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n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CoO_2 for rechargeable Na-ion batteries
1
作者 粟劲苍 周广 +2 位作者 裴勇 杨振华 王先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036-2042,共7页
NaxCoO2 is a commonly used cathode material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because of its easy synthesis,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and good cyclability.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xCoO2 during sodium... NaxCoO2 is a commonly used cathode material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because of its easy synthesis,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and good cyclability.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xCoO2 during sodium ion insertion/extraction process are studied based on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crystal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average intercalation voltag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data. Through calculation of the geometric structure and charge transfer i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processes of NaxCoO2, it is found that the oxygen atom surrounding Co of the CoO6 octahedral screens the coulomb potential produced by sodium vacancy in NaxCoO2, and the charge is removed from the entire Co-O layer instead of the Co atom adjacent to sodium vacancy when sodium ion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Na CoO2 lattice. Thus, during the insertion/extraction of sodium ion from Na CoO2, the CoO6 octahedral structure undergoes small lattice distortion, which makes the local structure quite stable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cycling stability of the materi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odium ion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ion batteries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cathode material electronic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on electronic structure,chemical bonding,elas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ovel tungsten triboride
2
作者 王一夫 夏庆林 余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500-505,共6页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chemical bonding,elas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hP24 phase WB3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in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The calcul...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chemical bonding,elast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hP24 phase WB3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ensity-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in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The calculated energy band structures show that the hP24 phase WB3 is metallic material.The density of state(DOS) and the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PDOS)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DOS near the Fermi level is mainly from the W 5d and B 2p states.Population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chemical bonding in hP24-WB3 has predominantly covalent characteristics with mixed covalent-ionic characteristics.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such as lattice constant,bulk modulus,shear modulus and elastic constants Cij were calculated.The elastic modulus E and Poisson ratio υ were also predi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hP24-WB3 phase is mechanically stable and behaves in a brittle manner.Detailed analysis of all optical functions reveals that WB3 is a better dielectric material,and reflectivity spectra show that WB3 can be promised as good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energy regions of 8.5-11.4 eV and 14.5-15.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24-WB3 first principles calculation electronic structure chemical bonding elastic properties opt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Re对W合金力学性能与形变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罗来马 王亚锋 +2 位作者 陈九雄 孙飞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9-2355,共17页
