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top-level arrangement for flight test
1
作者 WANG Yunong BI Wenhao +2 位作者 FAN Qiucen XU Shuangfei ZHANG 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714-724,共11页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top-level arrangement in the field of civil aircraft flight test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long duration and high cost.Based on the flight test activity,mathematical models of flig...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top-level arrangement in the field of civil aircraft flight test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long duration and high cost.Based on the flight test activity,mathematical models of flight test duration and cost are established to set up the framework of flight test process.The top-level arrangement for flight test is optimized by multi-objective algorithm to reduce the duration and cost of flight test.In order to verify the necess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of top-level arrangement,real flight test data is used to make an example calcula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results of the top-level flight arrangement are better than the initial arrangement data,which can shorten the duration,reduce the cost,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light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ght test top-level arrangement flight test optimiza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s of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dummy HTPB propellant grain under ultrahigh acceleration overload conditions using onboard flight-test measurements 被引量:1
2
作者 Yiming Zhang Ningfei Wang +3 位作者 Weihua Ma Ran Wang Long Bai Yi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73-484,共12页
In this paper,to study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a solid propellant subjected to ultrahigh acceleration overload during the gun-launch process,specifically designed projectile flight tests with an onboard measuremen... In this paper,to study 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a solid propellant subjected to ultrahigh acceleration overload during the gun-launch process,specifically designed projectile flight tests with an onboard measurement system were performed.Two projectiles containing dummy HTPB propellant grains were successfully recovered after the flight tests with an ultrahigh acceleration overload value of 8100 g.The onboard-measured time-resolved axial displacement,contact stress and overload values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and analysed.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f the dummy HTPB propellant used in the gunlaunche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low and intermediate strain rates to characterize the propellant's dynamic properties.A linear 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employed and applied in finite-element simulations of the projectile-launching process.During the launch process,the dummy propellant grain exhibited large deformation due to the high acceleration overload,possibly leading to friction between the motor case and propellant grain.The calculated contact stress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ough discrepancies in the overall displacement of the dummy propellant grain were observed.The dynamic mechanical response process of the dummy propellant grain was analysed in detail.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analysed dummy propellant grain during the gun-launch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n-launched flight test Dummy HTPB propellant Onboard measurements Utrahigh overload Mechanical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横航向控制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3
