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兴华 陈赞松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72,共20页
为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复杂变化,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速度和频次有所加快,市场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文章基于我国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样本,采用TVP-SV-FAVAR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与MCMC算法估计中国货币政策不确... 为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复杂变化,我国货币政策调整速度和频次有所加快,市场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文章基于我国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样本,采用TVP-SV-FAVAR模型、主成分分析法与MCMC算法估计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并结合实物期权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显著增大企业非效率投资,企业可能出现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现象,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经过替换关键变量、排除系统性偏差和剔除经济波动后,结果依旧支持初步发现,并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提升,通过降低融资便捷度、恶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现金流不确定性水平三条路径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拓展了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边界。异质性分析显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同时引起企业投资过度与不足,对民营企业、东中部地区企业及高科技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为显著,深化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创新多元化融资方式、完善层级化政策评估、实行差异化因应策略等政策建议,为正确评价货币政策效果、促进货币当局精准施策与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非效率投资 融资便捷度 金融错配 现金流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链融合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华 李沫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51,共14页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主体完善、要素齐备的完整结构,提升整体效能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以“四链融合”发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理论框架,结合效能理论和系统理论对整体效能进行科学解...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主体完善、要素齐备的完整结构,提升整体效能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以“四链融合”发展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理论框架,结合效能理论和系统理论对整体效能进行科学解构,对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测算及“四链融合”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指数大幅提升,由2012年的51.85上升至2021年的95.58;创新链与产业链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融合进程有待进一步完善;资金和人才要素种类逐渐齐备、规模不断扩大,资金链人才链结构支撑能力大幅增强,但产出绩效并未实现相应增加,要素匹配水平亟待提高。未来应通过多项举措推动“四链融合”,尽快构建产业创新服务体系,搭建互联网创业孵化平台,提升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程度,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支撑力度,健全科技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资源库,破除人才流动限制,以持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 人才链 四链融合 整体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检验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凡 李明阳 王泽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融合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能够...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融合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该核心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四链”融合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而数字经济成为充分发挥“四链”融合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分维度检验发现,四个维度均能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链的作用最为明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四链”融合对于东部、中部地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更大。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四链”融合在促进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周边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目标的识别与优化——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陈小亮 刘玲君 +1 位作者 肖争艳 陈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5,共11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提出要构建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框架,旨在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本文使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全面分析货币政策中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提出要构建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框架,旨在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本文使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全面分析货币政策中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货币政策目标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为应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中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明显提升。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严峻的经济与金融形势,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与金融稳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稳定目标 金融稳定目标 机器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
5
作者 张雪兰 吴蓉蓉 何德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4,共14页
厘清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实现货币政策精准有效至关重要。在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强国战略布局深刻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微观基础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 厘清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实现货币政策精准有效至关重要。在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强国战略布局深刻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微观基础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确实存在,且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强化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其作用路径包括缓解金融摩擦、降低经营不确定性、抑制非效率投资和改善发展预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强化作用会因企业特征、企业所属行业、企业所处地区和经济周期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内企业间的数字化转型追赶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速度的提高均有助于强化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因而,中国应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提升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增强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货币政策产出效应 金融摩擦 经营不确定性 发展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金融在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及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游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不均衡和碎片化问题,农业生产环节融资困境突出。农户和农业企业面临贷款难、成本高、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也有特定金融服务需求与特殊性。嵌入式金融作为创新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途径。本...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不均衡和碎片化问题,农业生产环节融资困境突出。农户和农业企业面临贷款难、成本高、期限不匹配等问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也有特定金融服务需求与特殊性。嵌入式金融作为创新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途径。本文探讨了嵌入式金融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及其创新模式,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发现,嵌入式金融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农业合作社与小额信贷结合、移动支付技术应用,以及数据驱动的信贷评估模型创新,为农产品供应链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然而,风险控制、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和农户接受度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建议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对嵌入式金融服务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金融 供应链金融 开放银行 农产品供应链 农业产业链 农业现代化 平台整合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逻辑
