置烧蚀率受摆... 建立了适用于超声速分离线喷管的三维烧蚀仿真方法,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对不同摆角的喷管烧蚀状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喷管型面改变,分离线附近烧蚀率出现骤升骤降的复杂变化。分离线前侧壁面大部分位置烧蚀率受摆角影响较小,仅下侧点位置附近由于燃气流动受阻烧蚀率随摆角增大而增大,当摆角为5°时,为喷管整体烧蚀最严重区域,烧蚀率为79.4μm/s。分离线后侧壁面烧蚀率受摆角影响较大,且整体高于前侧。在分离线下游上侧边界线,烧蚀率会快速出现一个峰值,且出现位置随摆角增大后移,从0°的59.7 mm后移至5°的65.3 mm处。摆角为5°时,由于下侧激波切割了流场,导致了上侧边界线x=130 mm燃气流动出现分离现象,烧蚀率在此处回升到5.8μ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超声速分离线喷管 烧蚀 摆动角度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率下钻孔煤样冲击破坏试验及数值研究
9
作者 张寅 尹立冬 +3 位作者 代连朋 张季平 李家俊 杨晨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9-320,共12页
煤层钻孔是防治冲击地压常用的一种简单、经济和有效的降冲减灾手段。针对冲击地压发生后高应变率加载显现,揭示钻孔煤岩的冲击破坏物理过程及其减灾机制对于定量化设计煤层钻孔参数意义重大。为研究高应变率下钻孔对煤样力学性质的影响... 煤层钻孔是防治冲击地压常用的一种简单、经济和有效的降冲减灾手段。针对冲击地压发生后高应变率加载显现,揭示钻孔煤岩的冲击破坏物理过程及其减灾机制对于定量化设计煤层钻孔参数意义重大。为研究高应变率下钻孔对煤样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室内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对预制孔煤样进行冲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应变率加载下钻孔对煤样的动态抗压强度具有显著的弱化作用,随钻孔数目的增加,煤岩动态抗压强度分别下降11.9%、20.4%、23.2%;随钻孔间距的增加,动态抗压强度分别下降20.4%、14.9%、8.5%、16.4%。含钻孔煤样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应力跌落现象与塑性耗能平台期,应力跌落范围与塑性平台范围随孔数目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高应变率加载下钻孔对煤样的破坏具有明显的变形局部化引导作用,当煤岩破坏时,初始主裂纹于平行加载方向的孔边拉应力区产生,次裂纹垂直主裂纹方向,孔间裂纹于孔桥间产生。应力集中区随孔桥破碎重新分布,孔边承载区远离钻孔。钻孔后煤样的AE(acoustic emission)事件数峰值出现不同程度的后移,当L≤2.5 d时,AE事件分布呈双峰特征,L>2.5d时,AE事件分布呈单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变率 霍普金森压杆 颗粒流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研发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孙献斌 李志伟 +2 位作者 时正海 黄中 蒋敏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5,共5页
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大容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研制首台国产210MW和33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开展了国产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方案设计,对锅炉的炉型结构、关键部件、汽水系统及辅... 为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大容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研制首台国产210MW和330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开展了国产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方案设计,对锅炉的炉型结构、关键部件、汽水系统及辅助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研究。介绍了国产600MW超临界CFB锅炉结构:采用"H"型整体布置,6台高温旋风分离器布置在炉膛两侧,配有相应的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CHE),炉膛水冷壁为垂直管圈结构,双回路给煤系统可保证均匀可靠地向炉内送入燃料。该锅炉技术方案可为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型化 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5000平台的调配一体技术方案 被引量:14
11
作者 殷自力 钱静 +3 位作者 陈宇星 黄文英 关胜亮 任晓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2-167,共6页
基于对调度控制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调配一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即一体化平台、一体化维护、一体化展示、核心应用独立运行;从调配一体建模、调配应用运行框架、调配应用协同三方面,探讨了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 基于对调度控制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调配一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即一体化平台、一体化维护、一体化展示、核心应用独立运行;从调配一体建模、调配应用运行框架、调配应用协同三方面,探讨了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基础平台(简称D5000平台)调配一体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D5000平台的调配一体系统的特点和研究成果。考虑到配网自动化建设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特点,作为现阶段提高配电网调度技术的支撑手段,推行调配一体系统有着积极长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5000平台 调配一体 一体化建模 信息分流 应用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运输体系下的客运流量分离模型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四兵锋 赵小梅 高自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9,共6页