作者 付增良 张石玉 +5 位作者 周家检 梁彬 赵俊波 周平 孙玮琪 张宇航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I0002,共9页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量级高速风洞进行了虚拟飞行试验,设计了低阻尼滚转-偏航两自由度运动机构、小型化舵控装置和高性能无线测控系统,成功完成了多种控制策略下的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机动试验,实现了控制特性评估与控制律对比、验证,为飞行器气动和飞控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和验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 控制特性评估 控制律 高速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高精度大气数据解算系统设计
4
作者 王鹏 梁东 +2 位作者 赵锴 李喜茹 康国剑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9,I0002,共10页
针对先进高性能飞行器对高精度大气数据的测控需求,研发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亚声速飞行器的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lush air data sensing,FADS)系统。该系统首先基于数值建模技术建立了FADS系统模型的压力数据库,并针对建模数据精度及风洞... 针对先进高性能飞行器对高精度大气数据的测控需求,研发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亚声速飞行器的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lush air data sensing,FADS)系统。该系统首先基于数值建模技术建立了FADS系统模型的压力数据库,并针对建模数据精度及风洞试验校准数据分析了Ma=0.2~0.4对应的压力误差限;其次,开发了攻角实时解算算法,并集成到工程原理样机中;最后基于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对FADS系统的实时解算算法及样机进行了系统评估,并通过事后模型算法对攻角进行重新解算以评估攻角实时解算算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与机载惯性导航系统等其他独立测试系统解算的数据相比,飞行试验中FADS系统采用的攻角实时解算方法精度整体较好,攻角误差小于1°,在关键段小于0.5°;基于不同模型建立的FADS系统攻角解算方法得到的攻角数值基本一致,证实了开发的实时解算算法的可靠性。(2)基于风洞试验及飞行试验数据对算法误差限的考核结果显示,飞行试验初始阶段实时解算的攻角值产生波动是压力输入波动误差限较大造成的,高空低速时的压力波动幅值大是实时解算攻角值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建立的FADS系统的攻角解算方法在算法误差限范围内的压力波动对攻角解算值影响较小,但超过算法误差限的压力波动对攻角解算值影响显著。高空低速飞行器FADS系统对测压传感器精度水平及工程实施水平要求较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尽量保证测压传感器的精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 飞行试验 攻角 测压传感器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飞机串联多支柱起落架着陆撞击载荷飞行验证
5
作者 杨全伟 谢帅 +1 位作者 张海涛 陈健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82,共10页
飞行试验是飞机设计验证和鉴定最真实有效的终极手段。某大型飞机主起落架采用了新颖的串联多支柱形式,起落架结构传力和所受着陆撞击载荷复杂,飞行验证的技术难度很大。分析了该起落架串联多支柱的结构特点和各支柱间相互协同承载情况... 飞行试验是飞机设计验证和鉴定最真实有效的终极手段。某大型飞机主起落架采用了新颖的串联多支柱形式,起落架结构传力和所受着陆撞击载荷复杂,飞行验证的技术难度很大。分析了该起落架串联多支柱的结构特点和各支柱间相互协同承载情况,设计了测载应变电桥,针对性设计了包含模拟支柱间协同承载关系校准工况的“一体化”载荷校准方案。针对应变电桥载荷响应特性分析中变量多、数据量大的问题,开发了通过偏相关系数对应变电桥载荷响应的线性度进行评价的新方法。提出了计及校准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的载荷测量模型鲁棒性概念并推导了其数学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对应变电桥的响应系数及偏相关系数加权平均并排序,可兼顾鲁棒性和拟合优度的载荷测量建模新方法。给出了应用该模型实测的某飞机典型着陆撞击载荷,定性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定量评估了其幅值。结果表明,起落架载荷校准与建模方法正确,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实测着陆撞击载荷变化规律清晰、合理,量值正确,为设计鉴定和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试验 着陆撞击 载荷校准 串联多支柱起落架 应变电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FBG传感测量的旋翼动载荷工程建模与试飞验证
6
作者 张宏林 程卫真 夏品奇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2-551,共10页