作为熔点最高的金属元素,钨(W)以其良好的高温强度和抗辐照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高温材料领域。然而,多晶W材料低韧性的特点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合金元素铼(Re)由于可以有效改善W合金脆性的问题而被广泛研究,深入研究Re元素对W合... 作为熔点最高的金属元素,钨(W)以其良好的高温强度和抗辐照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高温材料领域。然而,多晶W材料低韧性的特点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合金元素铼(Re)由于可以有效改善W合金脆性的问题而被广泛研究,深入研究Re元素对W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指导材料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Re元素引起的固溶软化现象和对W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探讨了Re对W合金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位错运动是BCC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分析了Re对位错核心对称性的影响和对能垒的改变,并就Re对W合金韧脆转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合目前国内外对W-Re合金的研究进展,对W-Re合金的发展进行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e合金 固溶软化 力学性能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双层二维材料ReTe_(2)滑移铁电性质研究实验设计
4
作者 郭建新 崔皓桢 +2 位作者 杨保柱 王富 闫小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5,共6页
为满足计算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前沿性需求,设计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一种双层二维材料ReTe_(2)滑移铁电性质研究实验项目。实验包括滑移铁电基本概念和前沿进展、模型构建方法、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内容。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二维滑... 为满足计算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前沿性需求,设计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一种双层二维材料ReTe_(2)滑移铁电性质研究实验项目。实验包括滑移铁电基本概念和前沿进展、模型构建方法、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内容。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二维滑移铁电材料ReTe_(2)的铁电性质计算方法,通过计算ReTe_(2)结构声子谱和分子动力学、滑移路径与势垒、差分电荷密度、铁电极化强度和静电势等,对其结构稳定性、电学和铁电性质等进行了机理分析,系统介绍了二维滑移铁电材料ReTe_(2)的计算设计过程。该实验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新型铁电材料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锻炼其科研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滑移铁电 二维材料 铁电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论计算的无铅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分析
5
作者 卢辉东 彭化宇 +3 位作者 于乐 韩红静 潘孝军 周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无铅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由无毒元素组成、在空气中稳定且具有长的载流子寿命,铋基Cs_(2)MBiX_(6)(M=Cu、Ag、Au,X=Cl、Br、I)双钙钛矿具有优异光伏特性材料的物理性质。为分析不同无铅金属卤化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C... 无铅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由无毒元素组成、在空气中稳定且具有长的载流子寿命,铋基Cs_(2)MBiX_(6)(M=Cu、Ag、Au,X=Cl、Br、I)双钙钛矿具有优异光伏特性材料的物理性质。为分析不同无铅金属卤化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Cs_(2)AgBiI 6、Cs_(2)AuBiCl 6、Cs_(2)CuBiBr_(6)和Cs_(2)AgBiBr_(6)的稳定性、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利用等效光学导纳法分析了由FTO/c-TiO 2/Cs_(2)MBiX_(6)/spiro-OMeTAD/Au组成的钙钛矿电池性能,计算了4种材料的吸收率、载流子收集效率、外量子效率,并与传统的甲脒铅碘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相应材料构成的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伏安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吸收层厚度等于0.6μm时,以Cs_(2)AgBiI 6、Cs_(2)AuBiCl 6、Cs_(2)CuBiBr_(6)和Cs_(2)AgBiBr_(6)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分别为27.6、26.0、22.3和10.9 mA/cm^(2),对应开路电压为0.83、0.87、1.08和1.1 V,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依次是19.3%、16.6%、21.3%和10.9%。研究发现4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合适的带隙和可见光范围内(~10^(5)cm^(-1))的高吸收系数,由相应材料构成的电池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光电性质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卤素钙钛矿CsPbBr3的电声耦合输运特性研究