分析在多种运输方式存在情况下乘客的交通选择行为,并基于随机用户平衡理论和混沌理论构造了综合运输条件下的交通方式分离模型及求解算法。最后以北京到天津的客运市场为例,分析了各种社会因素变化时,不同交通方式的客流变化情况。
关键词 综合运输 随机用户平衡 流量分离 混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大型CFB锅炉的开发研制与工程示范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献斌 蒋敏华 +7 位作者 于龙 李光华 时正海 张彦军 蒋元剑 李志伟 姜孝国 邹生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开发国产大容量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通过试验台及实炉试验,系统地研究了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建立了炉内精确传热计算模型和炉膛高度计算模型,开发了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专利技术,提出了大型CFB锅炉复合炉型的设计思想和炉... 为开发国产大容量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通过试验台及实炉试验,系统地研究了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建立了炉内精确传热计算模型和炉膛高度计算模型,开发了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专利技术,提出了大型CFB锅炉复合炉型的设计思想和炉型布置方案。开发研制的首台国产100MW及210MWCFB锅炉已在江西分宜发电厂成功投入运行,各项技术性能优良。研制的国产330MWCFB锅炉示范工程正在实施阶段。简要介绍了国产600MW超临界CFB锅炉设计方案及主要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型化 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 超临界CFB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面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勇强 徐明力 +1 位作者 吴春笃 吴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9-222,共4页
针对暴雨径流及屋面初期雨水水质较差,不能满足雨水利用的要求,采用初期雨水弃流的水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屋面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根据雨水污染物冲刷的规律和降雨的强度,确定了所需弃流池的容积;设计中,将截留在弃流装置中的雨... 针对暴雨径流及屋面初期雨水水质较差,不能满足雨水利用的要求,采用初期雨水弃流的水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屋面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根据雨水污染物冲刷的规律和降雨的强度,确定了所需弃流池的容积;设计中,将截留在弃流装置中的雨水由底部透水部件直接渗入地下;装置结构主要采用再生树脂复合材料,底部透水土工布主要采用骨料和粘结剂的合成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弃流量为3 mm时,该装置可以截留屋面初期雨水50%~70%的污染物,以SS、浊度、COD为主,最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95%,50.00%,60.90%;装置不需要进行雨后管理,只需进行定期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流装置 初期雨水 弃流 组合式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气液环状流在新型分配器中的分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法春 王栋 林宗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通型两相分配器,该分配器主管侧壁均匀分布着直径均为3.5 mm的8个小孔,主管中的气液混合物通过安装在主管外壁上的环室进入侧支管.通过在空气-水实验台上对水平管气液环状两相流通过该分配器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与传统...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通型两相分配器,该分配器主管侧壁均匀分布着直径均为3.5 mm的8个小孔,主管中的气液混合物通过安装在主管外壁上的环室进入侧支管.通过在空气-水实验台上对水平管气液环状两相流通过该分配器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与传统三通分配器的分配特性不同,该分配器的液相会优先进入侧支管.建立了相分配模型,认为对于环状流,通过管壁小孔的液膜将被小孔捕获,从而进入侧支管.该模型还提出了分配影响区修正系数,实验发现该系数与入口干度成线性关系.预测的气液相分流系数、主管出口与直通管间压力损失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最大误差为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两相流 三通 流动分配 小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长江口北支河槽容积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维 顾杰 +1 位作者 李雯婷 秦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4,共5页
