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特定结构先进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1
作者 谌广昌 段小明 +12 位作者 朱金荣 龚情 蔡德龙 李宇航 杨东雷 陈彪 李新民 邓旭东 余瑾 刘博雅 何培刚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44,共20页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上述特定结构部位的应用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高速动态冲击能量防护部位应发展反应烧结曲面一体化成型的非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和多晶透明装甲陶瓷材料,低能量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基材兼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热能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陶瓷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CMC-PMC),机械能与电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以高性能微型压电陶瓷薄膜功能器件及柔性混合电子结构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电磁能与热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容的纤维增强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区域应发展高性能耐磨腐蚀防护用溶胶-凝胶涂层。同时,应大力构建直升机装备高速动态能量冲击防护机理及防护材料抗弹击性能优化机制,并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多功能复合材料数字试验验证技术,以显著缩短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及装机应用周期并降低验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定结构 先进陶瓷 微型压电陶瓷 多功能复合材料 数字化试验验证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国内外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
2
作者 周京华 李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28,共15页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是稳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建立并完善储能变流器构网能力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测试方法是实现构网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前提条件,世界多国正在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标准制定和项目推广工作。...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是稳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装置。建立并完善储能变流器构网能力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化测试方法是实现构网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前提条件,世界多国正在有步骤地开展技术标准制定和项目推广工作。文中围绕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功能分类、技术指标和合规性验证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的白皮书、技术标准以及技术报告,阐述了国内外标准中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的性能量化指标、功能测试内容与技术标准要求,解读了频率变化率主动响应、惯量主动响应、相位跳变主动响应、电压跳变主动响应等指标的技术内涵,分析了为验证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在具体应用场景下量化性能指标采用的多层级电磁暂态仿真建模步骤和要求,以及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在项目中的在线监测数据要求。然后,汇总了目前国内相关标准以及地方政策并归纳出12种构网功能及参数要求。最后,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技术标准优化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技术推广以及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技术 储能变流器 技术标准 功能定义 技术指标 合规性验证 电磁暂态模型 惯量响应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技术的X、γ剂量率仪数字识别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雨青 黄政林 +2 位作者 刘新昊 李英帼 韦应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为提高X、γ剂量率仪检定、校准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X、γ剂量率仪数字识别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摄像头视频采集、采集图像预处理、仪表图像的文本检测与识别以及识别结果的后处理。分别采用DBNet与CRNN-CTC作为文本检... 为提高X、γ剂量率仪检定、校准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X、γ剂量率仪数字识别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摄像头视频采集、采集图像预处理、仪表图像的文本检测与识别以及识别结果的后处理。分别采用DBNet与CRNN-CTC作为文本检测与文本识别的模型,比较不同骨干网络结构对模型的影响。在平衡准确性和速度指标后,选择MoblieNetV3作为文本检测和识别模型的骨干网络,对32种常见的X、γ剂量率仪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经算法过滤后,仪器识别准确率可达到100%;对于绝大部分仪器,使用数字识别系统效率可以提高20%以上,但是对于显示界面刷新面积较大的仪器,摄像机难以识别,仍需要人工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识别系统 机器视觉技术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文本检测 文本识别 计量检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高可信流数据查询验证方案
4
作者 杨帆 孙奕 +1 位作者 林玮 高琦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2-361,共10页