6
作者 杨帆 周贤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金属卤素钙钛矿CsPbBr_(3)在发光方面(Light emitter)的优良表现吸引了许多人把它作为下一代发光、显示与量子信息的可选材料,但其关键的漂移迁移率会受到声子限制.本文将以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CsPbBr_(3)的包括极性光学声子(Polar optic... 金属卤素钙钛矿CsPbBr_(3)在发光方面(Light emitter)的优良表现吸引了许多人把它作为下一代发光、显示与量子信息的可选材料,但其关键的漂移迁移率会受到声子限制.本文将以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CsPbBr_(3)的包括极性光学声子(Polar optical phonon)在内的电声耦合特性,然后使用线性玻尔兹曼方程给出在电场下的解,从而得出漂移迁移率.在论文详述中会给出CsPbBr_(3)的各向异性载流子输运特性的研究,为金属卤素钙钛矿的应用提供一些必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声子耦合 漂移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Sr_(2)Si_(5)N_(8)∶Eu^(2+)的结构与性能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7
作者 林莹 高腾 +2 位作者 毋俊颖 庄乃锋 陈文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1-186,共6页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掺铕的氮化物荧光粉Sr_(2)Si_(5)N_(8)∶Eu^(2+)。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荧光光谱仪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研究,利用Rietveld方法对其结构精修,并计算了Sr_(1.84)Si_(5)N_(8)∶Eu_(0.16)^(2+)的色坐...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掺铕的氮化物荧光粉Sr_(2)Si_(5)N_(8)∶Eu^(2+)。采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荧光光谱仪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研究,利用Rietveld方法对其结构精修,并计算了Sr_(1.84)Si_(5)N_(8)∶Eu_(0.16)^(2+)的色坐标、色纯度和色温。结果表明:该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6287,0.3708),落在红光区域,计算得到Sr_(1.84)Si_(5)N_(8)∶∶Eu_(0.16)^(2+)的色纯度高达100%,具有非常高的纯度,相关色温为2021K,属于暖色光。该荧光粉在298~473K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活化能为0.14eV。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可知Sr_(2)Si_(5)N_(8)和Sr_(2)Si_(5)N_(8)∶Eu^(2+)均为间接带隙结构,Eu的掺杂会在Sr_(2)Si_(5)N_(8)的导带与价带之间产生新的能级,从而充当中间能级的作用,新出现的能级为Eu的4f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_(5)N_(8)∶Eu^(2+) XRD-Rietveld结构精修 发光性能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A位无序双层钙钛矿SrCaNiTeO_(6)的电磁性质
8
作者 李洪苹 张瑶明 +1 位作者 孙安 郭宝昌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89,共6页
为探究A位无序对双层钙钛矿氧化物电磁性质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位无序双层钙钛矿氧化物SrCaNiTeO_(6)的空间原子排布、磁耦合构型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A位Sr、Ca原子所有可能的排列情况所构建的3种不... 为探究A位无序对双层钙钛矿氧化物电磁性质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位无序双层钙钛矿氧化物SrCaNiTeO_(6)的空间原子排布、磁耦合构型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A位Sr、Ca原子所有可能的排列情况所构建的3种不同原子排列结构中,该化合物的基态磁构型均为Ni离子之间的反铁磁耦合,且三者均为半导体,而B′位的Te离子是非磁性的,对化合物整体磁矩没有贡献;通过电子结构分析证实SrCaNiTeO_(6)的电荷组成为Sr^(2+)Ca^(2+)Ni^(2+)Te_(6)+O_(6)^(2-);虽然Sr和Ca之间存在A位离子无序现象,但是该化合物仍保持原有的空间群结构P2_(1)/n,且其电子结构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aNiTeO 6 双层钙钛矿 晶体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焊旋转冲击抑制6061-T6铝合金接头热影响区软化行为
9
作者 张勇 李树 +3 位作者 卢杰 唐家成 尚滨 荆旭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针对6061-T6铝合金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因局部加热峰值温度过高所导致的过时效软化问题,提出一种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随焊旋转冲击方法,对焊接接头过时效软化区进行加载而抑制焊接接头软化的新思路.对随焊旋转冲击工艺作用下的接头热影响... 针对6061-T6铝合金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因局部加热峰值温度过高所导致的过时效软化问题,提出一种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随焊旋转冲击方法,对焊接接头过时效软化区进行加载而抑制焊接接头软化的新思路.对随焊旋转冲击工艺作用下的接头热影响区,进行显微组织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随焊旋转冲击作用下,接头热影响区硬度明显提高,软化区内析出相尺寸减小且数量增加,软化程度得到抑制,采用Material Studio软件分析理想条件下6061铝合金主要的时效析出相相变与应力之间的关系,β″相和β相在压力下的稳定性较好,β′相对压力更加敏感,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发生了晶格常数畸变;随着作用力的增大,时效析出序列发生了改变.