为了应用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网络飞行实测直升机旋翼动载荷,综合分析旋翼桨叶的载荷与应变,以及FBG传感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桨叶表面的FBG传感网络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FBG应变测量的工程建模... 为了应用分布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网络飞行实测直升机旋翼动载荷,综合分析旋翼桨叶的载荷与应变,以及FBG传感器的使用要求,设计了桨叶表面的FBG传感网络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FBG应变测量的工程建模方法和校准试验方法。以单项加载试验建立模型,复合加载试验验证模型,验证分析给出最大的载荷相对误差为3.83%,优于5%的飞行实测工程要求。使用FBG传感器和应变计等2种不同传感器,完成直升机旋翼动载荷对比试飞,测量结果在时域和频域都可以相互验证。试飞结果表明:FBG传感网络测量结果正确有效,基于分布式FBG传感测量的旋翼动载荷工程建模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FBG传感测量 桨叶 动载荷 工程建模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机载武器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
7
作者 胡丙华 晏晖 何红丽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3-669,共7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 针对飞行试验中机载武器投射试验测试需求、测试条件与现有弹体运动参数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方法。首先,简要论述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弹体运动参数精确测量的方法原理和系统构成。其次,详细论述了弹体高精度几何与纹理建模、弹体三维模型与动态序列影像的自动配准,以及自动寻点、转点跟踪与高精度位姿解算等方法。最后,构建了地面试验验证系统,进行了静态测量数据准确性和动态测量数据有效可靠性的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测量精度与可靠性,实现了基于弹体模型运动过程的三维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武器 飞行试验 三维模型 几何与纹理建模 模型与影像配准 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学习的试飞试验点关联性挖掘算法
8
作者 刘鹏 邓晓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60-166,共7页
飞机试飞试验点是基本的飞行试验任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编排,形成合理的试飞计划,对整个试飞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效率、成本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试验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尤其是前置关系的确定决定了试验点执行顺序... 飞机试飞试验点是基本的飞行试验任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编排,形成合理的试飞计划,对整个试飞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效率、成本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试验点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尤其是前置关系的确定决定了试验点执行顺序,是关键的试飞计划编排因素。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知识挖掘算法来解决试验点的前置关系预测需求。整个算法模型基于试验点结构化表征的知识图谱开展,随后设计了图知识要素提取、基于图卷积的深层试验点特征挖掘、试验点对逻辑关系回归等模块,挖掘出试验点对间的关联性,实现了较为精准的前置关系预测。在飞行试验中,对试验点数据进行测试,并对比多个经典模型,文中算法的准确率和稳定性具有明显的优势,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试验 试验点执行关系 图学习 图卷积神经网络 自编码器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人机载巡飞弹安全投放控制方案设计
9
作者 周航 袁鸣 +2 位作者 拜云山 李永泽 冯高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2,共7页
针对无人机载巡飞弹高空投放面临的控制系统可靠启控和弹体姿态稳定控制问题,基于惯性投放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机弹分离过程的安全投放控制方案。基于机弹分离安全距离的CFD计算结果、特种投放装置的特点及巡飞弹自身能够感知的状态信息... 针对无人机载巡飞弹高空投放面临的控制系统可靠启控和弹体姿态稳定控制问题,基于惯性投放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机弹分离过程的安全投放控制方案。基于机弹分离安全距离的CFD计算结果、特种投放装置的特点及巡飞弹自身能够感知的状态信息,设计了飞控系统启控时机的判断条件模型,确保弹翼约束解除后可快速转入姿态控制。在此基础上,基于BTT控制方式设计了某巡飞弹初始稳定段的姿态控制系统,并通过数学仿真试验和挂载投放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巡飞弹的安全分离、可靠启控及初始姿态稳定控制,为顺利完成作战任务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飞弹 惯性投放 启控时机 姿态控制系统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信号均方根的平均叶尖间隙测量方法
10