随着智慧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物联网设备持续收集大量流数据用于实时处理成为必然。由于其资源受限,须将大量流数据外包给服务器存储管理,而如何确保实时性强、无限增长的流数据完整性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虽然已有研究提出了... 随着智慧物联网应用的普及,物联网设备持续收集大量流数据用于实时处理成为必然。由于其资源受限,须将大量流数据外包给服务器存储管理,而如何确保实时性强、无限增长的流数据完整性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虽然已有研究提出了关于流数据完整性验证的方案,但在不可信的外包存储服务环境中恶意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正确性和数据完整性仍然无法保证。最近,基于分布式共识实现的区块链技术出现,给数据完整性验证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文中借助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提出了一种高可信流数据查询验证方案,设计了区块链上低维护成本的数据结构CS-DCAT,仅将认证树的根节点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该方案适用于处理数据量不可预测的流数据,且能实现实时的流数据范围查询验证。通过安全性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实现区块链上的低gas开销,范围查询和验证时的计算复杂度也仅与当前的数据量有关,不会引入过多额外的计算成本和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完整性验证 流数据 可认证数据结构 区块链技术 变色龙认证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炮弹药引信技术研究综述
5
作者 刘立稳 蔡灿伟 闫小伟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104,共8页
针对单一模式引信的高炮弹药对目标的毁歼概率较低的问题,采用2种以上不同作用原理(或作用方式)的复合引信。阐述引信的概念和作用、分析高炮弹药引信的发射环境、介绍高炮弹药引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评述高炮弹药复合控制引信的研究现... 针对单一模式引信的高炮弹药对目标的毁歼概率较低的问题,采用2种以上不同作用原理(或作用方式)的复合引信。阐述引信的概念和作用、分析高炮弹药引信的发射环境、介绍高炮弹药引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评述高炮弹药复合控制引信的研究现状,并对高炮弹药引信的设计与性能验证方法进行归纳。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后续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炮弹药引信 发射环境 发展现状 毁歼概率 关键技术 性能验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武器试验评估技术研究
6
作者 杜梓冰 李晓明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3,共7页
由于毁伤机理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现有机载武器和传感器的试验方法不适用于机载激光武器。为研究其特殊的试验与评估技术,从国外典型机载激光武器的试验情况着手,分析了主要的试验阶段、试验内容、试验类别、管理特点等,对气动光学特性、... 由于毁伤机理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现有机载武器和传感器的试验方法不适用于机载激光武器。为研究其特殊的试验与评估技术,从国外典型机载激光武器的试验情况着手,分析了主要的试验阶段、试验内容、试验类别、管理特点等,对气动光学特性、出光特性、目标探测识别跟踪、光束控制和杀伤性试验等主要科目的内容、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美国为了避免试验技术落后研制技术,采取了多计划安排一体推进、大力构建试验机、建设试验设施和循序渐进开展试验等管理措施促进相关的研究。建议加强试验技术的投入,适时建设体系化试验机,加强测试和靶标等领域的研究,以期为新质武器的成熟和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武器 演示验证 飞行试验 试验机 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激光雷达在人工林样地调查中的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关天蒴 王春博 +2 位作者 王蔚 闫飞 范永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2,共9页
【目的】林业调查规划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利用移动式激光雷达实现森林样地建图与量测过程中,全局一致性地图的准确性与扫描轨迹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样地观测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尤为必要。【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结合即时定... 【目的】林业调查规划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利用移动式激光雷达实现森林样地建图与量测过程中,全局一致性地图的准确性与扫描轨迹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样地观测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尤为必要。【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结合即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技术,利用手持式激光雷达对样地进行扫描,根据SLAM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林业样地特点规划出3种手持移动式激光雷达在样地内扫描路径方案并利用LeGO-LOAM算法实现点云地图构建,分析比较各路径建图效果及拟合量测的立木胸径、位置的精度差异。【结果】逐行式路径1拟合的样地立木胸径估计值偏差为2.18 cm,相对偏差为7.74%,均方根误差为2.74 cm,精度高于其他两种路径;在立木位置拟合精度方面,逐行式路径1与多环式路径3整体拟合效果较好,路径1精度略优于路径3,x轴估计值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7 m,y轴估计值均方根误差在0.157 m,最大误差方向的协方差值为0.124 m,小于其他两路径。【结论】在使用32线激光雷达进行数据采集并基于LeGO-LOAM算法对森林样地进行点云建图进而实现单木因子进行拟合量测中,近似于航空摄影测量航线的路径方案的逐行式的路径1整体建图效果、量测精度相对优于其他路径,为地面移动式激光雷达外业数据采集提供一种合理的路径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调查 激光雷达 SLAM技术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信息共享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嘉莉 马自强 +2 位作者 兰亚杰 苗莉 杨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3-2584,共12页