根据实测水文及泥沙等资料,采用现在较成熟的且应用广泛的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北支0 m以下河槽容积与大通流量、大通输沙量及北支分流比3个因子间的神经网络模型,网络结构为3-1-7-1,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模型训练较好,预测结果与线性回... 根据实测水文及泥沙等资料,采用现在较成熟的且应用广泛的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北支0 m以下河槽容积与大通流量、大通输沙量及北支分流比3个因子间的神经网络模型,网络结构为3-1-7-1,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模型训练较好,预测结果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结果相近,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广泛应用于河口水文等方面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长江口北支 河槽容积 北支分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量对低品位铝土矿旋流-反浮选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淑玲 魏德洲 +1 位作者 方萍 曹惠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依据我国铝土矿的特点和旋流分选规律,对w(Al2O3)/w(SiO2)为4.39,磨矿细度为粒度小于0.074mm占61.90%(质量分数)的铝土矿进行了旋流-反浮选试验.考察了充气量对分离过程和分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m^3/h范围... 依据我国铝土矿的特点和旋流分选规律,对w(Al2O3)/w(SiO2)为4.39,磨矿细度为粒度小于0.074mm占61.90%(质量分数)的铝土矿进行了旋流-反浮选试验.考察了充气量对分离过程和分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m^3/h范围内增大充气量,轴向零速包络面向轴心收缩,分选指标变差;在同样的充气量条件下,增大入料压力有利于旋流-反浮选过程的进行,分选指标得以改善;在0-0.8m^3/h范围内增大充气量,轴向零速包络面向轴心轻微收缩,削弱矿物颗粒间基于粒度差异的分级作用,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它们之间基于密度和表面性质差异的分选作用,分选指标优于不充气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反浮选 充气量 低品位铝土矿 轴向零速包络面 分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研制 被引量:41
18
作者 蒋敏华 孙献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6,共6页
对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技术开发与研制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自主研制的100MWCFB锅炉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200MW以上容量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是外置换热器的研究和开发。西安热工研究院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CFB热态试验台,开发了紧... 对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技术开发与研制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自主研制的100MWCFB锅炉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200MW以上容量CFB锅炉大型化的关键是外置换热器的研究和开发。西安热工研究院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CFB热态试验台,开发了紧凑式分流回灰换热器专利技术,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复合炉型"的设计思想和炉型方案。据该技术开发研制的210MWCFB锅炉已在江西分宜发电厂成功投入运行,330MWCFB锅炉示范工程正在实施阶段。文中还对600MW超临界CFB锅炉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型化 紧凑式分流式回灰换热器 超临界CFB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性质、市场化改革与融资歧视——来自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证据 被引量:72
19
作者 刘津宇 王正位 朱武祥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35,共10页
非国有企业是否面临融资歧视?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率差异,不能克服企业"自主选择"因素的干扰。本文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入手探讨融资歧视的存在性,构建动态跨期联立方程回归模型,发现国有上市公司投... 非国有企业是否面临融资歧视?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率差异,不能克服企业"自主选择"因素的干扰。本文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入手探讨融资歧视的存在性,构建动态跨期联立方程回归模型,发现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水平几乎不随现金流波动,而非国有上市公司显著受其影响,从而证实了融资歧视的存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资本市场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不同所有制企业资金可得性的差异,为非国有上市公司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性质 融资歧视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股权分置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式分速汇矩式液压机械传动设计 被引量:19
20
作者 苑士华 杜玖玉 +1 位作者 胡纪滨 魏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由双行星排组成的新型两段式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基于某车型参数,分析了传动系统的速比特性、力矩特性,以及平稳换段条件和系统功率流状态。通过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和较高液压功率放大系数,并且具有方便回... 提出了一种由双行星排组成的新型两段式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基于某车型参数,分析了传动系统的速比特性、力矩特性,以及平稳换段条件和系统功率流状态。通过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和较高液压功率放大系数,并且具有方便回收制动能量的潜在优势,在民用车和农用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速汇矩式 多段液压机械传动 速比特性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