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倍体小偃麦和普通小麦旗叶及叶鞘光合日变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魏爱丽 高贵喜 +3 位作者 詹海仙 魏迎冬 畅志坚 黄花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以温室大棚中栽培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对照)及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430’(染色体组为ABDE1)、‘小偃693’(染色体组为ABDF1)为材料,采用TPS-1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及FMS-2荧光仪测定了开花期旗叶和叶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 以温室大棚中栽培的普通小麦‘中国春’(对照)及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430’(染色体组为ABDE1)、‘小偃693’(染色体组为ABDF1)为材料,采用TPS-1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及FMS-2荧光仪测定了开花期旗叶和叶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以揭示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旗叶及其叶鞘的光合作用差异。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中国春’的旗叶和叶鞘光合作用均有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于上午11:00左右出现高峰,午间下降,下午又呈现上升趋势,且‘小偃693’叶片在上午时上升较快;气孔导度和荧光参数Fv/Fm、Fv/F0、ΦPSⅡ、ETR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相似,而NPQ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材料间表现为八倍体小偃麦高于普通小麦‘中国春’,器官间表现为旗叶高于相应叶鞘,而‘小偃693’的叶鞘和‘中国春’叶片的相似。研究发现,八倍体小偃麦旗叶和叶鞘的光合效率优于普通小麦‘中国春’;‘小偃693’的光合效率因其较高的光反应活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叶鞘的光合能力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倍体小偃麦 旗叶 叶鞘 光合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物质含量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2
作者 耿伟 薛绪掌 王志敏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0-174,共5页
为了解小麦各部位可溶性物质舍量与产量结构的相关性。对19个小麦品种于晴天的上午8:00~8;30,下午5:00~5:30取样,用便携式汁液分析仪测定穗、穗下节、旗叶和旗叶鞘汁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穗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变化范... 为了解小麦各部位可溶性物质舍量与产量结构的相关性。对19个小麦品种于晴天的上午8:00~8;30,下午5:00~5:30取样,用便携式汁液分析仪测定穗、穗下节、旗叶和旗叶鞘汁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穗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变化范围为7.5%~12%;穗下节的可溶性物质含量变化范围为0.08%~O.12%;旗叶可溶性物质的变化范围为11.5%~17.5%;叶鞘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范围为7%~12%。穗、穗下节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与千粒重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与穗粒数、穗数和产量相关不显著;旗叶、叶鞘中的可溶性物质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穗粒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穗数无显著性相关;穗/旗叶可溶性物质含量比值与穗粒数、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千粒重和穗数无显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穗下节 旗叶 叶鞘 可溶性物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