创新点:(1)采用随焊旋转冲击抑制6061-T6铝合金焊接热影响区的过时效软化.(2)随焊旋转冲击的力学作用促进了半共格相β′的析出,强化了软化区域处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随焊旋转冲击 焊接热影响区 组织与性能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DFT:面向第一性原理计算的近存架构软硬件协同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振伟 涂布新 +3 位作者 谭邵杰 姜庆彩 陈俊仕 安虹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5-1522,共8页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材料分析、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等领域用于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常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访存密集型应用.现代计算系统大多以计算为中心,计算和访存之间的性能差距大,程序的执行往往受限于访存密集部分.近存计算,是... 第一性原理计算是材料分析、凝聚态物理、量子化学等领域用于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常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访存密集型应用.现代计算系统大多以计算为中心,计算和访存之间的性能差距大,程序的执行往往受限于访存密集部分.近存计算,是一种赋予存储端一定的计算能力的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访存移动瓶颈的非常具有潜力的方法.本文以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PWDFT为例,根据计算访存特征进行合理的划分与调度,结合以共享内存为核心的数据访问优化模式,提出了PIM-DFT近存架构软硬件协同设计.实验表明,采用近存计算技术能提高计算效率,相比于x86核心,PIM-DFT通过将计算负载卸载到靠近主存端的计算单元,取得了2.6倍的加速效果和约50%的能量节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结构 高性能计算 近存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 PW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族元素修饰对二维AlN电磁性质调控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莫秋燕 陈广萍 +2 位作者 张颂 荆涛 吴家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6,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VA族元素(N、P、As、Sb、Bi)对二维AlN电磁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VA族元素修饰后,二维AlN的能带结构发生显著劈裂,表明体系转变为磁性材料.同时,导带底部向低能量区域移动,使得二维AlN...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VA族元素(N、P、As、Sb、Bi)对二维AlN电磁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VA族元素修饰后,二维AlN的能带结构发生显著劈裂,表明体系转变为磁性材料.同时,导带底部向低能量区域移动,使得二维AlN的吸收阈值从紫外线区域扩展至可见光区域.因此,VA族元素的修饰显著调控了二维AlN的电子结构和磁性,为实现可见光响应的光电子和自旋电子器件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AlN 第一性原理 修饰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单层BiOI纳米片的晶格热导率与声子输运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欢欢 宋英楠 李磊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8,共7页
针对二维单层BiOI纳米片的晶格热导率及其声子输运性质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玻尔兹曼输运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单层BiOI纳米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声子群速度、格林艾森参数、三声子散射率和散射相空间等关键物理量。计算... 针对二维单层BiOI纳米片的晶格热导率及其声子输运性质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玻尔兹曼输运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单层BiOI纳米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声子群速度、格林艾森参数、三声子散射率和散射相空间等关键物理量。计算结果显示,单层BiOI纳米片在室温下的本征晶格热导率约为4.71 W·m^(-1)·K^(-1),当温度升高至800 K时,其热导率显著降低至1.74W·m^(-1)·K^(-1)。面外声学支(ZA)、横向声学支(TA)和纵向声学支(LA)声子模式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对晶格热导率的贡献几乎相等。低晶格热导率的物理根源归结于低声子群速度、强烈的声子-声子散射过程以及较低的德拜温度。此外,还探讨了单层BiOI纳米片的电子结构,确认了其具有半导体特性,并且间接带隙约为2.16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BiOI纳米片 晶格热导率 声子输运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W/Hf合金的结构稳定性及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3