7
作者 董昀 延缘 《宁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6,共10页
金融文化是影响金融行为选择和金融活动取向的价值系统。不同类型的金融文化塑造不同特点的金融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脉”,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 金融文化是影响金融行为选择和金融活动取向的价值系统。不同类型的金融文化塑造不同特点的金融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脉”,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因此,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逻辑内嵌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大逻辑。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总体框架中,诚实守信是行为根基,以义取利是行为目标,稳健审慎是行为基调,守正创新是行为动力,依法合规是行为规则,它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内核。“第二个结合”不仅筑牢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道路根基,也打开了我国金融学理论创新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诚信建设:历程、经验与启示
8
作者 忻平 黄宝菊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5,共6页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是金融的本质,金融的存在、发展和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诚信建设历经树立金融诚信规范、建立金融诚信制度和深化金融诚信体系三个阶段,在注重顶...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是金融的本质,金融的存在、发展和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诚信建设历经树立金融诚信规范、建立金融诚信制度和深化金融诚信体系三个阶段,在注重顶层设计、凝聚发展合力和锻造金融人才队伍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金融诚信建设应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金融诚信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金融诚信建设,围绕金融中心工作开展金融诚信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金融诚信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诚信 诚信建设 发展历程 时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教师非货币性激励政策执行的多重困境及路径探索——基于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分析
9
作者 姚佳胜 宋肖肖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乡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萨巴蒂尔和马兹曼尼安所开发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为... 乡村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萨巴蒂尔和马兹曼尼安所开发的“政策执行综合模型”为基础,结合H省的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研究发现,乡村教师非货币性激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政策体系建构不足弱化了政策的推进力度,目标群体追求利益制约了政策的功效发挥,政策执行存在偏差消解了政策的目标本义,社会支持缺乏保障降低了政策的实际效能。基于模型分析,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与政策以外的因素影响了政策的顺利执行。因此,本研究建议从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和健全政策监督体系等方面寻求困境的破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非货币性激励政策 政策执行综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联储政策冲击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
10
作者 刘震 张卫 +1 位作者 徐宝亮 史代敏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共19页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中国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下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仅依靠单一货...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中国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K-DSGE)模型,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下强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仅依靠单一货币政策无法缓解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总需求的抑制作用,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第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政策协调方式不能有效减轻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反而会放大宏观经济波动,触发“债务—通缩”陷阱;第三,金融支持财政扩张的政策协调方式,具有节约政策空间和平抑经济波动等政策效果。基于结构性减税视角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支持财政扩张搭配结构性减税会起到增进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同时,反事实模拟表明金融支持财政扩张的政策协调方式有效缓解了美联储加息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冲击,保障经济发展企稳回升。据此提出应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创新金融支持财政扩张方式,审慎对待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结合结构性减税推动经济增长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联储加息 宏观调控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政策协同 结构性减税 财政赤字货币化 金融支持财政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缓解金融要素扭曲吗?
11
作者 张林 蒋李雯 丁晓兰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7,共16页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缓解金融市场资源错配和促进金融要素价格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影响及作用机...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缓解金融市场资源错配和促进金融要素价格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缓解本地区金融要素扭曲,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金融要素扭曲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要素扭曲的缓解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低地区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地区更显著,但政府数字经济发展关注度高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能会加剧本地区金融要素扭曲。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缓解金融要素扭曲。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要素扭曲 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与融媒体融合下的饲料行业信息传播机制优化
12
作者 李晴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通过加强新媒体与融媒体的交互融合,围绕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增扩信息传播机制,能充分优化现阶段饲料行业市场营销的整体思路、经营理念以及运作模式,从而有助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解析了新媒体与融媒体强化融合所能创设的必要性、... 通过加强新媒体与融媒体的交互融合,围绕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增扩信息传播机制,能充分优化现阶段饲料行业市场营销的整体思路、经营理念以及运作模式,从而有助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解析了新媒体与融媒体强化融合所能创设的必要性、优势条件以及现实意义,并针对当前目标受众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拟定了具备创新性、可操作性的信息传播策略,以此寻求加快饲料行业市场营销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探索更有战略前瞻意义的运营模式,由此实现整个行业综合效益的提质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融媒体 融合发展 饲料行业 信息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利率政策的国际实践、影响及启示——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
13
作者 陈卫东 梁斯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4,共12页
低利率政策是各国央行应对经济下行、推动经济走出困境的通行做法,特别是日本已实行了近三十年的低利率政策,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典型的经济体。本文研究发现,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带动大... 低利率政策是各国央行应对经济下行、推动经济走出困境的通行做法,特别是日本已实行了近三十年的低利率政策,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典型的经济体。本文研究发现,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带动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股市导致资产泡沫化问题,大规模日元套息交易致使汇率频繁超调,资本外流带来“产业空心化”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金融机构盈利收窄导致经营压力增大等。考虑到我国利率政策仍将延续宽松基调,日本低利率政策实践对我国具有一定启示。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要积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多措并举提升利率政策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利率 货币政策传导 资产泡沫 房地产市场 产业空心化 外汇管理 套汇交易 金融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对城乡融合的影响
14