随着医疗信息共享的持续发展,数据安全、数据一致性、数据可控性和数据准确性逐渐受到关注。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窜改和可追溯的特性被认为是解决医疗信息共享问题的有效手段,已有许多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案涌现。旨在... 随着医疗信息共享的持续发展,数据安全、数据一致性、数据可控性和数据准确性逐渐受到关注。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窜改和可追溯的特性被认为是解决医疗信息共享问题的有效手段,已有许多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案涌现。旨在对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优势、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推动该领域方案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总结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案,重点关注区块链模式、数据安全存储、访问控制策略和完整性验证等方面。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探讨其在解决医疗信息共享问题中的效果。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以促进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聚焦于基于区块链的医疗信息共享方案,涵盖区块链技术在医疗信息共享中的应用、数据安全、访问控制、完整性验证等相关主题。通过系统性的比较和分析,探讨当前方案的优势与挑战,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医疗信息 安全共享 加密技术 访问控制 隐私保护 完整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链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光柱 李雷孝 高昊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5,共14页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诞生了许多结构各异的底层技术平台。这些平台之间由于区块链的相互独立性形成了各自的价值体系,妨碍了资产流通和价值转移,“价值孤岛”现象逐渐显现。跨链技术的引入打破单一区块链的孤立性,建立区块...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诞生了许多结构各异的底层技术平台。这些平台之间由于区块链的相互独立性形成了各自的价值体系,妨碍了资产流通和价值转移,“价值孤岛”现象逐渐显现。跨链技术的引入打破单一区块链的孤立性,建立区块链之间的协作共享价值网络,成为区块链整体向外拓展的桥梁纽带,为提升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跨链技术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根据实现原理的不同,将跨链机制概括为外部验证、原生验证、本地验证三类并具体分析;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选取采用不同跨链机制的跨链桥应用项目进行介绍,并对现有跨链技术和跨链桥项目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结当前跨链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跨链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跨链技术 外部验证 原生验证 本地验证 跨链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感知的卫星分布式集群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高曌 高杨 +1 位作者 高梓贺 陶滢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卫星互联网环境中存在卫星节点资源受限、链路拓扑高动态变化和网络传输高时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导致的卫星节点资源利用率低、系统服务响应能力较弱、负载不均衡,提出利用容器编排技术整合卫星节点资源的卫星分布式集群管理平台构... 卫星互联网环境中存在卫星节点资源受限、链路拓扑高动态变化和网络传输高时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导致的卫星节点资源利用率低、系统服务响应能力较弱、负载不均衡,提出利用容器编排技术整合卫星节点资源的卫星分布式集群管理平台构建方案。其中,重点针对Kubernetes默认资源编排调度策略无法适用于卫星互联网复杂链路环境的问题,设计一种应用动态感知的卫星分布式集群资源调度方法,通过分布式集群资源状态实时感知模块,采集卫星节点CPU、内存、磁盘及网络资源的负载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完成卫星互联网环境下不同应用Pod资源对象的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动态感知调度方法构建的卫星分布式集群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卫星网络环境下系统资源的合理调度,提升系统负载均衡能力,进而保证系统服务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分布式集群 资源调度 容器编排技术 负载均衡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侧窗抛罩技术研究
11
作者 邱相儒 刘秀春 +2 位作者 李晓东 吴乔 梁欢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为提升再入飞行器在复杂电磁干扰条件下的高精度打击能力,提出一种适用于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模式的整体式红外侧窗抛罩技术方案。通过地面试验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红外窗口热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和抛罩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并获取了在高马赫... 为提升再入飞行器在复杂电磁干扰条件下的高精度打击能力,提出一种适用于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模式的整体式红外侧窗抛罩技术方案。通过地面试验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红外窗口热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和抛罩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并获取了在高马赫数、大动压条件下红外玻璃保护罩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和姿态。试验结果表明:红外窗口热密封性能良好,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热流进入飞行器内部。抛罩时保护罩可被顺利抛出,保护罩与弹体分离后能够顺利飞出激波影响区,并始终朝着远离弹体的方向运动,不会与弹体发生碰撞。抛罩后红外光学玻璃无破碎,能够确保红外导引头通光视场无污染。该项研究成果可为再入飞行器抛罩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侧窗抛罩 仿真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测试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鲍叙言 龚正 +1 位作者 李伯雄 余冰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37,共8页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是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立足当下应用需求和产业进展,介绍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标准化现状,以及研究团队研发的测试工具及开展测试验证的情况。测试验...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是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立足当下应用需求和产业进展,介绍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标准化现状,以及研究团队研发的测试工具及开展测试验证的情况。测试验证结果展现出部分已部署的路侧感知系统仍存在较大技术爬坡空间,且在测试工具的辅助下可大幅提升系统性能,同时也验证了关键技术的必要性、已有标准的可用性、测试工具的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 传感技术 融合算法 标准化 测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区块链多轮PBFT验证效率的节点分配方案