作者 周少兰 李忠盛 +4 位作者 丛大龙 韦禹 詹青青 赵子鹏 冉旭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Ta-W/Hf合金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延展性等性质,在核电、武器装备等关键零部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构建不同掺杂含量下的Ta-W/Hf合金模型,计算Ta-W/Hf的晶格常数、结合能、弹性常数、弹性模量... Ta-W/Hf合金具有高熔点、高密度、高延展性等性质,在核电、武器装备等关键零部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构建不同掺杂含量下的Ta-W/Hf合金模型,计算Ta-W/Hf的晶格常数、结合能、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维氏硬度、电子态密度等性质参数,分析W、Hf掺杂元素对Ta合金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W合金的晶格常数、弹性常数、体模量、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均随着W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Ta-Hf合金的相关性质参数变化趋势则相反.同时,结合能及电子态密度结果表明Ta-W合金的稳定性与W含量呈正相关;Ta-Hf合金的稳定性随着Hf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Hf的添加对Ta合金的各向异性趋势变化影响显著,且Hf可以明显提高Ta合金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W/Hf合金 第一性原理 结构稳定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金属掺杂MoS_(2)改善对NO_(2)传感性能的机理研究
14
作者 潘一翠 罗磊 +4 位作者 高鑫 付岳 牟芷瑶 朱洪强 冯庆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热门的气体传感器材料.针对MoS_(2)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问题,掺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对二氧化氮(NO_(2))分子在4d金属掺杂后的MoS_... 二硫化钼(MoS_(2))是一种热门的气体传感器材料.针对MoS_(2)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问题,掺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计算方法,对二氧化氮(NO_(2))分子在4d金属掺杂后的MoS_(2)表面上吸附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d过渡金属元素掺杂有利于提高MoS_(2)吸附NO_(2)后的稳定性,且掺杂改变了材料表面的还原性,改善了其传感性能.掺入4d金属原子的材料禁带宽度显著减小,并且在费米能级附近形成了新的杂质峰,这大大提升了它的导电性.且掺杂原子的4d与5s轨道电子之间的协同作用会提升气体分子与材料之间的传感特性,这表明4d金属原子掺入MoS_(2)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NO_(2)传感器材料.本文的工作有助于寻求合适的化学掺杂的方法来提高MoS_(2)基气体传感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 NO_(2) 吸附 掺杂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族单质超导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5
作者 韩沛辰 林永熠 +3 位作者 郑磊 刘其军 刘正堂 高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2,共6页
同为第四主族的元素,碳、硅、锗、锡、铅具有相似的价电子排布,但超导性却并不相同.锡和铅在常压下即可实现超导,硅和锗则需要在高压下才具有超导性,而碳的常规晶体结构在常压和高压下均尚未发现其超导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变晶... 同为第四主族的元素,碳、硅、锗、锡、铅具有相似的价电子排布,但超导性却并不相同.锡和铅在常压下即可实现超导,硅和锗则需要在高压下才具有超导性,而碳的常规晶体结构在常压和高压下均尚未发现其超导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变晶体结构和原子之间的位置进而影响其超导性,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对碳、硅、锗、锡、铅五种第四主族元素的单质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声子性质以及超导性质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越高,金属体系实现超导所需的压力越小.在具有金属性的体系中价带靠近费米能级处带隙的存在会使电子更容易局域在费米能级附近,从而增大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的数目并提高体系的超导性.此研究为探究超导机制并提高材料的超导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性 第一性原理计算 碳族元素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GaN中带电缺陷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6
作者 罗子江 毛淇 +3 位作者 陈志涛 李改 刘雪飞 王继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5,共9页
带电缺陷形成能与电荷转移能级对探索材料中n-type或p-type掺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结合二维带电缺陷校正理论,将半局域泛函电荷转移能级有效转换到杂化泛函精度,对六方二维氮化镓(Hexagonal gallium nitride,h-_(... 带电缺陷形成能与电荷转移能级对探索材料中n-type或p-type掺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本文结合二维带电缺陷校正理论,将半局域泛函电荷转移能级有效转换到杂化泛函精度,对六方二维氮化镓(Hexagonal gallium nitride,h-_(Ga)N)12种n-type和p-type带电掺杂体系结构性质、磁学性质及缺陷性质进行系统研究.n-type体系包括C_(Ga),Si_(Ga),Ge_(Ga),O_(N),S_(N),Se_(N),p-type体系包括Be_(Ga),Mg_(Ga),Ca_(Ga),C_(N),Si_(N),Ge_(N),结果表明Ge_(Ga)和Be_(Ga)分别是n-type和p-type中最稳定缺陷.n-type体系最稳定价态为0和1+价,施主离子化能分布在低于导带底~0.4到~0.6 eV能量区间,表现为深施主能级特性,会捕获p型h-GaN中空穴,影响空穴导电率;p-type体系最稳定价态为1-,0(Ge_(N)除外),1+价,受主离子化能分布在高于价带顶~1.25到2.85 eV能量区间,表现为深受主能级特性,会捕获n(p)型h-GaN中电子(空穴),影响n(p)载流子导电率.研究结果表明,二维h-GaN体系很难通过单缺陷实现n或p-type掺杂,实验上需要考虑复合缺陷实现双极型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GaN 第一性原理 带电缺陷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TiO_(2- x )(101)表面硝酸根还原路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7
作者 贺曦煜 杨帆 章俊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0-1058,I0005,I0006,共11页