作者 薛志飞 易亮 +4 位作者 牛广越 刘昊 程仲海 傅骁 段发阶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叶尖间隙在线测量为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估和故障诊断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现有的航空发动机间隙测量技术多数针对单个叶片的间隙测量,并且尚无机载应用案例。针对当前电容式叶尖间隙测量方法存在的计算量大、数据冗余、高采样要求以及平均间... 叶尖间隙在线测量为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估和故障诊断提供重要数据支撑,现有的航空发动机间隙测量技术多数针对单个叶片的间隙测量,并且尚无机载应用案例。针对当前电容式叶尖间隙测量方法存在的计算量大、数据冗余、高采样要求以及平均间隙求解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容传感信号均方根(RMS)的平均叶尖间隙测量方法。建立了基于RMS的叶尖间隙信号模型,推导了间隙信号RMS值与平均叶尖间隙之间的关系。仿真验证了噪声、时间参数对间隙信号RMS值的影响,提出了基于RMS方法的叶尖间隙信号处理参数。根据间隙信号占空比不变原则构建了叶片缩比模型,实现了适用于RMS处理方法的动态标定。在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上开展了机载机载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以10 kHz采样率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平均叶尖间隙测量,与传统方法测量结果相比,误差小于2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方根 平均叶尖间隙 电容传感器 动态标定 机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动态撞网回收制导控制方法与飞行试验
11
作者 王玉杰 陈清阳 +2 位作者 高显忠 邓小龙 侯中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7-497,共11页
针对舰载固定翼无人机(UAV)动态精确回收过程中的制导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基于分段策略的舰载无人机精确回收引导方法,完成了动态撞网回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集成测试。通过数值迭代方法预测触网时间实现回收航线的在线规划,在回收中... 针对舰载固定翼无人机(UAV)动态精确回收过程中的制导控制技术开展研究,提出基于分段策略的舰载无人机精确回收引导方法,完成了动态撞网回收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与集成测试。通过数值迭代方法预测触网时间实现回收航线的在线规划,在回收中段采用基于引导点的非线性制导算法对航线进行精确跟踪,在回收末段基于经典比例导引及纵横解耦策略设计了三维空间末制导律,实现了针对动基座回收的撞网点精确控制。通过系统仿真和飞行试验证明了分段制导策略与各阶段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回收航线规划方法简单有效、适应性强,制导控制算法对于航线的跟踪偏差小于0.5 m,高度控制的稳态精度优于0.5 m,动态撞网回收的末端精度优于0.8 m,各阶段的制导控制精度满足无人机动态撞网需求,所提方法适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无人机 动态撞网回收 航线规划与跟踪 精确制导控制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与ERP的飞行员注意网络功能
12
作者 徐开俊 房雨星 +2 位作者 王卓凡 王泉川 王一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10506-10516,共11页
为了探究飞行学员脑功能中注意网络的特点,使34名飞行员(飞行组)与44名普通大学生(对照组)均完成基于Posner和Peterson的模型(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注意网络测试(atentional-network test, ANT)任务,共4个条件。对比两个群体间的行... 为了探究飞行学员脑功能中注意网络的特点,使34名飞行员(飞行组)与44名普通大学生(对照组)均完成基于Posner和Peterson的模型(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注意网络测试(atentional-network test, ANT)任务,共4个条件。对比两个群体间的行为数据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数据差异。基线条件、定向条件和执行控制条件飞行员群体反应均显著快于普通群体,同时定向加工过程飞行员群体显著快于普通群体,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结果与行为结果具有一致性。在代表反应的P3振幅飞行员均显著小于普通群体,表明飞行员在完成相同任务时需要消耗的注意资源更少。得到飞行员群体注意网络功能更好的结论,为飞行员脑功能研究提供了行为和脑电方面的依据,也为飞行员的选拔与训练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普通群体 注意网络功能(ANT) 事件相关电位 飞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弹道数据的火箭弹控制舱温度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小武 毛瑞 杜凤怀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通过气动热和结构热响应计算对火箭弹控制舱的温度进行了预测,并通过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首先,选取弹道特征点并进行转捩判断,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和工程计算方法相结合得到火箭弹飞行的气动热环境;然后,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得到火箭弹控制... 通过气动热和结构热响应计算对火箭弹控制舱的温度进行了预测,并通过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首先,选取弹道特征点并进行转捩判断,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和工程计算方法相结合得到火箭弹飞行的气动热环境;然后,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得到火箭弹控制舱处防热结构的温度响应;最后,将数值计算结果同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预测的火箭弹控制舱内壁最高温度比飞行试验值高5.6%,文中的数值预测方法可用于火箭弹的防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 气动热 温度响应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GMPA算法的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方法
14