作者 许骞 李梦晗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深化金融改革的创新尝试,但现有文献对其促进城乡融合影响的研究较少。论文基于2008—2021年间中国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究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从影响机制上来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因此,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金融综合改革力度,对于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信贷可得性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对企业实物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茆安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研究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企业实物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和总投资的影响,可以发现,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因投资替代效应,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由于金融摩擦的存在,企业会进一步增加金融资产投资。这虽然能够缓解资金流动性问... 研究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企业实物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和总投资的影响,可以发现,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因投资替代效应,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增加。由于金融摩擦的存在,企业会进一步增加金融资产投资。这虽然能够缓解资金流动性问题,但也增加了企业风险,说明金融摩擦具有“双面效应”。此外,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引起企业投资额较大的变动,说明企业对价格型货币政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摩擦 金融资产投资 实物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会监督视角下公立医院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万里 宋田雨 张泽云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2,共3页
财会监督与公立医院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融合,是推进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实践中,存在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与医院战略发展定位不匹配、预算绩效管理执行与全过程监管要求脱节、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与激励机制脱钩等问题。... 财会监督与公立医院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的融合,是推进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实践中,存在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与医院战略发展定位不匹配、预算绩效管理执行与全过程监管要求脱节、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与激励机制脱钩等问题。对此,公立医院财会监督应与业务运营紧密结合,以全面预算为根本,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财会监督机制,以业务为纽带,确保预算与绩效相适配,助力医院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会监督 财政预算资金 绩效管理 业财融合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何以成为货币政策的稳定器?——基于银行风险承担的视角
17
作者 赵江山 佟孟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91,共15页
货币政策会通过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导致金融体系内的风险积累,需要构建有助于稳定货币预期的内在稳定器。金融科技的兴起既为银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也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形成巨大冲击。本文将金融科技纳入银行道德风险(DLM)理... 货币政策会通过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导致金融体系内的风险积累,需要构建有助于稳定货币预期的内在稳定器。金融科技的兴起既为银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也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形成巨大冲击。本文将金融科技纳入银行道德风险(DLM)理论模型,考察金融科技影响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微观机理,并利用2011-2022年我国商业银行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缓解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造成的波动影响,表明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冲击具有稳定器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一方面通过降低银行利差依赖来减缓逐利效应,另一方面通过转变银行抵押思维来减轻估值效应,进而缓解货币政策的风险冲击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银行资本监管压力较小、地区金融监管较弱、金融科技被纳入监管体系后以及宏观审慎政策收紧时,金融科技具有更显著的风险稳定效果。本文研究深化了金融科技与货币政策传导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认知,为金融科技监管以及货币调控的政策设计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货币政策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异质性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稳定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18
作者 徐子桐 何颖 陈文武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4,共9页
本文梳理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系统探究汇率稳定性对主权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提炼关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启示。本文从国际经验的共性特征入手,基于八个主要国际货币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 本文梳理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系统探究汇率稳定性对主权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提炼关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启示。本文从国际经验的共性特征入手,基于八个主要国际货币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面板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局部投影法考察不同货币汇率升值和汇率波动对其货币国际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1)汇率升值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国际支付份额,但对美元和欧元这类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货币作用有限。汇率波动对国际支付份额具有负向制约作用。(2)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同时受到汇率升值的正向影响及汇率波动的负向影响,汇率波动上显现出“影响程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 汇率稳定 汇率波动 货币政策 国际贸易 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金融摩擦、货币政策与资本配置效率
19
作者 张四灿 张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8,共15页
金融摩擦是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也使得信贷渠道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和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的DSGE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信贷渠道对产出和资本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 金融摩擦是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也使得信贷渠道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有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和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的DSGE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信贷渠道对产出和资本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双重金融摩擦环境下,逆周期性的企业外部融资溢价由顺周期的银行和企业资产负债表共同推动,从而货币政策对投资、产出等具有双重金融加速器效应。(2)由于信贷需求端存在金融摩擦异质性,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民企融资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通过信贷供给端摩擦产生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放大,这会导致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此时,信贷配置背离了企业生产效率与其借贷成本相匹配的原则,从而恶化企业间资本配置效率。对此,政府实施货币政策应充分考虑“双重金融加速器”效应,避免政策调控力度过大或过小;要改善民企融资困境,除了缓解金融摩擦异质性问题外,政府还应该关注政策对银行资产负债稳定性的影响,这有利于改善资本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金融摩擦 异质性生产效率 货币政策 资本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何以失效——基于G省H市的实证分析
20
作者 王佳兴 苏秋斌 林韬杰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G省H市的案例,通过构建财政整合理论分析框架,围绕地方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展开实证探讨。结果显示:G省H市财政涉农资金统筹... 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G省H市的案例,通过构建财政整合理论分析框架,围绕地方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过程及结果展开实证探讨。结果显示:G省H市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整体效率较低,难以实现规模效应提升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在于主体协同流于形式、资金配置不合理、价值创造能力不足、财政监督激励机制欠缺等。藉此,应合理设计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权责体系,夯实资金配置前期论证规划,建立跨部门协同合作机制,持续增强涉农主体价值创造能力,并有效落实财政监管与绩效考评机制,以进一步发挥财政支农政策效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资金 财政统筹整合 财政绩效评价 规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