为研究硝酸根在锐钛矿TiO_(2-x)(101)表面的还原过程,建立有无氧空位两种表面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硝酸根在两种表面的还原过程进行理论计算,研究氧空位对表面电子结构、硝酸根吸附构型以其吸附能、还原路径、竞争反应和产物选择性... 为研究硝酸根在锐钛矿TiO_(2-x)(101)表面的还原过程,建立有无氧空位两种表面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硝酸根在两种表面的还原过程进行理论计算,研究氧空位对表面电子结构、硝酸根吸附构型以其吸附能、还原路径、竞争反应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空位改变硝酸根在表面的吸附构型,显著降低其吸附能,并将电位决定步由硝酸根吸附转变为N原子的氢化过程.此外,氧空位能够大幅提高中间体NO_(2)和NO的脱附能,从而抑制副产物的产生,改善催化剂选择性.氧空位对竞争性析氢反应的促进作用远不及对硝酸根还原反应的促进程度,因此含氧空位的TiO_(2)是电催化硝酸根还原产氨的潜在优异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氧空位 硝酸根还原 电催化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对Si掺杂A-TiO_(2)光学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8
作者 张家琪 林雪玲 +6 位作者 田文虎 马文杰 张秀 马小伟 朱巧萍 郝睿 潘凤春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628,共12页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Si掺杂锐钛矿相TiO_(2)(A-TiO_(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以及应变对Si掺杂体系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Si掺杂形成的两种替位式缺陷中,Si_(Ti)缺陷不能有效改善TiO_(2)的光学性...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Si掺杂锐钛矿相TiO_(2)(A-TiO_(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以及应变对Si掺杂体系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Si掺杂形成的两种替位式缺陷中,Si_(Ti)缺陷不能有效改善TiO_(2)的光学性能,而Si_(O)缺陷的引入提高了掺杂体系对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光子的吸收,并且其光学吸收谱的吸收边发生了红移;光学性质的改变与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密切相关,Si_(Ti)缺陷对TiO_(2)电子结构的影响较小,而Si_(O)缺陷引入的杂质能级属于浅受主能级,该杂质能级的出现使掺杂体系的复介电函数在低能区有了很大的提升,促进了Si_(O)体系对低能区光子的吸收和光电转换效率,使Si_(O)体系的光催化特性有所增强。此外,光学性质还与Si_(O)的掺杂浓度有关,在108个原子的TiO_(2)超晶胞中均匀掺杂4个Si_(O),体系的光学性质最好,此时对应的掺杂浓度为3.7%。2%拉伸应变进一步增大了该体系对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光子的吸收,因此在2%拉伸应变下,Si_(O)均匀掺杂浓度为3.7%的体系具有更好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Si掺杂 应变 光学性能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对Mg-Sc合金马氏体相变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19
作者 李松 金朝晖 袁广银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9-105,共7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稀土掺杂对Mg-S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Y、Gd和Nd原子的d轨道电子增强了Mg和Sc原子间的p-d轨道电子杂化,导致马氏体相对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强。Y原子的光学振动较强,并与Mg原子和Sc原子的光...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稀土掺杂对Mg-S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Y、Gd和Nd原子的d轨道电子增强了Mg和Sc原子间的p-d轨道电子杂化,导致马氏体相对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强。Y原子的光学振动较强,并与Mg原子和Sc原子的光学振动相互耦合,增强了马氏体的动力学稳定性。Gd或Nd原子推动Mg-Sc声子态密度向声子频率降低的方向平移并且Gd或Nd与Mg和Sc原子的声学振动相互耦合,导致Mg-Sc声学振动显著增强,从而减弱奥氏体和马氏体的动力学稳定性,但奥氏体的减弱程度大于马氏体。因此,Y、Gd和Nd掺杂增大Mg-Sc合金中奥氏体和马氏体的0 K内能差,从而将马氏体相变温度提高至315 K,这优于其他Mg-Sc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稀土掺杂 相稳定性 马氏体相变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页岩气藏储量起算标准研究——以渝东南地区武隆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
20
作者 陈玲 孙伟 周亚彤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5,共7页
常压页岩气藏与高压页岩气藏在地质特点、生产特征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现行页岩气藏储量起算标准主要是基于页岩气勘探初期投入情况和高压页岩气生产规律确定的。随着渝东南地区武隆、道真等区块常压页岩气的突破,有必要结合常压页岩气... 常压页岩气藏与高压页岩气藏在地质特点、生产特征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现行页岩气藏储量起算标准主要是基于页岩气勘探初期投入情况和高压页岩气生产规律确定的。随着渝东南地区武隆、道真等区块常压页岩气的突破,有必要结合常压页岩气的地质特点、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规律等,针对性开展储量起算标准研究。基于盈亏平衡原理,分析了经济参数对起算标准的敏感性,结合常压页岩气生产动态,建立了符合其特征的储量起算标准计算模型。以武隆区块为例,结合技术参数和投资、成本费用、气价等经济参数,开展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储量起算标准测算,分析了测算结果变化规律。建议在埋深介于2 000~7 000 m的情况下,常压页岩气单井储量起算标准介于2.0×10^(4)~5.5×10^(4)m^(3)/d。常压页岩气藏储量起算标准的研究对规范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有利于推动四川盆地外部常压页岩气藏探明储量的新增和规模建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页岩气 渝东南 武隆区块 储量起算标准 五峰组—龙马溪组 盈亏平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