13
作者 贾志鹏 李志淮 +1 位作者 孙晴 王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254,共9页
为解决区块链分片技术导致的单个分片失效的问题,多轮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rotocol)验证方案被提出,但其节点随机分配过程会导致交易验证有效性降低,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目前主要分片项目的节点分配方... 为解决区块链分片技术导致的单个分片失效的问题,多轮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rotocol)验证方案被提出,但其节点随机分配过程会导致交易验证有效性降低,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目前主要分片项目的节点分配方案进行研究比较,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评价的节点分配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区块链系统内节点进行评分,可对疑似拜占庭节点进行标记,并根据身份标记实现加入和退出分片的操作,实现了分片内拜占庭节点比例的明显降低,提高了验证效率。通过四组对比实验,说明基于节点评价的节点分配方案有更高的验证效率,明显提升了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分片技术 节点分配 多轮验证 PB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匈塞铁路贝旧段基础设施子系统TSI认证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郅国强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为保证我国铁路企业参与建设的匈塞铁路贝旧段项目顺利进行,需全面解读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认证要求,包括通用、特定基本要求。铁路基础设施子系统TSI认证包括互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为保证我国铁路企业参与建设的匈塞铁路贝旧段项目顺利进行,需全面解读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认证要求,包括通用、特定基本要求。铁路基础设施子系统TSI认证包括互通性(IC)部件认证、EC符合性验证、项目竣工认证3个部分,主要流程为:制定认证计划—准备认证申请—提交认证申请—技术评估—证据收集和分析—发布认证结果—认证后监督。通过匈塞铁路贝旧段基础设施子系统TSI认证实践,梳理了基础设施子系统的认证内容、流程和要点,可为我国铁路技术规范和合格评定体系完善提供参考,也可为我国铁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塞铁路 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 基础设施子系统 TSI认证 EC符合性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创环境下综合档案系统建设探索
15
作者 茹兴康 王浩宇 +3 位作者 高璐 黄志铭 王丹 张国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3-156,共4页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主要内涵是逐步建立我国自有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将信息基础设施变得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动和有关政策的不断落地,应用系统的信创替代、迁移适配等成为当今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主要内涵是逐步建立我国自有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将信息基础设施变得可掌控、可研究、可发展、可生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动和有关政策的不断落地,应用系统的信创替代、迁移适配等成为当今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档案管理系统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越来越不可或缺的办公软件系统,对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档案系统建设为例,探索应用系统在信创环境下的架构设计、技术路线选型、适配迁移等方法,为其他系统信创迁移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创 技术选型 档案系统 适配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检定评估发展现状与展望
16
作者 马慧君 宋楠 +1 位作者 李林杰 张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1,共5页
高速铁路桥梁占线路里程比例近半,为跨越障碍专门设计、建造的特殊结构桥梁数量逐渐增多。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如何检测评估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态成为设备管养单位的技术难题。本文通过调研高速铁路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检定评估时... 高速铁路桥梁占线路里程比例近半,为跨越障碍专门设计、建造的特殊结构桥梁数量逐渐增多。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如何检测评估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技术状态成为设备管养单位的技术难题。本文通过调研高速铁路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检定评估时面临的问题,结合开通运营前及运营期发现的典型缺陷及病害,在分析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及服役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运营高速铁路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检定评估技术研究,提出适用于高速铁路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的检测技术、检定评估模式以及检定评估内容。项目实践及专家研讨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大跨度特殊结构桥梁检定评估工作宜以动载测试为主、静载测试为辅,以结构变形测试为主、应力测试为辅,以控制杆件和构造的局部测试为主、整体性能测试为辅,可根据其结构特点对关键构造及易损部位开展专项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特殊结构桥梁 桥梁病害 检测技术 检定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技术验证(ETV)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许春莲 宋乾武 +5 位作者 黄海明 张伟 武少伟 王红雨 齐瑞江 张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96-402,共7页