作者 张卓然 程华 +2 位作者 韩博 谢磊 汤安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多无人机任务分配问题是一种多约束组合优化问题,为获得问题的最佳收益,建立一种符合战场环境的任务分配模型,并同步完成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航迹规划,以实际飞行距离替代直线距离,实现任务分配与航迹规划的紧耦合。为更好地求解任务分... 多无人机任务分配问题是一种多约束组合优化问题,为获得问题的最佳收益,建立一种符合战场环境的任务分配模型,并同步完成无人机与目标之间的航迹规划,以实际飞行距离替代直线距离,实现任务分配与航迹规划的紧耦合。为更好地求解任务分配模型,首先提出一种改进海洋捕食者算法(LGMPA),通过使用对数螺旋策略和高斯分布估计策略来提升算法的开发和探索能力;然后将改进算法离散化处理,应用于求解多无人机任务分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实际地形和各类威胁下,使用实际飞行距离替代直线距离能够规划出更合理的任务执行顺序,得到更好的作战收益;且改进算法能够稳定有效地求解模型,具有较好的求解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协同任务分配 航迹规划 飞行距离 改进海洋捕食者算法(LGMPA)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大型客机自然结冰取证试飞过程的天气条件分析
15
作者 倪洪波 丑岩 +3 位作者 李佰平 李静 张莹 闫文辉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2-864,共13页
云中液态水含量(LWC)、云滴中值直径(MVD)、外部空气温度等是影响飞机结冰强度的关键气象因素,也是飞机自然结冰取证试飞是否满足适航标准的判定条件之一。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分析了2022年1月22日国产某大型客机自然结冰取证试飞气象条件... 云中液态水含量(LWC)、云滴中值直径(MVD)、外部空气温度等是影响飞机结冰强度的关键气象因素,也是飞机自然结冰取证试飞是否满足适航标准的判定条件之一。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分析了2022年1月22日国产某大型客机自然结冰取证试飞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此次自然结冰取证试飞的天气背景为高空纬向多波动气流,近地层配合冷空气倒灌,迫使对流层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北抬,形成大范围非降水层状云系。试验区域云顶高度自3.0 km发展到4.6 km,在1.3~3.5 km存在逆温层,云顶温度最低为-14℃,云内无降水,雷达基本反射率<15 dBz。2次穿云及云中待机45 min盘旋飞行期间环境温度为-10~-7℃,相对湿度>80%,水汽通量散度<-2.73×10^(-7) g·s^(-1)·hPa^(-1)·cm^(-2),为自然结冰取证试飞提供了理想的温度和水汽条件,云层中上部存在-0.2 Pa·s^(-1)的弱上升气流,对过冷云滴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DMT探测数据显示云内以过冷小云滴为主,LWC平均值为0.23~0.27 g·m^(-3),MVD平均值为15.82~15.93μm。陕西地区冬季受“倒灌+倒槽”天气系统影响时存在自然结冰气象条件,利于开展飞机自然结冰取证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客机 自然结冰 取证试飞 气象条件 过冷云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转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张剑锋 王朋飞 +1 位作者 邹寄为 侯泊江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8,155,共8页
国内针对倾转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大多为理论分析,工程实现的成果较少。针对某倾转旋翼无人机工程样机,开展垂直起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建立该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模型设计了垂直起降控制律,并根据控制律的需求设计开发了飞行控制... 国内针对倾转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大多为理论分析,工程实现的成果较少。针对某倾转旋翼无人机工程样机,开展垂直起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建立该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模型设计了垂直起降控制律,并根据控制律的需求设计开发了飞行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研制了地面试验台架,开展了旋翼系统的气动力测试试验和姿态控制测试试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律和飞行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基于该样机开展了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能够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垂直起降,起降过程姿态平稳,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转旋翼 垂直起降 控制系统 飞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仿真预测的编队射频兼容试飞方法
17
作者 孙利娜 陈宇 汪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094-6099,共6页
编队射频兼容是影响编队生存力和战斗力的一项重要综合能力,需通过飞行试验对其进行有效考核验证,仿真预测可进一步优化试验设计,提升试验效费比。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预测的编队射频兼容试飞方法。首先分析了射频兼容的发展趋势... 编队射频兼容是影响编队生存力和战斗力的一项重要综合能力,需通过飞行试验对其进行有效考核验证,仿真预测可进一步优化试验设计,提升试验效费比。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预测的编队射频兼容试飞方法。首先分析了射频兼容的发展趋势和编队射频兼容能力要求,其次提出了基于干扰冲突的编队射频兼容仿真预测模型,并以仿真分析的干扰冲突距离为依据,建立了编队射频兼容试飞剖面设计方法。最后,进行了典型编队射频兼容试飞试验的仿真分析和试飞剖面设计。研究结果为编队射频兼容的试验剖面设计和试飞验证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射频兼容 干扰冲突模型 飞行试验 试验剖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大飞机机翼状态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测试
18
作者 刘亚妍 李瑞杰 +2 位作者 冯灿 宋君侠 席尚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71-4376,共6页