在我国目前亟待建立以第三方测试为基础的环境技术验证评估体系的背景下,分析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技术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环境技术验证体系建设,提出在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技术验证... 在我国目前亟待建立以第三方测试为基础的环境技术验证评估体系的背景下,分析了目前我国的环境技术评估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环境技术验证体系建设,提出在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技术验证评估制度体系及新技术推广机制,建立公正、科学、客观的验证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及质量保证程序,建立环境技术验证评估平台和信息平台,建立信誉良好、社会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给出了验证评估体系建设亟需研究和开展工作内容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评估 环境技术验证(ETV) 新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ETV制度对我国环境技术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艳丽 许春莲 +2 位作者 李朋 张伟 汪群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19-422,共4页
在不断加重的环境危机的挑战下,运用污染防治技术来保护环境成为各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技术评估体系,致使市场上环境技术鱼龙混杂,不能有效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技术验证(ETV)作为一种环境技术评估制度应运而生。文章主要介... 在不断加重的环境危机的挑战下,运用污染防治技术来保护环境成为各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技术评估体系,致使市场上环境技术鱼龙混杂,不能有效达到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技术验证(ETV)作为一种环境技术评估制度应运而生。文章主要介绍了ETV制度的发展历程、现有ETV制度的主要模式,并从组织结构、验证条件、验证周期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在我国建立ETV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验证(ETV) 环境技术管理 环境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防治生物处理技术验证评估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春莲 张伟 +3 位作者 宋乾武 黄海明 田艳丽 陈栋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8,共5页
建立科学的验证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环境技术验证评估的前提条件。立足于水污染防治生物处理技术,以公正、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等为原则,在总结国外验证评估指标体系、验证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技术验证评估... 建立科学的验证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环境技术验证评估的前提条件。立足于水污染防治生物处理技术,以公正、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等为原则,在总结国外验证评估指标体系、验证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技术验证评估指标的设计。验证指标共分参考指标、测试指标、评价指标3个部分,按特性又划分为通用指标和特征指标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处理技术 验证评估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廉新颖 杨昱 +4 位作者 席北斗 贾永锋 夏甫 马志飞 姜永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3-1750,共8页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大量高效的修复技术以提高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效果.然而,现有的专家评估体系难以客观、科学地反映技术的真实性能,也很难促进其推广应用,因此亟需加快ETV(environmental technol... 随着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大量高效的修复技术以提高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效果.然而,现有的专家评估体系难以客观、科学地反映技术的真实性能,也很难促进其推广应用,因此亟需加快ETV(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verification,环境技术验证评价)研究,创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体系.基于此,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副产物情况、固体废物、废水、废气、噪音、自动化水平、故障情况、适用场地类型、基建费用、药剂投加量、能源消耗和资源回收利用共13个指标组成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专家咨询意见,制定了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基于聚类分析方法,以25个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进行评价结果分级.按照由优到差的级别,分类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级,综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5个等级,由此构成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方法.为了验证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利用该方法对某项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显示,所构建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验证评价方法可客观有效地评价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并能够提供改进技术性能的进一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 验证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