民用大飞机试飞测试中存在一些特殊测试需求的科目,其特点是任务周期短、测量点分布广、测量点位多,如客舱\货舱温度测试、机翼振动和大气压力测试等。这类试飞科目,采用现有基于有线以太网的机载数据采集系统,存在测量设备安装困难、... 民用大飞机试飞测试中存在一些特殊测试需求的科目,其特点是任务周期短、测量点分布广、测量点位多,如客舱\货舱温度测试、机翼振动和大气压力测试等。这类试飞科目,采用现有基于有线以太网的机载数据采集系统,存在测量设备安装困难、测试线缆敷设与穿舱工作复杂、相关改装工作周期长等问题。针对民机试飞过程中机翼结构关键状态参数的测量对采集系统提出柔性化(能与机翼共形)、微型化(不影响气动效应)、狭小空间内可实现的要求,通过开发包含柔性天线模块和柔性多传感参数采集模块的一体化集成微系统,并将微系统集成于民机机翼,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和采集信号传输稳定性。因此设计了民用大飞机机翼状态监测的无线柔性测量系统,描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法、数据传输策略和第三方记录器集成方法,最终通过机上地面试验实现数据的采集记录,试验结果表明该机载柔性采集系统可以实现温度、三轴振动、压力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机试飞 柔性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记录 系统开发 柔性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19
作者 李梦薇 韦柳华 +5 位作者 罗国兰 朱虹贞 林盛张 陈丽坤 蒋利君 王海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连续3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敏感性。方法 使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或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 M100 32^(nd) 2022年版药敏折点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 目的 了解2020-2022年连续3年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敏感性。方法 使用VITEK-2 Compact或纸片扩散法或E试验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 M100 32^(nd) 2022年版药敏折点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共收集到临床分离株26 2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7.9%,革兰阴性菌72.1%。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0.0%和 72.2%。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未发现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大多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均未发现两者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但有少数菌株对利奈唑胺耐药。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儿童株和成人株分别为691株和123株;两组菌株中PRSP分别为0.4%和1.6%,但均未发现有中介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的检出率三年间分别为1.2%、1.2%、13.8%;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耐碳青霉烯类菌株(CRPae 和CRAba)三年间分别为10.7%、17.5%、14.3%和68.4%、75.2%、77.3%。1 269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儿童株和成人株各为84.6%和15.4%,两组菌株中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分别为39.4%和46.8%;产酶株对氨苄西林耐药,但在不产酶株中已经发现有少数的氨苄西林耐药(BLNAR)株,其检出率为27.0%。结论 该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形势严峻,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菌株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强院感防控措施和临床抗菌药物管理,及CRO的主动筛查。临床应多送检疑似感染部位的标本,在药敏报告发出前首先经验用药,待收到药敏报告后,再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药敏试验 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仪 碳青霉烯类耐药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动力舱冷却通风综合评估
20
作者 张浩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为拓展动力装置冷却通风试飞结果评价体系,定量评估冷却通风系统的综合性能水平,在试飞过程中发动机舱内温度测量数据存在缺失的情况下,引入综合舱温裕度的概念,开展了适用于不完备试飞数据的冷却通风综合性能评估方法研究。使用K-mean... 为拓展动力装置冷却通风试飞结果评价体系,定量评估冷却通风系统的综合性能水平,在试飞过程中发动机舱内温度测量数据存在缺失的情况下,引入综合舱温裕度的概念,开展了适用于不完备试飞数据的冷却通风综合性能评估方法研究。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舱温数据离散化,结合粗糙集理论的限制容差关系确定舱温指标权重,建立了一种动力舱冷却通风综合性能评估方法,并在3发构型直升机上进行算法应用,评估了冷却通风系统综合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状态更改和发动机装机位置对动力舱综合舱温裕度的影响较大,最大差异分别达到65.5℃和83.2℃。综合舱温裕度能够表征冷却通风综合性能,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作为冷却通风试飞传统评估方式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容差关系 冷却通风试飞 数据缺失 综合舱温裕度 K-MEANS聚类 粗糙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